小學品德課程網
① 小學品德與社會公開課教案
《我家的綠色生活》教學設計鎮江小學 居海燕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綠色生活,與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如何選擇綠色生活。2.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和對綠色生活的嚮往之情。活動准備教師准備課件,學生課前到超市、菜市場尋找綠色食品。活動過程一、導入教師:同學們,我們不光自己要積極參加環保活動,還要將環保意識帶回家中,與爸爸媽媽一起行動起來,共同選擇綠色生活,爭當綠色家庭。(板書:我家的綠色生活)二、家庭里的污染1.教師:東東同學自從學習了「我的綠色日記」單元以來,更加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了,她從此成了一個保護環境的有心人。可是她沒有意識到,還有一個地方更值得她關注,這就是自己的家。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看看東東一家人的生活。2.播放錄像。錄像內容如下:這是一套裝修豪華的新公寓。一家三口,母親在用洗滌劑洗碗;父親邊抽煙邊看電視(煙霧彌漫),電視音量比較大;女兒在強光下寫作業;窗外不時傳來刺耳的鳴笛聲。雖然是白天,但室內燈火通明。門口有一裝垃圾的大塑料袋。3.學生看完錄像後討論:她們家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存在著環境問題?4.教師:你們家的生活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三、走向綠色生活1.教師:這種生活方式既會影響身體健康,又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那麼,我們應該追求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請大家再看看西西家的生活。2.播放錄像。(錄像內容如下:西西和爸爸在布置得溫馨、簡朴的家中談話。家中擺放有綠色植物。媽媽在用熱水洗碗,沒有用洗滌劑)3.討論:西西家的生活方式的好處。4.教師小結:西西家可以說過的是「綠色生活」。他們家的每一位成員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對環境沒有造成任何污染,他們一家為環保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就是「綠色家庭」。5.交流:要走進「綠色生活」,讓自己的家庭變成「綠色家庭」,我們在生活中還應該做的事和應該注意的事。四、綠色食品1.教師:課前大家到超市去尋找綠色食品,有什麼收獲嗎?2.學生匯報在超市尋找綠色食品的情況。3.出示綠色食品的標志,引導學生進一步弄清什麼是綠色食品。五、我心中的綠色家園1.交流:在你的心目中,你希望未來的綠色生活的情景。2.教師:同學們心目中未來的綠色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十分迷人。你們能不能用自己的筆將自己心中的綠色家園畫出來、寫出來,完成我們的第五篇綠色日記呢?3.學生設計未來的綠色家園。(1)分小組合作,有的同學畫,有的同學寫。(2)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作簡單介紹。(3)師生共同評議。(4)交流:我們心中未來的綠色家園。六、總結保護環境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讓我們共同呵護綠色家園。願家鄉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泥土永芬芳。七、課外拓展1.與父母交流,訂立家庭綠色生活公約,並堅持寫家庭綠色生活日記。2.在居住小區開展環保活動,設立宣傳欄,倡導綠色生活,創建綠色小區,讓自己成為社區綠色使者。
② 如何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
一、 貼近生活的品德課是最親切的 。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採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
如《想想他們的難處》這個課題的教學目標是:1、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增進對於殘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學這一課題時,我讓學生進行模擬殘疾人的活動,體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模擬活動,可以是單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綁在一起行走,體驗肢殘人生活的困難;蒙上眼睛走路,體會盲人走路的困難;用手勢向別人表達一件事,比如把那本書遞給我,體驗聾啞人生活的困難。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小組模擬一項活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然後,我讓學生在小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擬活動中的切身感受,從而讓學生的內心油然而生對殘疾人要尊重、友愛的情感,並能從真實感受中產生幫助殘疾人的意願。促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自覺為殘疾人讓座,讓道;在公共場所設置殘疾人窗口,這難道不正體現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嗎?
又如《心中有規則》一課的教學,我在學生了解了規則是由人們共同制定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同學體驗制定規則的過程。我一再強調,班級的規則與每個同學都有關系,因此,每個同學都有發言權,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我先讓學生討論他們認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級規則,然後大家提出具體的條目。如果在討論中對某項規定有爭論,應自由爭論,最後舉手錶決通過。我告訴學生:一般情況下,要有半數的人同意才算通過。學生通過一定的程序終於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級規則,這時,我提醒學生大家制定的規則要靠大家遵守。如果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這條規則不太合適,還可以討論修改,再次舉手錶決。學生通過直接體驗班規的制定,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改正,民主和諧的氛圍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是最開心的。
經調查,88.2%的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是活動課。活動課以多彩的課程內容,活潑的授課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的活動化、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活動課、情景劇的形式引入到課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們不喜歡反復出現的老面孔,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使之不斷更新呢?課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高手」、「芝麻開門」、「幸運52」「智力快車」等電視節目形式,也可以用 「圓桌會議」、「小學生辯論會」、「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識銀行」、「我來當老師」「今天我是班長」模擬形式等等進行授課,還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頭、工廠、社區等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學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種種表現,表演遵守交通規則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設施、愛護班集體等等情景。在舉行「圓桌會議」時,可改變原有的橫平豎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教師就在學生當中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零距離互動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學生們用自己的理解審判那些不道德、不講誠信、破壞環境、獵殺動物、審判那些因無錢到網吧上網而勒索他人錢財的人,他們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詮釋小學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頭當一次交警,走到田間第一回農民,走回家庭當一天家庭主婦…我相信這樣的課收效一定很大。老師們,「參與是開心的,體驗是開心的,成功更是開心的!」這是小學生發出肺腑的感嘆。
三、具有科學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現代社會本身及人們對於社會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因此,對於學生來說,探討和把握獲得科學結果的方法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他們在向未知和疑問的探討研究過程中,經常是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的。但是,重要的是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了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課程標准》也指出: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法規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③ 小學品德課為什麼要以綜合課程的形式呈現它有什麼優勢
我覺得現在小學品德都是以綜合的形式呈現出來,告訴學生有更多的理解。
④ 如何上好小學品德與社會課
百年樹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思想道德建設是育人成材的基礎。上好小學思想品德課,要讓孩子們能夠從寓言中領悟哲理,在寓教於樂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革命故事中知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潛移默化的浸潤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准備充分。
無論是一個好的交易,還是一個先鋒模範人物,為孩子上一堂思想道德課,必須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備,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讓其在好奇中產生興趣,在興趣中得到啟發。照本宣科式的授課,無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⑤ 【小學品德】品德課前,我們能做什麼——講座交流
發現學生在收集資料、處理和使用資料的過程中總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生要麼 按兵不動——「不搜」,對品德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置之不理」;要麼任務觀點——「應付」,在檢查課前資料收集情況時,我常常發現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只是應付式的隨便寫幾個字,他們所提供的東西很少甚至無價值可言;要麼信息不能合理取捨,學生對收集到的材料沒能 所以在課堂上常會出現「照本宣讀」的現象: 一人讀,眾人聽,說者茫茫,聽者寥寥。這種單向的交流匯報,缺少對話,缺少思維的碰撞,缺少情感的體驗,課堂效率低下。 課前調查的成功開展,一個重要的因素取決於學生是否懂得如何去調查,去操作。課前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提前介入,對學生來說至少存在兩大困難。首先:孩子們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再加上學生年齡小,利用網路、報刊等搜集工具的本領不強,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其次:學生往往無法根據課文內容判斷需要搜集哪些材料,容易陷入材料的海洋而不知如何取捨。1、將調查內容問題化。 將調查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個切入點較小又具體可感、互有聯系的問題,使學生的調查有據可依,有序可循。 如上《我愛秋天》這一課前,我們要讓學生課前調查秋天的生活周圍有哪些變化。如果籠統地要求學生去調查周圍的變化,學生可能會感到茫然。我們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出示:秋天到了,你周圍的花草樹木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人們的衣著打扮有什麼變化嗎?小動物在秋天裡又有什麼變化呢?如果你還能發現除此之外的秋天的變化,那你就更棒了!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的調查有了奔頭,有了內容,同時也由「扶」到「放」,給學生一定的留白,使調查結果求大同,存小異。 2、將調查內容表格化。 老師將要調查的內容設計成表格的形式,有化繁為簡,化籠統為清晰的功效。 如我校葉順老師在執教三年級上冊《熱鬧非凡的市場》一課前,布置學生調查物品的批發價與零售價,我們就可以和學生討論,設計一張操作性比較強的表格: 我是小小調查員地點物品價格大商場小商店超市批發市場中華牌鉛筆零售價批發價紅富士蘋果零售價批發價我的發現: 又如上《家庭收支知多少》前,布置學生調查全家一星期的支出情況,我們可以和學生共同討論,設計一張可操作的表格。 日期支出吃(一日三餐 零食等) 穿(衣服鞋襪之類) 住(房租、水電、物管) 行(交通費、汽車保養費等) 其他(醫療費等)星期一星期二…… 這種形式還可以用在許多課中,如 在《家人關懷我成長》中,用表格的形式調查填寫父母一周的活動,以體會父母的辛勞。 策略二:訓練和培養學生 自覺積累各種資料和信息的好習慣1、任務早布置,材料早搜集 《品德與社會》每冊的教材內容都不是很多,在學期初,教師就有意識地和學生一起,共同翻閱每課的學習內容,對於一些需要拓展和准備的教學內容進行羅列,對整冊教材中需要課前准備補充資料的內容作宏觀了解,明確搜集的方向。同時,對於有些需要長時間積累或實踐的內容就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的保證。我們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通過事先的備課熟悉教材,將 每個學期要求學生搜集的資料、大致的完成時間羅列成一張表格,發給每一位學生。這樣便於學生自主安排、調控搜集的時間,平時也可以多留意生活,發現相關的信息及時摘錄,以免流失。2、及時評價,多元評價及時評價能夠起到很好的引領、導向、促進作用,所以學生 每次搜集材料後,教師要 給予學生及時、恰當的評價,以此來激發他們搜集資料的積極性。評價不但要關注資料的質量,還要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1)評價主體多元化: 鼓勵學生本人自評、同伴互評、小組共評,倡導教師、家長的共同參與。(2)評價方式多樣化:打分數、畫五角星、畫學生喜歡的圖案、寫上教師激勵性的評語,當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時用點頭、微笑、豎大拇指等動作,給學生鼓勵。(3)提供展示的平台:把學生收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在教室的一角展出,讓學生互相閱讀、欣賞。這樣,不僅使學生共享資源,豐富視野,更會使其受到莫大的鼓舞,在下次的調查活動中表現更加出色。 策略三:提高家長們對品德課的搜集資料任務的重視程度 品德課搜集的資料是多種多樣的,有相當一部分是要在家長的協助下才能完成的。但家長因為各種原因也沒有發揮檢查監督作用,導致了學生對「搜集資料」這項任務的漠視。比如我第二個班去上《我來做個小導游》。吸取了第一班的教訓,這次我讓學生搜集資料的要求跟原先的一樣。只是請班主任幫忙,通過家校通平台向家長發簡訊要求家長一定能監督學生們務必完成這項任務。讓每位學生必須帶景點資料,能用自己的話介紹景點並能寫下來。課前第二天,我去檢查了學生們的准備情況,發現全班30個學生,只有三個沒有資料。我找了他們,他們說去玩過的地方都沒有照片,我便讓他們班主任老師和他們的家長通了電話,讓他們能否在放學後帶自己的孩子能到西施故里或城市廣場玩,為他們攝像,家長們都愉快地答應了。
⑥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一、概說「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社會)」「品德與生活(社會)」是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綜合課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會等幾門分科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主旨是使學生參與自己身邊的生活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人、對社會的意義與作用,感受「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作用,幫助兒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行新課程後,小學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課、自然課和社會課等三門分科課程。1-2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3-6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2、為什麼要開設「品德與生活(社會)」綜合課程呢?(1)現行的分科課程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這種割裂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2)綜合課程是將具有內在邏輯或價值關聯的分科課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課程內容統整在一起的課程,它有利於消除各類知識之間界限,利於學生完整地認識世界,養成整體意識,形成運用知識信息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3)「品德與生活(社會)」是高度綜合的課程,它是對原有思品、自然、社會和活動等課程進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綜合課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學教育,社會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與價值。(4)教育改革是社會變革、社會發展前進的重要內容,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課程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不同歷史社會時期的需要而發生改變。21世紀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它要求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素養、能力的人才,這就相應地要求要從小學起開設綜合課程,以適應教育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5)這門綜合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了第八次課程改革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徹底性。第八次基礎教育課改是在深入分析當前社會的特徵,充分借鑒國外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國家課改和課程設置的現狀和經驗,結合我國各實驗地區的實驗成果,廣泛聽取多方經驗、意見等基礎上,對現有基礎教育課程來一次全面、徹底的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設置,不僅僅是將原有的課程換個名稱或概念而已,而是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與方式、教學觀念、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較為全面的改革與創新。二、什麼是「品德與生活」1、什麼是「品德與生活」。是小學1-2年級開設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動課的基礎上經整合生成的綜合課程,旨在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2、它具有如下特徵:一是其內容主要源自於兒童的現實生活。羅素說:教育要使兒童過美好的生活。杜威說: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傳統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們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麼厭倦接受教育,要麼不覺得所受到的種種教育的確是人生所必須的,是人在生活實際中應該做的。教育研究表明,使學生通過組織和參加與其自身生活有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生活活動,學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領悟到人在生活實際中該怎樣做才是對的,才能使他們把在學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轉化為他們生活實際中需要的實際行為,使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二是本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過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其內容偏空、大、虛,其教學方式是說教式的,其教學效果是學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實際生活中做不出來,或者是與學校教育相去甚遠,正是「學歸學、做歸做」。本次課程改革,其重點是著眼於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性方面,不但對教學內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對教學方法方式同時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強調和確定了要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各種課堂實踐活動與課外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觀察、了解、感受、認知、發展、形成,讓社會為他們提供接受教育的實際內容和實踐陣地,反過來也讓他們去呼籲,倡導、促進社會,使得對兒童的教育喚起社會的重視,轉變家長對兒童的教育觀念,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家長——政府教育網路。通過這樣的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的多維動態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這樣做是人生的必需,從而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自覺地做一個公民所該做的,而不至於使得我們所教育出來的學生在學校是一個樣,走出學校後又是一個樣,好象「變色人」一樣。三是本課程是開放型的綜合課程以往的思品課程在內容上陷入教條化,在方式上強調說教式,這無形中給品德教育帶上桎梏與枷鎖,一方面是學校、老師只能以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去對學生灌輸那些教條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卻無多大實效的既定教育內容,在內容、形式、評價及時空等方面,學校和老師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選擇與處理的權利,另一方面是學生象羔羊、象鴨子一樣,在失去自主性、失去興趣的前提下,懷著厭煩、甚至是恐懼的心理,無奈地、不知覺地去接受那些說教式的教育。「品德與生活」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其開放性具體表現在:(一)課程內容是開放的:從教科書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己開發、選擇、整合教學內容,所採用的內容,只要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樣,只守著那一本既定的書本。(二)教學渠道是開放的: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本課程一改過去那以課堂(教室)教學為主渠道的陣地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體式的教育網路,教學中,學校、老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實際需要,靈活地選擇、確定教育渠道,以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教學時間具有開放性:教學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本課程在教學時間的設置及其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安排方面是允許「規定與靈活」相結合的。課程設置中每周為三課時,學校根據三課時數具體安排於功課表裡,但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需要,或是把三節集中起來上,或是移動日期上,或是把教材與學校、班隊等活動相關的結合在一起上。這樣的教學時間設置,就比以往的靈活、開放得多了。(四)教學評價是開放的:新課程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其評價具有過程性、多樣性及重視質性評價等特點。改變了過去那隻關注結果的、單一化的評價方式。新的評價方法不僅能更科學合理地反映教與學的過程與結果,同時也更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四是本課程是過渡性課程:品德與生活在課程目標、內容、形態、實施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課程相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的品德與社會、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兒童剛從學前教育進入學校教育,他們雖然身在學校,但在他們身上尚留有許多學前教育的痕跡及心理特徵,此時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採用正規化教育方式。本課程意在幫助兒童完成由幼兒學前教育向正規教育轉化與過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3、「品德與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道德存在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來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來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2)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在教學中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的核心。應當通過深入淺出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以往的思品課程設計往往從成人對兒童的需要出發,以成人化的方式設計課程,設計的課課與兒童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及生活實際相去甚遠,這種課程對兒童來說是沒有生氣的、僵硬的、呆板的課程,它不僅會消褪兒童的認知興趣,更會打擊兒童的學習情感,尤其會對思品教育產生相反的促退作用。3)新課程強調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童年是一個蘊藏著巨大潛力的生命階段。童年生活蘊藏著豐富的發展內涵與價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於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點。因此,在對兒童實施思品教育時,必須充分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學校集體學習生活、社區生活等方面,教學中應善於從這些童年生活中對兒童進行家庭倫理、團結友愛、公共道德和環境意識等教育,引導他們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童年生活是兒童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兒童參與並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有價值的童年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兒童的這些生活權利,品德與生活十分強調尊重兒童的這一權利。教學中,我們必須堅持尊重兒童的權利這一原則、理念,在尊重兒童的權利的前提下,組織、引導兒童參與並享受童年生活,使他們在愉快、充滿自信和尊嚴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三、什麼是「品德與社會」1、什麼是「品德與社會」。本課程是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對小學思品、自然、社會等分科課程進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的,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小學3-6年級使用的綜合課程。2、「品德與社會」具有社會生活性、交叉綜合性、教育基礎性和延續發展性等特性。(1)社會生活性:根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以及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確定了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與兒童的社會生活有關的與自我、與家庭、與家鄉(社區)、與祖國、與世界等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構成教學內容,使兒童通過參與這些社會生活活動,學習有關的社會生活常識、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懂得社會生活的規范、掌握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2)交叉綜合性:本課程在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的前提下,某一教學內容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所涉及的社會領域、所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如情感、態度、價值觀與知識、能力等)是交叉綜合的,這樣的交叉綜合,意在打破原來思品、地理、歷史、自然等學科界限,實現相關邊緣學科之間的縱橫內在聯系,形成學科之間的有機統一,實現既使學生學知識,發展綜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3)教育基礎性:本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在教育目標上以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為基礎,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兒童積極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參與社會生活活動,在活動中觀察、感受、研究社會,形成道德觀和價值觀及良好行為習慣為基礎,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條化的教育內容、目標、方法與方式。(4)延續發展性:世界萬事萬物無不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兒童的品德行為也不例外。因此,對兒童的教育,應該用運動的、發展的觀點來對待。品德與社會課程充分關注兒童當前與未來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內容選擇有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等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內容;二是教學內容編排,同樣的內容在後續年段可重復出現,具有延續性;三是教學方法方式,強調讓學生參與活動的組織設計,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自主地了解、觀察、感受、研究社會,使學生在組織設計和參與活動中得到真正的發展;四是評價,由過去較單一的量化評價轉變為動態的、過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評價,由過去以老師評價為主轉變為師評、自評、生生互評的,描述性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增強兒童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有利於客觀地反映個體的品德風貌與特點。3、「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組織、指導學生設計社會活動具體內容、方法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不但要關注學生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行為習慣的生成狀態、認識水平能力的個性差異特徵、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構成動態、能力發展的水平與發展動態,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指導學生有個性地參與活動,獲得個性化的收獲與發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與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群體和睦相處,共同合作,共享苦樂,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當代小學生所面臨的重要學習任務。在品德與社會教育中,教師要善於與學生共同設計組織有利於幫助小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活動,善於指導他們圍繞怎樣做人這一主題開展活動、參與活動,指導他們在活動中認識學會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樣做人的知識與技能,養成尊重他人,與人合作,關愛他人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活動中學習做人,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課程的核心,必須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實施好。(2)以教育的基礎性和實效性為課程的追求。以往的思品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與兒童的品德認知和養成規律不相符的問題,因此,也給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響,新課程品德與社會針對思品課程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改革,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方式的選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礎性與實效性的有效統一,在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和養成規律,講求品德教育的實效上精選教育內容和方法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必須牢記這一理念,精心選擇組織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讓兒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動參與中掌握知識與技能,感受與體驗活動內容中所昭示的道理與情感,人生價值觀與道德觀等,使品德教育切實、有效。(3)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組織和活動過程為課程重要的教育方式。品德教育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的價值觀、道德觀、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否真正形成,關鍵在於兒童,兒童本身是內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起變化。品德與社會十分強調要讓學生參與教育活動,這種參與,不僅要讓學生參與所設計的活動,也要讓學生參與活動內容、方法方式的選擇和設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使他們在自覺、自願的樂學活動中主動地接受教育、認知與明理,形成各種好品德、好習慣。教學中,我們必須牢記學生主體性,擺正師生地位,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4)以師生共同創生和開發課程為教學方案的開發者。以往的思品教學,是老師以書為本,照本宣科,全國眾多兒童,不論地區與兒童的個性差異如何,讀的是同一本書,這種單一的課程內容,單純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顯然是沒有顧及到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十分注意全國不同地區、不同兒童的差異性,明確提出在教育實踐中,學校、老師和兒童應根據實際,在教育內容方面,進行大膽、有效的創新與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這種創新與整合,不僅是老師來完成,更要師生共同來完成,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正確意願和內在潛能,引導學生參與教育內容的創新與整合。教學中,我們一要科學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資源,二要大膽地創新與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四、如何應對小學新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一)轉變舊的教育觀念,用新的教育觀念武裝自己。省教委主任指出:課改的最根本問題是觀念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的「走進新課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育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本次課改,把改革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作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可見,觀念問題是何等重要。作為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同樣地應當首先轉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這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舊的教育觀不改變,實施新課程也無從談起。那麼,要樹立哪些新的教育觀念呢?1、樹立新的教師觀,在思想上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新課程要求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研究者、促進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而不是既定課程的闡述者和傳遞者。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的上述各「者」作用,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應有位置,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順利完成新課程所賦予我們應盡的任務。2、樹立新的學生觀,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新課程把「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認為:一、學生是發展的人。其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必須依據其規律和特點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可以獲得成功的,教學中應對每個學生充滿信心;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學生能否學得好,能否健康成長,是否幸福快樂,和他們所在的學校與任教老師有極大的關系。二、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有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教學中要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側重,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他們發展的前提,我們應把這種差異視為一種財富而加以珍惜和開發,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處於不斷變化發展的有機體,是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而不是可以讓教師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學中,教師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應通過科學的方法手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積極、自主的探索、體驗活動中去認知、發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頭腦、感官、性格、意願,自己的知識與思想基礎,思想和行動規律,即他們有自己的學習的物質基礎,他們能以自己的學習物質基礎去進行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活動,去發展自己,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學生的學,而應指導學生積極自主地讀書、感受事物,觀察、分析、思考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解決法和結果,不要輕視學生的能動作用,不要扼殺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是責權的主體,從法律、倫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現代社會里,學生是權利的主體,他們享有充分的學習、生活的權利,他們又是責任的主體,他們負有對學習、對生活、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保護學生的權利,幫助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強化這一觀念,是時代的要求。3、樹立新的課程觀,努力實現師生共同創造與開發課程。在教學與課程這對關系中,課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課程觀是主導因素。課程觀決定教學觀。過去,傳統的教學論概念把「課程」片面地理解為「規范性的內容」,把「課程」當作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無權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課程」是專制的一方,成為一種指令、規定,教材成為聖經,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課程與教學走向對立,二者只是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而不是多維地)發生關系,而使課程不斷走向孤立、走向封閉、走向萎縮、走向繁、難、偏、舊。本次課改,從根本上打破「課程專制」局面,建立「課程民主」新體系(三級課程管理體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本次課改在課程管理及課程觀方面的重大轉變,充分認識到師生在教學中,創生和開發課程是歷史賦予的權利與義務,教師不能再僅僅是照搬教材、學生也不再僅僅是機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師和學生應大膽地根據課程給定的內容,結合實際不斷地行變革與創新,使給定的內容不斷轉化為「自己的課程」(即符合當地、本校、教師與學生等實際的課程)。4、樹立新的教育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小學教學是分學科進行的,而學科教學的重心是關注學習,還關注是人,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學科本位論過分關注學科,過分強調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把學科凌駕於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體表現一是重認知、輕情感;二是重教書、輕育人,在強化和突出學科知識的同時,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從而使學生成為被肢解的。學科本位也即知識本位,這種指導思想只關注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而不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這是以學科為本的教學的最大的失職。新課程在注意學科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遵循學科發展規律的同時,十分重視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必須牢記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價值觀,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真正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
⑦ 如何構建小學品德高效課堂
一、以多樣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效課堂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因此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應該作為思想品德課的一個評價方式,因為思想品德包括道德行為,行為是道德的一種體現方式,它能體現一個學生道德水平和思想的變化。比如說學生上課遲到、不帶課本、不交作業、上課說話、吃東西、上廁所等違規現象都可以用減分(平時成績)的方法來評價,用這種方式來約束課堂教學中的違規現象。而對課堂上積極發言,勤於思考,有獨到見解的學生可採取加分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把思想品德課的這種評價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變化,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手段。
針對有的學生上課睡覺,寫其他作業,拿手機上網,看課外書,用耳機聽音樂等分散注意力,影響上課效果的行為,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作為一種評價標准,鼓勵和調動他們上課認真聽講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運用課堂上的違規情景來評價學生,這種評價既可以來自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來評價,有時候來自學生的評價更能使學生信服,促成學生反思和糾正自己的行為,學會在課堂上尊重老師和同學,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用觀察作為一種評價,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課堂上個別不太遵守紀律的學生的表情、行為、動作,對特殊的學生的觀察做一個記錄,並對記錄作一個中肯的分析,然後把在課堂上觀察的結果告訴學生,並告知學生被觀察到的這種表情、行為、動作背後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態度,把對學生的評價和對學生的引導結合起來,讓學生反省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明白以後應該在哪些方面加以改進,改善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
二、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教法上靈活多樣,有變化,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主動學習。採用學生喜歡的體驗式教學方式,教師精心創設活動情景,通過游戲體驗、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現實體驗,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體驗式教學確有其他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功能,在體驗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它解決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學生在親身經歷中真正實現了對知識的內化和認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情境式教學也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對於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起了重要作用。教師引起學生主動地學習,這是一堂好課的最高境界或終極使命。巧妙的情景創設,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改變了。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使學生沒有心思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
競賽的方式能讓學生展示自己,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對於知識的識記,我用「看誰記得快」的方法,找出最先背會的學生,然後讓他負責督促檢查本組成員。我繼續檢查依次背會的同學,再讓先背會的學生檢查還沒有背會的學生,從第一個背會要求內容的學生開始,三分鍾之內力求全班學生能夠掌握,剩下的少數學生,可讓他們下課去識記,不佔用大家課堂學習時間。
除了以上方法,還可以應用討論、質疑、表演、自我教育、查閱資料、訪問調查、學生講課等學生喜歡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要豐富多彩,板書、掛圖、投影、錄音錄像、多媒體等要適時應用;在教學語言上應生動、活潑、簡明、有幽默感、有感染力。在課堂上,學生充分參與,形式多樣,那麼學生對課程也會興趣盎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用智慧的技巧落實課堂教學效果
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對高效課堂非常重要。課堂常規是保證課堂秩序、培養學生自控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師生有必要共同制定課堂常規,並共同執行。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首先談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提出對學生的期望值;其次讓學生提出我們要怎樣上課才能達到教學目標,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把學生向積極健康向上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方向引導,注意強調「師生共同遵守、賞罰分明」,最後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比如課堂教學中會發生學生不帶書的現象,這個問題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上就要對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討論教給學生避免忘帶書的方法,讓學生養成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睡覺前按照課表准備好第二天所用書籍的良好習慣,如果因特殊原因沒帶課本,上課前的補救辦法是趕快去平行班借書。如果課堂上還沒有課本,可以給一次機會坐在其他學生課桌旁邊共同看一本書。如果兩人坐在一起閑聊,取消其他同學提供幫助的機會並接受懲罰。教師下課後還要追究違規學生的失誤,讓學生寫檢查反省,督促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切忌對違規現象熟視無睹,如果學生不帶學具的行為沒引起老師的重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視不帶學具為正常,養成不良習慣,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巧妙處理課堂問題行為。初中生自製力弱,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問題行為。課堂問題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學生違反課堂常規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應對問題行為,一般情況下應堅持重尊、冷靜、嚴格原則,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切忌侮辱、謾罵。良好的課堂管理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運用恰當的處理原則、策略,有效地處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術或技巧,課堂管理也是需要必要的技術與技巧。管理技術主要顯示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交往的技巧與技藝。管理技巧來自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總結和積累,沒有教師的學習,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和技巧。課堂管理技巧包括非語言干涉,包括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勢和動作;使用幽默的語言,或者利用提問的方式或建議的方式給學生提醒等。
⑧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興趣
品德與社會是隨著國家新的一輪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衍生出的一門全新的小學綜合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但現在的教學形式卻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德育教育家赫爾特指出:「教學應當貫穿在學生興趣中,使學生在教學每階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動。興趣既是教育手段,又是教育目的」。學生的興趣需要老師的培養,對學生來說,一旦對某一學科產生了興趣,學習就會一改原來的被動狀態,變得積極主動,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粗淺的一點看法。
一、多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品德與社會課有些內容理論性、系統性較強,要把抽象的觀點、深刻的道理向學生講清楚,難度較大。對我們教師來說,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提高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歸納論證等能力是相當關鍵的。而恰當的教學手段的方法的運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常在公開課後聽到學生們說:「王老師,你在「平安走天下」一課中讓播放的籃球女孩的視頻讓我們永生難忘!」「王老師,你在那節品社課上給我們補充的資料,我真是開闊了眼界-――――」一次次看到同學們興奮的面容,讓我明白了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和運用多媒體設備,以其新鮮、活潑、生動的形象,會帶給學生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盡量多使用多媒體設備,使學生從最不喜歡品德課,變成非常喜歡一門學科。
比如,我在執教六年級上冊《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單元時,通過教學課件的製作與應用,對教材的內容給予適當的簡略或補充,展示有關我國科技在國防軍事,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中的發展。特別是從最新最熱門的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入手,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影像材料,大大的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學生踴躍發言,激烈討論,積極參與到教與學中來。同時也引起了他們的豐富想像,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增加了時代要求的信息,順利地落實了教學目標。再如教學五上《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這是一個遠離孩子學習與生活的歷史性話題,我通過再現當年的影像資料和文字資料,學生在目睹這場戰爭的殘忍與罪惡的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他們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了愛國教育的目的。
二、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每節課的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好比是一個好故事的開頭。如果故事的開頭能生動、能懸念疊出、能異彩紛呈,就很容易引人入勝。在教學中,結合自己的實踐我認為要特別注重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不同方式,使學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與激情,感受到生機和興趣。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大家在一起》一課的導入時,我通過讓兩組學生參與「多人瓶內取球」的對比試驗,讓學生明確大家守秩序才會省力又高效,進一步引入了課堂話題。在教學五上《社會生活有規則》一課時通過兩位學生的無規則畫圓比賽,引導學生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而導入新課。在教學六上《戰爭,人類的災難》一課時,我又採用了談話交流的形式:同學們,說說你們心中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麼?緊接著播放戰爭中的場景,通過對比,你認為戰爭是怎樣的,對人類意味著什麼?這樣,一節課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也起到了營造整堂課良好學習氣氛的效果。幾年來,我總結出了講故事、現場創設情境、設置懸念、利用直觀教具、聽錄音或看視頻、精心設疑等多種導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三、語言要生動和簡潔
縱觀品德課的教學內容,不是一組組的圖片,就是一些理論上的道理,背誦理論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徹底轉變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生硬、平鋪直敘式的教學語言,要用彩色的語言、動感的語言融合積極愉快的情感來調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活動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動機。例如我在執教四上《災害無情人有情》一課時為引導學生們感受災害的無情,我通過出示的畫面用語言引導渲染:「同學們,這是一個多麼熱愛學習的孩子呀,咱們看此刻這只伸出廢墟之外的小胖手裡,還緊緊地握著一支鉛筆,他多想再寫一次練習,他多想再寫一篇今天快樂的日記,查是什麼讓他如此簡單的願望化為烏有,此時,你覺得地震是什麼樣的?」
有時在上課時,我還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和情態語言來傳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對知識點的強調,表達我們自身對知識、對學生、對課堂的情感也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語氣上,通過輕重、緩急、抑揚、快慢等變化進行教學,在語態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談方式進行情感教學,很容易贏得學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然而然地就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