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统计学生的成绩
❶ 如何进行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课考试成绩的公正公平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认真的分析,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质量分析不能把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学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因此要采取随机抽取各班部分学生的考试分数,利用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分析那些知识点掌握的好,那些知识点还应继续加强,今后应该怎样教,让学生听得懂,掌握牢,相应地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❷ 如何用Excel电子表格统计学生成绩
必须要有学生的各科目成绩。
1、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各科目的总专分可以用sum函数,
2、对学生进行排名次处理,属单科成绩进行排名次、总分排名、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用RANK、sumproct函数或者符合数组函数。
3、平均成绩可以用AVERAGE函数或者数组公式计算
4、还有及格率、达标率等等各种占比。用到很多函数。
你么有具体的诉求没法局图个你答案。上传带行列号的有数据示例的表格截图,清楚说明已知条件,达成什么样的结果,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你准确的答案。
❸ 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统计学生的成绩如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上传: 吴春燕 更新时间:2012-5-5 7:26:38吴春燕 第一.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评价活动回。
方法是由人制订的答,正确的意识产生正确的方法。只有对旧的评价方法进行批判才能制定正确的评价方法。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就是“面
❹ 如何用Excel函数快速统计学生期中考试成绩
期中考试结束,各学科考试成绩迅速汇总到班主任这里。这时候,班主任最忙的,就是要迅速统计各学科成绩的各项指标,比如平均分、最高分、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各学科分数的频率统计等等。虽然现在普遍都在使用Excel进行这项工作,不过,要想使这项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那还得请Excel函数来帮忙才行。
汇总到班主任这里的成绩表如图1所示,各科成绩分布在C2:C95单元格区域。我们先在K2:Q15单元格区域建立如图2所示表格用以存放各项统计结果。
先点击M3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AVERAGE(C2:C95),回车后即可得到语文平均分。
点击M4单元格,输入公式:=MAX(C$2:C$95),回车即可得到语文成绩中的最高分。
优秀率是计算分数高于或等于85分的学生的比率。点击M5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2:C$95,">=85")/COUNT(C$2:C$95),回车所得即为语文学科的优秀率。
点击M6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2:C$95,">=60")/COUNT(C$2:C$95),回车所得即为及格率。
选中M3:M6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向右填充公式至Q6单元格,松开鼠标,各学科的统计数据就出来了。
再选中M5:Q6单元格区域,点击菜单命令“格式→单元格”,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点击“数字”选项卡,在左侧“分类”列表中选择“百分比”,如图3所示,确定后可将M5:Q6单元格区域的数据转变成百分比形式。
至于各科分数段人数的统计,那得先选中M8:M15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FREQUENCY(C$2:C$95,$K$8:$K$15)。然后按下“Ctrl+Shift+Enter”快捷键,可以看到在公式的最外层加上了一对大括号。现在,我们就已经得到了语文学科各分数段人数了。在K列中的那些数字,就是我们统计各分数段时的分数分界点。
现在再选中M8:M15单元格,拖动其填充句柄向右至Q列,那么,其它学科的分数段人数也立即显示在我们眼前了。
最终的结果如图4所示。如果觉得K列的数据有碍观瞻,那么可以选中它们,然后设置它们的字体颜色为白色就可以了。
❺ 如何用excel统计分析学生成绩
新建一张工作表,在表格中输入相应的数据,如学科、姓名、学号,学生成绩等,如;我们输入24个学生的成绩作为演示。下面的数据是我们最原始收集到的数据,我们现在就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2
在每个学科后面插入一列,在表头中输入学科排名,如语文课后面这一列输入“语文排名”;在最后两列分别输入总分和总分排名;如所示;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3
在表格后面输入统计指标,如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我们计算时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科目的指标。如所示;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我们一般喜欢把总分第一名的学生排到第一,所示,我们先求出学科的总分来。在O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C2+E2+G2+I2+K2+M2),如,通过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学生的总分计算。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对总分进行排序,我们把光标移动到总分列,点击“数据”-“排序”,主要关键字我们选择总分,按降序的方式进行排序,如所示;设置好后点击确定;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这一步我们就可以来求学生的总分排名了,大家注意这一步不要用自动填充功能给总分编序号,因为可能会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我们用公式来编写,如果出现分数相同,那么排名也将相同,名次自动往后推。我们在P2中输入公式 =RANK(O2,$O$2:$O$25),大家一定要用上"$"符号引用,不然排名将会出错;自动完成数据填充。如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学会了上面这一步,我们对学科单科排名也就简单了,我们分别在 D2,F2,H2,J2,L2,N2,中输入公式 =RANK(C2,$C$2:$C$25),=RANK(E2,$E$2:$E$25),=RANK(G2,$G$2:$G$25),=RANK(I2,$I$2:$I$25),=RANK(K2,$K$2:$K$25),=RANK(M2,$M$2:$M$25),可以求出第一条记录在所有记录中的排名。如;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我们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所有单科成绩的排名,如,可以看出,分数相同的学生的排名也是相同。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下面我们来求学生的平均分,在c27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C2:C25),如,我们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它学科平均分的计算。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用同样的方法,使用MAX()计算最高分,MIN()计算最低分;countif()计算及格人数,这个函数的具体用法请大家网络找一下,这里只告诉大家用这个函数实现,我们在公式栏输入=COUNTIF(C2:C25,">=60"),在优秀人数中我们改为=COUNTIF(C2:C25,">=90"),之后 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它单元格的填充。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现在我们来计算及格率和优秀率,及格率(优秀率)=及格人数(优秀人数)/总人数,我们刚才计算的及格人数在C32单元格,学生总数为24,所以在公式中输入=C30/24,同理,在优秀率中输入=C32/24。自动完成后面学科的计算。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选择中 c31:m31和c33:m33,设置数据以%显示;如图所示。接着我们删除排名列中的统计指标。因为这些数据是复制过来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它。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一张统计分析表格基本就制作完成了,我们只需要对表格进行一定的美化处理就可以了。
excel成绩统计分析的完整过程
❻ 电子表格中如何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可以用什么方式
一、快速转换学生考试成绩等级
有的时候,会遇到要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按实际考试分数转换成相应成绩等级的情况,如将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成绩转换成“A+”形式,85-89分的成绩转换成“A”形式...。一般情况,在EXCEL表格中大家会采用IF()函数来设计公式进行转换,这样所设计的公式会变得很复杂,如果进行转换的成绩等级类型超过IF()函数的最大嵌套(7层)时,IF()函数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我们可用如下的方法来简化操作。
1、打开学生成绩工作表。
2、在G2到I12单元格录入考试成绩分数段与考试成绩等级对照表。
3、在D3单元格录入公式“=INDEX(I$3:I$12,MATCH(1,(C3>=G$3:G$12)*(C3<=H$3:H$12),0))”,由于该公式为数组公式,在录入完上述内容后,必须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为上述公式内容加上数组公式标志即大括号“{}”。该公式的作用就是,根据C3单元格中的学生成绩,在D3单元格自动将该成绩转换成相应的成绩等级。
4、将光标移到D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柄至D12单元格,将公式进行快速复制,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转换学生成绩等级的工作。
5、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将G2至I12的单元格区域设置为“隐藏”,以使表格更加美观。
二、快速统计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在利用EXCEL管理学生考试成绩时,常常要统计各分数段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如果采用下面介绍的这种方法,就能使这项工作变得非常方便。
1、打开学生成绩工作表(本例仍使用上例的工作表)。
2、在G3至G6单元格录入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段点。如在本例中采用的统计分段点为:60、69、79、89,即统计60分以下、61-69、70-79、80-89、90分以上五个学生考试成绩区段的人数分布情况,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此进行不同的设置。
3、选中要进行公式设计的单元格区域B14至B18,按下F2键,录入公式“=FREQUENCY(C3:C12,G3:G6)”,由于该公式为数组公式,在录入完上述内容后,必须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为上述公式内容加上数组公式标志即大括号“{}”。
4、当上述操作完成后,在B14至B18单元格就迅速得到了正确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情况。
5、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设计统计区段时,这个统计区段必须比统计分段点的数据个数多一个。这个多出来的统计区段表示超出最高间隔的数值个数。例如,在本例中,我们设计的统计分段点为60、69、79、89四个数值,这时要想取得正确的统计区段分布数据,就必须在B14至B18五个单元格中输入 FREQUENCY() 函数计算的结果,多出来的这一个单元格将返回学生成绩表中大于90分的成绩的人数。
❼ 利用excel统计学生成绩
对于教师而言,经常需要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统计,会被一些常见问题难住。碰到的难题主要有:如何统计不同分数段人数、如何在保持学号不变前提下进行排名、如何将百分制转换成不同分数段与如何用红色显示不及格的分数等,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加以分析和讨论。
本文假设读者已对Excel的基本操作已经有一定基础,已经掌握如何进行求和、求平均和如何使用自动填充柄进行复制公式等操作,本文对这些一般性操作不做详细介绍,仅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操作技巧进行讨论。
一、Excel统计学生成绩时的四个难题
假设在统计学生成绩时,我们需要统计出如图1所示的相关结果。
这里,假设学号、姓名、成绩等列及行15都已经事先输好,需要让Excel统计其他的相关数据结果。这时,成绩统计中主要难解决的问题及它们在图中的位置如下:
问题1:如何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图中A16——E16)
问题2:如何在保持学号顺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学生成绩名次排定?(图中F2——F13)
问题3:如何将百分制转换成不同的等级分?(图中“等级1”与“等级2”列)
问题4:如何使不及格的分数以红色显示?(图中红色显示部分,即第12行)
二、解决统计学生成绩时的四个难题的方法
下面,针对上面提出的四个难题分别讨论解决的方法与技巧。
1、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
统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是非常常见的需求,其所需结果如图1中A16——E16所示。这里,假设需要统计90——100、80——89、70——79、60——69及低于60分五个不同分数段的人数。
通常,统计不同分数段最好的方法是利用COUNTIF(X,Y)函数。其中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X为统计的范围,一般最好用绝对引用;第二个参数Y为统计条件,要加引号。
对于小于60分的人数只要用一个COUNTIF( )函数,如在E1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13,"<60")。
对于其他在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需要用两个COUNTIF( )函数相减。如在A1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13,"<=100")-COUNTIF($C$2:$C$13,"<90"),即用小于等于100的人数减去小于90的人数。
如果要统计80——89、70——79与60——69分数段的人数,只要利用自动填充柄将该公式复制到右边三个单元格,再把"<=100"与"<90"作相应的修改,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❽ 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抽测部分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成绩统计分析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课考试成绩的公正公平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内的针对容性,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认真的分析,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质量分析不能把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学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因此要采取随机抽取各班部分学生的考试分数,利用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分析那些知识点掌握的好,那些知识点还应继续加强,今后应该怎样教,让学生听得懂,掌握牢,相应地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❾ 如何用excel统计学生的成绩
用rank函数可以解决。举例说明。
例如有如下数据表。
❿ 巧用Excel公式统计和分析学生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完毕,教师需要统计分析学生的成绩,例如计算本班学生名次、本年级学生名次、单项成绩排名等。借助Excel公式,我们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搞定这一切!
基础分析:学生成绩排名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建一个工作簿,将它命名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在其中新建一个“学生成绩明细表”,输入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这个过程只有手动输入,没有捷径可走。
在此工作表的K2、L2、M2中输入总计、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再在K3、
L3、M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E3:J3)”、“=SUMPRODUCT(($D$3:$D$144=D3)*($K$3:$K$144&
gt;K3))+1”、“=RANK(K3,$K$3:$K$144)”,分别用来计算每个学生的考试总分、在本班排名以及本年级的排名,并将这些公式复
制到下面对应的单元格中,学生的考试排名就出来了。
图形分析:直观展示结果
方便对比各科成绩
虽然通过函数分析了成绩,但是用数字显示枯燥无味且不直观,利用图表会更加形象。编辑图表时,选择I37单元格,设置其数据有效性的来源为“=$C$4:$C$8”,
然后将分析结果表中的列名复制到B3:G33中,在第一门课程“地理”下面的B34中输入公式
“=VLOOKUP($I$44,$C$4:$I$8,COLUMN(),0)”,并将此公式复制到后面的C34:G34单元格区域中,同时在D31单元
格中输入公式“="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期末考试"&D2&"各科"&I44&"图表"”。
接着执行“插入”→“图表”命令,插入一个柱形图,其源数据区域设置为“=成绩分析!$B$33:$G$34”,并根据需要修改一下图表格式。
最后添加一个标题文本框,选择此文本框,在编辑栏中输入“=$D$31”,这样以后要查看某个班级成绩时,只要单击I37,选择比较分析指标(例如及格
率),在图表中就会形象地显示出各门课程的及格率对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