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行為主義理論

幼兒園課程行為主義理論

發布時間: 2020-11-28 08:20:24

㈠ 有搗亂的幼兒,教師怎樣運用行為主義的獎勵和懲罰技術

案例:體育課,小朋友們按老師的要求排成幾列做游戲,彤彤被排在了隊伍的末尾。因為看不清楚,一直站出來張望,老師生氣地說:「這孩子就是排不好隊,無論 把她排在哪個位置,都會自己獨自站出來,把整個隊伍帶壞。」最後游戲結束,排隊回教室的時候,彤彤還是因為和同伴爭搶不肯老老實實地站在隊伍里,被老師罰 站走廊。但她絲毫沒意識到這是對她的懲罰,反而當老師走了之後,和幾個罰站的同伴一起圍著走廊里的植物討論了起來。 相信這種情形在哪個幼兒園都不 少見,教師想藉助懲罰糾正幼兒的「錯誤」,幼兒卻無視老師的苦心,讓懲罰變得無效。與此相反的還有另一種情形,在任何一個網站搜索「幼兒園懲罰」,出現在 眼前的都是些觸目驚心的例子:輕的,因為孩子不按要求睡覺,就罰幼兒站窗檯、關小屋;重的,則是屢禁不止的幼兒園虐童事件。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對幼兒的不 合理懲罰,如何懲罰才能合理有效? 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到合理的懲罰,不僅要考慮幼兒自身的因素,還要綜合考慮懲罰要達到的目的、採取的方式、希望達到的結果等各個方面。 (一)合理懲罰應充分考慮幼兒年齡階段的特點 皮 亞傑在《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中,把成人對幼兒過失的懲罰分為抵罪的懲罰和回報的懲罰。並根據回報的嚴厲程度,將回報的懲罰劃分為由重及輕的5類,其中涉 及到排斥、自然後果法、剝奪、償還等。並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詢問及交談,得出結論:「年幼的兒童贊成抵罪的懲罰,而年長的兒童則傾向於回報的懲罰」。 贊成抵罪懲罰的幼兒不在意所犯錯誤與實施懲罰間的聯系,認為懲罰越及時越嚴厲就越公正;而選擇回報懲罰的幼兒則認為做壞事的人必須承擔自己行為造成的後 果,必須把事情恢復到錯誤之前的狀態。雖然實驗中受到幼兒自身智慧等因素的影響,但了解幼兒心目中的公平懲罰,也為我們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採取合理懲罰提供了借鑒。 (二)合理懲罰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錯誤再犯 與 此對應的,在法律意義上也存在三種不同的懲罰觀:報應主義懲罰觀、功利主義懲罰觀以及將兩者結合的二元論的懲罰觀。報應主義懲罰觀認為,懲罰的目的是報 應,具體到教育中,它關注的是學生違規行為所造成的實際損害程度,追求的是以惡報惡的對等關系。功利主義懲罰觀認為,懲罰的本質在於預防,它關注的是運用 何種方式去懲罰違規學生,從而使這種懲罰能更有效地阻止違規行為的再次發生。 (三)合理懲罰的方式要經過慎重選擇 在結合各種對懲罰的分類 方式後,本文把常見的懲罰方式歸結為以下幾種:隔離、剝奪、補償。「隔離(time—out)」是在美國常見的一種懲罰方式,也可譯為「計時隔離」,即在 隔離之前可以和幼兒約定時間。需要注意的是,隔離時要告訴幼兒被隔離的原因,讓他了解到隔離的目的是為了幫他改正錯誤,而不是針對幼兒本身。同時為了確保 安全隔離的地點要在教師的視線范圍之內。剝奪則是指的是剝奪違規者濫用的東西,比如沒收幼兒撕壞的圖書並不再借給他。補償是要求幼兒償還或賠償損壞或丟失 的物件,例如懲罰幼兒打掃干凈弄臟的地板。 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的「自然後果法」,是要求教師要讓幼兒感受自然的後果,體會受到自然後果「懲 罰」的滋味,雖然這種方式可以讓幼兒直接體驗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並不是適用於每一個人。如果實行不當,容易對幼兒身體造成傷害,有經驗的教師在使用這一 方式時,也應把握好幼兒能夠承受的度。 該不該懲罰、如何懲罰,一直是教育中不得不面對並經常被關注的熱點話題。尤其是在對身心各方面發展不完全的學前兒童教育過程中,合理的懲罰顯得尤為重要。 何為合理懲罰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麼叫做「懲罰」,「合理懲罰」又該如何與之區分。 《中 國學前教育網路全書》中將懲罰定義為:道德評價的方式之一。是對人的不良行為給予否定性評價,從而使其改正不良行為或品質。並具體指出懲罰的方式有批評、 警告、取消資格、限制活動等。而本文中的懲罰特指的是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懲罰,即教育者對幼兒的不良行為或品行予以否定,使其經受不愉快的情感體驗以期 影響其行為或發展的一種教育方法。但教育中也存在著體罰、變相懲罰等不合理的懲罰。因此本文指出了「合理懲罰」這一概念,並將其定義為:在尊重幼兒的基礎 上通過隔離、剝奪、補償等不同方式,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其不良行為進行的能起到預防效果的教育手段。 (一)羞愧感的喚起 案例1: 戶外活動時,大班的兩個小女孩互相爭執,一個出手抓傷了另一個女孩的脖子,老師看到連忙制止並帶受傷的孩子去擦葯。這時班上的孩子們都圍了上來,你一言我 一語地指責出手的小女孩:「***大壞蛋」「***不和你玩」。打人的小女孩開始還和同學們爭吵,最後在大家的「聲討」下低頭擺弄自己的手指,不再說話 了。 在該案例中,教師並沒有出面批評動手打人的幼兒,但在朋友們的「指責」聲中,打人的小女孩最終還是低下了頭,意識到是自己做錯了。由此我們可 以看出,幼兒羞愧心的喚醒可能要比教師的厲聲訓斥或是諄諄教誨要有效的多。綜合羞愧感的產生機制可以看出,當人的當下行為表現與自己價值標准間存在落差, 又意識到該落差會降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時,會產生羞愧感。而正處於他律道德階段的幼兒尤其在乎成人對自己的評價,當產生羞愧後幼兒為了彌補,就會理解到時 自己做錯了,此時的懲罰能夠達到預想的效果。 (二)適當的矯枉過正 案例2:浩浩是個大班的男孩子,常常會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而大聲的哭 鬧。吃午飯的時候,他又發起了脾氣,把剛盛好的飯倒在了地上。老師見狀,拿板凳過來坐在他旁邊,平靜地說:「我現在就坐在這里,看你自己把地上的飯打掃干 凈。」浩浩開始只是哭,但看老師真的坐下來了,就自己去拿了抹布掃把,邊哭邊把地面打掃干凈。之後,老師開始問他為什麼發脾氣,告訴他不應該把飯打到地 上。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沒有因為幼兒的無故哭鬧行為而大發雷霆,而是採取了一種冷處理的方式。我們暫且將其與「矯枉過正」 進行一下比較:矯枉過正這種方法最初是用於減少慈善機構中精神發育障礙患者的攻擊和搗亂行為,它要求當事者在每次問題發生的一段時間內,進行與該行為有關 的費力活動。矯枉過正有兩種形式:積極練習和過度補償。比如通過多次的抄寫來記住寫錯的單詞,屬於積極練習。過度補償則指的是如果幼兒在牆上亂畫,懲罰他 不僅要把一面牆弄乾凈,還需要把另一面沒有弄臟的牆面也擦乾凈。從案例中我們看出,教師採取了一種適當的矯枉過正,讓幼兒在打掃的過程中冷靜下來,之後再 進行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不當,這一方式很容易發展成對幼兒的體罰。

㈡ 幼兒園哪些場景運用了行為主義學說

老師起模範帶頭的作用,親自引導孩子告知孩子怎麼樣去做入,用行動來表示。

㈢ 幼兒園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學術研究成果有哪些

開題報告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1、現如今,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副掛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兒童的求知慾望,時代呼喚信息技術教育。多媒體教學以它強大的交互功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將聲音、圖像、文字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靜止的圖文視聽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抽象的思維可視化,知識的發生過程化。為孩子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直觀視聽結合的情境,使得教師樂教,孩子樂學,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 2、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顯示出他獨特的優勢,在活動課上的使用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多數課件運用得恰到好處,提高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孩子的多種能力。但有的卻運用的有些勉強,僅僅是單純的用課件取代了圖片或實物,甚至非但沒有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隨時記錄、積累幼兒的活動情況,通過網路和家長共享,實現家園共育。 4、我園在每個班級的活動室都配備一套多媒體展台,十分方便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享受到利用多媒體積極意義的同時,也存在著問題,所以帶領教師充分掌握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技能技巧,嘗試多種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合理運用並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功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課題界定與研究依據的理論 1、課題界定: (1)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量快速增長與信息傳播方式的革命性變化,使人們的認知方式發生本質的變化。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2)什麼是多媒體,顧名思義是電腦多媒體(轉載自中國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請保留此標記。)技術的簡稱。電腦多媒體技術是指將聲音、動畫、圖像、手寫等各種記錄介質和記錄方式有機的聯合在一起工作。實際上多媒體就是將人的手、耳、鼻、嘴、眼等五大器官電腦化的技術。多媒體已廣泛應用幼兒教育領域並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2、多媒體網路教學的理論基礎: (1)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將認知看成是具有活動性質的、內化的思維,是一個連續構造的過程,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就是同化和順應平衡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興趣是同化過程的一種動力。他認為幼兒的認知發展處於第二階段,符號的或語言的機能的形成標志著這個階段的開始,這就是我們能夠通過符號或分化了的記號的媒介來引起當時感知不到的對象或事物。因此,要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建構者,作為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開發網路資源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應用網路資源搭建幼兒學習成功的橋梁,並且培養幼兒應用網路資源實現自主性學習。讓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真正融入到每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生命意義之中。 (2)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前蘇聯教育家和教學論專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學最優化要求教師教的最優化和學生學的最優化,但從方法論上看,教師教授的最優化更為迫切和需要。為此,他總結出八個教授最優化的方法,其中一個就是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包括口述法、直觀法、實踐法、復現法、探索法、獨立工作法等。他認為在傳遞和接受知識信息這類方法中,教學技術手段(採用磁帶錄音、錄像、電視、教學輔助機、自動訓練裝置等)的作用大大增長,這使得口述、直觀和實踐的教學方法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我們應用網路資源能夠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依據幼兒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拉斯威爾的傳播理論模式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中比較有影響的傳播理論模式要數拉斯威爾的傳播理論模式,這個理論表明一切的傳播行為都包含有傳者、信息、媒體、受者、效果五個要素,明確說明了傳播的概念和過程,是傳播的基本理論。 傳播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饋的社會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也是一種傳播的手段和方式,是一種信息傳播的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是把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採用教學的形式通過教育的媒體傳遞給特定的教育對象--學生。 三、相關的課題研究綜述 已有的關於多媒體課程及教學研究成果,及其所呈現出的研究現狀與趨勢,構成為本課題提出的研究背景,更是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一)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進入幼兒園應該說是當今幼兒園的一個發展趨勢。對於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教育界已關注了哪些領域,還有哪些領域尚少或沒有被關注,筆者查閱了近年來關於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應用的相關文獻,從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出發予以簡要概述。 首先,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理論研究較為深入。 關於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理論基礎研究進一步擴展,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為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主要有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師書恩,1995)、信息加工學習理論(顧君忠,王河,2000)、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顧君忠,王河,2000)、圖式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等。在其發展過程中,各時期強調的理論基礎各有側重,但它們的存在和影響是相互交織的。 關於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影響的研究較多,國內外研究者把其影響集中在三個方面:教學影響(冷小梅,2003;彭麗娜,2005;史維珍,2005)、幼兒發展影響(Haugland,1997;王恩之,2004;曹秀娟,2005)、教師發展影響(劉瑞芝,2006),並從正反兩方面加以研究、探討。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很少有學者將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分析其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對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在國外研究較多,在我國尚少,尤其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研究的過於籠統,很少被細化;多集中在調動幼兒「興趣」、引發幼兒學習「動機」上,國內很少有學者從幼兒認知的注意力、記憶力及視覺思維等緯度進行探索、研究。 關於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注意問題的研究較為豐富,學者們從多媒體系統實質(張鑫,2006;崔玉紅,2007)、幼兒發展(吳玉蘭,2002;徐輝,2003)、教師發展(石梅,2004;翁海,2005)等多個維度提出了一些積極的建設性建議,為教育工作者的實際教育活動提供了行動指南,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關於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對幼兒認知發展影響的研究方面,很少有學者從心理學維度提出建議,即便提出了一些建議,但其中的很多也忽視了我國客觀存在的文化背景。 其次,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實踐研究較為豐富。 第 一,關於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深入領域研究的擴展,最初其實施主要在語言領域(郭立平,王雋,2006)。隨著教育理論的完善、教育技術的成熟、教學課件的發展,多媒體系統在幼兒園科學領域(郭立平,王雋,2006)、健康領域(晏圓,2006)、藝術領域(於美芳,200 1)、社會領域(康莊,2003)得到普及,並成為綜合課程教育活動手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二,關於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組織形式的探討深化,從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形式、教師的作用兩個維度加以劃分,研究者提出「集體授課模式、單機學習模式和網路教學模式」( 武法提,2003)。 作為對其

㈣ 緊急!直接指導式的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1.行為主義理論2.心理動力理論3.成熟論4.多元智能理論

你問的是什麼? 假如正在考試,那麼選第四個答案吧。。。

㈤ 行為主義對幼兒園課程形成哪些影響

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們過早的學到了一下 不好的東西,對孩子們不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陰影,望採納

㈥ 幼兒園的小明做事總是慢吞吞的,利用行為主義相關理論談談如何糾正其不良行為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通過環境的改變和對行為的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在教學中,對學生理想的行為要給予表彰和鼓勵,還要盡量少採取懲罰的消極強化手段,只有強化正確的「反應」,消退錯誤的「反應」,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把「強化」看作是程序教學的核心,認為只有通過強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學習環境,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