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具體目標
Ⅰ 新課程改革得具體目標
就是重視過程勝過結果。
Ⅱ 新課標教學目標分為哪三類
新課標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知識與技能:即每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過程與方法:即讓學生了解學科知識形成的過程、「親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學習,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即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等。
(2)新課程的具體目標擴展閱讀
教案設計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2、程序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後一子系統,而後一子系統依存並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4、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Ⅲ 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有哪些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結構功能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Ⅳ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理念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1.關注學生發展。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這一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上,即要按照課程標准、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其次,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標。在進行學生教學發展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定位也很關鍵,正確的做法,老師應是一個引導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
2.強調教師成長。
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診斷教師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
3.重視以學定教。
新課程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就必須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體現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教」的「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提倡「以學論教」,主要從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六個方面評價.
①.情緒狀態:學生是否具有濃厚的興趣,對學習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否能長時間保持興趣,能否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學習過程是否愉悅,學習願望是否可以不斷得以增強。
②.注意狀態:學生是否始終關注討論的主要問題,並能保持較長的注意力;學生的目光是否始終追隨發言者(教師或學生)的一舉一動;學生的傾聽是否全神貫注,回答是否具有針對性。
③.參與狀態: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活動;是否積極主動地投入思考並踴躍發言,興致勃勃地參與討論和發言,是否自覺地進行練習。
④.交往狀態:看整個課堂氣氛是否民主、和諧、活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友好分工與合作;是否能虛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發言。遇到困難時,學生能否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⑤.思維狀態:學生是否圍繞討論的問題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是否流暢、有條理,是否善於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是否敢於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展開討論;學生的回答或見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創意。
⑥.生成狀態:學生是否掌握應學的知識,是否全面完成了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強,是否有滿足、成功和喜悅等積極的心理體驗,是否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了信心。
新課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觀點的主要內容
1.新的課程觀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動態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學生與教師的經驗即課程、生活即課程、自然即課程。分門別類的教材只是課程的一個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來,成為課程「生態系統」的有機構成時,這個因素才發揮應有的作用。
新的課程觀是生成的課程觀,整合的課程觀,實踐的課程觀。
新課程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兒童是課程的主體;「生活世界」是課程內容的范圍;課程是兒童通過反思性、創造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根本;教師和學生不是課程的簡單執行者,而是課程的創生者。
2.新的學生觀
新課程認為,學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驅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內在價值的獨特存在,學生即目的。每一個學生既是具有獨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關系中的存在。學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學生是「文化遺產中的人」;學生是「生活世界的人」「關系中的人」;學生是「時代中的人」;學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發展觀
以學生發展為本。「發展」的涵義:全體學生的發展,全面和諧的發展,終身持續的發展,個性特長的發展,活潑主動的發展。「學生為本」的涵義: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
4.新的知識觀
新課程不再把知識技能視為凝固起來的供人掌握和存儲的東西,它合理地承認知識技能的不確定性,認為知識技能的本質在於人們通過它而進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並由此建構出新的意義。知識不是客觀的東西,而是人主觀創造的暫定性的解釋、假設。知識有多種: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原理性知識;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書本知識與經驗知識;規范知識與本土知識。
5.新的學習觀
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自主的參與者。學習不是簡單復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動解釋信息,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學不是產品的傳遞,而是創設一定的條件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學習者的學習是第二次創造,自主理解就是創造。知識是在自己先前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知識是學習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構起來的。知識來源於生活情境和實踐,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或生活中的「對應物」。學習的結果不僅在於知,而且在於信,在於課內知識與生活經驗的統一。
6.新的教學觀
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其中「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觀:A、整合教學;B、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C、構建素質教育課堂的教學目標體系(結論和過程統一,認知與情感統一);D、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7.新的教師觀
新課程中教師的新角色:A學習者,B研究者,C組織者(學習)D引導者(學習),E催化者(學生),F促進者(學生),G實踐者(反思性),H開發者(課程)
新課程條件下知識傳授者角色的變化:A由重傳遞向重發展轉變;B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C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的轉變;D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E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F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G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8.新的課堂觀
課堂是對話、溝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課堂是新認識的生長點,新激情的鼓動器,學生帶著疑問進課堂,帶著更多的疑問出課堂。
9.新的「課標」觀
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准」並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深層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視角的切換。「課程標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而不是對教學內容的具體規定。「課程標准」是關照絕大多數學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課程標准」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習階段的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課程標准」做出的規定應具體明確。學生學習結果的描述是可達到的、可評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課程標准」的規定是有彈性的,其范圍應涉及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個領域,也隱含著教師不是教科書的消極教授者,而是教學方案積極設計者。
10.新的教材觀
教材是使學生達到課程標准所規定的內容載體,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主要工具。標準是課程的「靈魂」,教材是課程的「肉體」。標準是「羅馬」,教材是「道路」(條條道路通羅馬)。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喚起教學活動的「目標」意識,反對「教總比不教好,教多總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經驗主義做法。
11.新的評價觀
評價是一個過程,評價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評價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評價是一個共建的過程,評價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評價是民主、平等和科學的過程。
12.新的作業觀
在作業功能上,應強調形成性和發展性;在作業內容上,應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在作業形式上,應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在作業容量上,應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在作業評判上,應重視過程性和激勵性。
13.新的目標觀
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14.新的方法觀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倡導有利於形成這三種學習方法的教學方法。
Ⅳ 如何理解新課改的六大具體目標
我對新課程培養目標的理解
新課程培養目標的內容:
⑴ 、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
⑵ 、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
⑶ 、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價值觀。
⑷ 、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
⑸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⑹ 、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⑺ 、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以上內容含概了以下要點:
① 公民意識; ② 價值觀念; ③ 社會責任感; ④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⑤ 科學人文素養和環境意識; ⑥ 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 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⑧ 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課程培養目標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環境意識,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和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養,提出了適應終身學習的知識、技能和方法。
新課程培養目標的特點:
第一:著眼學生個性的整體性發展。培養目標的七條內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旨在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第二:強調終身教育的基礎性。基礎性是基礎教育及其培養目標的根本性,基礎教育的基礎是為人的發展、終身學習打基礎。
第三:突出素質教育的重點。新課程把「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懷疑、敢於批判、敢於超越的精神,積極進取、求實、求是、頑強的品質,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習慣。
第四: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關注每一個學生,為了每一個學生 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聖使命。新課程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思想。關注學生的健康,讓學生富有情趣地生活,生動活潑地成長,是新課程的追求,是新課程的目標。
Ⅵ 新課程標準的課改目標
概括地說,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顯然,如果不根治中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統一性、規范性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主動性
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
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課程結構調整就其實質而言,就是重新認識和確立各種課程類型以及具體科目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價值、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主要課程類型
①學科課程與經驗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人類積累下來的文化遺產;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②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這是從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分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而綜合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相關學科的整合,促進學生認識的整體性發展並形成把握和解決問題的全面的視野與方法。
③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這是從課程計劃中對課程實施的要求來區分的兩種類型。其中,必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共性,而選修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④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這是從課程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來區分的三種類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上述各類課程所具有的特定價值以及每組課程類型所具有的價值互補性,意味著它們在學校課程結構中都擁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學校的課程結構應當是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中國現行的課程結構,存在著較嚴重的不足。首先,在學校課程中學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經驗課程則微乎其微;分科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綜合課程則微乎其微;必修課程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而選修課程則微乎其微;國家課程備受關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得不到實質性的開發。課程類型的單一使得在注重發揮一種或幾種課程類型價值的同時,忽視或放棄了其他課程類型在學生發展方面所具有的價值,學生在這種單一課程的「滋養」下,其片面發展在所難免。其次,學校課程中各具體科目之間的比重失衡,語文、數學等科目所佔的比重過高,擠佔了其他學科的時間,從而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針對現行課程類型結構單一的狀況,在新的學校課程結構中設計了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經驗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與必修課程相對應的選修課程,並為開發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學校課程類型的多樣化是全面實現課程價值的一種重要方式,多種課程類型的有機結合將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將為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學生過分追求學業高分、綜合素養低、主動學習能力弱的狀況提供有利條件。針對現行課程結構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狀況,新的課程計劃分別將語文所佔的比重由原來的24%(1992年)降至20%~22%,將數學由原來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並對其他傳統優勢科目所佔的比重進行了適當的下調。同時,將下調後積累下來的課時量分配給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校本課程。其中,綜合實踐活動擁有了6%一8%的課時,地方與校本課程擁有了10%一12%的課時。顯然,學校課程體系中具體科目比重關系的調整折射出中國開展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本次課程結構的調整將扭轉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的中小學課程類型單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從而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具體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二)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三)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具有初步技術能力。
(四)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技術課程。
《綱要》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可以說,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是我們全面領會和理解新課程結構的三把鑰匙。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結構包容了各種類型的課程和多種與現實社會生活以及學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目,同時通過課時比例調整,使其保持適當的比重關系。這是從課程方案層面體現出來的均衡性。
Ⅶ 高中數學新課程的總目標是什麼具體分為哪幾個方面
高中新課改的目標是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從而真正實施素質教育。體育新課程標准在教學形式、學習目標、學習水平以及課程評價上都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有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程理念,進而做好課改工作。為了盡快地適應課程改革,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一、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適當淡化競技運動的教學模式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因此,作為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內容,它應該具備健康、易學、實用、開放的屬性。但是長期以來,體育教學中千篇一律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競技項目教學為主,即反復地講解、練習、糾正、再練習。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能力培養,使學生處於被動的狀態,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新課改下,體育課應該改變以往重運動技術、輕身心健康的現象,適當減少以競技運動為主的教育模式。但是,這並非要忽視運動技能的培養,而是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並且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而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從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煉的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
二、傳統教學內容的保留和新教學內容的開發
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這是新課標的要求。傳統教學內容是我們體育工作者幾代人通過實踐總結出的結晶,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大的成果。因此,對傳統的教學內容,課程改革不能不假思索地全盤否定。在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還要以傳統的教材為框架,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加以延用、改造、變化,並根據課程目標進行選擇、取捨、優化、組合。例如,針對必修教學內容田徑,針對技術難的項目可適當進行改造,通過簡化規則,簡化技術、戰術,從而降低難度要求。還可以通過改造場地、器材等方式開發新的課程內容。而選修課可以改革的內容和范圍更廣,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自願選項與能力分層,從而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自主選擇。學校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用校本教材,開發出當地的傳統項目;教師可選擇適應學生身心發展並同學生的具體生活相聯系的教學內容,做到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需要等來選擇器材,積極自覺地參與鍛煉,這樣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授予學生新的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應該改變過分強調單方面傳授的教學方式,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學習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學習積極性的培養
「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興趣能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用激情的語言和積極的態度,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以感染學生。教師要多肯定學生的表現,給於學生充分的鼓勵。因為學生都喜歡被表揚,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鼓勵是不可或缺的。通過多種形式來鼓勵學生,結合有針對性的練習手段,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並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這對課改後的體育教學中很重要。
(二)學生主動性的培養
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應處於平等的地位,教師應變主宰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活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表現其才能,發展其個性,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某個階段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讓學生能通過視、聽器官獲得體育知識、技能等有關信息,讓學生通過教師對技術動作的講解、示範,了解技術動作的形象、結構及技術要領,從而掌握完成動作的順序及方法,感知教材,對所學技術動作能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它是進一步理解技術動作和模仿練習的基礎,是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前提。
(三)學生合作性的培養
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老師要根據體育教學的任務和目標,結合學校場地、器材等因素,對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整體設計,在不同階段、不同時間設置不同的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由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自己安排練習進度,自己選擇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大家通過互相探討、交流學習心得、互相觀察各人完成動作技術等方式,取長補短,相互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和對體育技能的掌握。
(四)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集體游戲和比賽,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通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體育教學競賽中,為了贏得比賽,就需要不斷地思考和改變戰術方法,這就需要改變觀念,更新方法。體育競賽在競爭條件上有其獨特的優勢,這些教學優勢通過教師的教學組織,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創新動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慾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項目內容、技術動作、競賽規則、場地器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師尊重學生發現問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四、教學評價的多樣化
搞好體育課堂評價,教師要隨時對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加以糾正,對學生的活動要加以評價和鼓勵,對相關知識要加以滲透。教師的評價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於技能評價,這些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口頭評價能力和靈活駕馭課堂的應變能力。新課程標准把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把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把終結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把學生個人評價、學生互相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評價的多樣性,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熱情,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改變課堂結構,搞好課堂評價,這是體育課改的關鍵所在。 在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他們的主要任務不在於講授知識,而是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並享受運動的樂趣。教師也能夠從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幹,並獲得了教學成功的喜悅。
Ⅷ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具體指什麼,謝謝!
新課程提倡的三維教學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