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層次

新課程層次

發布時間: 2020-11-28 05:49:26

❶ 如何讓教師研修活動更加適合每一個層次的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

一、現狀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校本研修作為一種能充分利用校內的一切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本校一批普通教師向學者型教師、教育專家型教師轉化的有效教師培訓方式。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重視,校本研修已經成為了新時期教育內涵發展的核心要素。然而,當前校本研修工作的現狀又是如何的呢?校本研修真正在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嗎?為此,我們對我校教師作了一次專題調查,在問卷和訪談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比較、歸納,對我校校本研修活動的現狀形成了如下的認識:
1.多數教師歡迎集體研修活動,歡迎有專家指導,但還是認為隨時交流比常規教研活動更有效。
我們對教師所認為的「有效教研活動」的形式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2%的教師認為集體研討更有效,96.6%的教師認為「有專家指導的研討更有效」。我們又對全校不同教齡教師的問卷結果作差別的顯著性分析,發現差別並不明顯,也就是說不同教齡的教師對上述結論均有很高的認同度。
然而,對於當前的常規集體教研活動,老師們的滿意程度似乎並不理想(見圖1):有27.6%的教師認為「很有收獲」,39.7%的老師認為較有收獲,25.9%的老師認為「略有收獲」,有6.8%的教師認為「令人失望」。與此同時,全體教師一致認為,目前「同事之間的隨時交流」要比「教研組的常規活動」更有效。

圖1你參加集體教研活動的滿意程度
老師們為什麼會對集體教研活動既歡迎又覺得不滿意呢?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主要問題又在哪裡呢?
2.「缺乏主題性和針對性」是當前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突出問題。
為了試圖測評出教師心目中什麼是「當前校本教研活動中的突出問題」,我們事先對教師進行了訪談,根據訪談結果歸納出了五方面的選擇支:a、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b、活動針對性差, c、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d、活動缺乏主題性, e理論學習離教學實踐差距較遠。要求教師選擇認為突出的兩個被選選項。結果如下:(圖2)

說明:
a、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
b、活動針對性差;
c、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
d、活動缺乏主題性;
e、理論學習離教學實踐差距較遠。

圖2 當前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突出問題
統計結果顯示:缺乏主題性和針對性是教師心目當中校本教研的突出問題。在與一位教師交流訪談過程中,他就尖銳地指出:「學校的教師培訓、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各走各的路,研究歸研究、活動歸活動、培訓歸培訓,缺乏有效地整合。不僅無法起到預期的效果,還給教師增加了沉重的工作負擔。」看來,現在的學校教研組尚未成為群眾性、合作研究的共同體,校本研修與教師的發展需求脫離,這一切與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3.「問題意識差,交流合作少」,校本教研活動的過程有待進一步改變。
當問起我們學校的教研活動的問題時,一位市級名優教師說了這樣一段話:公開課研討活動是較為主要的教研活動形式,但相當一部分活動研討的力度不夠,沒有開展實質性的討論,教師點評只是泛泛空談,空洞乏理,更多的教師是由於教師沒有深入的思考,無法觸摸問題的本質。還有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專業水平還未達到一定的高度,不敢發表自己真實的觀點,將自己游離於活動之外,造成教研活動依然以骨幹教師為主,其他教師偶爾參與的現狀。這樣的研修活動自然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幫助不大。因此,怎樣激發教師的內在需求,提高教師參與研修活動的深度和廣度,解決教師缺乏公開自我、傾聽回應、駁斥爭論的習慣和能力,這些都需要我們去關注和解決。
面對傳統研修模式與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沖突,面對學校發展對高層次教師的迫切需要,面對不同層次教師專業成長的不同需求,我們提出一種教師能夠主動參與進行的,能促進教師按不同目標自主成長的校本培訓新模式——分層校本研修。在這一新模式中,我們期望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在培訓中的被動地位,突出每一位教師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為教師提供自主選擇、自主反思、自主構建和可持續發展的有利環境,讓教師帶著自己原有的知識背景、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解走進學習與研究活動,並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將理論學習、教學實踐、教學研究整合在一起,以實現教師潛能的開發。從而加強以校為本的人才資源開發,為推進科研興校,深入實施課程改革提供優質的教育人才資源。

二、分層校本研修策略:

1.分層策略——以人為本,滿足需求,動態變化。
事實證明,不同的教師,在教學基本功、教學技能、教學個性、專業發展需求等方面一定存在著較大差異。即使是同一位老師,在不同的成長時期,他的教學技能、教學風格、發展需求也一定會存在著很大區別。因此,找准每一位教師的專業起點,對教師群體合理分層,組建不同的研修團隊是實施分層校本研修的前提和關鍵。因此,我們採用了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學校的全體教師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把教學技能、發展需求接近的教師組成研修團隊。當然,團隊的組建要根據教師專業水平,成長需求的不斷變化而隨時調整,是動態變化的。雖然分層的辦法非常靈活多樣,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進行,但是
從校本的角度,我們仍然牢牢把握了這樣的主線來實施分層:
(一)按年齡分為新教師、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
(1)新教師:指教齡在1-3年,剛剛走上講台的教師。第一學年見習期教師要求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基本適應教育教學崗位;第二學年要求能熟知課程標准和課程理念,能較熟練運用一些基本的教法學法;第三學年要求能初步學會教學
研究的方法,並能較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施教育教學。
(2)青年教師:指教齡在5—20年的教師,將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使學習、研究、實踐、反思、合作、共享、創新等,成為教師主動追求的目標和行為方式。
(3)中老年教師:指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師,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一方面鼓勵他們挖掘、總結自己優秀、寶貴的經驗,作為學校的資源,為青年教師起示範、榜樣作用;另一方面引導他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創新,不斷提高。通過研修,引導中老年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之具有較高水平的教育教學改革意識,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良好的合作、指導、示範和輻射能力。
(二)按教學技能分為新手型教師、經驗型教師、骨幹型教師、名優型教師。
(1)新手型教師:指具有的知識大多來源於間接的書本知識,對這些陳述性知識的把握是抽象的,缺乏具體實例的支撐。教學技能水平相對比較低的教師,通過研修,基本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具有較強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和班級管理水平,在各校同類教師中名列前茅。
(2)經驗型教師:指教學經驗相對豐富,教學技能運用較熟練,但仍無法超越教材的教師,通過研修,在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在教研與反思的過程中專業素養不斷獲得提升,爭取成為校級名優教師。
(3)骨幹型教師:指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對教材處理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由於教學理論上的深度欠缺,出現了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的「高原期」的教師,通過研修,使教師在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們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發揮他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骨幹帶頭和示範輻射作用,使其盡快成長成為學科帶頭人或骨幹力量。爭取成為海寧市級以上名優教師,並且盡力提高名優教師的檔次。
(4)名優型教師:指不僅能對自身的教育經驗、教學策略進行反思,而且教學風格鮮明,具有教學個性的教師。通過研修,讓他不斷總結和推廣教育教學經驗,爭取獲得更高層次的職稱與稱號,成為專家型教師。
(三)按研修團隊分為課題組、教研組、年級組。
(1)課題組:研修活動立足教學教育實際,從日常問題出發,提煉出研究課題。團隊的研修應突出實效性、科學性與前瞻性。在專家引領與同伴互助下,課題組成員都能掌握研究的方法與手段,了解一般研究的流程,並在實際工作中有意識的針對關心的問題展開研究,養成良好的研究意識與能力。
(2)教研組:研修活動的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組織本組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開展教學研究,進行教改實驗,發現、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提高教師素質,為教育轉軌引路「導航」。從總體上講,要立足本學科、面向教材、面向教改、面向學生,突出針對性和時代性。
(3)年級組:研修活動以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落實為抓手,開展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
通過制定分層標准,確定研修重點,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尋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認識到自己的專業現狀,明確了團隊和個人今後的工作和發展方向,同時也自然而然地組建了不同的研修團隊,為分層校本研修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分層研修策略——團隊合作,全方影響,務求實效。
理想狀態下的分層研修活動,應該是:學校多層次的研修團隊得到構建,全體教師主動參與因人而異的團隊研修活動。研修活動突出「以校為本」、「教師即研究者」、「提高修養」的理念,研修團隊凝聚力強,教師樂於開展「自己教學中的問題」研究,自我反思、團隊合作意識強,並能充分調動與整合學校的一切教育資源,開展研修活動。面對這樣的願景,我們開展了大量積極的嘗試,期望接近或達到理想的效果。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遵循「跳一跳,摘桃子」這樣的原則,我們為不同層次的教師和團隊確定了不同的研修重點,明確了不同的研修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師需要的研修活動。
(1) 不同年齡教師的研修策略——帶、幫、導
新教師研修——帶教制。對於教齡在1-3年的新教師,針對他們具備的知識大多來源於書本,對知識的把握相對抽象,缺乏具體實例支撐,教學技能水平相對較低的特點。學校為他們做好師徒結對工作,從班級管理、學科教學兩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學科教學方面,重點從新教師對「新課標」、「教學常規」的研讀、教案的撰寫、作業的批改、試卷的編制、聽課、開課等幾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期末,認真撰寫拜師學習體會,師傅給與評定,評定結果列入新教師業務成長檔案。要求導師,在徒弟每聽完一節示範課後,必須對其進行針對性地分析,重點分析示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技能運用情況,然後模仿上課,讓他們的教學技能在觀摩、反思與實踐中獲得提升。同時,學校教導處每年舉行新教師教學比武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逼著他們迅速掌握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盡快向勝任型教師發展。
青年教師研修——幫教制。對於工作在5-20年的青年教師,針對這些教師教學經驗相對豐富,教學技能運用比較熟練,但卻無法超越教材的實際情況。學校全面實施幫教制,主要是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群體力量,在組內對青年骨幹教師加以培養、指導,做到「五個一起」:一起分析教材,一起把握教材難點、重點,一起設計教案,一起聽課評課,在教育教學的業務能力上帶領他們一起上。同時不斷引導他們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策略,寫出自己的教學體會,深入剖析各種策略的實施要求,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讓他們在教研與反思的過程中獲得提升,同時經常性地組織開展校內說課比賽、校外教學交流課堂教學展示活動,讓他們在一次次的磨課、交流、反思中提高自己。
中老年教師研修——導學制。 對於老年教師,針對他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但對教學新理念、新事物吸收相對較慢的實際。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積極引導他們為學校教學改革發展獻計獻策,自覺向青年教師傳授教育教學經驗,在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上要求盡量跟上青年教師的步伐,做到不掉隊。學校經常性地開展中老年教師的座談會,開展教學「常青樹」評比活動。用中老年教師孜孜不倦的敬業精神,來引導青年教師健康成長。
(2) 不同教學技能教師的研修策略——帶、幫、導、思
按照不同教學技能水平,我們把教師群體分成:新手型教師、經驗型教師、骨幹教師、名優教師。對於不同層次教師團隊的建設,我們分別落實一名行政領導負責,按照學校《管理辦法》和校本研修年度方案的要求,定期組織開展研修活動。
新手型、經驗型教師的研修活動與不同年齡層次教師的研修活動相融合,分別採用帶教制和幫教制的策略展開。同時要求他們制訂好個人五年成才計劃,具體分解到每一年實施,學校督促他們每一階段的完成情況,促使他們盡快向骨幹、名優型教師發展。
骨幹教師研修——導師帶教。對骨幹型教師,要求他們打造品牌,並以「公平選優,以才取人」的原則選拔其中的佼佼者,實行導師帶教制,指定教研員和學校師德優良、教學業務過硬、教科研能力較強的名教師,全方位地對青年骨幹教師悉心指導培養,培訓地點設在課堂,一邊教學,一邊研討。同時大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通過建立名優教師工作坊、學校科研中心組,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積極作用,使骨幹教師得到空前的鍛煉和提高,促使他們盡快向名優教師成長。
名優教師研修——反思提升。對已經具有鮮明教學風格和教學個性的名優型教師,除了要求他們對個性化教育經驗進行總結、提高外,還要對教育、教學動的普遍規律進行理性反思,學校為他們創設條件,通過鼓勵出個人專輯、進行經驗推廣,不斷提高他們的知名度,促使他們向特級教師發展。
(3)不同團隊的研修策略——關注過程、突出整合、打造文化
對於不同組織形式的教研組、課題組和年級組活動,我們重在關注過程、突出整合,把主題式教研活動和「小課題」探討式教科研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圖3),開展學科培訓和課題研究雙主線主體學習活動。這樣的學習活動,理論學習、實踐反思、專業引領和形成性評價貫穿始終,夯實了活動的過程,促進了研修效果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努力打造團隊研修文化,按照組內成員發展的共同願景,各個研修團隊都提出了各自的發展口號,形成了各自的研修制度,每周都能定時,在固定的地點自主開展研修活動,兩年實踐,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理論材料、課例、案例、論文等一手資料。同時,學校搭建信息平台,實現資源共享,開辟校園網信息交流平台,將教師個人的學習心得、案例設計和教改信息及時傳遞給全校每一位教師,建立學校信息共享體,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各年級組也定期開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導師工作的交流研討,不斷提升對班級和學生的管理能力。

❷ 新中國真的發生了八次課程改革嗎

2001年6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出台,標志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啟動,被稱為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本次課程改革自從實施以來,歷經十載有餘,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熱議。今天,重新討論它,是為了澄清「課程改革」的本體認識問題。


一、「課程改革」:系統的、多層次課程文化實踐

談到「課程改革」,人們關注的焦點都是在「課程」一詞上,這是我國新課程改革賦予它的文化內涵。關於「課程」的定義,學術界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共享的內涵。但可以肯定一點,「課程」是一個可以具體指稱的實在。同樣,對於「改革」,人們也有各自不同的認識。查閱《說文解字》可以知道,「改,更也,從攴、己。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說明「改、革」是同義復詞,詞典上對其解釋為「把事物中舊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適應情況的」。這個意思,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即「除舊布新」。因為課程改革的行為發生在學校領域,所以可以認為,「課程」主要指發生在學校場域的一切教育經驗,包括顯性的教學科目及圍繞著這些科目所展開的各種教育活動。有學者認識到「『課程』和『學科』、『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等詞,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相形之下,課程一詞,則嫌籠統。」正因如此,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界多數教育工作者認同課程是教學的一部分。「第一,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程的總和。第二,『課程』和『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兩種稱謂,可以並行不悖,互相補充,結合起來。」在某種程度上,人們思想中的「課程改革」其實就是「教學科目的改革」。


但是,就我國近十年來的新課程改革而言,每每見諸報端的「課程改革」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參照各方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解讀,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新課程改革不是對課程內容的簡單調整,不是新舊教材的替換,而是一次旨在以課程為核心的波及整個教育領域的系統改革,是一場課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觀念與價值的轉變,涉及課程的理念、目標、結構、管理、方法與評價等方面。《簡明國際教育網路全書•課程》指出,課程改革是形容具體變革的一個概念,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程度很深的課程變革,涉及學校體制變化和課程的全面修正,它的基礎是價值觀念的重大變化和方向調整,而且常常在政治制度方面展開。那麼,課程改革應該「變革」哪些方面呢?肯尼迪堅持認為,「課程改革是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限制之下,的的確確關於教什麼和組織的變革」,這是變革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格拉索恩和傑拉爾則認為,課程改革不單單涉及內容和組織,還主要指向學生和教師。哈格里夫斯進一步指出,課程改革與社會變革相互關聯。改變課程,意味著朝向教育理想奔走,同時要改變支持課程的社會條件和文化脈絡。


既然課程意味著一種理想教育的藍圖,那麼,學校課程就絕對不是教學內容或科目這么簡單。課程改革也絕對不能只關注「教什麼」,更要關注「怎麼教」、支持這些課程活動的文化系統及其指向的經驗結果。「學校課程的宗旨在於促使我們關切自己與他人,幫助我們在公共領域成為致力於建設民主社會的公民,在私人領域成為對他人負責的個體,運用智力、敏感與勇氣去思考和行動。」「課程不再是一個事物,也不僅是一個過程。它成為一個動詞,一種行動,一種社會實踐,一種私人的意義,一種公共的希望。課程不只是我們勞作的場所,也是我們勞作的成果,在轉變我們的同時也轉變自身。」對於學校教育而言,課程變革是教育自身的應有之意,因為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有學者從文化哲學、文化社會學、政治文化學等角度出發,把課程改革看做一種價值負載的活動,一種制度安排的活動,一種不同權力主體之間的互動,是不同的主體通過行使文化資源配置權力來促進課程、社會和人的協調發展的文化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本質是學校文化的重建,包括「學校課程體現出來的制度文化,以及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環境文化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學校獨特的文化」。


改革的本質是革故鼎新。課程改革就是將課程中陳舊的不合理的部分改變為新的能適應社會、文化、兒童以及教育客觀情況的特殊過程,旨在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趨向合理完善。課程改革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大背景下進行的,社會的整體變革是學校課程改革的觸發器。社會的整體變革需要教育變革,教育變革可能引發其下位概念的課程進行改革。課程改革的內容應該包括「價值觀念、內容、方法、方式和評價等方面,這些方面直接涉及學生培養質量問題,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標和核心問題」。


一言以蔽之,課程改革不只是教學內容或教學科目的變革,其本質是學校自身的文化重建,是因深刻的文化矛盾和沖突引起的課程文化的變革。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需要在理念、內容、方法、管理、方式和評價等方面進行除舊布新,以關切人的現實世界和更加美好的未來。課程改革的核心概念是「改革」。因而對於「課程改革」是不是正在發生的理解,有兩點必須抓住:


第一,進行改革的是不是「課程」,有沒有確立新的課程願景,有沒有形成新的課程目標,有沒有頒發新的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有沒有開發出承載新的價值取向的課程資源;第二,是不是「除舊布新」的「改革」,有沒有基於課程願景和課程標準的實施行為,是不是產生教育文化意義上的變化。


Goodlad將課程分為五個不同層次:理想課程、文件課程、理解課程、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這一概念的意義在於:一是課程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的存在;二是課程是民主的、開放的;三是課程主體是多元的,課程層次概念內在地關涉了不同的課程主體(見表1);四是表明了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教師是課程改革的關鍵人物;五是這是一種大課程觀,明確地表明了課程與教學的關系。如果只有某一層次的改動,只是停留在理想或文件層面的變化,沒有進入教育實踐並具體指向學生經驗課程的變革,沒有真正轉化為教師理解的課程、運作的課程並最終成為影響學生生命的經驗課程,這並不能稱之為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課程改革」。課程是一個多層次的、動態發展的經驗發展過程,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學校層面的課程改革,都是一個多層次相互關聯的、相互整合的文本與實踐的文化重建過程。我們可以列出課程與課程改革之間的對應關系。(見表2)


課程層次和不同的課程主體


課程與課程改革的對應關系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有些改革只是部分課程層次的調整,不能算作完整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判斷是否是「一次完整意義上的課程改革」,應該關注「文本」與「實踐」兩個大層次上的共同調整。基於此,我們將從這兩個層次對所謂的「八次」課程改革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見表3)


課程變革的層次


註:表中每一個數字代表一種課程層次的調整。如:1、2、3、4、5分別代表理想課程等某一課程層次的調整,6、7、8、9、10、11等分別代表某兩或三個層次的課程調整,13代表課程文本與實踐層面的整體變革。


二、對「八次課程改革」的簡單梳理

一般認為,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經歷了八次改革。對於這所謂的八次課程改革,到底依循的是什麼樣的判斷標准?提出了什麼樣的課程價值觀?究竟實施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問題?應分析的需要,筆者在此僅作簡要的梳理。


「第一次課程改革」於1949年啟動,1952年結束。1949年12月23日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強調,要對舊教育實行「堅決改造,逐步實現」的方針,指出要「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有用經驗,藉助蘇聯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教育」。這次「課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國中小學的課程體系、制度和傳統,內容包括:(1)規定了中小學的課程門類,統一了課程安排和課時安排,優化了中小學課程的比例結構和銜接;(2)頒布了不少學科的新教學大綱;(3)教材改革。新中國成立之初主要採用舊教材,後來才過渡到修改舊教材再到編寫新的教材。1951年7月,中央教育部決定從秋季起選用第一套通用教材(即劉松濤等編寫的老解放區小學算術課本和俞子夷編寫的另一套小學算術課本),從1951年秋季起,中小學才開始增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以《小學各科課程標准(草案)》和《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為具體依據,新編和修訂的十二年制中小學教科書。1952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從1951年開始編寫的11本中學新教材;同年,中學數學大部分採用東北區編譯的蘇聯數學課本。為實行五年一貫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編寫出版了小學語文和算術課本。1952年最為重要的教育事件,是公布了《小學暫行規程》和《中學暫行規程》,這是第一個全面規范中小學課程的政府文件,明確了中小學學校教育宗旨,初步奠定了新中國中小學學校教育體系。


1953年,黨中央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同年11月26日,政務院作出《關於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的指示》。1954年4月,政務院發布《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標志著「第二次課程改革」啟動。這次「課程改革」主要是師法蘇聯,服務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1953—1957年,中小學基礎教育的教學計劃每年都有調整,課程設置變動頻繁。


1956年,教育部頒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各學科專家編輯出版了第二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各科教材。但是,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為以蘇聯教材為藍本,內容偏深過難,被教育部要求精簡。


1958—1965年的「第三次課程改革」經歷了前後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1958—1960年的「大躍進」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據此,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教育革命」,在基礎教育課程領域進行如下改革:下放課程管理權力;縮短學制,自編教材,自請教師;組織參加生產勞動,建設生產勞動課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對教師的思想改造。後一階段是1961—1965年的課程調整時期。在1961年召開的中共八屆九中全會上,黨中央確立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以糾正「教育革命」中出現的問題,並對基礎教育課程作如下調整。(1)統一管理基礎教育課程。1963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中、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對中小學課程實施統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國定製」與「審定製」相結合的教科書制度。(2)制訂新教學計劃。1963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中小學新教學計劃(草案)》,確立了「語、數」為小學核心課程,「語、數、外」為中學核心課程。(3)制訂新教學大綱,編寫新教材。1963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重新確立了各學科的性質、任務和基本的教學內容,強調「雙基」的掌握和訓練。1961年秋季,新編十年制中小學教材開始在全國十年制的學校試用,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從1962年夏季開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又著手編寫十二年制的中小學教材,這即是全國通用的第四套教材,到1963年秋季,這套教材的第一冊開始在全日制中小學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課程改革」即「文化大革命」十年時期的「教育革命」。這一時期,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建立起來的課程體系和制度被當做修正主義加以批判和廢除。原有的中小學教材被視為資產階級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產物而加以全盤否定,要求精簡課程,建立「革命化」課程,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再受重視。課程實施「政治化」、「實踐化」,採取「開門教學」,實行「開門考試」。學校教育受到嚴重影響,沒有正常化的教學過程。


「第五次課程改革」是1977年到1980年這段時間。1978年1月,教育部頒發《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開始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1)統一了學制,統一規定全日制中小學學制十年,小學五年,中學五年。(2)恢復了「文革」前實施的分科課程模式和開設的主要課程,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3)1977年開始恢復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工作,集中編寫第五套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於1978年秋在全國使用。這些舉措為後期課程改革奠定了基礎。


到1981年,經過了兩年課程領域的撥亂反正,課程發展趨向正常化。1982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明確將教育列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重點,我國進入了全面開創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新的形勢要求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即「第六次課程改革」。第六次課程改革的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課程設置上,頒布了《全日制五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並修訂頒布了五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頒布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調整了課程和課時;小學設置彈性學制。(2)制定了一些課程的教學大綱,如思想品德、音樂。(3)根據新教學計劃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了第六套全國通用教材。這一時期,課程領域開始系統介紹國外的課程理論的研究,借鑒國外課程改革的經驗,並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課程改革」經驗進行認真總結。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宣告了「第六次課程改革」結束,「第七次課程改革」啟動。《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三個面向」的教育目標,以「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為根本出發點,從根本體制入手改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相適應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提出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1986年4月《義務教育法》頒布,進入依法治教的新階段。具體說來,這一時期,首先,改革了課程計劃。1992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首次將「教學計劃」更名為「課程計劃」,此課程計劃將課程表分為「六三制」和「五四制」兩種,把全部課程分為學科類和活動類兩大類,基礎教育課程開始改變「小學—中學」的傳統分段設計,而代之以「義務教育—高中」兩階段統一設計。其次,優化了課程結構。各地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需要設置地方課程,改變了我國國家課程一統天下的課程結構。在中小學的課程設置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如小學開設綜合課,初中開設選修課,活動也正式納入初中的教學計劃。另外,更新了課程內容,降低了難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負責全新編寫和修訂的第七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於1988年秋開始使用。


由於這一時期的改革,課程價值觀念還是社會政治本位的,仍存在課程體系缺乏統整,課程門類過多,課程內容存在一定程度的「繁、難、偏、舊」,課程評價改革滯後,課程目標不夠完善等諸方面的問題。於是,從1996年開始,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開始組織在全國各地中小學進行調研,從而引發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人們稱之為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三、真正意義上的「五次」課程改革

筆者在審視這「八次」課程改革過程中發現,每一次「課程改革」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是不一樣的。如果對此不加澄清,必然不利於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貫徹實施。「八次課程改革」的提法,主要是以「是否出現新的教育文件或教材」為依據。每一次新的《教學大綱》或《標准》的公布以及新編寫的中小學教材的使用,可以認為是「新的課程文本」,但並不一定是完整意義上的「改革」。所以,「八次課程改革」的說法是簡單化的說法。只能說其中公布了八次課程標准(教學大綱),編寫過八次新的全國通用的中小學教材,但並不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因此,既需要關注「課程」的革新,又需要區分哪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


依據上面的梳理,筆者建構了課程改革的判斷標志。一是文本層面的有無除舊布新:有無頒布「新的」「大綱(標准)」;二是實踐層面有無除舊布新:新的課程有無進入實踐並對學生、教師和學校文化產生影響。據此認為只有1952年、1963年、1978年、1992年、2001年等為起點的五次改革可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見表4)


五次課改的基本情況


第一次課程改革,以1952年頒布《中小學暫行規程》到1956年的頒發比較齊全的教學大綱和編寫全國通用教材為標志。新中國剛剛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教育基本沿襲舊制,全國各地的課程設置、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不盡一致,因此需要盡快恢復和整頓,設置符合新中國特色的中小學課程。1950年8月,教育部頒發了《小學各科課程暫行標准(草案)》和《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雖然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教學計劃,但目的旨在「規定統一的標准」,沒有實在的課程改革意義。直到1952年,新的《中小學暫行規程》頒布,借鑒老解放區和蘇聯的課程,才建立了一套新的課程體系,初步奠定了新中國中小學學校教育體系。教育部參考蘇聯教科書,以蘇聯教科書為藍本,重編了適合新中國需要的教科書。無疑,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課程改革始於此。1953—1957年之間,幾乎每年都重新頒布中小學計劃。這些計劃在課程理念上,與1952年《中小學暫行規程》的規定,前後是延續的關系。直到1956年頒發了比較齊全的教學大綱,編寫了第二套全國通用教材,使1952年提出課程理念與目標以課程文本的形式呈現出來。因而從科學的角度上講,1952年到1957年期間的課程理念與目標等是一致的,可以看做一次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所涉及的課程設置問題、教學大綱的研製問題、教材的編寫問題等,都是基於1952年的改革。盡管這個時候主要是學習蘇聯的經驗,只有教學的理論,沒有課程的理論,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此次已經較多地涉及課程領域問題,既有課程文本的編寫,也有課程實踐的改革,無疑是一次比較完整的課程改造,因而可以算作新中國第一次課程改革。


第二次課程改革,發生在1961—1965年之間,以1963年公布的各學科的教學大綱為標志。1958年「教育革命」期間課程的變化,只是局部的改變,並未影響全局。1963年強調對中小學課程實施統一管理,重新編寫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大綱,確立了各學科的性質、任務與教學內容,強調「雙基」的地位,定位了中小學核心課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了一套系統的以知識體系為標志的教材並在全國推廣使用。這一系列的做法,對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特別是課程與教學改革產生重要影響。因此,1961—1965年所進行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工作可以認為是一次真正意義的「課程改革」,可以認為是新中國第二次課程改革。


1966—1976年期間,課程的變化只在政治運動下被動的變化,不是主動的有積極意義的變化。這一時期的「課程改革」是沒有課程概念而言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受重視,學校教育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把實踐庸俗化,一切其實都是為階級斗爭服務,處處呈現教育文化的弱化和教育本體功能的異化。學校教育經歷了一場災難,根本不能稱之為課程改革。


第三次課程改革,以1978年頒布中小學新的教學計劃為標志。「文革」結束後,隨著黨中央撥亂反正的推進,教育事業發生了重要變革。1978年1月,教育部頒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制定了各學科新的教學大綱,開始基礎教育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一方面,恢復了「文革」前實施的分科課程模式和開設的主要課程;另一方面,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了學制,編寫了全國通用的第五套教材。1980—1985年的「課程改革」,實際是1978年課程改革的延續。從文本課程角度看,是對1978年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修訂與完善。這一時期提出將教育列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個戰略重點,意義重大。中國的課程開始圍繞現代化、國際化展開。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始注意美育課程,注意去政治化,向道德教育回歸。這次課程改革不僅重視了「雙基」,而且注意對課程結構進行調整,開始注意課程理論的研究。有力地說明了這兩次課程改革是銜接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後來課程改革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四次課程改革,以1992年頒布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為標志。198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基礎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為適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需要,從1988年開始研製新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1992年8月,國家教委正式頒布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計劃)和24個學科的教學大綱(試用)。課程計劃一改往日「教學計劃」的稱謂,突出以德育為主,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後來,又將「課程管理」作為課程計劃的一部分獨立出來。該課程計劃於1993年秋季起在全國試行。1992年,召開了黨的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同時強調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3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直接促使了中小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其後,國家教委於1996年頒布了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相銜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稿)》。毋庸置疑,這次課程改革是一個大動作,它誕生於我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之下,充分吸收和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課程改革經驗及教訓,體現了前所未有的理性,立足於國家義務教育法的實施。不但在文本層面制定了新的課程計劃,而且要求在課程實踐上改變以往「應試教育」的做法,提倡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自然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


第五次課程改革,即2001年開始的新一輪課程改革。在世紀之交,人們開始總結和反思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成就和挑戰。為培養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必須進行深入的教育變革,其中包括課程改革。現實的基礎教育課程在課程理念、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課程評價、課程目標上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關於人的主體地位以及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已有的課程不能照顧到學習者的需要,因而還是不能適應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於是繼世紀之交全球范圍內的課程改革的興起,我國開始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影響之大、歷時之長、意義之重,是以往所沒有的。「新課改」遵循「先實踐,後推廣」的原則,於2001年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進行了實驗,2002年秋季起逐漸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課程改革的目標具體明確,以人為本,把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觀念貫穿於人的培養之中,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課程設置也提出了明確的思想和價值觀的要求。在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決策、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都提出了合理的改革建議。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方面都提出了系統化的方案。因此,可以看做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


綜上可知,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改革,只有五次,即1952年起為引導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造舊教育而進行的課程改革;1963年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基礎上,確立「雙基」和中小學核心課程的課程改革;1978年「文革」後撥亂反正,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為適應國內國際對人才的需求而開展的,旨在增強綜合國力的課程改革;1992年建立在義務教育基礎之上,為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而進行的課程改革;2001年開始實驗,一直延續至今的,旨在復興中華民族的新課程改革。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是沒有明確的「課程」概念的。在當時看來,教學論是涵蓋課程論的,課程只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加以討論。然而,自從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一夜之間,出現了「八次課程改革」。細細分析,原因在於人們將歷史上任何課程文本的公布統統當做課程改革來對待,這與原來將教學大綱視為課程不無關系。且所謂的「課程改革」在時間的分布上沒有斷層的現象。「課程改革」一詞是世紀之交由於「新課改」的需要催生出來,並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但它最初卻是由西方的課程理論界提出來的。我國的課程理論研究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自發研究的跡象,在此之前,並未研究過「課程」,而只研究「教學」。如此背景之下,之前的教育改革中不可能有冠冕堂皇的「課程改革」的出現,即使有,也只能叫做「教學改革」,這也是有部分學者對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次課程改革予以否認的原因。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必然引發新的理念的產生,這時候就要論證與其相關的一系列術語(其實是術語背後的理念)的區別與聯系,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認為是」或「我認為」這樣想當然的態度。當人們對一個新鮮事物的本性認識不清的時候,就可能進行錯誤的解讀,形成錯誤的理念,進而產生錯誤的行為。這就會致使改革兜圈子、走回頭路,浪費財力、人力、物力,吃力不討好。

❸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數學思維的三個層次

第一動腦 第二動手 第三多提前復習 希望採納

❹ 初中新課程會考成績等級劃分標準是什麼

初中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並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❺ 簡述綜合課程主要有哪些類型

綜合課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相關課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來學科的獨立性基礎上,尋找兩個或多個學科之間的共同點,使這些學科的教學順序能夠相互照應、相互聯系、穿插進行。

二是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也稱合科課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統合兼並於范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於學生有意義的論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

三是廣域課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並數門相鄰學科的教學內容而形成的綜合性課程。

四是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這種課程是圍繞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組織教學內容,社會問題就象包裹在教學內容里的果核一樣,又被稱為問題中心課程。

拓展資料

綜合課程之所以在各國中小學普遍使用,是因為它具有—些重要的特徵。這些特徵主要是整合性、整體性、開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等。

1.整合性。整合有二個特點:一是系統或核心統整部分、要素的過程;二是這種整合在形成之前就已有了某種統攝、凝聚的力量。綜合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體系,它雖然有「聯合」意義上的綜合,但無論哪種意義上的綜合,它追求的是其內容和結構上的最完美的結合,使之一體化。

綜合課程的實質是課程結構的幾個要素的整合,綜合課程的成功與否就在於學科、社會和學生的整合程度,因此綜合課程總是以追求這幾個要素的完美整合為最終目標。綜合課程的整合體現於相關學科或知識的整合,課程理論的整合,學生、教師及教材的整合。,

2.整體性。綜合課程的理論基礎是赫爾巴持的統覺理論。統覺論認為兒童的認識和理解力不是絕對孤立,而是在事物的彼此聯系中發展理解力。因此、從整體出發,符合兒童的認識特點,更有益於兒童的認知發展。這種整體性既體現在融合的課程中,也體現在結構化的課程中。

結構化的課程中的整體性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結構性課程體系是綜合了學科發展、社會和學習者諸多要求而構成的課程體系,其形成的過程也是它自身整體性不斷增加的過程;二是對於學習者而言,接受結構化知識系統的訓練,最終使自身的素質結構呈現整體性。這種整體性是課程結構要素的統一和兒童認識的統一,同時又是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統一,是學習主體和情景的統一。

3.開放性。開放性是指綜合課程本身的信息與外界的。以及課程內部各組成要素之間的信息能通暢地交流。開放性是綜合課程的重要特徵之一。它改變了學科課程封閉性的缺陷,加強學科之間、學科與社會、學科與學習者之間,教師、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

開放性使得綜合課程能及時吸收成熟的科技知識、社會發展的新問題、兒童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綜合課程保持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活力,貼近生活和社會。教師和學生可以自主地開發課程,給課程賦予了新的含義。

4.靈活性。靈活性是開放性派生出來的,是指綜合課程具有自我調節機制,以及時對外界的變化作出反應。靈活性首先體現在結構化課程的聯繫上。「由於構成結構課程體系的關鍵是聯系,盡管各種獨立的知識要素或課程是相對靜止的,但聯系卻是活的,是隨著不同方式、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變化而變化的。

5.適應性。綜合課程的適應性是指結構化了的課程體系依據主體的人和社會的要求,主動地改變自身的特性和存在方式,以適應外部條件變化的能力。綜合課程適應了兒童的認知特點。小學生和初中生傾向於直接的形象思維.習慣於從整體上進行觀察認識。

綜合課程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世界、有利於培養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有利於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遷移。

❻ 火花思維的課程怎麼收費的

平均每節課的價位在90-100元,相對稍微偏高了一些,推薦給孩子報班性價比超高的阿卡索學英語,一節課不到20元,外教百分百持證教學,提升成績還能鍛煉口語。

體驗免費試聽課:【點擊領取歐美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試聽完後,還可以免費獲得一次英語能力水平測試和一份詳細的報告,及公開課免費看。

很多家長表示因為阿卡索的性價比高,一節課20元左右,且給孩子匹配專屬外教,由家長挑選滿意為止,選擇范圍大,教材有原版,也有對標國內新課標自主研發,覆蓋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

希望可以幫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適英語培訓機構,網路搜下「阿卡索vivi老師」即可。

網路搜下「阿卡索官網論壇」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英語資源。

❼ 某省示範高中為了推進新課程改革,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決定從高一年級開始,在每周的周一、周三、周

解:(Ⅰ)設「數學輔導講座在周一、周三、周五都不滿座」為事件A,

❽ 新課標的三維教學目標對應布魯姆的哪個目標層次

知識與技能————知道 領會 應用
過程與方法————分析 綜合
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

❾ 新課程改革前後課程結構的變化

課程結構上的變化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在課程結構上的最大變化是引用了「學習領域」和「模塊」兩個概念。那麼,這兩個概念與傳統的「科目」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呢?它們有什麼聯系,又有什麼區別?
解讀:學習領域的設置能更好地反映現代科學的綜合化趨勢。由於每個學習領域都代表對學生不同素養的要求,所以新課程要求學生每一學年在所有學習領域都得獲得一定學分,這可防止學生過早偏科,避免學習科目過多,學生負擔過重,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學習某一個領域的課程時,允許有不同水平的選擇,這可使一般學生打好基礎,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新課程結構中的科目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目或學科,其在一個統一的新的三層結構體系中處於中間位置,是構成學習領域的基本單元。新課程的科目是在學習領域之下設置的,構成科目的模塊不同於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像傳統科目中各單元知識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系。
設置這種模式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解讀:新課程在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調整的基礎上,與以往課程多是由學科課程構成不同,高中新課程從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個層次整體關注課程結構的變革,突出了選擇性和多樣性,力圖構建既體現基礎性又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課程結構。
學習領域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和發展需要,以及學科群的發展趨勢而規劃的學習范圍。學習領域的設計借鑒了國外高中課程設置的成功經驗,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辯證關系,從更宏觀的層面為課程結構的改善提供了保證。學習領域設計合理了,科目設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是學習領域的構成單位,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構成一個學習領域;科目結構主要是科目之間的聯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內的結構,即通常所說的「學科結構」。眾所周知,學科結構問題通常被當成是一個教材結構問題,而教材結構問題又往往被當作是教材內容的增減問題,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應以什麼方式存在,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卻關繫到學科的價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課程結構改革必須予以關注的。新課程在這一點上作了一次極具創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設模塊。如果說設置學習領域更多是給教師和學生以價值引領的話,那麼,將科目分解為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若干模塊則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調整上的重大舉措。
為什麼要設置模塊?如何理解模塊所體現的價值?
解讀:在普通高中新課程中,模塊是構成科目的基本單元,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的設置可以解決原有高中課程結構中缺乏多樣性、選擇性等問題。模塊是基於明確的教育目標,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通過整合學生經驗和相關內容而設計的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了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系。為了有利於學生靈活選擇課程,實現有效學習,這次新課程改革將通常學生要持續2年~3年才能學完的科目內容分解組合為若干相對完整的模塊,每一模塊都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方式提出了具體要求與建議。在新課程的模塊化設計下,不同的模塊有著不同的主題,模塊與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在每一組模塊系列中,學生可以選擇從任何一個模塊開始學習,甚至可以在模塊之間進行跳躍選擇。模塊的這種靈活性特徵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選擇性。
設置模塊的教育價值在於:第一,模塊的設置有利於解決學校科目設置相對穩定與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矛盾,並便於適時調整課程內容,保證課程內容的時代性。第二,課程的模塊化設計增強了課程的可選擇性,增加了課程內容的靈活性。第三,模塊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自主選擇性,有利於形成有個性的課程學習計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第四,模塊的設置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促進學校課程特色的生成。
新課程增設了哪些新的課程門類?增設這些課程的意義在哪裡?
解讀:在普通高中課程實質性結構改革方面,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學生藝術素養和技術素養的重視。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個人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技術在促進文化融合和人們的理解與溝通方面也顯得日益重要。技術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其創新精神,而且可以增進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其實踐能力和信息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技術課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亮點所在。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體現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發展趨勢。信息技術課程在現行課程計劃中就有,而通用技術課程則是本次課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據國家課程方案,通用技術課程設有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分為技術與設計Ⅰ和技術與設計Ⅱ,每個模塊2個學分,共4個學分。選修模塊7個,分別為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製作、現代農業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汽車駕駛與保養。
新課程將「藝術」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習領域,並努力倡導綜合化的藝術課程,將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門類與傳統的音樂、美術課一起納入學校課程,這無疑從結構上彌補了以往高中課程不重視藝術教育的一大缺陷。
課程內容的變化
怎樣理解新課程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這句話?
解讀:新課程內容的確定強調了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原則,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而是從高中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結合社會和學科發展的實際,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把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健全人格作為基本的課程目標,並以此為標准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從而提出選擇和重建高中課程內容要體現其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以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
時代性意味著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體現時代精神,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文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基礎性意味著高中課程內容應在體現時代精神的同時,選擇那些超越不同歷史時期而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知識;應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選擇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與文化的共同知識與價值觀;應致力於為每一個高中生的終身學習及畢生發展奠定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基礎;強調高中課程的內容應「進一步提升所有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更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奠定不同基礎」。選擇性強調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的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每一科目內所提供的選修內容應豐富多彩,富有內在吸引力。
新課程為什麼特別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
解讀: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轉變課程功能和學生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也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程資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學分制
引入學分制的意義是什麼?
解讀:普通高中客觀上要求採用新的課程管理制度――學分管理,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學分來記錄學生在相應課程領域的學習情況,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學分制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規定了學生在高中三年學習期間各門課程要獲得的學分和學生應獲得的總學分,以學生取得最低必要學分為畢業標準的彈性課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種彈性化管理制度,又是一種量化的管理手段。這種新的課程管理模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學校的辦學理念;有利於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業務專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有利於滿足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體對學生總學分達到144個方可畢業解讀為,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就是說,如果學生在高二年級修夠了144個學分那他就可以提前畢業,這樣理解正確嗎?怎樣正確理解學生修夠144個學分方可畢業這句話?
解讀:「學生只要修夠144個學分就可以畢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是學生三年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即達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中明確規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均要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個以上,並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廳才予以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這說明學生獲得普通高中畢業證書,必須在高中學習三年,且要同時具備達到三個條件。修夠144個學分以上只是達到畢業資格的一個條件。
根據選修Ⅰ和選修Ⅱ的學分說明,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選修Ⅰ雖然是選修課,其實還是國家課程,而選修Ⅱ才是學校自主開設的校本課程?
解讀:是的。必修和選修Ⅰ都是國家課程,由國家制訂統一的課程標准,並使用按照課程標准編寫的教材,只是必修課程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而選修課程Ⅰ學校可以按照國家課程標准要求創造條件開設供學生選擇,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選修Ⅱ沒有具體的國家課程標准和教材,只有學分要求。選修Ⅱ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實踐和辦學特色,自主開發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專題或活動類的課程,一般不提倡編寫校本教材。
每一所普通高級中學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風格和校風、學風、教風,都有自己獨特的學校文化。因此,開發校本課程均有可能性。各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指導意見》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發掘本校的課程資源,豐富學校課程內涵,以在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和風格。

❿ 新課程的改革給你的學習帶來哪些新變化,有哪些期望

當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正在我省全面展開,為了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對高中歷史的原有課程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新一輪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方向主要體現在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兩大方面:在課程結構上,新課程改變了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的現狀,以「模塊」加「專題」的形式,構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的課程結構,適應了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在課程內容上,新課程依據時代性和基礎性的原則,革新了課程內容,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了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學術發展和學生經驗的聯系。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的評價體系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我國現行課程評價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其中有些問題已經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嚴重障礙。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評價體系勢在必行,東北師大博士生溫恆福先生在《教育探索》撰文指出,要想科學、有效地做好新課程改革工作,必須運用科學的教育理論,樹立新課程改革十大教育理念, 「以評價促發展的理念」是其中重要一條。這一整套的評價體系包括很多方面,新課程改革為學生評價的實施指明了方向,這就要求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評價成為整個評價體系的核心,本文試就高中學生歷史新課程學業評價改革作初步探討。 
學生學業評價是提高教學效果,是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強調,「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這為學業評價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思路。對學生學業的評價,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進一步發展。傳統的學習成績評判主要是紙筆測試、課堂提問等方式。我教的學生雖然經歷了課改,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學習氛圍也很活躍,但是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認識還是停留在以往的思維習慣中,認為只要背下現存的答案,考試就可以得高分,歷史學習成績就好。不少學生曾對我說:老師,你多布置一些題目給我們背吧,考試我們就沒問題了。 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是能夠使學生牢記所學的知識點,但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脫離了歷史教育的價值取向。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而在傳統測試的導引下,歷史學習變成了死記硬背,並且答案也是既成的;二是不能有效地測試學生的綜合素質,背離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也落不到實處。 
  
一、在傳統的紙筆測試基礎上發展的學業評價新體系: 
傳統的紙筆測試仍是目前評價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的最大優點是客觀性和可比性。在目前的高考下,它仍是教師、學生所能選擇的最好方式。《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指出,要改變過分注重知識性和單一的紙筆測驗的評價方式,建立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評價機制,全面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近年來,學生學業評價出現世界性改革趨勢:評價目的開始轉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簡單的選拔鑒定;評價指標多元化,重視學生成長的過程性評價;評價內容從只偏重學科知識向同時關注學習能力和實踐技能轉變,與學習活動密切相關的情感因素受到了高度重視;強調定性與定量、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由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旨在實現上述目標的高中歷史學業評價改革方案。具體評價項目和量化參考指標參見下表: 
評  價  內  容 
所佔分數權重 說   明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 教育論文 日常工作

 
 

1.紙筆測驗 (占學期總評的60%) 平時測驗 15% 平時測驗在加總平均後與期中、期末成績按比例折算成學期總評成績 
期中考試 20% 期末考試 25% 
    
評   價     內     容 
評價等級及分值權重 A B C D E 
2.長作業 (10分) 寫作(小論文、調查報告、議案、宣傳稿等) 10 8 
6 4 2 
項目研究評價(含參觀訪問、愛國主義活動、社
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或研究性學習活動及報告等
項) 
3.課堂活動(15分) 口頭表述(時事報告、演講、辯論、答辯等) 15 12 9 6 3 角色扮演活動(劇情表演、課本劇等) 4.他人評價(10分) 其他同學的評價(加總平均後計入,5分) 5 4 3 2 1 教師和家長評價(同上,5分) 5 4 3 2 1 5.學生本人自評(5分) 


3 2 1 6.收入成長記錄袋的獲獎作品和其它學習成就(加分項目) 10 8 

4 2 
註:1.學期總評成績總分為100分。 
2.限於篇幅,表中項目的具體量化標准不作具體說明。 
基於高中歷史教學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們賦予了紙筆測驗60分的較高分值,其它評價方式佔40分。本方案仍側重以量化標准來界定一個學生的學業成就,包括表現性評價這樣的質性評價。這是因為,紙筆以外的評價方式以量化進入學期總評,能有效調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強化其功能。 
  
二、對具體實施學業評價改革方案的說明: 
1.關於紙筆測試:命題應與高中課改相銜接,把握課改後高考命題的方向,設置一些選考試題;吸收新課標能力要求,發揮紙筆測試在推進高中課改探究性學習的指揮棒作用;平時測驗要注重診斷性、過程性功能;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分析、應用、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現在各種歷史試卷開放性題目很多,很多題目都包含著高級思維能力的因素,但在實際的評卷操作中,我們還是依據「采分點」來打分,這就達不到考查的目標,失去了考查的初衷。為了適應歷史新課程的需要,達到真正的素質教育的目的,在此我們引入一種新的學業評價方法SOLO分類評價法,這是一種以測量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為目標的評價方法。 
SOLO分類評價法對於學生學業評價的重要意義: 
第一,介紹一下什麼是SOLO分類評價法?SOLO分類評價理論是香港大學心理學教授比格斯首創的一種學生學業評價方法,是一種以等級描述為特徵的評價方法。比格斯認為:一個人回答某個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結構,與這個人總體的認知結構是沒有直接關聯的。         第二,那麼具體來說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歷史教學中究竟有什麼作用?總結起來有四點: (1)有較強的操作性,來進行思維層次劃分; 
(2)有利於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確定學生學習某一問題要得到哪一思維層次。 (3)有利於檢測教學效果,可以較清楚地顯示學生對某個具體問題的認識水平。 (4)為檢測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提供一個新思路。 
第三、SOLO分類評價理論在學業評價中有什麼作用?總結起來有四個層次:一是根據思維

 
 3 
層次來打分,而不是根據采分點來打分。思維層次的劃分根據題目的思維含量來定,但一般應該有三個以上的層次。二是不提供樣板式的標准答案,閱卷老師不必再拘泥於標准答案的表述,而應該深入領會該題目的思維層次劃分的依據和方法。三是大規模的考試,要給一個具體的答案例子,可以通過抽樣試評來充實各層次的例子。四不能簡單地從正面或反面回答,要從思維層級來分析。 
第四,結合高考題目進行可行性分析:以2007年的高考卷題目為例 閱讀下列反映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狀況的材料,回答問題。 
第一條: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時間不能少於十二小時。 
第二條:每天早晨機器開動十分鍾後,工廠大門即行關閉,任何織工均不得入廠。 第三條:在其他時間內,織工在機器運轉時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織機數目每台每小時罰款三便士;織工未經監工允許擅自離開車間者也罰款三便士。 
第九條: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輪子、窗戶等如有損壞,由織工賠償。 
第十一條:任何在廠里的工人一經發現和別人談話、吹口哨、唱歌或縫補衣服者,罰款六便士…… 
問題:你認為當時工人階級的狀況如何?(9分) 
本題採用SOLO分類評價理論,按以下五個遞進的層次評分: 
第一層次:所給答案與所要回答的問題沒有任何關聯。如回答工人階級很窮,得分0分。 第二層次:僅給出結論,未利用任何材料進行論證。如回答工人階級遭受壓迫,工人自由散漫等。能得2分。 
第三層次:給出結論,並組織材料進行論證。能得4~5分。 
第四層次:利用材料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分別進行論證。即先提出結論,再從材料中找證據,從兩個不同角度加以論證,能得7分 
第五層次:利用材料綜合不同角度分別進行論證,最後歸納到一個框架中(答案結構是:總(觀點)——分論(觀點+史實)——結論)。例如:能得出總體上看工人階級是艱苦的,能結合個人、國家,和社會制度等多角度分析,並得出結論)。9分   
2.關於長作業:寫作能反映學生的整理與描述資料和分析探究能力,項目研究可以較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學生在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積極鼓勵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的同時,為了便於對小論文的質量做出評價,我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制訂了一個評價表: 「歷史小論文」量規設計表 
  優 
能對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做出恰好其分評述; 論點鮮明; 
論據充分,能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問題; 語言流暢,條理清晰,邏輯性強。 
良 
能對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做出評述; 論點較鮮明; 
論據較充分,並能綜合分析問題; 語言較流暢,條理較清晰  
及格 
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述不夠清楚; 論點不明確; 
論據不充分; 語言不夠流暢  
不及格 
小論文寫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介紹或不知所雲; 

 
 4 
沒有論點、缺乏論據; 
或論點與論據相矛盾; 語言不流暢,缺乏條理。  
參加各項愛國主義活和社會實踐活動能展現學生的一些能力、並且讓學生對一些歷史問題的形成自己正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可結合對學生參加活動的表現、體驗及活動成果加以評定。長作業應綜合評價,一般每學期每人只評價一項,參評的可以是小組合作的成果,也可以是個人成果。 
3.關於課堂活動:新教材增加了許多學生課堂活動的內容,如綜合探究等。這些活動能反映學生知識運用、綜合素質及口頭表達、感情氣質、人際交流與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從主題、語言、感情、小組合作、教育效果等幾個方面評定等級。尤其是讓歷史課堂變的豐富多彩的「歷史劇」,導演和演出這一個「歷史劇」需要動手動腦,從中能展現出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對於「歷史劇」的優劣評判標准我也設計了一張表格:  「歷史劇」量規設計表 優 獨立創作劇本; 
劇情內容符合歷史事實或生動反映歷史現象; 
道具運用及情景設計有創意; 
表演到位,有感染力。 良 
獨立創作劇本; 
劇情內容基本符合史實或反映歷史現象; 表演認真,能表達劇情;  
及格 
劇本內容缺乏設計,平鋪直敘; 
劇情內容設計與歷史事實有一定的距離; 表演較為馬虎。  不及格 
照搬別人的劇本; 
劇情不能反映歷史事實; 表演不能表達劇情  
  
我們期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從根本上改進歷史課堂教學,所以對它賦予了較高的分值。應鼓勵人人參與,口頭表述和角色扮演可任選最佳的一項評定成績,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還可以酌情加分鼓勵。 
4.他人評價:有多種具體組織形式,建議採用班級所有同學對某一個體的評價形式;評價內容可集中在平時學習態度、課堂提問、課堂與考試紀律等項;評價應客觀、公正,多關注對方的優點;條件好的學校可使用塗卡機讀的方式:題號對應於學生的座號,ABCD分別對應於該生所應得的分數5,4,3,2,得出該生的平均分後,再計入學期總評。 
    表中未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單獨列為評價項目,這是因為,這些內隱的個人品質難以直接進行評價。可通過觀察、訪談、調查問卷等多種途徑進行,也可在「他人評價」項目中得以體現。學生的互評也可以是描述性評價,不一定是分數和等級。如果這樣,分數的比例應作調整。 
5.自我評價:實施中應突出自我反思、激勵、調節功能。 
6.成長記錄袋屬學校綜合評價項目,表中未列入。為了鼓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論文或其它學習成果獲得校級以上獎勵,收入成長記錄袋的可實行加分獎勵措施,可按每2分一個等級,即國家級10分,依此類推的方式計入學期總評。 學生學業評價是課程改革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果評價方式和標准不變,一切改革措施都難以實施,改革的目的就難以達到。歷史教育的現狀尤其如此。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學業評價

 
 5 
體系,需要一線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同時,在改革中建立的新的評價體系需要我們去積極的實踐,如何去更好的執行,我也提了我的幾點要求。   
三、高中歷史課學業評價改革方案實施的保障 1.方案的實施需要獲得學校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牽涉改革的系統工程,只由歷史科單兵突進幾乎是不可能的。學校應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例如,傳統的成績冊已不適應改革後的新要求,需要重新設計完善;改革後的成績統計更為復雜,條件好的學校有必要設計相關成績統計軟體為教師提供教學服務。 2.教師要端正教學動機,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3.與過去單一的紙筆測試的評價方式相比,改革後的評價方式相對復雜,不可避免帶來操作上的困難,尤其一個歷史教師通常要管理4-6個班級,工作量的增加可想而知。教師除了要有克服困難的思想准備外,還應動員學生廣泛參與,一些統計工作可由學生協助完成。這樣既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可以減輕歷史課教師在學業評價工作中的負擔。 
總之,高中歷史新課程學業評價的全面改革,將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重大變化,也給歷史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巨大挑戰,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教師要注重評價的實效,防止走過場和形式主義的做法,切實把評價改革落到實處。以上方案僅是個人的初步設想,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