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背景
A. 淺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 人才的素質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對人才的素質有著不同的要求。誰擁有了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誰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它直接關繫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關繫到我國的經濟騰飛和科學進步。而人才的培養,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歸根到底又必須依靠教育,教育的關鍵又在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和研究者的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一、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嚴峻挑戰。1、新課程改革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倡導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等在內的更大改革,把研究性學習,選擇性課程等多種新的嘗試納入發展目標,其功能不僅傳授知識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新課程的實施強調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同時,新課程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必須接受新的課程觀、知識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師觀。用新的教育觀念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2、新課程改革挑戰教師知識結構。新課程結構更多地體現綜合性、選擇性和均衡性,課程內容強調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因此,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只熟悉本學科的單一型教師已不能勝任新的教學要求,視野寬廣,知識淵博、多才多藝的全能型教師將在新課改中倍受青睞。3、新課程改革挑戰教師能力結構。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強調民主教學、啟發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這對傳統教學模式主導下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能力結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教師必須轉換教師角色。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行為,並具備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能力。新課程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學校在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同時,要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對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教師必須實現向專家型、學者型的轉變,樹立強烈的科研意識,具備扎實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新課程改革和實施中有所作為。 二、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1、教師應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科學的世界觀和積極的人生觀;具有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自覺擁護和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具有政治理論修養和科學的教育思想;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依法治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2、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關和質量關。教師既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質量,又要提高學生能力;既要發展學生個性,又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人才。3、教師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 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寬厚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能深入理解和熟練運用教育科學理論,不斷研究問題,發現新問題,深入鑽研教材,掌握跨學科聯系的本領,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4、教師應具有吸收新的科學信息和更新知識的能力,還要有創新的能力。5、教師應成為在課堂教學中即有創造性、靈活性,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的「創造型」教師,又要即會教又會科研,又懂生產的「全能型」教師,同時也是學者、教學者、交往者和決策者的「完整型」教師。6、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 三、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化現狀堪憂1、中小學教師學歷偏低,影響教師專業化,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這種狀況難以迎接21世紀教師專業化的挑戰。2、教師專業能力不高,教學技能技巧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教育實踐。教師角色又陳舊,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觀仍然佔主導地位,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還未深入中小學教師的心靈,也沒有反映到教育實踐中來。3、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培訓薄弱,流於形式,難以保證教師培訓的質量。 四、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科研是加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教師的學歷提升、自我學習和各種形式的短期培訓,它對於培養學科帶頭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將起到積極作用。1、全面實施目標導向策略,構建完善素質培養體系。學校應先從總體上確定了本校的總目標;然後對教師提出要求,使學校目標和教師個體目標結合一起,成為全校教師的行為准則。把科研興師、興校、興教和培養教師素質、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做到學校思想認識、制度建設、培訓網路建設到位、教研組和相關教師責任到位,具體落實的機制,組成科研興師的網路,使教學、研究、培訓融為一體。2、實施課題帶動策略,培養教師科研素質 。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師科研、創新素質必不可少的途徑。針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開展典型課例研究,營造教師自覺參與課題研究的氛圍,激發教師投身課題研究的積極性,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加速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進程。3、實施互助互動策略,提高團結協作的水平。良好的教師間互助互動關系,有利於教師專業化的發展。4、實施行動反思策略 增強創新發展的素質。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對教學過程的行為進行優化是永無止境的。自我反思本身也就是研究,自我糾正錯誤、自我完善就可能得到創新的成果。從而培養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化。5、實施全員校本培訓的策略,提高教師實踐素質。6、實施評價激勵策略,建立終身學習機制。積極改革舊的評價制度,建立新的教研評價機制,改變以往只注重結果、考試分數而忽視過程評價的方式,淡化考試選拔、強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功能,建立教師成長檔案,加強對教師專業化發展過程的考核與評價。全面衡量並將結果作為個人評優依據,以此來推動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實施,推動課程改革工作的貫徹與落實,引領教師向教師專業化軌道前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呼喚綜合型、研究型的教師。要在變革的浪潮中遨遊,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清華大學教育領導力沈陽班 沈陽市第三十中學 李福廣
B.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一、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2)在新課程背景擴展閱讀:
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觀念:
1、整合教學與課程。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發展,教學過程是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
2、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平等、雙向、理解的人與人關系,是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
3、構建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體系:結構與過程的統一、認識與情誼的統一;
4、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5、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C.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 ( )
A
D.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最佳答案
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 對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 北京市東城區研修中心 陳紅
EP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對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改善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EPD課堂教學原則
EPD課堂教學原則是「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又稱「16字實驗原則」。
(一)解讀「16字實驗原則」
主體探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建構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主動探究精神與能力。
綜合滲透: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相關學科內容以及校內外相關信息綜合起來,隨機滲透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與能力。
合作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將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及全班討論與其他合作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
創新發展:教師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相關能力,並促進他們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與「16字實驗原則」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內容上,要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資源上,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可見,「16字實驗原則」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實驗原則」中的「主體探究」、「合作活動」符合新課程標准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16字實驗原則」中的「綜合滲透」符合新課程標准中「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的要求;而「創新發展」是EPD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
二、EPD課堂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一)「主體探究」原則的實施
1.注重同步設計與同步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
2.注重把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知識預習與問題探究作為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促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
3.指導學生獨立選定研究專題,並進行自主探究。
案例一: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以及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帶領學生實地調查北京首鋼,了解首鋼在實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預習和調查的資料,通過展示、討論、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為北京首鋼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後,學生各抒己見,如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一案例說明,教師非常重視課前知識預習和課堂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綜合滲透」原則的實施
1.注重在分科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
2.注重在綜合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
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長江巨大的水能、長江的航運、長江洪災等三部分內容。教師選擇了「長江洪災」這部分內容作為EPD滲透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讓學生體驗洪水的巨大破壞力。然後出示長江洪災發生頻率表格,讓學生看出長江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引出問題:長江為什麼洪水多發?教師發給每組同學1998年長江洪災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接著,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洪呢?最後,教師小結:只有給水以家園,給萬物生靈以家園,人類才有自己的家園;只有給水以活路,給萬物生靈以活路,人類才能生存與發展。
這是在地理學科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的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看出,教師認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適的EPD滲透點,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
(三)「合作活動」原則的實施
1.注重為小組和全班討論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
2.注重啟發各層次學生參與討論,以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
3.注重教師同學生的合作,有效發揮教師在深入理解難點並掌握重點知識方面的主導作用。
案例三: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的《巴西》這節課,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四個小組:巴西概況組、熱帶雨林組、巴西經濟發展組、巴西之旅組。每個組有一張組員分工表,組員各負其責,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對各組的資料進行精選和把關。課堂上,巴西概況組的同學根據查詢的資料,介紹巴西的位置、面積、人口、地形、氣候等資料。熱帶雨林組的同學分別扮演林業部長、外國開發商、當地農民、生態學家等角色,通過角色模擬討論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巴西經濟發展組的同學模擬巴西工業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官員與外商見面會商討投資問題。巴西之旅組的同學模擬導游,帶領全班同學走進巴西,領略巴西風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組進行點撥、補充和評述。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辯論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
(四)「創新發展」原則的實施
1.注重通過EPD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形成創新精神與能力。
2.注重促進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在EPD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同步發展。
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教材採用案例編寫的方法,以德國魯爾區為案例,來講述傳統工業區。程老師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國實際,增加了我國「東北工業區」這一案例,讓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啟發學生通過學習魯爾區,借鑒魯爾區的先進經驗,為實現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目標出謀劃策。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振興東北獻計獻策,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師生的同步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
為了便於理解,「16字實驗原則」的內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分別講述的。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不可斷章取義。
「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16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主體」和「滲透」4個字,前者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後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這是EPD教育的兩根理論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EPD課堂教學實踐時,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滲透點;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鼓勵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新的教材觀和學生觀。這是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點。
(一)新的教材觀
教材不是教學的至高權威和惟一依據。教師不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研發者。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研究後進行二次開發。
(二)新的學生觀
新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等。
(三)正確評價「綜合滲透」(新的評價觀)
評價一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兩點:
1.把握好「度」。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中EPD的內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來決定。
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滲透點是長江洪災;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滲透點是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則是在進行EPD教育。
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滲透點,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為過多的堆砌而沖淡了學科教學本身的特點。
2.要力求自然。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大段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事例、現象,讓學生體驗和頓悟,師生達到共鳴。
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通過1998年長江洪災的一段資料分析,讓學生悟出人與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通過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的討論,使學生悟出環境與發展要協調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一課,通過分析工業區繁榮-衰落-振興的過程,揭示人與環境協調-不協調-再協調的關系。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課,通過大量關於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
通過自然的滲透,既保證甚至提高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又使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化和升華,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標
新世紀之初,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正以令世人矚目的迅猛之勢在全國順利推進。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難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擬的。它將實現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歷史性轉變。成千上萬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將對我國基礎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一節 課程改革的背景和動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剛剛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各科)教學大綱(試用),時隔幾年,是否有必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20世紀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迅猛的一個世紀。在社會發生如此急劇變革的時期,各國的教育必將隨之而發生相應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廣,可以被稱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這三次世界性的課程改革期間,為了使改革達到預期目的,各國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規模或大或小的調整、完善更是難以勝數。
20世紀中國的教育也始終處於不斷變革的歷史進程之中。清朝末年學堂的興辦,癸卯學制的頒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國民政府期間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論,僅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五十多年的時間而言,除了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之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較大規模的改革。
眾所周知,我國的現代學校教育制度脫胎於歐、美、日等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教育體制。盡管由於意識形態、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統,以及國家所處的地域等存在著種種差異,各國的教育表現出互不相同的特點,有其個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它們都是孕育、發展、完善於工業經濟時代,所以,它們又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點,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說,現代學校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由於它對於工業經濟時代各國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政府對於教育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越來越自覺地把教育作為實現國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於許多有識之士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即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2.當前整個時代發展具有哪些特徵?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特徵做出准確的概括並非易事,在這里,我們只談對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幾個時代發展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
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並預示著人類發展新時代的到來。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發表的《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的報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此後,「知識經濟」一詞便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
知識經濟是相對於人類曾經經歷過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的,是人類生產方式的又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從20世紀如年代起,知識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其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率的總和,因此,人們把21世紀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因此,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於農業經濟時代的土地、勞動力,工業經濟時代的原材料、工具、資本,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直接資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者的素質和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知識勞動者將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所謂知識勞動者,主要是指從事知識、信息收集、處理、加工和傳遞工作的勞動者。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改變「文盲」這一概念的傳統內涵,「文盲」一詞將不再單純是指沒有文化、知識的人,而是指不能繼續學習,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的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也把知識經濟
E. 簡述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一)課程改革的背抄景1、國際上襲日趨激烈的競爭。2、世界范圍內大規模基礎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動。(1)日本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參與社會和國際的意識b、獨立思考的能力c、為學生掌握基本內容創造一流的教育環境d、鼓勵每處學校辦出特色和標新立異.(2)英國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於精神發展,道德發展,社會發展、文化發展,培養交往能力,數的處理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共同操作能力,改進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3、國內基教課程體系不適應素質教育發展需要。原課程存在的不足:(1)課程目標注重的是知識目標;(2)教學內容多雜,知識多、難度大,存在難繁偏舊的問題;(3)學生主體地位沒能充分體現,自主學習量偏小;(4)教學過程過於強調學科體量,違背學生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
F.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育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教育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教育質量的發展。
這也是教學得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G.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 對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北京師范大學地理與遙感科學學院北京市東城區研修中心 陳紅EPD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對青少年和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環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改善環境、提高人口素質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EPD課堂教學原則EPD課堂教學原則是「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又稱「16字實驗原則」。(一)解讀「16字實驗原則」主體探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建構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主動探究精神與能力。綜合滲透: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以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相關學科內容以及校內外相關信息綜合起來,隨機滲透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與能力。合作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將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及全班討論與其他合作探究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創新發展:教師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相關能力,並促進他們的發展,同時促進教師創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二)新課程改革與「16字實驗原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學習內容上,要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如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在學習方式上,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與人合作,形成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資源上,要構建開放式的課堂,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教育資源共享的開放性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見,「16字實驗原則」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實驗原則」中的「主體探究」、「合作活動」符合新課程標准中「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16字實驗原則」中的「綜合滲透」符合新課程標准中「精選對學生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構建開放式的課堂」的要求;而「創新發展」是EPD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二、EPD課堂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一)「主體探究」原則的實施1.注重同步設計與同步推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2.注重把指導學生做好課前知識預習與問題探究作為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促使課堂學習過程前移。3.指導學生獨立選定研究專題,並進行自主探究。案例一: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在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以及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帶領學生實地調查北京首鋼,了解首鋼在實行清潔生產方面取得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預習和調查的資料,通過展示、討論、探究,引導學生認識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為北京首鋼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最後,學生各抒己見,如何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一案例說明,教師非常重視課前知識預習和課堂自主探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二)「綜合滲透」原則的實施1.注重在分科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2.注重在綜合課程教學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長江巨大的水能、長江的航運、長江洪災等三部分內容。教師選擇了「長江洪災」這部分內容作為EPD滲透點。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像,讓學生體驗洪水的巨大破壞力。然後出示長江洪災發生頻率表格,讓學生看出長江洪災的發生頻率很高。引出問題:長江為什麼洪水多發?教師發給每組同學1998年長江洪災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分析長江洪水多發的自然和人為原因。接著,讓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洪呢?最後,教師小結:只有給水以家園,給萬物生靈以家園,人類才有自己的家園;只有給水以活路,給萬物生靈以活路,人類才能生存與發展。這是在地理學科中確定EPD相關知識點並實施滲透教育的一個案例。從這個案例看出,教師認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適的EPD滲透點,並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充分參與,初步形成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提高了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三)「合作活動」原則的實施1.注重為小組和全班討論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動提供較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2.注重啟發各層次學生參與討論,以利於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3.注重教師同學生的合作,有效發揮教師在深入理解難點並掌握重點知識方面的主導作用。案例三: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的《巴西》這節課,課前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四個小組:巴西概況組、熱帶雨林組、巴西經濟發展組、巴西之旅組。每個組有一張組員分工表,組員各負其責,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對各組的資料進行精選和把關。課堂上,巴西概況組的同學根據查詢的資料,介紹巴西的位置、面積、人口、地形、氣候等資料。熱帶雨林組的同學分別扮演林業部長、外國開發商、當地農民、生態學家等角色,通過角色模擬討論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巴西經濟發展組的同學模擬巴西工業部長、農業部長等政府官員與外商見面會商討投資問題。巴西之旅組的同學模擬導游,帶領全班同學走進巴西,領略巴西風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組進行點撥、補充和評述。這個案例說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辯論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體探究精神。(四)「創新發展」原則的實施1.注重通過EPD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形成創新精神與能力。2.注重促進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在EPD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同步發展。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這節課,教材採用案例編寫的方法,以德國魯爾區為案例,來講述傳統工業區。程老師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我國實際,增加了我國「東北工業區」這一案例,讓學生根據資料分析東北工業區的區位優勢、衰落原因,啟發學生通過學習魯爾區,借鑒魯爾區的先進經驗,為實現我國「振興東北」的戰略目標出謀劃策。這個案例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為振興東北獻計獻策,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師生的同步發展。三、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為了便於理解,「16字實驗原則」的內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四個方面分別講述的。但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不可斷章取義。「主體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新發展」16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主體」和「滲透」4個字,前者體現了主體教育思想,後者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這是EPD教育的兩根理論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EPD課堂教學實踐時,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滲透點;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生,鼓勵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說,要有新的教材觀和學生觀。這是新課程改革與EPD課堂教學實踐的結合點。(一)新的教材觀教材不是教學的至高權威和惟一依據。教師不是教材的執行者,而是教材的研發者。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研究後進行二次開發。(二)新的學生觀新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小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等。(三)正確評價「綜合滲透」(新的評價觀)評價一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效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需要把握兩點:1.把握好「度」。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並不是一節課中EPD的內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據學科特點、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來決定。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滲透點是長江洪災;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滲透點是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節課,則是在進行EPD教育。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滲透點,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為過多的堆砌而沖淡了學科教學本身的特點。2.要力求自然。在學科教學中滲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諧,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大段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事例、現象,讓學生體驗和頓悟,師生達到共鳴。北京5中分校劉鳳英老師《長江》一課,通過1998年長江洪災的一段資料分析,讓學生悟出人與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學校趙國紅老師《巴西》一課,通過熱帶雨林砍伐與保護的討論,使學生悟出環境與發展要協調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煙老師的《傳統工業區》一課,通過分析工業區繁榮-衰落-振興的過程,揭示人與環境協調-不協調-再協調的關系。北京55中劉愛英老師《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課,通過大量關於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圖片,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這些老師在教學中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了EPD教育的滲透。通過自然的滲透,既保證甚至提高了學科教學的質量,又使這節課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深化和升華,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
H. 新課程背景下,應該樹立怎樣的教材觀你在這方面具體是怎麼做的 聯系實際,談談自己在貫徹新課程的評價
1、學生是課程的主體
2、 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3、 關注數學的文化價值
4、教與學之間,更能體現創生性
I. 新課程背景下的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一、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的課就是好課——高效
我們經常可以在報刊上看到「有效學習」的提法,我覺得這個提法不夠確切,因為任何一項學習活動都可以稱得上是「有效學習」。既然稱得上學習,怎麼會無效呢?關鍵是學習效率的高低之別。也就是說,我們追求的是課堂教學的高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效率就可以稱為高效;只要一堂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目標明確是指:這節課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學會哪些技能,通過哪些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課堂上的情感體驗等;重點突出是指:這節課哪個知識點最重要,每節課只能有一到兩個重點,其他知識可用「講授式」或「學生閱讀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節課的重點有三個以上,那就無所謂重點可言了。一些老師總認為,什麼都要老師講,講了就心安理得,沒有講就不踏實。實際上,有些知識的鞏固可以通過學生自學、練習、測試等形式來實現。如果一堂課什麼都要講得那麼細,那麼「清楚」,那學生就「不清楚」了。因為,老師所能佔用的課堂時間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課堂時間應當還給學生去學習、去討論、去思考。
二、課堂指令清晰氣氛活躍的課就是好課——默契
一堂好課應當是課堂教學節奏明快、師生配合積極默契的課,而這樣的課一定是有經驗的老師上的。如果一位老師無法發出明晰的課堂指令,那麼師生默契的配合無從談起。如果一堂課老師不斷地發出模糊不清的眾多指令,那麼久而久之這位老師的「課堂指令」就慢慢變成「課堂紙令」——無人遵從的一紙空文了。如果一位老師的課堂指令「要求明確、時限清楚、落實到位」,那麼這種老師所主持的課堂(主持課而不是上課,上課有上講台居高臨下的感覺)就一定是師生配合默契的課堂。在這種課堂上,師生的思維活動一定是活躍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躍的課堂。
三、能夠充分利用課堂資源的課就是好課--智慧
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師,一定具有我所提倡的「把希望寄託於課堂,把希望寄託於學生」的思維。也就是說,他一定會把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的希望寄託於課堂之內,寄託於學生身上。誇美紐斯建立班級授課制時就強調,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勢就是集體性。這也正是課堂授課製取代私塾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把班級課制與因材施教對立起來,那就缺乏教育智慧了。課堂的第一資源就是學生的差異性。如果一位教師至今還不能認識到學生差異性所蘊藏的巨大作用,那他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師。
利用這一課堂第一資源的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學科小先生、建立靈活的學習小組(不要長期固化)、讓學習小組長幫助教師進行學習管理,讓學科小先生協助教師進行因材施教。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下,教師活得「很輕松、很瀟灑、很有成就感」。因為,當你看到「學科小先生們」嫻熟的講課技巧時,你會為所培養的學生中有人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而沾沾自喜。
四、能讓學生感到終身受益的課就是好課--難忘
2500多年前,孔子帶著一群學生在涼亭歇息,看到一個老人拿著塗有樹脂的竹竿在捉蟬,他的技巧非常好,百發百中,簡直是出神入化。孩子禁不住問老人:「您捉蟬的本領真高明,有沒有什麼秘訣?」老人微笑說:「蟬是很機警的昆蟲,一有動靜就會飛走。因此要先練習拿竹竿時能聞風不動,甚至在竹竿上放兩粒彈珠也不會掉下來,就可以開始捉蟬了。如果練到放五粒彈珠而不掉下來,捉蟬就象伸手拿東西一樣容易。所以我捉蟬的時候,專心一意,天地萬物都不能擾亂我的注意力,眼睛看的只有蟬的翅膀,能夠練到這個地步,還怕捉不到蟬嗎?」孔子聽了頻頻點頭,轉身對學生說:「聽明白了嗎?只有鍥而不舍,專心一意,才能把本領練到出神入化。」
對於孔子的學生來說,孔子的「這節課」只用了幾秒鍾,但這是一節讓他的學生終身難忘的課。真可謂世界最短的「名課」。對於安南來說,黑人老師用「白紙與黑點」來讓學生懂得做人道理的課讓他終身受益。因此,每位教師都要爭取上「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課」。這是眾多教育家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如果一位教師能夠在他的教學生涯中上一堂讓學生終身難忘的課,那是多麼令人激動的事啊。
五、思維量信息量延伸量大的課就是好課--慾望
記得多年以前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說的話:一堂課可以用四個量來衡量——信息量、思維量、媒體使用量和延伸量。這四個量顯然是越多越好。我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很有道理。雖然那位教師沒有給我解釋這四個量的含義,我的理解是:
信息量——是指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的所有信息的總和。它包括文本信息、師生的口語信息、老師的肢體信息等,內容不限於課本與練習,還應當是教材之外、校園之外的大自然與社會生活信息;
思維量——是指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維的時間與深度,是大腦的活動總量。思維量決定於教師或同學所提出的問題的質量。過難的問題與太淺的問題都會讓學生的思維量減少,教師有意無意的替代,無疑也會減少學生的思維量。
只要堅持我所倡導的兩句話就可保證思維量的增加:一是凡是學生能夠辦到的事教師決不替代;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去「自由地」學習;延伸量——是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的量。通過課堂教學,當學生走出課堂時帶著多少問題,帶著什麼問題,還有多少繼續學習這門學科的慾望。如果能夠有足夠的、學生能夠承受的延伸量,就能實現新課程所提出的「保持學生學習慾望」的目標
六、提供學生個體表現體驗成功的課就是好課--滿足
我認為,判斷一堂課是否好課,主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而非老師的課堂表演。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把「聽課」改為「看課」。在新課程所強調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需要得到老師有意識的落實。實現課堂學生情感培養的最佳途徑有兩個:一是個體表現,二是成功體驗。教師在設計一堂課時,要有意識地多安排部分學生個體表現的機會,盡量多地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創造成功體驗的機會。要知道對於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來說,一次課堂上個體表現的機會也許就會有助於樹立孩子的學習信心;一次成功的課堂體驗經歷,就可能幫助孩子獲得學習信心。如果一堂課上,能有一兩位學生得到個性張揚的機會,並得到老師、同學發自內心的掌聲與贊嘆聲,你能說比老師多講一道題目效果差嗎?讓孩子的望得到滿足的課就是好課。
七、多種媒體創設學習情景問題情境的課就是好課--直觀
這里所提到的多種媒體並非指「多媒體」,而是教學中老師所使用的多種媒體。包括電腦多媒體、黑板、影音資料、文字資料、教具、掛圖、圖表、圖片、實驗器材、小黑板;還有教師的表情、姿態、服飾、手勢;學生的大腦、手、口、耳等多種感官。凡是可以影響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東西都可稱為媒體。如果老師能夠充分恰當地利用多種媒體,哪怕是女老師得體的淡妝與漂亮的服飾,都可以影響課堂學習情景的創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應當成為教師的教學目標;雖然這只是過渡性目標,不是最終目標,卻顯而易見地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環境。同樣,為學生創造提出問題的慾望,創設解決問題的較為直觀的問題情境,也是有經驗教師的主要課堂追求之一。
八、提供當堂訓練當堂反饋的課就是好課--輕松
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方式必須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認為,這種改變主要應當表現在課堂結構的改變上。沒有課堂結構的根本改變,就談不上教學方式的改變。一節課如果還是老師從頭講到尾,這樣的課只會把理解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希望寄託在課外練習上。這是最令學生討厭的經典老課的普遍情形。改變的辦法很簡單:盡量壓縮課堂授課時間,擠出時間讓學生有當堂訓練、當堂反饋的機會。不久前我提出了「三分課堂論」——每堂課教師持續講課時間不超過15分鍾,學生合作學習質疑釋疑的時間不少於15分鍾,學生當堂訓練的時間保證15分鍾。這並非機械的劃分,而是一種課堂結構的大框架。只有保證課堂時間的大部分是學生學慣用的,學生的課外學習時間才會減少,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這樣的課你能說不是好課嗎?
九、能解決學生個性化問題的課就是好課--自信
我曾多次強調過,學校德育的最佳途徑之一是: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產生的困難,及時解決他們不會做的題目。在公開課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在課堂中巡課,但是「真巡」的份量有多重呢?如果在巡課過程中沒有發現任何一位學生的任何問題,這種巡課很有「假巡」之嫌。在課堂訓練中,教師要設法利用「學科小先生」的力量和教師個人的力量,來化解學生個性化的問題。也可以把學生的個體問題通過學習小組解決,通過教師的個別指導解決。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這一點,這樣的課就可以算是一堂好課。
十、能響起笑聲掌聲歡呼聲的課就是好課--快樂
一位有經驗的教師會不放棄任何一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調整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機會。哪怕是課前一句「請同學們看看老師今天的穿著與往常有什麼不同」的無聊話語,都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以起到調整課堂氣氛的作用。如果在一節課上能夠響起哪怕是一次的笑聲、掌聲都可以算是好課,要是有歡呼聲那就更可以算是好課了。因為,你的這節課至少給予學生一次體驗快樂的機會。課堂是青少年成長的地方,是他們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在無法擺脫學習壓力的今天,能夠產生課堂「三聲」的課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