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二新課程
⑴ 新課程教學評價的類型主要有幾類
新課程教學評價的類型主要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
⑵ 學文科,高二還有理化新課程嗎
你好,我是高中畢業生。高二這學期還有理化生課程,只不過課程會減少。我的學校理化生每周各一節。但是高二下學期,理化生的課程會增多(因為學業水平考試),但其數量不會多於政史地課程的數量。高三無理化生課程。
⑶ 關於新課改的全面介紹
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一、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二、發展觀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於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應該看到,人的工具價值和本體價值乃是內在地統一於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中的。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於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准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釐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知識觀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程觀
課程是一個歷史的范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於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並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激活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也將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編輯本段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程實施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調整,調整的主要任務和方向是優化課程結構。
第一節 課程結構的調整
課程結構調整就其實質而言,就是重新認識和確立各種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價值、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課程類型主要有:①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②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③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而選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這是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的三種類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上述各類課程所具有的特定價值以及每組課程類型所具有的價值互補性,意味著它們在學校課程結構中都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學校的課程結構應當是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我國現行的課程結構,存在著較嚴重的不足。首先,在學校課程中學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經驗課程則微乎其微;分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綜合課程則微乎其微;必修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選修課程則微乎其微;國家課程備受關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得不到實質性的開發。課程類型的單一使得在注重發揮一種或幾種課程類型價值的同時,忽視或放棄了其他課程類型在學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學生在這種單一課程的「滋養」下,其片面發展在所難免。其次,學校課程中各具體科目之間的比重失衡,語文、數學等科目所佔的比重過高,擠佔了其他學科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針對現行課程類型結構單一的狀況,在新的學校課程結構中設計了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經驗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與必修課程相對應的選修課程,並為開發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學校課程類型的多樣化是全面實現課程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多種課程類型的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將為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學生過分追求學業高分、綜合素養低、主動學習能力弱的狀況提供有利條件。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我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次課程結構的調整將扭轉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的中小學課程類型單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具體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綱要》第二部分對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 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綜合實踐課程必修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科教相結合
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綱要》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可以說,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
如何在實踐層面上落實?
首先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它們在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包打天下,實現所有的課程目標。課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整體發揮課程功能, 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各門課程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有先有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課時比例設計上有高有低,從而使各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門課程要區別對待,但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正是使課程之間保持一種均衡,從而實現課程的整體優化。從學生角度來說,均衡性也決不是指學生各學科或各領域平均發展,而是指個性的和諧發展。
編輯本段課程結構的綜合性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
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兒童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學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
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本次課程改革不僅開設了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而且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這也就是說,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在學校課程結構中所佔的比重是隨著學校教育層次的變化而變化的。在低年級的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要明顯超出分科課程。隨著年級的增高,綜合課程在課程結構中所佔比重逐漸降低,而分科課程所佔比重則逐漸提高,並最終超出綜合課程。對課程結構進行這樣的調整,不僅符合兒童認知發展規律,也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師資隊伍的狀況。正是考慮到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師資條件,本次課程結構調整制定了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並存的「自助餐」式的課程計劃,供各地選擇。在「綜合型」的課程計劃中,原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被整合為科學,歷史、地理被整合為歷史與社會,美術、音樂被整合為藝術,這三個科目皆屬於綜合課程的范疇;此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度整合的綜合課程在課程計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顯然,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中,綜合課程已經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國家積極倡導各地實施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課程計劃。綜合課程的開設將會有力地改變現行課程科目過多或缺乏整合的現狀。從實踐層面講,實施綜合課程一定要以綜合的觀念為指導,真正發揮綜合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
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學生從自身經驗中形成問題,從經驗中去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於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於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於學生的個性發展。由此可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主要涉及各級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校長與教師)、學生如何選擇課程,以及我們的教育能給地方、學校與學生提供多少課程以供選擇。選擇性的集中體現是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佔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12%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從而形成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課程並行的層次結構。這無疑能夠激發地方和學校在課程開發與實施上的主動性,也有助於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多樣化,從而體現地方特色、學校特色。選擇性還體現在國家課程的變通性上。就課程類型而言,國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學校根據自身的需要做出選擇;就課時比例而言,國家劃定范圍,供地方和學校選定;就課程內容而言,國家制定課程標准,在保證義務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特點。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最終必須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這就要求地方和學校必須加強選修課程的建設。新的課程計劃倡導適當減少必修課程的比重,增加選修課程的比重。 《綱要》第三條明確規定:「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義務教育課程應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基於此,本次課程改革將義務教育作為一個整體,九年一貫地進行課程設置。實際上,這也正是新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的體現。「整體」指將各類課程按橫向關系組織起來,通過課程的橫向組織,使各門課程在差異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來,消除以往學科本位所造成的學科之間彼此孤立甚至壁壘森嚴的對立局面,使各門課程、各個學科產生合力,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整體效應,從而促進學生人格整體發展。「一貫」指將各類課程按縱向的發展序列組織起來。就一門課程而言,要強調「連續性」,使課程內容在循環中加深、拓展,並不斷得到強化、鞏固;就各門課程關系而言,要強調「順序性」,使不同課程有序地開設,前後相互連貫,同時使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加。從而使學習者的學習產生累積效應,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分科課程是一種單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不同學科門類之間的相對獨立性,強調一門學科的邏輯體系的完整性。從課程開發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及其發展為基點,強調本學科知識的優先性;從課程組織來說,分科課程堅持以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為線索,強調本學科自成一體。因此,分科課程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有助於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它是學生簡捷有效地獲取學科系統知識的重要途徑;第二,有助於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結構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科技的發展;第三,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分科課程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容易導致忽略當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要,容易導致將學科與學科彼此之間割裂,從而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廣度。應該承認現行的分科課程這些缺點是比較突出的。 為此,本次課程改革在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對分科課程本身進行了改革,使分科課程得以改善。
編輯本段新課程中的分科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在課程目標上,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據棄了以往分科課程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從而使分科課程的目標也實現了由知識本位向學生發展本位的轉向。這是課程目標和教育價值觀的重大改變。 第二,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注重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各學科都力求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最基礎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作為課程主幹內容;各學科在保留傳統課程內容中仍有價值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特別強調從當代科學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礎知識,增加新的具有時代性的內容,體現時代特色,剔除陳舊過時的知識;各學科都注重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努力面向生活實際並服務於生活實際,從而使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形成互動的關系;各學科都力求與相關學科相互融合,使課程內容跨越學科之間的鴻溝,最大限度地體現知識的「整體」面貌。總之,新分科課程內容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從而與課程內容存在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傳統分科課程有顯著區別。 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綜合課程是一種雙學科或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它強調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性,強調不同學科的相互整合。單從學科本身的發展來看,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兩種課程組織形式各有其存在價值,因為學科的發展呈現分化和綜合並駕齊驅的趨勢。
編輯本段本次課改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綜合課程如下
(一)《品德與生活》(1—2年級)
它從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內容涵蓋了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社會教育和科學教育;提倡通過兒童的自主實踐活動,學習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有責任感地生活,有創意地生活,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適應學校生活和未來參與社會生活打下基礎。
(二)《品德與社會》(3—6年級)
它根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國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三)《科學》(3—6年級)
課程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四)《歷史與社會》(7—9年級)
旨在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創新精神、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該課程將給予學生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和社會理想,使他們能夠正確面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各種問題,成為社會主義中國的合格公民。
(五)《科學》(7—9年級)
課程以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總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初步形成對自然界的整體認識,學會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並能用它們解釋常見的自然現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初步養成科學探的習慣,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形成祟尚科學、反對迷信、以科學的知識和態度解決個人問題的意識;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並能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影響。
(六)《藝術》(1—9年級)
課程的培養目標是:了解各藝術學科基本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運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藝術表現和藝術創造;獲得藝術感知、藝術欣賞和藝術評價的能力,體驗視覺、聽覺、動覺等活動帶來的愉悅,豐富審美經驗;通過藝術活動發展個人潛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得到綜合發展。
(七)《體育與健康》(7—9年級)
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
編輯本段設置綜合課程
設置綜合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特徵,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知識的瑣碎化問題。
在分科課程中,一個教師只需要處理某一學科領域中的問題;而在綜合課程中,一個教師必須根據活動或任務的需要,選擇許多學科領域中的知識並加以整合。這對習慣於傳統分科教學的教師而言是很難適應的。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東鱗西爪,把許多知識信息機械地甚至牽強地拼合起來,從而導致知識的瑣碎化。
第二,教師的知識和經驗問題。
成功地實施綜合課程需要教師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果教師缺乏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就不可能將這些知識技能成功地整合起來,這樣就很可能導致綜合課程形同虛設。另外,如果教師本人從未體驗過綜合課程,那麼他們實施綜合課程的難度將更大。這就要求師范教育的課程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使未來的教師對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論理解和實踐體會,這是實施綜合課程的必要條件。當務之急是綜合課程的師資培訓要到位,要幫助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兩方面認識和解決綜合課程的諸多問題,提高教師對綜合課程的理解和信任。
第三,管理的問題。
要在工作量計算、教學質量評估和學生學業考試上充分考慮綜合課程的特點,營造有利於實施綜合課程的外部環境。
編輯本段新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⑷ 重慶自考,考過的科目有幾年了,只剩英語二。現在專業課程有變化,是否需要重新考新的課程和英語二。
有幾年了
⑸ 新課程改革前後課程結構的變化
課程結構上的變化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在課程結構上的最大變化是引用了「學習領域」和「模塊」兩個概念。那麼,這兩個概念與傳統的「科目」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呢?它們有什麼聯系,又有什麼區別?
解讀:學習領域的設置能更好地反映現代科學的綜合化趨勢。由於每個學習領域都代表對學生不同素養的要求,所以新課程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得獲得一定學分,這可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學習科目過多,學生負擔過重,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學習某一個領域的課程時,允許有不同水平的選擇,這可使一般學生打好基礎,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新課程結構中的科目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目或學科,其在一個統一的新的三層結構體系中處於中間位置,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元。新課程的科目是在學習領域之下設置的,構成科目的模塊不同於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像傳統科目中各單元知識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
設置這種模式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解讀:新課程在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調整的基礎上,與以往課程多是由學科課程構成不同,高中新課程從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個層次整體關注課程結構的變革,突出了選擇性和多樣性,力圖構建既體現基礎性又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課程結構。
學習領域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和發展需要,以及學科群的發展趨勢而規劃的學習范圍。學習領域的設計借鑒了國外高中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辯證關系,從更宏觀的層面為課程結構的改善提供了保證。學習領域設計合理了,科目設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是學習領域的構成單位,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構成一個學習領域;科目結構主要是科目之間的聯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內的結構,即通常所說的「學科結構」。眾所周知,學科結構問題通常被當成是一個教材結構問題,而教材結構問題又往往被當作是教材內容的增減問題,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應以什麼方式存在,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卻關繫到學科的價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課程結構改革必須予以關注的。新課程在這一點上作了一次極具創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設模塊。如果說設置學習領域更多是給教師和學生以價值引領的話,那麼,將科目分解為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若干模塊則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調整上的重大舉措。
為什麼要設置模塊?如何理解模塊所體現的價值?
解讀: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元,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的設置可以解決原有高中課程結構中缺乏多樣性、選擇性等問題。模塊是基於明確的教育目標,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通過整合學生經驗和相關內容而設計的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了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為了有利於學生靈活選擇課程,實現有效學習,這次新課程改革將通常學生要持續2年~3年才能學完的科目內容分解組合為若干相對完整的模塊,每一模塊都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提出了具體要求與建議。在新課程的模塊化設計下,不同的模塊有著不同的主題,模塊與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在每一組模塊系列中,學生可以選擇從任何一個模塊開始學習,甚至可以在模塊之間進行跳躍選擇。模塊的這種靈活性特徵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選擇性。
設置模塊的教育價值在於:第一,模塊的設置有利於解決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與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矛盾,並便於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的時代性。第二,課程的模塊化設計增強了課程的可選擇性,增加了課程內容的靈活性。第三,模塊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性,有利於形成有個性的課程學習計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第四,模塊的設置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促進學校課程特色的生成。
新課程增設了哪些新的課程門類?增設這些課程的意義在哪裡?
解讀:在普通高中課程實質性結構改革方面,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學生藝術素養和技術素養的重視。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個人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技術在促進文化融合和人們的理解與溝通方面也顯得日益重要。技術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其創新精神,而且可以增進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實踐能力和信息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技術課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亮點所在。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發展趨勢。信息技術課程在現行課程計劃中就有,而通用技術課程則是本次課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通用技術課程設有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分為技術與設計Ⅰ和技術與設計Ⅱ,每個模塊2個學分,共4個學分。選修模塊7個,分別為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製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
新課程將「藝術」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並努力倡導綜合化的藝術課程,將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門類與傳統的音樂、美術課一起納入學校課程,這無疑從結構上彌補了以往高中課程不重視藝術教育的一大缺陷。
課程內容的變化
怎樣理解新課程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句話?
解讀:新課程內容的確定強調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原則,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而是從高中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結合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實際,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把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健全人格作為基本的課程目標,並以此為標准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從而提出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要體現其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
時代性意味著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基礎性意味著高中課程內容應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知識;應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選擇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與文化的共同知識與價值觀;應致力於為每一個高中生的終身學習及畢生發展奠定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基礎;強調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選擇性強調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每一科目內所提供的選修內容應豐富多彩,富有內在吸引力。
新課程為什麼特別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
解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生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資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學分制
引入學分制的意義是什麼?
解讀:普通高中客觀上要求採用新的課程管理制度――學分管理,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學分來記錄學生在相應課程領域的學習情況,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學分制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規定了學生在高中三年學習期間各門課程要獲得的學分和學生應獲得的總學分,以學生取得最低必要學分為畢業標準的彈性課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種彈性化管理制度,又是一種量化的管理手段。這種新的課程管理模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學校的辦學理念;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業務專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有利於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體對學生總學分達到144個方可畢業解讀為,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就是說,如果學生在高二年級修夠了144個學分那他就可以提前畢業,這樣理解正確嗎?怎樣正確理解學生修夠144個學分方可畢業這句話?
解讀:「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是學生三年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即達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中明確規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均要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個以上,並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廳才予以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這說明學生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必須在高中學習三年,且要同時具備達到三個條件。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只是達到畢業資格的一個條件。
根據選修Ⅰ和選修Ⅱ的學分說明,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選修Ⅰ雖然是選修課,其實還是國家課程,而選修Ⅱ才是學校自主開設的校本課程?
解讀:是的。必修和選修Ⅰ都是國家課程,由國家制訂統一的課程標准,並使用按照課程標准編寫的教材,只是必修課程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而選修課程Ⅰ學校可以按照國家課程標准要求創造條件開設供學生選擇,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選修Ⅱ沒有具體的國家課程標准和教材,只有學分要求。選修Ⅱ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實踐和辦學特色,自主開發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專題或活動類的課程,一般不提倡編寫校本教材。
每一所普通高級中學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風格和校風、學風、教風,都有自己獨特的學校文化。因此,開發校本課程均有可能性。各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發掘本校的課程資源,豐富學校課程內涵,以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和風格。
⑹ 急求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新課標,新課程,新學案》高二的語文,謝謝了
淘寶上有
⑺ 新課標與以前的高考全國一卷全國二卷那樣的高考有什麼區別還有,現在是那些地區考什麼圈
全國卷是考試卷子,是國家考試中心編制的,新課標指的是新的教材。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全國卷,是教育部為未能自主命題的省份命題的高考試卷。分為新課標Ⅰ卷和新課標Ⅱ卷。
新課標Ⅰ卷的難度比新課標Ⅱ卷難度大。
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且不分新課標Ⅰ卷和新課標Ⅱ卷
2015年高考使用「全國卷」的省份為:
(一)全國卷使用地區
01、新課標全國Ⅰ卷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
02、新課標全國Ⅱ卷適用地區:青海、西藏、甘肅、貴州、內蒙古、新疆、寧夏、吉林、黑龍江、雲南、遼寧、廣西(14年使用大綱卷)
(二)新增使用全國卷的地區:
江西、遼寧、山東(英語採用新課標全國Ⅰ卷,恢復聽力)
2015年高考自主命題省份:
四川: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廣東: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重慶: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安徽: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福建: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江蘇: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北京: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天津: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上海: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浙江:所有科目均自主命題。
山東:英語採用新課標全國Ⅰ卷,恢復聽力。其他科目仍為「山東卷」
陝西:自主命題(數、英)+新課標全國I卷(語、文綜、理綜)
海南:自主命題(政、史、地、理、化、生)+新課標全國Ⅱ卷(語、數、英)
湖北:自主命題(語、數、英)+新課標全國I卷(文綜、理綜)
湖南:自主命題(語、數、英)+新課標全國I卷(文綜、理綜)
⑻ 簡述綜合課程主要有哪些類型
綜合課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相關課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來學科的獨立性基礎上,尋找兩個或多個學科之間的共同點,使這些學科的教學順序能夠相互照應、相互聯系、穿插進行。
二是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也稱合科課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統合兼並於范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於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
三是廣域課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並數門相鄰學科的教學內容而形成的綜合性課程。
四是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這種課程是圍繞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組織教學內容,社會問題就象包裹在教學內容里的果核一樣,又被稱為問題中心課程。
拓展資料
綜合課程之所以在各國中小學普遍使用,是因為它具有—些重要的特徵。這些特徵主要是整合性、整體性、開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等。
1.整合性。整合有二個特點:一是系統或核心統整部分、要素的過程;二是這種整合在形成之前就已有了某種統攝、凝聚的力量。綜合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體系,它雖然有「聯合」意義上的綜合,但無論哪種意義上的綜合,它追求的是其內容和結構上的最完美的結合,使之一體化。
綜合課程的實質是課程結構的幾個要素的整合,綜合課程的成功與否就在於學科、社會和學生的整合程度,因此綜合課程總是以追求這幾個要素的完美整合為最終目標。綜合課程的整合體現於相關學科或知識的整合,課程理論的整合,學生、教師及教材的整合。,
2.整體性。綜合課程的理論基礎是赫爾巴持的統覺理論。統覺論認為兒童的認識和理解力不是絕對孤立,而是在事物的彼此聯系中發展理解力。因此、從整體出發,符合兒童的認識特點,更有益於兒童的認知發展。這種整體性既體現在融合的課程中,也體現在結構化的課程中。
結構化的課程中的整體性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結構性課程體系是綜合了學科發展、社會和學習者諸多要求而構成的課程體系,其形成的過程也是它自身整體性不斷增加的過程;二是對於學習者而言,接受結構化知識系統的訓練,最終使自身的素質結構呈現整體性。這種整體性是課程結構要素的統一和兒童認識的統一,同時又是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統一,是學習主體和情景的統一。
3.開放性。開放性是指綜合課程本身的信息與外界的。以及課程內部各組成要素之間的信息能通暢地交流。開放性是綜合課程的重要特徵之一。它改變了學科課程封閉性的缺陷,加強學科之間、學科與社會、學科與學習者之間,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
開放性使得綜合課程能及時吸收成熟的科技知識、社會發展的新問題、兒童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綜合課程保持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活力,貼近生活和社會。教師和學生可以自主地開發課程,給課程賦予了新的含義。
4.靈活性。靈活性是開放性派生出來的,是指綜合課程具有自我調節機制,以及時對外界的變化作出反應。靈活性首先體現在結構化課程的聯繫上。「由於構成結構課程體系的關鍵是聯系,盡管各種獨立的知識要素或課程是相對靜止的,但聯系卻是活的,是隨著不同方式、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變化而變化的。
5.適應性。綜合課程的適應性是指結構化了的課程體系依據主體的人和社會的要求,主動地改變自身的特性和存在方式,以適應外部條件變化的能力。綜合課程適應了兒童的認知特點。小學生和初中生傾向於直接的形象思維.習慣於從整體上進行觀察認識。
綜合課程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世界、有利於培養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有利於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遷移。
⑼ 1.新課程下備教學內容分析時存在的主要誤區有哪些 2.在新課程實施中怎麼理解「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
備教學內容分析存在的主要誤區有:
一、過分依賴課程標准和教材,忽視學生實際
二、強調學科,忽視學科整合
三、強調教材,課程資源開發意識不強
四、是教教科書,不是用教科書教
自己總結的,不知道對不對,僅供大家參考(芊芊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