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論作業4
⑴ 緊急!直接指導式的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1.行為主義理論2.心理動力理論3.成熟論4.多元智能理論
你問的是什麼? 假如正在考試,那麼選第四個答案吧。。。
⑵ 當一個幼兒園老師應具備的技能有哪些
當一名 幼兒教師首先要有資格證,幼兒心理學、教育學證書,畫畫、音樂、運動有一定的基礎,最重的是要有愛心和耐性。
⑶ 幼兒園課程的四要素
幼兒園課程的四要素: 1. 幼兒園課程目標 2. 幼兒園課程內容 3. 幼兒園課程組織實施 4. 幼兒園課程評價 幼兒園課程(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 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這個定義有如下幾個要點: ①幼兒園課程是「活動」。有關課程本質的觀點當中,「學科教材說」、「目標說」以及「計劃說」,要麼是其教育價值取向不適合幼兒園,要麼是過於注重課程的外在部分或局部,已經淡出了課程研究者的視線。而「經驗說」則隨著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潮的興起,逐漸在世界范圍內占據支配地位。但是將課程理解為學習經驗,由於學習經驗的主觀性,造成教師不容易把握,教師比較容易駕馭的是學科教材。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可以跳出傳統非此即彼的二元論,在學習經驗和學科教材的結合點――活動上來思考課程。 用活動來解釋幼兒園課程,有其優越之處:一方面,活動具有主體性和對象性,作為活動的兩大要素――對象和主體並存在活動當中。活動是連接主客體的橋梁,將課程理解為「活動」,有利於研究者和教師同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學習的對象和學習的主體。此外,活動自身有一定的存在的形式,教師比較容易把握和控制。同時由於課程具有雙重轉換性,外在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方式可以通過學習者的活動內化為主觀的學習經驗,而學習者的學習經驗也可以外化為態度、技能、動作方式等,在活動中表現出來,並在活動中得到完善、重組和改造。因此課程工作者可以通過活動來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經驗水平,也可以通過創設活動情境、提供活動材料來干預兒童的活動,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經驗。另一方面,活動一詞更能夠反映幼兒學習的本質和特點,因而更適合用來解釋幼兒園課程。 ②幼兒園課程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活動」。學習經驗前邊加上「有益的」是為了突出幼兒園課程的目的性,以克服用活動來定義幼兒園課程可能帶來的偏頗――過於注重活動的外在形式和過程,而忽視甚至忘卻活動的目的,視活動本身為目的,為了活動而活動。 當然,活動過程必然伴隨著某種結果。幼兒在活動中會自覺不自覺地對活動對象的性質和特點形成一定印象,留下一些關於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記憶,但這些內容並不一定與教育期望相一致,也就是說,有些活動的結果並不是教育者想要的。因此,把幼兒園課程定義為「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活動」,可以進一步明確幼兒園課程的目的,使過程與結果、內容與形式和諧地統一起來。 ③幼兒園課程是「各種活動的總和」。幼兒園課程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決不是「上課」或者所上各門課的疊加。凡是作為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被運用,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的活動,無論是上課、游戲還是生活活動,都是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作為課程的下位概念,幼兒園課程也有其屬概念所具有的一般形態,也遵循屬概念的一般分類標准。但是在現實當中,幼兒園課程分類方法和課程類型有其特殊性。比如一些國際知名的幼兒園課程方案,是按照其創立者的名字或者所依據的兒童發展理論創始人的名字來命名的,如「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和「皮亞傑早期教育方案」等。也有一些幼兒園課程是根據某種價值追求或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的某種特色來命名的,如「學會學習課程」、「生存 課程」、「素質教育課程」、「游戲課程」等。這些幼兒園課程從教育理念到實施方法各有特色,但同屬於課程形態,只是在課程結構上有所不同。
⑷ 維果茨基的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有四個點
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即教育應比實際能力高一點
⑸ 名詞解釋:1、幼兒園課程 2,小組活動 3、吸收性心智 4、園本課程
1、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理論,包括幼兒園課程的定義、理念、特點、價值取向與四大要素等內容;接著,介紹了一些東、西方幼兒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流派,包括中外近現代著名的幼兒園課程模式和早期教育方案;此外,本書還深入幼兒園課程實踐層面,先介紹了幼兒園課程編制的理論與技術,然後,具體對幼兒園課程的五大領域教育進行了課程實踐方面的簡要介紹;最後,結合目前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現狀,論述了幼兒園課程的預設與生成主題 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說,人並不只在大學里才發展,而是在出生之時就已經開始了心智的成長。 在生命的頭三年中,其發展的程度最為可觀。每個孩子都有自發的學習潛力幼兒盡管經驗,但他們所擁有的最豐富的潛力能使他自己適應外部世界,幼兒具有一種下意識的感受力, 積極地從外部世界獲取各種印象和文化模式,並且有一定選擇的進行吸收,成為他心理 的一部分,稱為有吸收力的心理。「吸收性心智」是一種內在的助力。蒙台梭利認為,大人在面對一項新的事物時,可以藉助經驗來學習,而孩子從黑暗的母體中來到這個世界並沒有 帶來任何經驗。但是,孩子隨時都有吸收新知識的慾望,並且有一種內在的特殊力量來幫助他從復雜的環境中選擇成長所需要的事物。「吸收心智」這種內在助力會驅使兒童「潛意 兒童在「吸收性心智」驅動下學習,速度十分驚人,為以後的智力發展奠定了基礎。教育則要注意充分發揮兒童三歲前的這種功能。
⑹ 學前教育教師資格證考試 教育學 資料
• 第一章 幼兒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一 選擇
1-5 BCBBD 6-10 DABBD 11-15 CADDB
二 填空
1教育 2幼兒教育 3 社會生產力發展 社會政治 經濟
4 《幼兒園工作規程》 1996年6月 5 《幼兒園管理條例》
6 感光教育 7 生活及教育 8 陶行知 9 活教育
三、簡答
1.(1)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2)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
(3)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4)培育美感,促進想像力、創造性的發展。
2.(1)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他認為,幼兒的行為是其內在生命形式的表現,是由內在的動機支配的。通過這些行為,幼兒才可以成長發展。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幼兒的自我活動。
(2)游戲理論。他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他認為幼兒是通過游戲將內在的精神活動表現出來的;強調游戲對幼兒人格發展、智慧發展有重要意義;還認為游戲中的玩具是必需的,他製作的玩具取名為「恩物」,意為「神恩賜之物」。
(3)協調原理。他認為應該讓孩子和周圍的環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能夠得到真正的協調是最美好的事。
(4)親子教育。他認為,要讓孩子在愛中成長,首先就必須教育母親。
3.(1)幼兒自我學習的法則。她認為,每個兒童都是一個遵循自身內部法則的生物體,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發展進程表。她視教育為促進幼兒內在力量自然發展的過程,強調幼兒的自由活動,反對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對傳統的班級統一教學,允許幼兒個別學習。
(2)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她認為,幼兒的發展離開適宜的環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教育就是給幼兒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3)教師的作用。教師是一個環境的創設者、觀察者、指導者。教師為幼兒精心設計環境和學習材料,提供必要的發展手段,保證幼兒能展開自由的學習。
(4)幼兒的自由和作業的組織相結合的原則。她認為,給予幼兒自由和教師對作業的組織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側面。教師在為幼兒的自由發展創造條件的同時,當然也要設置必要的紀律。
(5)重視感覺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覺教育是重要內容。
4.(1)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開拓者;
(2)重視幼兒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5.(1)反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兒教育,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
(2)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教育觀、教育目標、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和教育原則。
(3)幼兒園課程理論。課程的中心——主張根據兒童的環境-自然的環境,社會的環境作幼稚園課程系統的中心;課程的結構——應當把幼稚園的課程打成一片,成為有系統的組織;課程的實施——主張游戲式的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的「整個教學法」。
(4)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 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原則
一 選擇
1-5 ABCAA 6-10 DCDCA 11-15 DADB
二 填空
1教育目的 2 幼兒園教育 3 年齡
4 教育目的 幼兒園教育的目標 幼兒園具體的教育目標
5 幼兒教師 6 社會福利 7 幼兒園教育的原則
8 幼教工作的特殊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9教育目標 教育過程 10 保教結合
三、簡答題
1.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幼兒園教育這一階段的具體化,是國家對幼兒園提出的培養人的規格和要求,是全國各類型幼兒教育機構統一的指導思想。
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教育目標是完成幼兒園教育任務,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指導思想,國家通過這一目標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領導和調控。
2.(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保障兒童的合法權利
(2)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發展兒童的發展應是協調的發展兒童的發展是有個性的發展
(3)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教育要促進每個兒童的發展教育要促進每個兒童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多種組織形式促進兒童的發展
(4)充分利用兒童、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
3.(1)保教結合的原則
(2)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3)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4)發揮一日活動整體教育功能的原則
4.(1)保育和教育是幼兒園兩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聯系、互相滲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過程中實現的
第三章 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
一 選擇
1-5 DCBDD 6-10 CACDB 11-15 CCBDD 16 A
二 填空
1體育 2 動手能力 3適應環境 抗疾病能力 4 體育 興趣 活動能力
5 戶外體育活動 2小時 戶外體育活動 6 道德品質 社會道德個體化
7 社會性 個性 8 日常生活 9 道德情感 道德意識 道德行為
三、簡答題
1.在幼兒個體發展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幼兒一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體育是促進幼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保證。體育為幼兒的心理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幼兒體育關繫到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興旺發達。
智力的早期開發是幼兒發展的需要。幼兒期是大腦發展最快的時期。智育能有目的、有計劃地滿足幼兒的認知需要,使其大腦神經系統對信息的感受、加工、儲存等機能逐漸發達與完善,從而大大加速幼兒先天的認知潛能轉為現實能力的過程,為幼兒以後從事系統、深化的智力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期是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對幼兒實施德育是幼兒個性發展的需要。
美育幫助幼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美育是培養人的精神面貌的總體系中的一部分。幼兒美譽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
體智德美四育在幼兒的發展中具有各自獨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價值,不能相互取代。但需注意體智德美諸方面統一於幼兒個體的身心結構中,體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發展都與其它方面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來說,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面。體智德美四育融匯在一起,形成一種整體教育力量,落實在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之中。只有正確認識四育之間的相互關系,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才能發揮教育的最大功效。
2.途徑: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科學護理幼兒的生活;
精心組織各項體育活動,提高幼兒健康水平。
注意的問題:注重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重視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或態度;專門的體育活動與日常活動相結合;注意體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方式。
3.途徑:組織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發展幼兒智力;創設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主活動。
注意的問題:處理好智力與知識技能之間的關系;重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注意幼兒知識的結構化。
4.途徑:日常生活是實施幼兒德育最基本的途徑;專門的德育活動是實施幼兒德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游戲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
注意的問題:熱愛與尊重幼兒;遵從德育的規律實施德育(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直觀、形象,切忌說教,切忌空談;注意個別差異);重視指導幼兒行為的技巧(強化行為的技巧;預估行為的技巧;轉移行為的技巧;讓兒童理解行為後果的技巧)。
5.途徑:藝術教育是幼兒美育的主要途徑;幼兒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大自然、大社會是幼兒美育的廣闊天地。
注意的問題:幼兒園美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重視通過美育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重視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第四章 教師和幼兒
一 選擇
1-5 BDADA C BCBD CBAC B
二 填空
1 幼兒 幼兒之間相互溝通 2分組 指導小組活動
3 生理 心理 4 操作時機物體 人際交往活動
5 先天因素 後台因素 6 積極主動
7 教師的「教」 幼兒的「學」 8 物質環境 人際環境
9 接受學習 10 活動的形式內容 材料的多樣化 個別化個性化
三 、簡答題
1.幼兒教師是在幼兒園履行教育職責、對幼兒身心施行特定影響的專業教育工作者,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傳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歷史使命。
權利:進行保育教育活動,開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實驗的權利;
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的權利;
指導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幼兒成長發展的權利;
按時獲取工資薪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休假的權利;
參與幼兒園民主管理的權利;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的權利。
義務: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幼兒園保教計劃,履行聘約,完成工作任務;
按國家規定的保教目標,組織、帶領幼兒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
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制止有害於幼兒的行為或其它侵犯幼兒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幼兒健康成長的現象;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2.(1)觀察力:主要對幼兒直覺的、原樣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觀察能力,表現在隨機的觀察和有計劃的觀察中。
(2)溝通的能力:教師與幼兒的溝通,包括非言語的溝通和言語的溝通;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方法:了解家長的技能;與家長交流的技巧;與家長的情感溝通 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 幼兒之間的口語溝通、幼兒間沖突的解決。
(3)組織分組活動的能力:分組能力 指導小組活動的能力
3.幼兒發展的個體因素包括個體自身條件中的西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遺傳素質,遺傳素質是發展的既定的潛在因素。 後天因素是幼兒自身的全部先天因素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與遺傳素質相比,後天因素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環境因素是影響幼兒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它包括幼兒所在的環境中一切影響其發展的外部條件。如家庭條件,幼兒園教育質量,幼兒的生活環境狀況等等。
環境因素與幼兒個體因素作為影響幼兒發展的兩大要素,二者作用不同,但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4.直接「教」注意的問題: 變單向的「教」為雙向的交流;變單一的言語傳授為多樣化的教育手段;重視情感效應;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因人施教;重視隨機地「教」;直接教與間接「教」相結合。
間接「教」注意的問題:與直接「教'的方式 相結合;正確的角色定位;環境適應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
5.教師與幼兒的相互關系是影響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個側面是從社會大范圍來看,幼兒和教師都是社會的基本成員,其相互關系是平等的社會成員關系。教育中嚴禁體罰,不準侮辱幼兒人格,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反對專制的教師中心。
另一個側面是從幼兒園的小范圍來看,幼兒和教師的關系是「師生關系」。社會保障幼兒地位和權力的責任具體化為教師的義務和職責,教師成為幼兒生存、學習等權利最主要的維護者,幼兒則是被保護者;教師作為成熟的社會成員,是代表國家意志的教育者,幼兒是身心均不成熟的、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成員,是受教育者。在這個意義上,教師和幼兒又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
這兩個側面是對立統一的,前一個側面要求教師尊重幼兒;後一個側面則要求教師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教育幼兒的責任。在幼兒的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始終尊重幼兒,以民主、平等、充滿愛心的態度,對每個幼兒認真地進行教育和指導。
第五章 幼兒園環境
一 選擇
1-5 BCBDA 6-10 DCB
二 填空
1 物質環境 精神環境 2 人的要素 幼兒園文化 3 教育性 可控性
4 發展適宜性 5 狹義的幼兒園環境 6 狹義的物質環境
7 精神環境 8 准備環境 控制環境 調整環境
9 幼兒參與性質 10 活動積極性 發展
三、簡答題
1.環境的教育性 幼兒園的環境具有教育功能,是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的。
環境的可控性 幼兒園內環境的構成處於教育者的控制之下。
環境的教育性決定了環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確的標准和方向,而可控性又保證了教育性的實現,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2.(1)物質因素
(2)精神因素 : 人的因素;幼兒園文化
3.(1)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
(2)發展適宜性原則
(3)幼兒參與原則
(4)開放性原則
(5)經濟性原則
4. 准備環境 主要表現:讓環境蘊含目標;讓幼兒感興趣,更使其增加興趣;盡可能讓幼兒感到環境是由自己而不是教師決定的。
控制環境 教師控制環境的作用是指教師能利用環境來激發和保持幼兒的活動積極性,能幫助幼兒利用環境的條件來發展自己。
調整環境
5.略
第六章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
一 選擇
1-5 AADDC
二 填空
1 幼兒園與家庭 2 小環境 3 家庭 社區 4 社區
5 二者之間 完全一致
三、簡答題
1.家長的參與極有利於幼兒的發展;
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是教師了解幼兒的最好的信息源;
家長與教師的配合使教育計劃的可行性、幼兒課程的適宜性、教育的連續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證;
家長本身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
2. 社區環境的教育性;社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精神的成長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充分利用社區環境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自認和人文景觀、革命歷史文物、遺跡等,不僅是擴大教育的空間,更是其教育內容的豐富和深化。
社區資源對幼兒園教育的意義;社區能為幼兒園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教育場所等多方面的支持。社區的積極參與將使幼兒園教育變得更生動、更富有時代氣息。
社區文化對幼兒園教育的意義。社區文化無形地影響者幼兒園教育,優秀的社區文化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寶貴資源,影響著幼兒園教育。
3.家園形成教育合力;
鼓勵和引導家長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幼兒園教育,同心協力培養幼兒;
幼兒園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
4.與社區資源共享,發展以幼兒園為核心的社區幼兒教育;
為社區精神文明的發展服務,共創幼兒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幼兒園與社區結合的問題
第七章 幼兒園課程
一 選擇
1-5 CADAC 6-10 ABCBC
二 填空
1 幼兒園課程 2 目標 內容 組織與評價 3 健康 語言 自然科學 社會 藝術
4 范圍 深度 5 教育目標 課程標准
6 確定目標 設計活動 觀察或評價 7 教育
8 要與目標,內容相適宜 9 鑒定作用 診斷作用 改進作用 導向作用
10 專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日常活動與生活 學習環境 家園合作
三、簡答題
1.幼兒園課程融合於一日生活之中;
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形式;
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
2.課程目標決定著課程的方向、內容,以及實施過程的狀態,它是整體課程的軸心,具有以下作用:
制定教育教學計劃的依據;
引導教育活動過程的方向:一是具體的活動過程要符合全面發展的整體目標,不能只注意發展幼兒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忽視活動過程中各種因素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影響。二是活動過程所選用的內容及組織形式、方法、手段、途徑,應與目標保持一致,才能較好地達到教育效果。
評價教育效果的標准。
3.(1)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整體需要,有效地發揮各領域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必要的和有效地學習內容
(3)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與興趣,內容具有時代性、豐富性
(4)適合幼兒的能力與發展需要,對幼兒的進一步學習具有挑戰性。
4.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有三種: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
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方法:觀察,實驗,游戲操作,參觀,談話、討論,講解、講述。
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手段:實物,圖書,掛圖、圖片、照片,幻燈片、錄像帶,自製教具。
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途徑:專門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日常活動與生活;學習環境;家園合作。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用什麼樣的形式、方法,通過什麼手段、途徑,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應該根據所要達到的目標,教育的內容以及幼兒學習的特點,合理地靈活應用多種形式、手段和途徑。
選擇適當的教育教學形式、方法、手段、途徑,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與目標、內容相適宜。
5.評價應有利於改進與發展課程;
評價中發揮教師的主體性;
評價要有利於幼兒的發展;
評價應客觀與真實。
總之,評價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進和完善課程,為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教育機會和條件,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所以,評價要有利於發揮教師、園長不斷改進課程、提高教育質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以研究的精神看待評價。
第八章 幼兒游戲
一 選擇
1-5 DBCDB
二 填空
1 自主 2 游戲 教學游戲 游戲化的教學 3 教育教學游戲
4 幼兒游戲的特點 5 積極主動 6 生活 生活經驗 7 游戲 幼兒的發展
三、簡答題
1.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
游戲無強制性的外在目的;
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體驗;
游戲活動是在假想的情景中發展的。
2.(1)游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作用:游戲可以豐富並鞏固幼兒的知識;游戲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游戲有利於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2)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作用:幼兒在分工與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游戲有助於幼兒掌握各種社會准則;游戲有助於幼兒從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思考問題。
(3)幼兒游戲對幼兒情感發展的作用:游戲是幼兒表達情緒、情感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對滿足和穩定幼兒情感具有重要價值。游戲有助於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游戲有助於幼兒消極情緒的疏導,是克服緊張情緒的手段,有助於幼兒控制自己的行為,消除憤怒、厭煩、緊張等消極的情緒體驗。
(4)游戲對幼兒身體發展的作用:幼兒游戲可以保障幼兒身體的生長發育,促進身體的發展。
游戲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必須建立在保障幼兒游戲特點的基礎之上,否則游戲的功能就只能是一種空談。游戲的種類不一樣,其主要功能也會有差異。而且,游戲功能發揮的情況,與指教老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幼兒參與情況有很大的相關。同一個游戲,不同的教師組織、指導,其功能的發揮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
3.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必須以保證幼兒游戲的特點為前提。
(1)尊重幼兒游戲的自主性:尊重幼兒游戲的意願和興趣;尊重幼兒游戲的氛圍和游戲中的想像、探索、表現創造。
(2)以間接經驗為主: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觀察並合理參與幼兒游戲;正面評價游戲。
(3)按幼兒的游戲發展的規律指導游戲
(4)按各種類型游戲的特點指導游戲
第九章 幼兒與小學的銜接
一 選擇
1-5 DADAB 6 D
二 填空
1 具體形象思維 2 抽象邏輯思維
3 過渡階段兒童的發展特點和需要認識不清 對處於過渡階段的兒童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4 學習准備
三、簡答題
1.(1)學前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教育特點:主導生活方面;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師生關系;環境設備的選擇與布置;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期望。
(2)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規律:兒童的成長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的發展過程,有一定的階段性,各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
2.(1)長期性而非突擊性
(2)整體性而非單向性
(3)培養入學的適應性而非小學化
3.(1)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2)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培養獨立性、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3)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准備: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發展思維能力和基礎能力。
4.(1)進行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雙向改革,雙方都把培養兒童的基本素質做為銜接工作的著眼點,共同創造合理的過渡期的外部教育環境與條件,搞好銜接工作;
(2)轉變觀念,提高教師素質,認真研究過渡期兒童的特點與發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過渡期的教育工作;
(3)結合地區特點及幼兒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幼小銜接工作;
(4)加強家、園、學校、社區力量的相互配合。
⑺ 幼兒園課程的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幼兒園課程?述
第一節 課程概述
第二節 幼兒園課程概述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理論基礎
第二章 中外幼兒園課程模式與早期教育方案
第一節 課程模式概述
第二節 中國幼兒園課程模式
第三節 國外幼兒園課程模式與早期教育方案
第三章 幼兒園課程的編制
第一節 幼兒園課程編制模式
第二節 幼兒園課程目標及其制定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
第四節 幼兒園課程的實施
第五節 幼兒園課程評價
第四章 幼兒園課程的具體領域與教育
第一節 幼兒園課程的健康領域與教育
第二節 幼兒園課程的語言領域與教育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的社會領域與教育
第四節 幼兒園課程的科學領域與教育
第五節 幼兒園課程的藝術領域與教育
第五章 幼兒園課程中的游戲
第一節 游戲的定義與特點
第二節 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地位
第三節 游戲與幼兒園教學的結合
第六章 幼兒園課程形成的方式
第一節 幼兒園課程生成的提出
第二節 幼兒園課程的預設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的生成
第四節 幼兒園課程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第七章 幼兒園課程改革
第一節 課?改革概述
第二節 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
第三節 幼兒園課程改革與教師
第四節 幼兒園課程改革與園本課程
第五節 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幼兒園工作規程
附錄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⑻ 幼兒園必須做好哪四點
加強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四點建議
幼兒園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有助於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
促進其
身心全面發展。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後期,我國就開始了以幼兒園課程改革為軸心展開的幼
兒教育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
幼兒教育改革也進一步深化。
民族地區的幼兒園課程如何科
學合理的設置才能既彰顯民族特色,
肩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又在社會發展的激流中融
入主流社會,
實現文化的融合,
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呢?審視課程改革對幼兒園課程發展的
新要求,
立足於多元文化課程理論和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筆者認為,
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建
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
將民族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內容,
彰顯民族特色,
實現課程園本化和民族化的統
一。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一個國家以本國的主要民族文化為基礎和主要內容,
對少數民族學生
或移民學生進行多文化教育,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主流文化,並保持文化的多樣性,
實現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促進社會各界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
重,
並保障少數民族兒童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這一理念適應我國多元文化的大背景,
符
合我國少數民族幼兒教育的要求。
現代學前教育認為,
幼兒園課程的實質就在於提供適宜幼
兒的,
又能促進幼兒發展的知識、經驗和活動。為實現少數民族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
民族
地區幼兒園課程首先應體現民族文化的內涵,
授課的內容和方式必須與幼兒的認識和經驗相
符合,
使孩子能用已有的知識結構領悟並表達。
基於此,
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應適當融入一
定的民族文化內容,
反映一些與少數民族幼兒生活緊密聯系的優秀文化傳統、
節日禮儀、
民
俗風情、
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等。
民族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形式可根據各民族地區的不同
需要,
分別採取另設民族課或在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
語言教育和科學文化
教育五大領域中進行滲透兩種方式。
我們應該看到,
本土化、
園本化已成為當今幼兒園課程發展的重要趨勢。
民族地區幼兒
園課程的本土化、
園本化,
就是從當地的人文背景出發,
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中優秀的教育
資源,
結合幼兒特點,
開發適合本民族幼兒使用和學習的鄉土教材和園本課程。
從這一點看,
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的園本化與民族化是統一的,
因此,
民族地區幼兒園應從開發民族文化
教育資源、彰顯課程的民族特色入手,最終實現課程的園本化。
第二,
課程目標設置應兼顧少數民族幼兒的特殊需要和未來發展,
體現現實性和發展性。
為了使少數民族幼兒能夠順利地適應未來社會,
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應面向現代化,
面
向未來,
重視對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選擇和利用。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認為,
學校課程設置
要有利於學生尋找並重視個人的意義。
自我實現是人的基本需要,
學校課程就是要幫助學習
者發現自我,
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有助於個人發展的經驗。
人本主義課程以自我實現為課程
目標,
提出了課程內容的適切性原則。
對於少數民族幼兒來說,
他們的自我實現就是學習主
流文化與多元文化,
在未來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
的特殊需要就是對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和吸收,
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因此,
同時體現
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課程內容,
才是適合少數民族幼兒學習的。
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設置
的目標應立足現實,
充分考慮幼兒的特殊需要和未來發展,
兼顧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
切實
把握好目標達成的「度」
。
第三,以轉變教育觀念為突破口,學習探索雙管齊下,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民族地區多處於邊疆或偏遠的農村地區,
經濟發展相對遲緩,
艱苦的地域條件和薄弱的
經濟基礎導致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水平明顯落後於其他地區,
而師資力量的薄弱、
家庭對
學前教育的忽視,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族地區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
透視制約民族地區
幼兒園課程發展的因素,
不難發現,
教育觀及課程觀的革新與轉變是關鍵。
針對民族地區幼
兒園課程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觀念的轉變:
首先,
通過
多種宣傳渠道使少數民族群眾認識到學前教育對本民族發展和個體成長的重要意義,
促使民
族地區形成重視學前教育的風氣。
其次,
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不能停留於對現代學前教育理念
的口頭重視和對發達地區幼兒園課程實踐的機械模仿,
而要積極落實幼教新理念,
以先進的
經驗為參照,
積極探索適合本地本園幼兒發展的課程方案和教學方法,
逐步形成適合本地本
民族幼兒的課程體系和內容。
第三,
重視學前教育應從倡導合力教育開始,
充分利用民族地
區的人文、
自然等社會資源,
通過家庭、
幼兒園及社會的有機結合提升幼兒教育的教學質量。
第四,立足於幼兒的發展,切實解決好課程的現代化及綜合化問題。
兒童的發展是幼兒園課程改革和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
堅持以兒童為本,
是當今世界幼
兒園課程研究和實踐的一個基本共識。
幼兒園課程的現代化主要指課程內容的現代化、
課程
手段的現代化及課程觀念的現代化。
對於民族地區而言,
課程內容的現代化一方面是指科學
教育在課程體系中所佔比重加大,
另一方面是指為適應新形勢,
逐步開設外語等課程;
課程
手段的現代化是指幼兒園在教學中引入現代科技成果,
如應用計算機、
投影儀、
電視、
VCD
等現代教學媒體;課程觀念的現代化指當代科學領域(含哲學、心理學等)的新觀念不斷影
響幼兒教學實踐,如當前的主體教育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創新教育等。民族地區幼兒園應
著眼於幼兒的發展,不斷創造條件、更新理念,使課程設置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幼兒園課程的綜合化是當今幼兒園課程發展的一大趨勢。
針對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以分
科為主、
各領域滲透較少,
民族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開發和利用不足的現狀,
民族地區
幼兒園課程的綜合化要著力解決好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對所設科目內容進行整合。
一方面通
過主題活動、單元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探索,對原有科目重復內容歸類刪減,打破領域界限;
另一方面各科教學可進行適當的滲透,
實現教學內容和手段的綜合化。
二是在教學過程中對
民族文化與主流文化進行整合。
無論是採取另設民族文化課,
還是在原有課程設置基礎上融
入民族文化的形式,
課程內容都應精挑細選,
進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
以打破文化界限,實
現課程組織方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