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創新課程
『壹』 如何打造創新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一、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保障高效課堂實施 1、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前提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行為的效果與價值。因此,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認真研讀數學課程標准,全面落實臨沂市「三五四」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1)主體意識 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而不是教,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沒有學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就談不上教學。在課堂中,我們注意改變過去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多多傾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來,並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2)啟發意識 我們在備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深入地研討在學習的新內容中,學生哪些能夠自己學會,哪些難以學會,哪些內容學生學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什麼問題,課堂中怎樣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夠針對性強,講能講在需要時,導能導在關鍵處,問能問在點子上,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學會理解、掌握知識的方法,把數學方法的研究轉移到學法研究上來。使學生學有所獲,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民主意識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服務者,課堂中我們注意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在平等的條件下相互交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勇於發表不同的意見、觀點、見解。和諧良好的學習環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過硬的專業素質是實施高效課堂的保障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充實提高自己,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臨沂市「三五四」教學策略,和臨沭縣教研室的互動探究,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參加上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等等。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育教學規律,形成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為輔的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 3、教學反思使教師專業素質不斷提升 一節課上完之後,我們及時思考這節課成功之處在哪兒,失誤在哪兒;哪些地方力度不夠,哪些地方浪費了時間又沒取得好的效果;學生的眼神發亮的時候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學生埋下頭去,只給你一個頭頂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多問自己多思考教學過程,為下一節課做好准備,必然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功夫用在備課上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准備功夫,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率。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著眼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 (1)備課標:全面貫徹新課程標准要求,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把其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同時還要靈活使用新課標,一切有利於教育學生的教學行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學行為。 (2)備教材:通過對教材的研討,明確我們是利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因此必須吃透教材,掌握每一節課的重點、難點,弄清自己該教什麼,怎麼樣教,並且設計到教學過程中去,使教學過程活而有效。 (3)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體系,知道學生該學什麼,始終從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分層設計有利於學生探究和鞏固知識的練習題目,使每一位同學都有事可做,都有成功感,體驗學習的快樂。 2、精心設置教學切入點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好電影,精彩別致的開頭能迅速地吸引住觀眾,讓人產生非往下看的強烈慾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響,就可撥動起聽眾心靈中的琴弦,真可謂「轉軸撥弦兩三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堂教學也同樣如此,如果找准了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就能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例如:在教學「同類項」時,我在黑板上板書了「2a和3a」與「3x2y與4x2y」讓學生觀察各組中字母和字母次數的特點,學生齊聲回答了各組中所含字母相同,字母的次數也相同。見時機已到,我便開門見山地說「這節課我和大家共同學習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次數也相同的項,即同類項。需要達到的學習要求是:能夠正確掌握什麼樣的項叫做同類項。」學生聽後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新的一課便拉開了帷幕。 3、教方法比教知識更重要 「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提倡終身教育的理念,我們的教育並不是教給學生多少枯燥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這樣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方法指導下進行的學習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將是高效的。 4、能力訓練是課堂教學的歸宿 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都要堂堂有訓練,訓練的題目不在多而在精,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改變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而代之以能力訓練為中心和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為了使訓練更有成效,我們在集體備課時,精選題目,分別設置鞏固知識、能力提升和體現知識前後聯系的題目,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課堂上精講巧問,並進行必要的板演訓練和講評,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要著眼於能力訓練。 5、良好習慣讓學生受益終生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有無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學生的成材乃至於一生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特別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課前的預習習慣,要求學生預習時要弄清知識間的前後聯系,發現教材中的問題,這一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其次是課堂學習習慣,課堂上要主動學習,該聽課時要認真聽,認真記,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第三,課後的復習習慣,要求學生堅持先復習後做題。長期堅持,教學必定是高效的。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效率的法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好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主要是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數學教學要提高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才能引發他們求知的慾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歡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處處開啟學生的心智,課課給學生以知識、方法及新穎感,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中自覺的獲取知識和養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引起認知沖突,激發學生興趣 認知沖突是人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與所面臨的情境之間的沖突或差異。這種認知沖突會引起學生的新奇和驚訝,並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關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有理數乘方》這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出示一張紙,問學生:誰來說說這張紙大約有多厚?讓他們討論一陣子後,指名幾位學生估計厚度,大致統一後,我說:剛才同學們估計它的厚度大約為0.10毫米,假如把一張足夠大的紙對折再對折,這樣經過多次對折,它的厚度能否超過你的身高?大部分學生回答:不可能!有個別學生回答說:也有可能的。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可能……這樣學生就積極地爭論起來了。然後,我說,認為可能的坐左邊,認為不可能的坐右邊,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好!下面我們一起到《有理數的乘方》這知識的海洋里去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學生為了急於得到爭論的結果,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了。 2、精心設置懸念,激發學習慾望 慾望是一種傾向於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徵。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於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例如:有一天下午上數學課,我來到教室一看,有部分學生被和煦的春風吹得睡意朦朧,也有的學生顯得很疲憊。我想,照這樣下去,本節課很難完成教學任務。於是,我轉身將自己的扣子有意扣錯,然後再急轉身面向學生,學生見狀,哈哈大笑。這一小小地舉動,迅速驅除了學生朦朧的睡意,立刻興奮起來。我見時機已經成熟,就順勢進行了機變導入: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您的扣子扣錯了。同學們觀察得很細致,那麼,我的扣子是什麼形狀的?圓形的。回答得很好,這節課就和大家一起共同學習「圓」的有關知識。 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方面之外,教師還應具備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氣氛的能力、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等,這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貳』 羅貝爾《創新思維》課程學了又用嗎
也許會有潛移默化的用處。
『叄』 通過上創新創業課學到了什麼
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我認為,創新就是根據人們的需求,然後你去做了去完成了,那就是一種創新。通過學習創新創業一課,令我對大學生創業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們要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動手和實戰能力! 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創業的道路是充滿艱難和挑戰的。在創業和就業過程中要敢於競爭,面對失敗,總結經驗,逐漸成熟。陸向謙的創業創新課使人受益匪淺,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大學生可以在參加活動中來了解社會、了解市場,並鍛煉自己的能力。如果沒有實踐,那就是紙上談兵,並不能學到真正的東西體現價值。上了這節課之後讓我明白,創業是艱辛的,並沒有自己想的那樣簡單,要有思想准備,目標不能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為選錯行業而是因為中途放棄。所以我們大學生在捲入創業熱潮的同時,也要深刻地思考清楚,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我定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只要自己從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無論最後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人生的財富。
『肆』 創新學習的含義是什麼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口語上,經常用「創新」一詞表示改革的結果 。既然改革被視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促進創新的因素也被視為至關重要。
創新從哲學上說是人的實踐行為,是人類對於發現的再創造,是對於物質世界的矛盾再創造。人類通過物質世界的再創造,製造新的矛盾關系,形成新的物質形態。
創意是創新的特定形態,意識的新發展是人對於自我的創新。發現與創新構成人類對於物質世界的解放,既為人類自我創造及發展的核心發展的矛盾關系。代表兩個不同的創造性行為。只有對於發現的否定性再創造才是人類產生及發展的基本點。實踐才是創新的根本所在。創新的無限性在於物質世界的無限性。
『伍』 如何培養小學創新型人才,從課程
培養創新型人才,首先必須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然而,在培養目標的設計上,我們的大學普遍缺少對創新型人才素質的要求.對此,美國大學就不一樣,他們不僅關心人才培養目標,並且能與時俱進地確定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標准.比如,普林斯頓大學在本科生培養目標的12項標准設計中,就包含了創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具有清楚的思維、表達和寫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評的方式系統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於創新及獨立工作的能力;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斷什麼意味著徹底理解某種東西的能力;具有辨識重要的東西與瑣碎的東西、持久的東西與短暫的東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維方式;具有某一領域知識的深度;具有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相關之處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學不止的能力.針對這一具體明了的培養目標,普林斯頓大學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有的放矢、有依可循、有據可查.
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設計上,我們的大學還有一個理念需要更新:大學不僅是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勞動力輸出基地」,還應培養可以運用所學知識於自主創業的人才.因此,在培養目標的設計中,應當體現對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要求.
設計科學的培養模式
培養模式主要包含三個要素:教學制度、教學模式和人文環境.在培養模式的設計方面,大學總體上應該在面向社會實際、強調學科交叉、重視能力培養、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團隊精神、訓練系統思考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教學制度的設計及其改進.我們的大學在教學制度方面有三個方面可以有所改進.一是採用學分制.學分制不僅只是一種教學管理的制度,它還集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以充分學習自由的辦學理念.在美國不少大學,如果學生對學校開設的所有主修都不滿意,經教師指導、學校相關委員會批准,還可自己制定一個主修計劃.這種做法既尊重了學生的興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而興趣和個性正是學生今後創新的前提.二是建立暑期學制.為一些求學欲很強、有自己發展特殊要求的學生提供一些科學研究訓練、素質拓展教育、專業深化教育、工程實踐教育或職業培訓教育等,對於他們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大學無論師生都很重視暑期學制的利用.三是本科生參與研究.美國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無不設有本科生研究計劃,將之作為一種必要的人才培養制度,並設有表彰本科生優秀研究成果的獎勵制度.美國大學生的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社會應用價值和一定的創新性,與我們大學生的一些小論文或調查報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他們的研究從選題立項,到研究實施、成果鑒定都嚴格按科研程序進行,因此,大學生從中受到的科學研究訓練也是完整的.
教學模式的設計及其改進.在課程設置上,美國大學十分重視通識課程的作用.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學生開設了幾十門之多的藝術課程,一方面滿足學生人文素質發展、開闊和培養形象思維、陶冶情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從緊張的理工科學習中放鬆精神和情緒,從而更有利於科學創造.美國大學也十分重視創業課程的作用.據調查,37.6%的美國大學在本科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23.7%的大學在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38.7%的大學同時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關於教學方法,美國大學特別重視小型討論班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如1999至2000學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共開設5735門本科課程,其中52%的課程為8名以內的學生開設,75%的課程為15名以內的學生開設.這種人才培養的方式有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思維批判性、創造性習慣和精神的養成.同時,他們十分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如MindandHand(動手動腦)既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校訓,也是他們的課程模式.
人文環境的營建.其一,重視「追求科學、崇尚真理」和「對國家負責」的大學使命和大學精神文化的營造.大學應使大學里的學者和學生熱愛學問、忠誠學問並獻身學問,這既是大學的本分,也是大學對國家負責的資本.然而,我國不少大學缺乏這樣一種以科學為己任的使命意識,更沒有將嚴謹治學作為研究科學的第一要務,浮躁、急功近利,媚上、媚錢和媚俗.在這樣一種缺乏崇尚科學、追求科學的精神,缺乏以科學精神為人類和國家作出貢獻的使命文化的環境里,能有幾人安於做真正的學問和科學研究?其二,重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學生的包容文化的營造.美國耶魯大學雷文校長被問及中國學生有什麼缺點時說:「中國學生太聽話了.」一所期待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大學,首先應該有一種能容忍並鼓勵學生進行學術質疑和批判的人文環境.大學正是有不同學術思想的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的不斷交鋒,學術才獲得發展的條件,學生才能從大學及教師中獲得學術應有的精神.早期的清華大學能培養出一批如錢鍾書、楊絳、季羨林、費孝通、曹禺、吳組緗等名家大師,也得益於其容忍「狂生」的包容文化.其三,重視培育大學競爭意識的文化營造.在美國不少大學都有自己競爭的目標,如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等都是彼此競爭的「勁敵」.大學之間的競爭不僅激發大學的生機、活力和動力,同時也會有力地促進學生不甘示弱、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我國大學包括某些著名大學當前的問題是,不僅缺乏與世界優秀大學進行人才競爭的實力,更缺乏與之競爭的意識,尤其在人才問題上各校之間似乎保持著高度的友誼,彼此極少有人才的競爭和流動,這種狀況對一流大學的建設並非有利.
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
法國教育社會學家埃米爾·塗爾干指出,教育的成功取決於教師,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決於教師.世界各國著名大學的共同經驗證明,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既是決定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所在.正因此,美國耶魯大學的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都要驕傲地告訴新生:在耶魯,教導你們的教師都是各自研究領域中的國際級領先者,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為知識的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優秀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學科專業的指導方面,更在於由他們帶給學生的追求科學、獻身科學、嚴謹做學問的精神和思考、研究問題的方法,以及由他們形成的知識至上、真理至上的優良教風和學風.
對照我國大學,有學者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不少老師已經淪為教書匠,教學不是智慧的啟迪,而是程式化的知識灌輸,機械地記住結論.更嚴重的是,我們既缺乏一批把追求科學、追求創新視為自己學術生命的高水平的學術領袖型教師,而且缺乏美國大學那種把發現、培養、扶植優秀學生視為教師天職的教師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我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主要是教師隊伍水平的差距.我們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如: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學科帶頭人缺乏,教風和學風不良,教育理念落後,教師人事制度刻板,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教師.明智的大學領導者,必然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擺到學校發展戰略最重要的位置,必然集中優勢資源,創造各種條件促進高水平師資隊伍的形成與發展.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否則大學以及「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都失之意義.
『陸』 哪些學生適合學習EdgeMakers創新課程
EdgeMakers適合於K12以內的中小學生,有多種形式的課程產品和服務,EdgeMakers主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通過從小建立青少年的創造力流程,應用創造力去解決任何問題,加強批判性思考能力,通過調查真實世界的棘手問題並獨立自主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 為有志於全面發展自身綜合素養的學生提供更專業、系統的能力培養服務,涵蓋升學背景提升、創新學術能力培養、創新賽事輔導及未來職業探索等多項學業規劃和教學服務。
『柒』 你希望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學習獲得些什麼對本課程有哪些期待和建議
希望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學習獲得知識。
『捌』 如何實現素質教育課程和教學的持續創新
素質教育課程化創新思考 一、素質教育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1.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教育的新要求。一方面,新知識和新技術源源不斷涌現出來,其內容和數量呈爆炸性增長,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此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已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將所有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因此,學生的再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變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用人單位已不僅僅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也更加關注勞動者多種素質和能力的集成。以《北京青年報/人才時代》、《中國大學生就業》和《中國青年雜志》的一項調查為例,用人單位最為看重的求職者綜合素質依次是:團隊精神、專業能力和背景、創新能力、適應公司文化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然而,與時代要求相對應的現實情況則是:一方面,大量的高職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很快落伍,且又缺少快速重新「充電」的能力,市場競爭力不強;另一方面,由於他們片面地掌握特定的知識和能力,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其職業生涯發展遇阻。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應當主動呼應社會經濟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可行策略,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2.高職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如何從規模擴張過渡到
內涵建設,是我國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院校數和在校學生數均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做大到做強,亟需在內涵建設上下功夫。高職教育的發展轉型,需要我們樹立科學的辦學理念,遵循教育發展規律,探究職業教育作為「跨界」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現實中我們的教育過於強調以就業為導向,人才培養立足崗位技能的強化訓練,片面理解學業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在這一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學生成為「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同規格、同標準的技能型人才,雖然暫時或貌似解決了學生上崗就業問題,但對學生的崗位遷移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影響卻伴隨學生整個職業生涯。職業教育與所有教育一樣,必須以德育為先,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積極開展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有力體現,也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 3.黨和國家教育改革的意志。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素質教育的開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由此,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思想理念迅速得到了推廣和實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更是的高度。教育部《關於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也要求:「高等職業學校要……重視學
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可見,頂層的制度設計者已經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提供思想引導和政策支持,鼓勵積極探索和思路創新。但是與其他類型教育相比,高職院校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行動有些遲緩,提升的空間仍然很大。高職院校應抓住轉型發展的契機,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以謀求自身內涵的豐富和力量的壯大。總之,社會經濟的新形勢、高職教育自身的發展以及黨和國家教育改革的意志,都要求高職院校積極展開素質教育。因此,高職院校應強調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把素質教育理念貫穿於高職院校辦學的全過程,把相關理論與方法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之中。 二、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人才培養理念容易出現偏頗。我國高職教育有很強的職業指向性,針對特定崗位培養技能型人才。在立足職業和專業特點的基礎上,一些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路徑,提出了多種人才培養模式,譬如產學研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訂單培養模式、「2+1」模式、頂崗實習模式,等等[3]。這種教育與職業直接掛鉤的做法本身無可厚非,但是發揮到極致,則易產生另一種傾向,即把受教育對象當作「待加工」的「半成品」進行統一「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