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發布時間: 2020-11-28 11:40:35

① 為什麼說心理學理論不能作為幼兒園課程唯一的基礎論述題

現在的年輕人是還沒年輕就沒了青春, 要是你說的通過了,那那些孩子還沒長大就老了

② 電大幼兒園課程論為什麼說心理學理論不能作為幼兒園課程唯一的基礎

③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是什麼他們分別解決了幼兒園課程中的什麼問題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
基本知識體系:
課程的基礎,是指影響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主要因素。幼兒園課程與一般的學校課程相比,有其特殊之處,主要表現為:
1、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個體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強調社會需要和知識體系;
2、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兒童直接經驗的獲得,而不是間接知識的傳授;
3、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整個兒童」的發展,而不是某個方面的發展。
一、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基礎
(一)心理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1、認知心理學與幼兒園課程
(1)皮亞傑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① 皮亞傑知識建構理論概述
皮亞傑感興趣的是發生認識論的研究。新皮亞傑主義者凱斯(Case,R)在論及皮亞傑理論對兒童認知發展研究所作的傑出貢獻時,將皮亞傑理論的核心思想歸納為五個方面:
A 對處於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往往在不同領域中獲得形式上相似的理解,可解釋為:因為這些理解都需要使用同樣基本的邏輯結構;
B 對智慧發展的確定順序具有普遍性,可解釋為:較高層次的邏輯結構是通過較低層次的結構組合而成的,因此它遵循著某種邏輯順序;
C 對未成年的兒童尚未表現的某種理解力,可解釋為:只有當一定的邏輯結構水平建構完成之後,兒童才能獲得這理解,而這種邏輯結構的建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D 嬰兒最早的動作學習與以後出現的比較復雜的學習形式間存有平行現象。
E 最後,對於兒童在能得益於某種經驗之前必須獲得一定的准備,可解釋為:在兒童尚未獲得適當的邏輯結構之前,不可能得益於某種經驗,因為他們尚無同化它的內部機制。
② 皮亞傑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皮亞傑對教師提出了三條相互關聯的建議:為兒童提供實物;讓兒童自己動手去操作;幫助兒童發展提出問題的技能以及應該懂得為什麼運算對於兒童來說是困難的。
凱斯根據他對皮亞傑理論的理解,提出了皮亞傑理論在教育中運用的一些要點,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A 兒童接受的教學應同他們能夠達到的智慧機能的類型相適應;
B 教學採取的一般方法應當能夠促進自我調節或建構的過程。
從皮亞傑理論中得到啟示,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開始強調兒童的自主活動,強調為兒童提供實物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強調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兒童的自我調節和反省抽象。皮亞傑理論使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主張教育應適合不同水平的兒童的發展,教育要促進兒童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① 維果茨基理論概述
維果茨基理論的核心是「無論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還是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發展應被理解為對心理機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形式的改造和運用各種符號系統對心理機能的間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
② 維果茨基的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近些年來,維果茨基學派的理論已對幼兒園課程的編制和實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維果茨基的理論獲得啟示,幼兒園課程應該既能適合兒童發展,又能對兒童的認知具有挑戰性;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幫助兒童獲得智慧的和社會交往的技能,特別重要的是獲得語言的技能;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通過提供支持,對兒童的思維提出挑戰,並使兒童獲得成功;幼兒園課程還應該為兒童提供文化工具,幫助兒童適應所處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③ 維果茨基理論與皮亞傑理論的比較和整合
A 邏輯思維的兩個方面
福門等人曾對皮亞傑理論和維果茨基理論進行過一些整合,他們提出,邏輯思維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發明,其二是證實。
B 動手操作的經驗
皮亞傑理論和維果茨基理論都強調動手操作的重要性。但是,維果茨基認為,動手操作首先是一種接受文化影響的模仿形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習者逐漸掌握前口頭語言的象徵意義。
C 外部規則與邏輯運算
維果茨基等人強調通過操作形成技能。在此過程中,有許多外部規則,這些外部規則以語言為中介,由專家傳遞給兒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專家控制這信息。
④ 文化工具與物理知識
維果茨基認為,知識來自成人已經發明的工具,諸如語言、玩具、電視等,其中主要是語言。兒童開始根據他所聽到別人在過去的活動中所用的語言來規范自己的行動。一旦思維建立了,兒童就會通過某些過程將語言的一些方面進行內化。認知發展的方向首先來自文化工具,然後到達兒童。這個過程並非只是簡單地記住工具特徵的過程,而是一個在自己心理水平上將外部工具重新建構的過程。
⑤ 歷史——文化學派理論與社會建構理論的異同
維果茨基與杜易斯等人的社會建構立場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A 維果茨基並沒有提出,在同伴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一個知識水平較低的兒童有可能幫助另一個兒童在較高的水平上去理解一個概念。
B 維果茨基認為,學習者經過一個由符號——指示物之間的關系逐漸到符號——符號之間關系的轉變。
C 與維果茨基相比較,杜易斯等社會建構主義者對「建構」概念的界定更為深刻。
2、成熟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成熟理論主張人類發展過程主要是由遺傳決定的,人類的基因以系統的方式按一定的規律發展,雖然環境會影響自然的發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變這些發展模式。
被稱為兒童研究運動之父的霍爾,在兒童發展方面所作的研究,反映了發展是基於遺傳的這一觀點。霍爾的研究繼承了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他認為「個體發展復演種系發展的過程」。霍爾被認為是建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驅,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張教育應順應兒童的天性和發展規律,而不是去遵循來自外部的規則。
3、精神分析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精神分析理論是弗洛伊德首創的一個心理學流派。精神分析理論的產生源於有關無意識的早期論斷。弗洛伊德將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區域,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人格結構說。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構成,本我是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它急切的尋找出路,要求盡快得到滿足;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主要是對本我的控制和壓抑;超我則是人格的最高層,它指導自我,限制自我。
4、行為主義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1)理論概述
行為主義理論家反對內省,否認意識,認為對人的心理研究應當集中於可觀察的行為,主張運用實驗方法進行研究。
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斯金納在許多方面堅持華生的早期行為主義立場,認為行為科學家的任務就是在實驗者所控制的刺激條件和有機體的反應之問建立函數關系。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並根據強化原理設計了各種應用性技術。
(2)行為主義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行為主義理論在世界范圍內曾是心理學界的主流,它曾對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例如,幼兒園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的依據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從行為目標、課程內容到課程的評價,構成目標模式的經典性程序,特別是行為目標的確立成為目標模式的邏輯起點。
(二)心理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1、把發展理論等同於教育理論,把「是什麼」的問題等同於「應當是什麼」的問題,實際上降低了發展理論作為科學的客觀性;
2、把發展作為教育的結果,強調了兒童能做什麼,而不是兒童應該做什麼,而兒童應該做什麼的問題是最有教育意義的,需要從哲學和倫理學上來闡明,而不是發展理論所能解決的;
3、過分依賴發展理論,就會使教育者將社會價值的問題擱置一邊;
4、依賴於發展理論來決定教育目標,會模糊教學內容的政治傾向性,意在指出課程的選擇應由發展的適宜性來確定,而非政治的和道德的優先性來確定;
5、任何發展理論都有兩種假設,一是可以用發展理論來解釋和預言的有關兒童發展和行為的部分要多於任何其他理論要解釋和預言的部分,二是認可那些由系統的理論來解釋的行為,而否認那些不可用理論來解釋的行為;
6、發展理論的研究多以對白人兒童研究所得的結果來衡量所有種族、民族的兒童,將不符合理論結論的兒童都排除在正常兒童之外,這是不公正的。
二、幼兒園課程的哲學基礎
(一)哲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1、經驗論和唯理論
經驗論者的基本立場是,在人的頭腦之外,還存在一個現實的世界,它完全獨立於人的認知過程,主體通過感知,反映了客觀存在的知識。
經驗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英國近代哲學家洛克,他提出了徹底經驗論的「白板說」,即兒童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麼式樣的」,他認為,全部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知識歸根到底是來源於經驗的。
洛克的「白板說」源於亞里士多德的「蠟塊說」。當亞里士多德說,心靈對金戒指的反應,就像蠟塊上印上了金戒指的圖紋,而不是黃金本身時,這種論調雖有質與形相分離之嫌,但其中卻包含了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
唯理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畢達哥拉斯的神秘的「數」觀念和柏拉圖的理念論,但是,作為唯物主義經驗論和白板說相對立的唯理論,則主要是由笛卡兒、萊布尼茨和康德加以繼承和發揚。
笛卡兒認為,人的觀念有三個來源,這就是天賦的、外來的和虛構的。天賦觀念是人的一種能力,來自自己的本性。在笛卡兒看來,認識自然的唯一途徑是理性的演繹,而演繹要求一些普遍的概念或公理作為其出發點,這些概念和公理是天賦的。
康德在認識論上的基本傾向是想要調和經驗論和唯理論、「白板說」和「天賦觀念」,他一方面不滿意唯理論和「天賦論」的專制和獨斷,另一方面,他又覺得經驗論和「白板說」過分淺薄,他把認識看成是從感性到悟性,再由悟性到理性的發展過程。
福祿貝爾的哲學觀是唯心主義的,他相信,沒有經驗,理念也能被抽象地確證,經驗僅能表明理念,而不能創造理念。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帶有宗教的神秘色彩,他認為,宇宙是一個統一體,其中心是神,人和宇宙萬物普遍具有神的本原。他認為,兒童具有活動、認識、藝術和宗教四種本能,其中活動的本能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為創造的本能,教育就是要促進這種本能的發展。他強調教育游戲是兒童早期教育的基礎,他為兒童設計的名為恩物的游戲材料均具有象徵意義,旨在通過恩物開發兒童的發展潛能。
福祿貝爾積木是由圓形、三角形和四角形三種基本形狀組成,基於顏色、形狀及數量都是上天賜予的想法,這些玩具稱為「恩物」。
蒙台梭利設計的課程反映了相當強烈的經驗主義色彩。她強調兒童的感官訓練和肌肉聯系,設計了一整套訓練感覺活動的教具和發展動作的器械、設備,讓兒童在教師創造的環境中實現自我教育。
2、實用主義哲學
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站在經驗論和唯理論之外,把經驗看作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主體與客體之間連續不斷相互作用的產物,兒童的生活是一個整體,而教育機構為他們提供的各種學科卻將他們的世界割裂和分解了。
(二)哲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為什麼說哲學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基礎之一?
作為幼兒園課程的基礎之一,哲學為課程提供有關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性質、知識的類別、認識過程以及知識的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認識,所有這一切,對於幼兒園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特別是對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取向的判斷、幼兒園課程設計模式的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組織和選擇等都會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
從不同的哲學立場出發,會有不同的知識觀,就會對兒童早期的生活和未來生活的成功需要什麼知識持有不同的看法,從而對如何編制幼兒園課程有不同的做法。盡管在考察幼兒園課程基礎時,似乎有偏重於心理學的傾向,但是,正如埃爾金德所言,「考慮兒童發展理論對於確定我們如何去教兒童是重要的,但是,兒童發展理論不可能單獨就為我們應該教些什麼提供指導」。
三、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在社會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特別是20世紀初教育社會學從社會學中分化出來以後,研究者們開始在社會背景下從不同的角度透析社會與課程的關系,形成了功能理論、沖突理論、解釋理論等不同的流派。社會學提供社會發展、政治經濟變革、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思想,社會學的研究指出,課程是受社會各種因素影響,並受不同社會觀支配的。
與學校課程相比較,幼兒園課程似乎較少受社會因素影響和制約,但是事實上,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等社會因素時時刻刻在影響著幼兒園課程。例如,政治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
幼兒園課程與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社會文化不僅決定了個體的發展方向,也決定了培養人的教育機構的發展方向。課程以及構成課程的教育目標、內容、方法和價值體系等,在每個社會中都是由社會文化衍生出來的。
布魯納曾對自己的親身經歷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課程改革運動的失敗發表過意見,他說:「離開了社會背景,課程爭論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了。」因為「不顧教育過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來論述教育理論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淺薄的,勢必在社會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視」。
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早期,一批對跨文化研究有興趣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曾對美國當今社會主要的文化組成群體在家庭組成、家庭成員的角色、家庭成員期待、兒童培養和訓練、親戚關系、價值觀和信仰、人的內在特徵、教育和學習特徵、對文化的認同、態度、問題解決的方式等方面作過大量的對比研究。
研究者們相信,家庭文化上的差異與兒童的學習背景、發展變化和社會調整是緊密相連的,為兒童編制的課程是不可能脫離這些文化背景的。
在對社會文化強調的呼聲中,全美早期教育協會在1997年新版的指南中,對於在知識體中充分考慮兒童生活和學習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作了強調,並將這一點與修改以前的「發展適宜性課程」的另兩個方面(適合年齡和適合個體差異)並列,作為該組織對發展適宜性課程概念的基本陳述:
1、關於兒童發展和學習的知識,即與人類年齡特徵相連的知識,允許人們在兒童的年齡范圍里對什麼樣的活動、材料、交互作用或經驗是安全的、健康的,兒童對此有興趣的、可完成的,並對兒童有挑戰性的等作出一般的預測;
2、關於群體中每一個個體兒童的長處、興趣和需要的知識能被用於適合個體差異和對個體差異作出反應;
3、關於兒童生活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能保證兒童的學習經驗對兒童本人及其家庭是有意義的、有關聯的和受到尊重的。
所以,為什麼說社會學也是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呢?因為,幼兒園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會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同時也會因其保存、傳遞或重建社會文化的職能而對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產生作用。即使是為學齡前兒童編制的課程,其背後也隱含著與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等相適合的基本假使和價值取向。

④ 為什麼說心理學理論不能作為幼兒園課程唯一的基礎

1,學校課程最重要的學習知識,領會,理解教材,不是心理的調試,心理調試不可過度,否則會成為影響
2,心理學就目前來說,其作用非常並沒有那麼巨大,第一個是心理學本身並不是萬能的,它的各種理論知識不能夠解決形形色色的實際問題,而且心理學學說形形色色,佛洛伊德性學說,人本主義說,社會本位,個人本位,自由主義學說等其本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缺陷,馬克思的萬能學說又不具有可操作性。
3,中國心理學人才其實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專業的,很多所謂的專家都非常業余,連真正尊重上層的理解都費勁
4,應當非常慎重應用一些心理學說在幼兒以及青少年上,因為這個階段對他們非常重要,更不可盲目嘗試自己的想法

⑤ 緊急!直接指導式的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1.行為主義理論2.心理動力理論3.成熟論4.多元智能理論

你問的是什麼? 假如正在考試,那麼選第四個答案吧。。。

⑥ 幼兒園課程論為什麼說心理學理論不能作為幼兒園課程唯一的基礎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