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幼兒園課程
❶ 幼兒園的作業(端午節的故事)怎樣講
給小朋友講的故事,最好在他們的接受范圍內並且具有啟發意義,比如講一些關於友誼、親情的童話故事,還可以講一些關於冒險、探究的小故事。再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是講給小朋友聽的,而不是講給領導聽的,想像自己面對的是一群小朋友再降的時候,要全神貫注,盡量使自己沉浸在所講的故事中,遇到對小朋友來說比較難懂的地方要停下來看一下他們的反應,並作恰當的解釋。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微笑,吐字要清楚,語速要慢,口氣要柔軟,適時地提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恰當的配合一些肢體動作會更有表現力。同時,要把握好現場的氣氛,整個氣氛應該是友好的,溫馨的,積極的,向上的。如果可能的話,找幾個小朋友練習一下,一定要准備充分。
❷ 幼兒園要這樣講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❸ 端午節對幼兒園的活動有哪些意義
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 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❹ 幼兒園大班家長進課堂端午節方案
建議你們搞一個半日活動,提前一點給家長發邀請函,一大帶一小。
從早晨開始正常入園、早操。集教活動可以上關於端午的活動。譬如小康軒繪本《端端的午餐》、或者准備彩蛋、粽子帶孩子欣賞、了解傳統節日。
之後可以開展包粽子、畫彩蛋、竹葉粘貼畫等親子活動。
然後孩子在幼兒園午餐,可以把孩子和家長包的粽子、彩蛋拿去廚房做成美食,一起分享。
❺ 幼兒園教師國旗下講話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快到了,那你是否知道此節日的來歷呢?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來歷演講稿,歡迎閱讀。端午節的來歷演講稿 (一)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 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 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 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 今,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的來歷演講稿 (二)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端午節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 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 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 裝迸竹筒,扔到水裡,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 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這一傳統佳節吧!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❻ 幼兒園適合小班的端午節詩句
兒歌《五月五》。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年齡段 主要目標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年齡段 序號 活動內容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小班 1參觀端午節的環境 社會 集體 2好吃的粽子 科學 分組 3綠豆糕 藝術 分組、區域 4劃龍船 健康 體育、游戲 5一起過端午 綜合 集體 7端午節親子活動 綜合 年級組活動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 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 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 大帶小活動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 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製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並攝像
❼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端午節怎麼說開場白
活動目標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活動准備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稜角的,扁的)活動過程一 導入 播放視頻1 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 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二 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1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麼樣呀?
幼兒答 ···· 圓圓的 有角的 長長的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們摸摸看 這些粽子都是什麼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2 師:好了, 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麼餡兒的,是甜的?鹹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夥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三 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運用句型"不僅···還···"1 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麼,然後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 賽龍舟 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四 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像,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範: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誇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❽ 幼兒園端午節詳細的教案
只能打100字,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