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生活游戲課程

幼兒園生活游戲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28 05:45:03

❶ 如何在五大領域中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動中,教師帶全班30多個孩子到附近郵局參觀。郵局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堆放著不少紙盒,門外停著運送郵包的車子。門廳里有正在寄包裹和寄郵件的顧客,郵局工作人員正在用電子秤稱各種郵件。教師只帶著孩子看了一下門廳上方的郵局標志以及大廳里的一個郵箱,在郵局轉了一圈就匆匆結束了參觀活動。回到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教師問:「你在郵局看到了什麼?」在幾個幼兒簡單回應後,教師出示了事先准備好的郵局標志圖及用紙盒製作的小郵箱,說:「我們出來開個郵局吧。」於是,教師把「郵箱」粘貼到活動室的一個架子上。接著,教師請每個孩子把從家中帶來的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放在桌上,並讓幼兒把事先畫好的一幅畫塞進信封,然後教師為每人提供一張列印好幼兒園所在地地址的紙條,讓幼兒粘貼在信封上,再貼上郵票。中午散步時,教師再帶幼兒到郵局把信投進郵箱中。 通過與帶班教師交談,我了解到,為了體現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教師花了大量心血組織這次活動。 ①「充分」利用社區的郵局、家長的參與等周圍的資源; ②在參觀活動中生成了「郵局」游戲; ③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的機會; ④將教學、生活、游戲聯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整個教育過程,就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參觀郵局時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參觀內容還可以深入挖掘嗎?開展郵局游戲時,孩子還能做些什麼事,例如可以參與哪些籌備工作?如何拓展游戲內容?讓孩子體驗寄信過程有否更好的組織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寄一封類似的信,是否考慮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否無端地被增加了?組織這樣的活動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周圍資源? 也許我們不能這么簡單地理解生活、游戲、教學的綜合,《綱要》所倡導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理念也並不是要教師把生活、游戲、教學簡單地聯系在一起。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選擇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實施幼兒園課程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 ①關於生活。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 ②關於游戲。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使游戲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種極具價值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 ③關於綜合。綜合就是要使不同學科內容產生有機聯系,使它們不再處於割裂、分離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產生教育影響的整體。並非有聯系就是綜合,綜合需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實踐探索 幼兒園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教學活動已不再局限於集體教學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活動、區域活動等都是有效的活動組織形式。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幼兒自主學習、主動探索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幼兒有可能通過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學習進程參與學習過程。基於此,我們大膽設想,將生活、游戲和教學融合起來,從生活、游戲中延伸教學,從生活、教學中產生游戲,讓生活經驗、教學內容為游戲的開展提供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並真正通過游戲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學的內容。帶著這樣的理念,我們開始了實踐探索。 (一)對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區域活動是按五大領域劃分、供幼JL小組或個別學習的活動,游戲活動則指角色游戲或創造性游戲活動。因此,很多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時間表上有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之分,但我們稍作思考就會發現這樣的劃分是有問題的,因為區域活動是從活動空間上所作的劃分,而游戲活動則是按活動的性質命名的。研究表明,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活動為中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並作適當分隔,如娃娃家、製作區、運動區、探索區、表演區、建構區等。此外,為了便於幼兒在活動中隨時取用材料並創造性地綜合利用材料,我們還在活動室、走廊上設置了木料區、紙布區、塑料區、金屬區、瓷石區、工具區等材料區,這樣,幼兒取用材料就不再受區域的限制,有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實踐表明,幼兒從來不會考慮自己所進行的活動是何種性質的活動,他們總是沉浸在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中。如在一次讓中班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的活動中,我們提供了報紙、水彩筆,建議孩子躺在報紙上,讓同伴描畫他的身體輪廓。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身體輪廓圖後說:「我怎麼沒有眼睛呢?」於是,馬上有孩子想到給輪廓圖添上五官。當發現有的五官位置不對時,一個孩子立即提議:「做個記號再畫就不會錯了。」五官畫好了,有個孩子突然想到還需要畫「小雞雞」,於是就添畫了一個「小雞雞」和一串尿珠,幾個孩子樂成一團。看著有趣的活動過程,我不僅感嘆:孩子的活動怎麼能區分出是生活、學習還是游戲呢? (二)對主題活動和游戲活動關系的重新認識 緣於對生活、游戲、綜合的思考,我們設想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通過實踐,我們發現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如在小班「可愛的傘」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及其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傘和傘的圖片、畫冊,把各種傘掛在活動室,把傘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四周,儼然一個傘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觀察、討論。利用這些小傘,我們還組織幼兒設想各種游戲,於是,各種游戲活動生成了:跳小傘、躲描描、轉傘花,等等。根據傘面鮮艷的色彩、美麗的花紋、有規律的圖案,我們設計了「漂亮小傘排排隊」的游戲,引導幼兒按規律序,通過操作尋找傘面花紋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我們又投放三種傘面設計材料,即平面的、平面變立體的、供幾個幼兒合作設計的立體大傘面,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學習。我們還建議幼兒撐著自己設計的漂亮傘面跳小傘舞,讓幼兒按數量給「小動物」送小傘,等等,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密切結合並相互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生活、游戲和教學本來並無明顯界限,是我們人為地加以區分的。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游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系,更好地體現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進程。

❷ 幼兒園大班思維游戲課程神秘的古堡教案

1 水的游戲 1、體驗玩水游戲的快樂,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2、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游戲、感知水的特性。 3、讓孩子養成遇事善於創新思考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游戲材料准備:空瓶子、裝滿水的瓶子、蓋子、磁鐵、泡沫、石塊、木塊、橡皮泥、塑料積木、水車等。 2、在活動區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啟發幼兒觀察水的特點。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水"。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謎語,看哪個小朋友的小腦筋最靈,轉的最快! 謎語:"在小溪里遊玩,在池塘里睡覺。在江河裡奔跑,在大海里歡笑。" 2、提問:孩子們,你們在哪裡見到過水呀?你見到的水是什麼樣子的?(啟發幼兒描述自己見到水的情形)。 3、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水和好多的玩具,請小朋友們做個實驗,看看水有哪些變化?(體驗玩水的快樂並從中獲得發現)老師提出實驗要求:a: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及發生的變化,b:不浪費水,c:看哪個小朋友的衣服保持的很乾凈沒有弄濕。 4、分3個小組游戲,孩子們自選一組參加。 1組--水的沉浮:"把許多玩具放在水裡,看有什麼不同現象?"2組--水的流動:"為什麼小籃子裝不住水?"3組--水的沖力:水倒在水車上,水車為什麼轉了? 通過讓孩子們親手實驗、觀察、講述讓孩子產生實驗的興趣,觀察的能力及分析,講述能力等,通過實驗引導孩子們說出水的用處,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5、教師:"小朋友,快到這一組來看看,這些小朋友都發現了什麼?"請全班小朋友一起觀察水的沉浮、流動及沖力現象,並請一個小朋友講述他們的發現: A、了解水的沖力:大家看這一組小朋友的水車為什麼會轉呢?(大家討論)教師小結:對呀!水是有沖力、有力量的,水可以通過它的力量來發電呢,你們知道水除了能發電還有什麼用處嗎?(發散思維讓孩子們繼續探索)我們再來看一看下一組小朋友在實驗中有什麼發現? B、沉浮組小朋友講解:各種東西放在水裡後,有的東西沉下去了(石頭、鐵塊、橡皮泥、磁鐵、裝滿水的瓶子等),有些東西浮在水面上(木頭、泡沫、空的瓶子等),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共同得出結論:水是有浮力的。 共同討論:為什麼有的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在水下呢? 藉助孩子的討論教師指導:空瓶子蓋上蓋會浮在水面上,因為它輕;盛水的子蓋上蓋就沉在水下,因為它重。 提高難度讓孩子們實驗:大家再實驗一下我們用什麼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使沉下的東西浮起來?(再一次進行實驗)C、流動組的小朋友講解:用小籃子舀不起水,說明水是流動的。 剛才小朋友說了水是會流動的,那你們知道水的流動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嗎?(引導孩子說出水可以通過流動來澆地、澆花、洗澡等)。 6、提問:"水有這么多的用處,那小朋友以後用水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呢?(孩子們先自由討論後教師小結)教師小結:剛才通過實驗小朋友知道了很多關於水的用處,並且知道以後要節約用水,不浪費水,我們不僅要節約用水,以後還要把學到的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7、結束活動孩子們你們剛才玩的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我班的小朋友用他靈巧的小手和智慧的頭腦在實驗中發現了水的很多特性和用處。 我還知道我班的小朋友特別愛勞動呢。那我們就一起把活動室收拾好吧!教師和孩子們一起收玩具(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習慣,獨立性的能力及愛勞動的品質。)【活動反思】 優點:通過《水的游戲》這一活動,使孩子們通過各種游戲知道了水的特性、用途、怎樣節約用水等,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活動,他們的想像力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在實驗的過程發現了那麼多的問題,那麼多創新的玩法,而且沉浸在游戲的探索與樂趣之中,知道小夥伴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思考、發現問題並及時創新等,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把活動的目標完成的淋漓盡致,效果非常的不錯。 缺點:活動場地有點小,孩子們的活動受到限制,並且在游戲玩水的時候,孩子們有點擁擠,有的孩子把水灑在了地上,搞的活動室有點臟。 2變廢為寶 《變廢為寶》是《幼兒創新智慧游戲課程》大班下學期的活動內容。 《變廢為寶》這一創新活動,通過幼兒在生活中對廢舊物品尋找、觀察、動手製作的過程,激發起幼兒利用廢物再創造的願望,嘗試對事物進行創新改變的興趣。創新源於感性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驗的豐富,圍繞廢舊物品開展一系列的創新思維活動,將會讓幼兒在活動經驗的基礎上感受良好的創新思維的樂趣,朋友幼兒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 [幼兒分析] 大班的幼兒對事物以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是他們對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內在的聯系缺乏觀察訓練,孩子們生活中吃的瓜子、花生、雞蛋、海鮮等,吃完了就把剝下的殼仍掉,卻不知它們還能再次利用,用它們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藝品。而成人也很少有意識的去引導了解類似這方面的變化知識,所以這么大的孩子就不知廢舊材料還可以做別的用,就更不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並想辦法利用它,把它再次改變成我們能用的東西。所以我們通過《變廢為寶》這一活動,讓孩子們探究生活中一些廢舊材料的二次利用,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設計思路] 廢舊物品的再次利用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培養幼兒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幼兒體驗創新思維樂趣的良好體裁。本次活動在課前讓幼兒提前搜集廢舊物品,積累對廢舊物品的感性經驗。 [活動目標] 1、和孩子探究生活中一些廢舊材料的二次利用,激發幼兒利用廢舊物品再創造的願望。 2、培養幼兒的想像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小烏龜、各種形狀的泡沫板、用紙折成垃圾盒四個、每人一個選材料用的紙盒、剪刀每人一把、照相機一部。 2、雞蛋殼、花生殼、瓜子殼、核桃殼、貝殼、毛線頭、綠葉等。 [活動過程] 1、談話 (1) 出示"小烏龜"。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一下它是用什麼做的。(廢舊報紙、泡沫板、及時貼) (2) 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廢舊物品?(幼兒自由發言)2、擴散思維、展開想像。 孩子們說的這些廢舊物品還有用處嗎?用它們可以做什麼東西?如:牛奶盒何以做小車;可樂瓶可以做花藍、魚缸;一次性紙杯可以做電話、公雞、茶幾;舊報紙可以做帽子、紙球;……小結:千萬別小看我們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有用的廢舊物品,只要我們肯動腦筋、積極動手,我們就會變廢為寶。 3、幼兒嘗試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創作。 (1)出示准備的廢舊物品,幼兒觀察、討論它們可以做什麼? (2)請幼兒拿紙盒去選擇自己需要的物品和一塊自己喜歡的泡沫板。 (3) 激發幼兒即興創作,製作過程中教師巡迴觀察,適時關注需要幫助的孩子。(提醒幼兒注意桌面清潔、用剪刀要注意安全)4、作品展示。 (1)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 (2)請幾名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如:名稱、內容等。 (3)用相機記錄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感覺到自己成了真正的藝術家。 5、總結。 孩子們真了不起!個個都是魔術師,你們用靈巧的小手把廢舊物品變成了精美的工藝品!孩子們,我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有用的東西,我們只要積極動腦、就會變廢為寶。(布置作品展,讓家長和其他小朋友繼續欣賞)[活動反思] 優點:

❸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生活性與游戲性

幼兒的生活是幼兒園課程整合的基點,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資源。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游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應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培養目標指導下,以更為廣泛的視角開發和利用多種有益的課程資源,以使幼兒園課程真正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真正做到生活性、綜合性和趣味性。兒童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交往中學習交往,因此幼兒園課程的內容來自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貫穿於幼兒的每日生活。幼兒園課程的內容是來源於生活的。幼兒的認知特點、學習特點要求幼兒園課程不能以傳授系統的學科知識為主要任務,它必須在兒童的生活中不斷引導幼兒積累周圍世界的經驗。幼兒園課程與幼兒的生活世界距離越近,越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的學習也就更有效。 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自身的一種自由自發的主體性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價值,所以,游戲在幼兒園課程當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有組織的游戲是有一定計劃和目的的游戲,是對幼兒生活的反映、豐富和改造,約束性相對於自由游戲要大一些。由於幼兒的不成熟,許多活動是無法在自己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體驗的。因此,在與幼兒生活相似的環境中開展的有組織的游戲就成為幼兒生活的主要途徑,這種游戲並不是幼兒生活的反映,而是經過改造了的幼兒的生活,是在教師創設的類似生活的環境中進行的游戲,它能夠適應幼兒活動的需要。這種有組織的游戲源於幼兒的生活高於幼兒生活。幼兒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是幼兒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需要,表現出了積極的求知慾望和獨特的認知方法。我們的教學要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去設計教學活動,從而使他們從熟悉事物中去學習和理解。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

❹ 幼兒園的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和教育教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如何認識幼兒園的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的關系

(1)日常生活活動和游戲活動、教學活動,在幼兒園的課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2)日常生活話動和另兩類活動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幼兒在幼兒目的一日活動。在課程的實際實施過程中,日常生活活動中和另外兩類活動也是經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滲透的。
(3)游戲括動和教學活動的關系
①游戲和教學是兩種有本質區別的活動,兩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戲是沒有社會功利目的的,它強調的是過程、表現和兒童自主的活動,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教學主要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由教師對兒童施加影響的活動,它承擔著文化傳遞的任務,它更多強調的是教師的作用。游戲和教學的本質特徵,決定著兩者永遠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
②游戲話動和教學活動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們能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前提。將游戲和教學進行最優化的結合,可以使幼兒園課程變得更為完善,從而從根本上改變放羊式的或者灌輸式的教育。
③在確定幼兒園課程中的哪些教育括動是屬於游戲活動,哪些是屬於教學活動時,並非可以簡單地將活動內容和方式歸為游戲或者教學。如果將純游戲和完全結構化的(即完全按照教師計劃實施的)教學看作兩個極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存在著無數種狀態,它們反映的是游戲和教學的不同結合的程度。
④游戲和教學可以以分離式、插人式和整合式等各種方式進行結合。

❺ 淺談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始寫寫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

❻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生活性與游戲性

兒童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交往中學習交往,因此幼兒園 課程的內容來自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貫穿於幼兒的每日生活。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自身的一種自由自發的主體性活 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價值,所以,游戲在幼兒園課程當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希望可以幫到你~

❼ 如何規范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活動

如何規范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為貫徹這一要求,有必要對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意義、價值及組織實施策略等進行深入探討,從而引導教師把班級日常工作的重心還原到對幼兒發展有重要價值的一日生活上來。
為什麼要重視幼兒園一日生活?
(一)由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特點決定的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應引導幼兒投入到本就屬於他們的生活中去,幫助他們在活動中生活,在生活中發展。對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早就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二)由幼兒教育和課程的基本特點決定的
首先,幼兒園教育/課程是通過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來組織實施的,一日生活構成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最基本的環境。幼兒園課程經驗化的有效途徑,是把一日生活作為幼兒園課程整合的「基點」,就是要把課程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充分發揮生活本身蘊含的教育價值。
其次,「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最基本、最突出的特點之一。這一特點要求幼兒園課程「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回歸於生活」。所謂「來源於生活」,是指幼兒園課程的內容要來自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所謂「高於生活」,是指幼兒園課程要對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進行提升,使之系統化;所謂「回歸於生活」,是指幼兒園課程幫幼兒獲得的各種經驗應有助於幼兒更好地生活。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蘊含的教育價值
《綱要》在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中提出,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這主要是因為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
(一)一日生活各環節蘊含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一日生活主要包括五類基本的活動,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分析如下。
1.入園/離園
入園和離園是幼兒從家庭到幼兒園和從幼兒園到家庭的環境轉換環節。做好人園、離園工作,有助於增進家園溝通,幫助幼兒適應環境轉換,讓幼兒感受到幼兒園的溫馨,感受到自己是幼兒園的主人,從而以愉快的情緒開始和結束一天的生活。
2.自由游戲
自由游戲是幼兒主動發起的活動。自由游戲為幼兒主動探索和學習提供了充分機會,有助於增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其體驗自由、自主的樂趣。
3.教育活動
包括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從小組活動的教育價值看,對幼兒來說,小組活動為他們提供了與同伴及教師交流、合作和分享經驗的機會,更容易讓幼兒主動積極地操作材料,並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參與活動;對教師來說,小組活動有利於教師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了解幼兒的個別發展狀況,進而採取適宜的方式提供個別化支持。
集體活動是指參與活動的所有幼兒在同一時間內做相同的事情,整個活動過程以教師的指導為主。就其教育價值而言,集體活動有利於幼兒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良好傾聽習慣和集體意識的培養,但難以滿足幼兒發展的個別需要。
4.生活活動
生活活動是指滿足幼兒基本生理需要、助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提高自理能力的活動,包括餐點、飲水、如廁、盥洗、午睡等環節。
合理、有序的生活活動具有這樣一些價值:能有效滿足幼兒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習慣;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使之認識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提高幼兒的自理力,增強其自信心,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5.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有助於滿足幼兒身體運動的需要,能夠提高幼兒的身體適應能力,增強其體質。
除以上五類基本活動外,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還有一個起著「串珠成鏈」作用的重要環節——過渡環節。它主要是指幼兒由一個活動過渡到另一個活動的過程。過渡環節可以讓幼兒在寬松、自然、有序的環境中,自主地完成要做的事情,為下一個活動做好心理准備,養成有序生活的良好習慣。
嚴格意義上,雖然過渡環節並不屬於活動環節,但如果缺少了它,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鏈條」就會發生斷裂,一日生活的整體效益和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二)合理安排一日生活的價值
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蘊含的教育價值要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離不開對一日生活的合理安排。合理的一日生活安排具有「可預測性」的特點,它具有如下價值。
1.有助於給幼兒帶來控制感和安全感
安排有序、連貫的一日生活,能使幼兒在身體和情緒的轉換中感到舒適和安全,減少由於環境不確定和多變帶來的焦慮、緊張,從而在有序生活的過程中感到自信和從容。一日生活中如果總出現「突發事件」,帶給孩子的並不是「驚喜」,而是無所適從的慌張:接下來會怎麼樣?我的生活怎麼總是一團糟?
需要注意的是,安排有序的一日生活常規不應只是「時間序列上的活動安排」,更應被看作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師幼互動的性質、方式與質量,影響幼兒能感受和體驗到的心理環境。
2.有助於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
合理的一日生活安排對幼兒在一天中每個環節要進行的活動做出規定,但在每個環節中可以做什麼,則應在教師計劃的基礎上給予幼兒充分的選擇權和決定權,這顯然會極大地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
3.有助於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
合理、有序的一日生活,能為幼兒提供多種不同的社會交往機會。例如,共同商討活動規則(常規);在規則指導下進行分享、合作甚至是沖突解決;在小組、集體活動中進行不同范圍的交往等等。
4.有助於為教師提供觀察和計劃的框架
當有序的一日生活安排(常規)內化為幼兒自己的行動准則後,他們便能夠更加自如地在「我可以掌控的、我的生活」中進行學習,這恰恰為教師提供了觀察兒童真實表現和發展水平的絕佳機會,教師因此也有了在觀察基礎上設計、調整教育計劃的有利契機。
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的基本原則與策略
(一)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的基本原則
1.創設溫馨、安全、有序的環境
應該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感到愉快、溫馨、安全、有序,這樣,幼兒才願意探究,主動積極地開展學習和游戲。幼兒園環境包括在園幼兒直接生活與游戲的活動室環境和戶外環境。
「溫馨的」環境,要求教師一方面注重營造幼兒與同伴、教師間相互尊重、愛護、幫助的友好合作氛圍,另一方面,要以積極的心態關心和了解每一個幼兒,主動與其交流,熱情回應他們的不同需要。
「安全的」環境,要求教師同時保障幼兒園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的安全。其中,安全的物質環境體現在:凡是有幼兒進入的場所、場地都應有成人看護,保障其人身安全;保證活動室、戶外活動場地和各種活動材料的清潔、衛生;保證幼兒所使用的各種材料、玩具、工具、器械等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准,確保不存在任何安全隱患。安全的心理環境體現在:讓幼兒在環境中按自己的興趣、意願和需要選擇活動,自由地進行探索、交往和表達;允許幼兒以不違反生活常規的、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和探究。
「有序的」環境,要求教師做到:制定幼兒能理解的並符合其特點的公共規則,如進入活動區的規則,以幫助他們有序地開展活動;環節過渡要自然、有序、安全;成人之間應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一日生活的組織和指導。
2.常規安排應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1)常規安排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幼兒園應根據本園實際情況和幼兒生理、心理發展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穩定的生活制度與常規,為此,應保證幼兒有規律地生活與游戲,避免幼兒因不必要的緊張、忙亂而產生失控感和不安全感;應相對穩定地執行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使每個幼兒知道每日日程的基本安排,形成初步的生活節奏感,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心理准備;應盡可能地減少環節轉換。
(2)常規安排應具有相對的靈活性
一日生活安排在保持穩定性的同時,還應根據幼兒活動的實際情況(表現、進程、需求等)靈活調整。一方面,遇到特殊情況或需要可適當臨時調整日程安排,但要事先告知幼兒,以使他們有心理准備,避免其情緒產生太大波動;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活動環節中,可根據幼兒的反應和表現適當地縮短或延長某個活動。
3.幼兒的自由活動與教師組織的活動保持平衡
幼兒的自由活動和教師組織的活動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其中,教師組織的活動應包括晨談、教育活動、餐前/離園准備等活動。
兩類活動在時間安排上應保持一定的平衡。這要求:要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和場地進行自由游戲;教育活動盡可能地採用小組活動,讓幼兒有充分的表達和表現機會,注意觀察、了解每個幼兒的需要並積極做出回應;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和內容需要適量採用集體活動,並在活動中盡可能讓幼兒主動探索和游戲。
(二)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的基本策略
1.注重安排的整體效益
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是一個教育整體,一日生活中各類活動(人/離園、生活活動、自由游戲、教育活動、戶外活動)的安排與組織應充分發揮活動間的互補作用,做到生活中學習、游戲中學習。為此,應樹立一日生活安排的「效益觀」和「整體觀」。
(1)效益觀
幼兒園教育的目的,決定了幼兒園一日生活不能完全等同於幼兒在家的生活。因此,幼兒園教育必須注重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的效益——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根本目的的實現)。相應地,教師的角色既不是母親,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伴,而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
(2)整體觀
一日生活中各環節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取決於各環節有機配合的「合力」,即追求「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因此,一日生活的有效安排,應從「整體觀」出發,有機地整合各個環節、各項活動,努力提高各項活動的整體成效;不應只注重每個活動環節的精細打磨(玉盤里的大、小珍珠),更應跳出細節,關注如何「串珠成鏈」,讓一日生活迸發出整體的光彩。
2.注重班級成人之間的默契配合
成人之間在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工作中的配合,體現了成人教育的一致性。成人之間的配合不當、不一致不僅會導致生活安排的無序,還不利於幼兒控制感和安全感的產生。
3.幫助幼兒了解生活常規及其變化
如前所述,幼兒對穩定的一日生活常規的了解與熟悉,有助於其心理控制感和安全感的建立。在一日生活常規的建立與執行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賦予幼兒這個「小主人」以足夠的「知情權」。為此,入園之初應花時間向幼兒介紹和講解一日生活制度和常規,還應在常規調整和變化前告知幼兒。
4.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安排
幼兒是學習與發展的主人,這一理念體現在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工作中要求教師同樣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從外在規約向調動幼兒內驅力轉變。為此,應幫助幼兒將生活制度和常規內化,引導其逐步從外在的控制與管理向有效的自我安排與管理轉變,使其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一日生活各活動環節的具體安排與組織
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組織除遵循以上基本原則與策略,還應當關注五類基本活動(入/離園、生活活動、自由游戲、教育活動、戶外活動)自身的特殊性。由於活動類型不同,五類基本活動在具體的安排與組織上也有不同的要求。這里,我們著重對「自由游戲」和「教育活動」安排與組織的具體要求進行探討。
(一)自由游戲的安排與組織
在幼兒園學習環境中,活動區(也稱「區域」、「區角」)主要應被用於為幼兒的自由游戲——而不是教育活動——提供場所和條件。在活動區活動中,教師應允許幼兒按自己的興趣、意願或想法選擇活動區、同伴及材料。
當把活動區交還給自由游戲之後,不少教師可能會擔心:幼兒自由了,就失控了,他們會隨意地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包括製造混亂、浪費時間;幼兒只會去重復做那些簡單的事情,這樣他們就永遠也無法掌握幼兒園課程期望他們學會的東西……然而,眾多研究表明,這些擔心都是不必要的。一方面,比起教師高控制的環境,幼兒在自由、自主的環境中更有可能獲得廣泛的學習經驗;另一方面,幼兒——尤其是那些學習品質較好的幼兒——能充分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有關學習品質的研究發現,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水平除受智力(認知)因素的影響,還受到「怎樣學」的影響。「怎樣學」即幼兒的學習品質(或稱「學習風格」),包括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對幼兒來說,「學習態度」主要包括:對周圍世界具有好奇心與興趣、做事積極主動、樂於想像和創造;「學習習慣」主要包括:學習活動中表現專注、做事有一定的堅持性、有一定的計劃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能夠思考自己做過的事並從經驗中學習。
當把活動區交還給自由游戲之後,教師該做什麼呢?那就是——觀察兒童。我們時常聽到教師們抱怨「沒時間觀察孩子」,而當活動區真正還給自由游戲後,教師便有了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兒童,了解兒童,並根據觀察到的幼兒的表現和水平制定或調整教育活動計劃,以增強課程的適宜性,有效促進幼兒發展。
(二)教育活動的安排與組織
1.小組活動的組織策略
特別要強調的是,不能把小組活動簡單地等同於「分組活動」,後者有可能只是「集體活動」在形式上的變化(更小的「集體」)。
安排與組織小組活動時,應注意:每次小組活動要有清晰的目標,提前准備好所有的活動材料;活動中提供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材料和工具;觀察和了解幼兒如何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經驗和方法,幼兒有困難時可針對其能力調整任務難度;鼓勵幼兒與同伴相互學習、交流與合作。如,通過任務設計、材料選擇來促進幼兒的合作學習;讓幼兒自己把握活動的進程,獨立地完成所承擔的任務
2.集體活動的組織策略
安排與組織集體活動時,應注意:活動內容和方法要符合大多數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活動場地的選擇、幼兒座位的安排要靈活多樣,材料的呈現要照顧到全體幼兒;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盡量給幼兒表達、表現的機會;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興趣、情緒和需要),及時調整教學行為和活動時間的長短;活動過程中成人之間默契配合,關注幼兒的個體需要,並做出積極的回應。

❽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和課程游戲化得特點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動中,教師帶全班30多個孩子到附近郵局參觀。郵局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堆放著不少紙盒,門外停著運送郵包的車子。門廳里有正在寄包裹和寄郵件的顧客,郵局工作人員正在用電子秤稱各種郵件。教師只帶著孩子看了一下門廳上方的郵局標志以及大廳里的一個郵箱,在郵局轉了一圈就匆匆結束了參觀活動。回到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教師問:「你在郵局看到了什麼?」在幾個幼兒簡單回應後,教師出示了事先准備好的郵局標志圖及用紙盒製作的小郵箱,說:「我們出來開個郵局吧。」於是,教師把「郵箱」粘貼到活動室的一個架子上。接著,教師請每個孩子把從家中帶來的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放在桌上,並讓幼兒把事先畫好的一幅畫塞進信封,然後教師為每人提供一張列印好幼兒園所在地地址的紙條,讓幼兒粘貼在信封上,再貼上郵票。中午散步時,教師再帶幼兒到郵局把信投進郵箱中。 通過與帶班教師交談,我了解到,為了體現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教師花了大量心血組織這次活動。 ①「充分」利用社區的郵局、家長的參與等周圍的資源; ②在參觀活動中生成了「郵局」游戲; ③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的機會; ④將教學、生活、游戲聯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整個教育過程,就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參觀郵局時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參觀內容還可以深入挖掘嗎?開展郵局游戲時,孩子還能做些什麼事,例如可以參與哪些籌備工作?如何拓展游戲內容?讓孩子體驗寄信過程有否更好的組織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寄一封類似的信,是否考慮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否無端地被增加了?組織這樣的活動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周圍資源? 也許我們不能這么簡單地理解生活、游戲、教學的綜合,《綱要》所倡導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理念也並不是要教師把生活、游戲、教學簡單地聯系在一起。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選擇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實施幼兒園課程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 ①關於生活。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 ②關於游戲。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使游戲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種極具價值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 ③關於綜合。綜合就是要使不同學科內容產生有機聯系,使它們不再處於割裂、分離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產生教育影響的整體。並非有聯系就是綜合,綜合需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❾ 如何理解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和游戲化的特點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我們應如何將這三個核心理念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呢? 一、對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認識 在一次有關郵局的半日活動中,教師帶全班30多個孩子到附近郵局參觀。郵局並不寬敞的大廳里堆放著不少紙盒,門外停著運送郵包的車子。門廳里有正在寄包裹和寄郵件的顧客,郵局工作人員正在用電子秤稱各種郵件。教師只帶著孩子看了一下門廳上方的郵局標志以及大廳里的一個郵箱,在郵局轉了一圈就匆匆結束了參觀活動。回到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展開了討論。教師問:「你在郵局看到了什麼?」在幾個幼兒簡單回應後,教師出示了事先准備好的郵局標志圖及用紙盒製作的小郵箱,說:「我們出來開個郵局吧。」於是,教師把「郵箱」粘貼到活動室的一個架子上。接著,教師請每個孩子把從家中帶來的一個信封、一張郵票放在桌上,並讓幼兒把事先畫好的一幅畫塞進信封,然後教師為每人提供一張列印好幼兒園所在地地址的紙條,讓幼兒粘貼在信封上,再貼上郵票。中午散步時,教師再帶幼兒到郵局把信投進郵箱中。 通過與帶班教師交談,我了解到,為了體現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教育理念,教師花了大量心血組織這次活動。 ①「充分」利用社區的郵局、家長的參與等周圍的資源; ②在參觀活動中生成了「郵局」游戲; ③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的機會; ④將教學、生活、游戲聯系在一起。然而,如果我們認真反思一下整個教育過程,就可以找出不少問題:參觀郵局時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參觀內容還可以深入挖掘嗎?開展郵局游戲時,孩子還能做些什麼事,例如可以參與哪些籌備工作?如何拓展游戲內容?讓孩子體驗寄信過程有否更好的組織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寄一封類似的信,是否考慮過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否無端地被增加了?組織這樣的活動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周圍資源? 也許我們不能這么簡單地理解生活、游戲、教學的綜合,《綱要》所倡導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理念也並不是要教師把生活、游戲、教學簡單地聯系在一起。教師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選擇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內容,充分利用游戲手段實施幼兒園課程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 ①關於生活。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有幼兒園的、家庭的、社區的生活等,我們可以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主題,並有選擇地將它滲透到幼兒園課程中。由於生活本身就具有綜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就越能體現幼兒園課程有機綜合的特點。 ②關於游戲。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經驗和能力,使游戲成為幼兒自己的游戲,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種極具價值的生活活動、學習活動。 ③關於綜合。綜合就是要使不同學科內容產生有機聯系,使它們不再處於割裂、分離的狀態,從而形成一個產生教育影響的整體。並非有聯系就是綜合,綜合需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