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黄州区2014高考成绩

黄州区2014高考成绩

发布时间: 2021-03-06 08:54:30

㈠ 黄州区一中的学校历史

1997年7月,黄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新港北路金鸡坡前黄土岗上为区一中选址奠基,从此 “黄州区第一中学”这个不起眼的名字正式诞生在黄冈教育界,它承载了填补黄州区高中教育空白的重任。全体一中人承领导之重视凭自己之智慧,艰苦创业,负重拼搏,一笔一笔地记录了区一中的历史,书写着黄冈教育的神话。黄州区一中也越来越受到黄州人民的关注。短短的十年,区一中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项突破,她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由一棵弱不禁风的幼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黄州区一中凭借着“敬业、奉献、严谨、创优”的教风,“勤奋、务实、拼搏、争先”的学风,“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和不断攀升的优秀升学率,赢得了黄州市区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历史沿革
1995年,原黄冈地区撤地建市,县区分设,一时间,黄州区的高中教育一片空白,为解决黄州区人民子女高中就学难的问题,黄州区委区政府站在科教兴区的战略高度,英明决策,举全区之力于1997年开始兴建黄州区一中。发展历程
起步——创业建校。
1997年~2000年是一中人历经艰辛,艰苦创业,打响头炮的三年。
1997年7月,经黄州区教育局批准成立一中首届领导班子,任命区教委原副主任何国华同志为首任校长,宋志猛同志为常务副校长,童建辉同志任教务主任,涂晓章同志任政教主任。同年8月31日,一中首批218名新生报到,四个高中班,分别由倪金生、熊宏华、何志刚、涂晓章担任班主任,暂借原黄州区职高校舍上课。24名教职工和218名学生在首任校长的带领下,踏上了一中建校艰苦创业之路。
1998年8月底,可容纳54个教学班,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豪华大气堪称当时黄冈一流的教学大楼竣工,一中首批师生欢天喜地结束借屋躲雨的时期,正式迁入属于自己的校舍。在乔迁之日,常务副校长宋志猛向前来祝贺的市局领导立下誓言:“三年响头炮,五年突破清华北大……十五年创省级示范高中。”从1997年建校到2000年的艰辛创业的日子里,一中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使校舍的建设、资源配置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具备了办学的基本条件。1998年9月临时食堂竣工并交付使用,厕所竣工;硬化了入校路面,做到了水电路畅通,学生和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暂以教学楼为寝室;1999年9月学生宿舍一号楼交付使用,篮球场交付使用,校门建成。同年,A、B两栋教工宿舍落成,48位教职工住上了自己的新家。2000年7月,学校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首届高考。218名学生参考,过省线139人,升学率达63.7%,首届高考终于打响了头炮,这不仅让三年如一日辛勤培育莘莘学子的全体教职工倍受鼓舞,更让“黄州区一中”这个名字在一夜之间响彻黄州城。黄州区一中终于走出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终于在教育强市中崭露了头角。区一中的首届高考体现了区一中教育管理两大奇迹。其一是“院墙筑在心目中,文明记在脑海里”,即没有院墙也实现了封闭式管理;其二是二三流生源,一流考绩,低(分)进高(分)出,高(分)进优(分)出的办学特色。
发展——科研强校(2001年~2004年)
从2001年到2004年的四年,是区一中争创市级示范高中的四年。这四年中,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全面体现一中特色。
2000年8月31日高一新生到校报到,在校学生达1413人,班级共23个,教职工108人。首届高考的成功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业务精良的年轻教师被相继充实到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班子中来,在以宋志猛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尤其是队伍强校工程的建设和“科研兴教”工程的建设。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把教科研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重要途径,积极深入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试验,各教研组结合该校实际,先后确立了自己的课题,像语文组研究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题问难的能力》,数学组探讨的《“自学、猜想、验证、结论”探究式教学法》,理科综合组推出的《中学生的高考理科综合的突破》等八个课题。全校围绕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所有研究课题均成功结题,有力地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使该校教育教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制订符合该校生源特点的 “低起点、密台阶、多点拨、精练习、勤跟踪、重引导、细讲评、求落实” 二十四字教学法。
围绕科研兴校,学校狠抓了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制定了从校长到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的培训计划,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达30人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很快的提高,青年教师不断进步,逐步成为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彰显了魅力,像全国特级教师涂晓章,省级优秀教师童建辉等在相应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教育教学成果显著,2001年至2004年高考升学率连年攀升,至2004年,学校上线率已上升至100%,本科率达到81.86%,其中2002年魏丹同学以662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实现学校五年规划“突破清华北大”的目标。
这四年中,学校在党风廉政、社会综合治理、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1年校围墙建成,校园面积161.5亩,2003年综合逸夫楼建成,同年C、D教工宿舍建成,2004年5月多功能学生食堂建成并交付使用,学生公寓2号、1号两栋也相继完工。多次受到省、市、区级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表彰。
2004年被黄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和黄冈市教育局授予“市级示范高中”称号,标志着该校办学已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跨越——品牌立校(2005~2007)
建校七年,一中人历经两个阶段的艰苦创业,终于实现了一中首届领导班子提出的市级示范高中的目标,踢开了清华之门。
学校规模也迅速扩大,2005年9月份,在校学生已达3318人,教职工176人。在这关键时期,冯元成同志于同年12月份走马上任,担负起继续发展一中品牌的重任。品牌立校,实现一中内涵式、跨越式发展,需要一中的领导集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冯元成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实现了“三大突破”,为一中的跨越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办学思想的突破。即将办学思想作出了准确的“四个定位”。
办学目标定位为“创省级示范高中,办人民满意教育”;
办学特色定位为“科研兴校,依法治校”;
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定位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学校管理定位为“以人为本,以制度管人”。
二是办学质量的突破,由于学校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思想,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特色明显,办学效果显著,2006届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参考人数1116人,过重点线236人,文理科(不含术科)有180人,各科单科成绩最高分和优秀率均大幅提高,获得市教育局颁发的“教学质量优秀奖”;黄州区教育局“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2007届高考锦上添花,再创佳绩,在全市重点率普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该校重点240人,文理科(不含术科)有168人,远远超出周边部分县市一中。
三是办学规模的突破。几年来“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已形成一中的办学显著特色,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区一中的社会声誉迅速上升。学校生源爆满,2006年9月,学校进一步扩招,规模已达56个教学班,学生4380余人,跟建校的218人相比翻了20倍,教职工已达204人。
这两年里学校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做到了制度管人,学校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有条不紊。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在各级讲课、教案、课件制作等比赛中获奖33人次,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国家级12篇),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生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58人次(其中国家级15人次);文明创建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学校基建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厕所迁建工程相继完工,塑胶跑道人工草皮标准运动场的建成为学校添加了亮丽的一笔,综合科技楼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历经十年发展,区一中蒙领导之关怀,承社会之厚爱,获名流之捐赠,凭师生之拼搏,崛起于荒郊,与时俱进,立名于强市,日渐强大。如今的区一中,今非昔比,校园面积161.5亩,校园建设融实用性艺术性为一体,教学大楼豪华气派,逸夫楼设计新颖,膳食楼功能齐全,学生公寓宽敞明亮,校园宽带网覆盖全校,校园环境清幽雅致,可闻琅琅书声,绿草如茵,花香四季,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读书场所。区一中已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黄州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茫。
学校正围绕“五个一”(文明一中、和谐一中、活力一中、素质一中、魅力一中)的建设目标,向着省级示范高中大踏步迈进。

㈡ 黄州区有多少人

黄州简介
黄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自隋唐以来,历为“州”、“府”、“县”驻地,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黄州建制几经变更,新中国建国后原名黄冈县,1990年改建黄州市,1995年撤销黄州市,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2005年,黄州区辖3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95个行政村、41个社区。全区国土面积353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37.2万人(辖区)。其中,黄州区人口29.0万人,农业人口19.08万人。
黄州区东连浠水,北接团风,西南与鄂州隔江相望,距武汉80公里,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市政府和黄州区委、区政府两级政府所在地。
农业工业
全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区农业基础坚实稳固,经济稳步提高。1996年,全区农业实现总产值2.738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4768亿元,畜牧业5531万元,水产业产值6905万元,林业176万元,粮食产量65488吨,棉花产量3170吨,油料产量6173吨,生猪出栏6.02万头,比上年增长7.5%,水产品产量15541吨,比上年增长29.6%。区内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年完善,围绕蔬菜、畜牧、水产三大品业,基本形成了基地、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格局。
全区已建成赤壁、路口、陈策楼、火车站等4个工业小区,现有工业企业1494户,其中国有企业40户,集体企业72户,个体和私营企业1362户,“三资”企业20户。19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现已建成纺织服装、建材、石材、造纸印刷和包装装潢、机械电器、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系列支柱产业,1996年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技改投入9632万元,新上项目14个,技改项目20个,7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80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全区共开发新产品2个,创市级精品名牌2个,其中“春尔美”高效电子节能灯质量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1996年全区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产贸服务业重点围绕发展龙头经济,开发长江 、京九商业走廊,按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要求,培植一批过亿元的大型商场、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组建一批紧密型商贸集团公司,使其逐步成为黄冈市的商品交换和资金汇聚中心。旅游业重点以城区为中心,加快东坡赤壁、宝塔公园、遗爱湖风景区景点开发,开辟京九铁路旅游专线。房地产业重点抓好“安居工程”等经济适用商品房建设,1996年城区建设住宅生活小区和组团9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长城西湖花园小区、东门小区和星火小区。

地理交通

黄州地势为东北部高,西部南部低,为江河冲积地带,以平原为主,丘陵岗地兼有,境内多湖泊。黄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233毫米,光照充足,常年日照时数2082小时,年平均气温16.8℃。
黄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南靠长江黄金水道,上可入川,下通宁沪。国家二类港口——黄州港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各类外贸物资可在该港进出检验。西南临近武黄高速公路、武黄铁路两大交通干线。东北106、318国道和京九铁路贯通全境,西有“通天大道”——黄团公路直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正在兴建的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沿线港口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客运量800万人。黄州港二类口岸已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正在抓紧筹建之中。全区基本构成京九铁路为主轴,以106国道、黄团公路为干线,长江、举水、巴河为脉络的多路并进,干支相接,水陆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

市场与贸易

黄州城乡一体,经济繁荣,城区商贸经济繁荣活跃。以黄州商场、金桥商场、七一商场和黄州商城为龙头,青云街、胜利街、考棚街等小商品市场为纽带,城乡批发市场为组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商贸网络基本形成。建筑面积为10平方米的黄州商城集市贸易年成交额达到2亿元。199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51.9万美元,其中出口额52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44%,创汇524.1万美元。主要出口品种有灯具、石材荒料、墓碑、时装鞋、人造发丝和化工产品、竹器制品,其中高效电子节能灯、花岗石制品、脱脂纱布、工艺美术品、柳编及喹乙醇等20种产品远销拉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各级学校99所,其中大中专院校35所,1996年末,全区共有教师2872名,在校学生4.08万名,高考升学率超过6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自1984年以来,黄冈中学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三科竞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有3名学生四次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
黄州文化事业日新月异,境内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图书馆3个、文化馆(站)10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2个、剧团2个、广播台6个。黄州区艺术团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下乡”演出先进集体。黄州农民画享誉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是全国农民画乡。
全区有科研单位56个,科技人员1万 人,拥有高、中级职称的达300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16人。全区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35%和45%。

主要景点
由于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黄州境内古迹较多。主要景点有堵城古遗址螺师山、禹王城等;观光名胜地有东坡赤壁、鄂东名刹安国寺、黄州青塔、遗爱湖风景区;还有李四光纪念馆、龙王山风景区等。

特色小吃
东坡肉

东坡肉为黄州传统名菜。其具体制法为先将带皮五花猪肉切成4寸见方块状,投入锅内,煮至五成熟取出;再将肉面划成网眼状,放入有锅垫的砂锅中,加水和料酒、冰糖、酱油、姜末等佐料,旺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炖4-5小时;待肉烂透后,取出将肉皮朝上扣在滤盆内,倒入原汁,撒上葱花、味精、胡椒即可。此菜色泽红亮,形整不散,软烂如腐,鲜香不腻。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烧此菜,有客待客,无客自食。后人为纪念他,名之曰东坡肉。

黄州萝卜

黄州萝卜以清香甜脆著称。乾隆《黄冈县志》特别记述了“黄州萝卜”,黄州萝卜长得粗壮,形似冬瓜,人称“冬瓜萝卜”。这种萝卜特别长,在地里生长时,上端总有部分冲出土外,又称为“系马桩”。

黄州人用萝卜煨排骨汤、炒萝卜丝、炒萝卜肉片、凉拌萝卜丝、用萝卜煮虾米、制酱萝卜、晒萝卜干、做萝卜蜜饯等萝卜食品。

黄州的豆腐

黄州的豆腐,在鄂东北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东藕”。黄州豆腐与樊口鱼、武昌酒、巴东藕并称为鄂东北名产。

黄州豆腐在用水、选料、泡豆、磨浆、点浆、压板等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制作豆腐,水质十分重要,黄州的水井依山傍水,水质清澈、冷冽、无杂质。用这种水做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黄州豆腐不仅洁白细嫩,没有豆腥气,而且极有韧性,用手指顶而不破,放在菜篮中不破不裂,切丝打汤不碎不散。

黄州厨师心灵手巧,他们可以用这种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如鱼头豆腐、炸豆腐泡、千张皮、豆腐丸子、黄干子等。黄州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氽汤、可凉拌,在豆腐系列菜中,以“东坡豆腐”和“豆腐丸子”最有名。

“东坡豆腐”的原料是豆腐块、白菜心、香菇、火腿、冬笋、小葱、生姜、料酒、猪油、肉汤、细盐等,先用少量面粉裹上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再加配料烹焖,色味俱佳。

“豆腐丸子”的做法简介,将否认掺上面粉、淀粉、姜末、葱花、盐等拌匀后,捏成丸子,然后用麻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入盘上席。

烧梅

古城黄州,不仅有东坡赤壁供人凭吊,而且还有众多的风味食品任君选择品尝,其中以烧梅、豆腐、萝卜风味最佳,人称三绝。

烧梅,黄州府城的传统甜食名点。相传在北宋初年就创制出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特点首先是选料精细,选用上等精制白面、桔饼、新鲜花生米、豌豆粉、葡萄干、肥猪肉、糖渍桂花、冰糖、白砂糖、细盐等多种配料。其次是做工讲究,将面粉反复揉和,一直揉到面团不沾盆、案,再把揉好的面团压搓成条,切成小段,分别取一段用擀面杖飞快旋擀,边擀边洒淀粉,直到擀成荷叶似的包皮为止。馅均要细切成丁或捣碎,然后拌匀,捏成团状包在面皮内,其三是造型美观,包好的烧梅,形似石榴,做好以后,要用食用色素在上端“花瓣”上装扮一番,宛如一丛红梅,因此又称石榴烧梅,寓含“榴结百子,梅呈五福”的吉祥之兆。

黄州烧梅既可笼蒸,也可用麻油炸食,每逢迎亲嫁娶,欢度节日,黄州人总喜欢做烧梅,办“烧梅酒”,烧梅是黄州人待客的名点。

㈢ 中考总分65那么500分能上什么学校(黄冈市黄州区)

500分能考上个三流的大学,我想不是问题,最起码能考上个大专这类的院校,不过要想考到更好的院校,需要加倍努力,争取高高的分数,争取700分,那太棒了!

㈣ 黄冈中学广州学校的黄冈中学本部近年高考成绩

1、我校杨胜兰同学以606分的成绩夺得黄冈市文科第一名。文科600分以上黄冈市4人,全部在我专校;黄冈市文科前属10名 我校占7名,分别是1、2、3、4、6、9、10。
2、我校理科韩正同学677分,进入黄冈市前10名。理科600分以上黄冈市817人,我校167人。
3、普通文理科过一本线共计946人。其中理科761人,文科185人。(不含艺术体育生)
4、清华、北大过线人数6人(含保送生2人)。

㈤ 湖北黄冈2014年高考各县一本人数

时珍故里,鸟语花香;教授名县,山欢水笑。在连续两年打造史上最严、最好高考的新形势下,2014年高考成绩揭晓,蕲春县高分人数、上重点线、本科线人数实现大幅增长,首次跻身黄冈市“第一方阵”。

据统计,今年蕲春县参考7057人,比去年减少465人。600分以上达到71人,比去年净增31人,增幅达到77.5%。全县过一本线人数达到754人,上线率达10.7%。其中文、理科过重点线达到552人,比去年净增156人,上线率7.82%,占全市一本上线新增900人的五分之一,较2013年相比增幅达到40%。艺术类高考达一本线202人,上线人数有大幅增加。二本上线人数1399人,比上年净增514人,增长58.1%,上线率19.8%。理工中专考生参加技能高考过省线率超过99%,其中3名考生过二本线,创我县职业教育史上新高。三本上线人数2590人,比上年净增1208人,增长87.4%,上线率36.7%。

全县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县一中。高三(12)班考生刘洲以680分位居全市理科第二名,刷新了我县高考个人总分新纪录;高三(23)班考生刘今以613分位居全市文科第三名。

麻城市

本报讯 通讯员朱晓铃报道:2014年高考成绩出炉,麻城实现三大增长:过一本线人数增长2%,今年过一本线考生人数达735人,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600分以上共117人,比去年净增66人,其中理科110人,文科7人。黄冈市前十名人数同比净增7人。在黄冈市理科前十名中,麻城占5人,其中程明同学以685分的成绩勇夺黄冈理科状元。文科前十名麻城占4人,其中肖凌晨同学以611分获黄冈文科探花。

英山县

本报讯 通讯员江星毕朝晖报道:6月23日,备受关注的2014年高考成绩揭晓。英山县今年高考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等多项指标均较往年有大幅提升,创近年最好水平。

据统计,今年高考全县报考人数2746人,过一本线287人(含术科76人),上线率10.45%,超过全省平均上线率;过二本线682人,过本科线1060人。县一中过一本线260人(含术科45人和飞行员4人),过二本线557人,过本科线904人;600分以上34人,理科最高分666分。县理工中专对口高考和技能高考过二本线98人。

红安县

本报讯 通讯员卢杰峰报道:6月24日,2014年高考成绩已经揭晓,红安县在全县参考人数大幅减少(较去年减少745人)的情况下,全县高考亮点突出。

高分人数稳中有增。全县过600分以上64人,较去年净增23人,增幅56%。其中650分以上2人。

普高成绩显著。红三中一本(大文大理)上线19人,较去年净增3人;本科上线率较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体育艺术类实现新突破,一本上线16人。

职教中心高考实现历史性大突破。县职教中心实际参考459人,二本上线98人,二本上线率21.3%,较2013年净增55人,增长率127%。专科以上总上线率99.2%。

黄州区

本报讯 通讯员吴文秀王爱国王琦报道:6月23日,全省高考成绩揭晓,黄州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386人,上线率16.06%,超出全省高考一本录取计划比例的6个百分点。区一中囊括黄州考点(不含黄冈中学)文科前10名、理科前20名;李航、周翔同学高考成绩超过空军飞行员录取线。西湖中学杜洋同学过中央美术学院分数线,郑金鑫、王洁琛、杜洋、童颖四名同学过中国美术学院分数线。区一中、西湖中学、理工中专、赤壁中学圆满完成高考目标任务,上线人数实现历史性突破。

武穴市

本报讯 通讯员饶胜金伍志勇报道:6月23日,普通高考成绩揭晓,武穴高考再创佳绩。

据统计,全市过600分以上93人,比去年净增40人;过一本线612人,比2013年512人增加100人,上线率14.75%,比2013年12.16%增加2.59个百分点;过二本线1548人,比2013年1475人增加73人,上线率37.31%,比2013年35.02%增加2.29个百分点。理科最高分677分,文科最高分582分(以上数据均不含艺术、体育考生)。武穴市高职统考和技能高考达本科线考生共计423人,其中理工中专363人,高考成绩在全省中职学校中高居首位。

2014年,武穴市有6053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比去年减少376人,参考人数5773人,比去年减少454人。

㈥ 2019昆明黄冈中学高考成绩

全校参考总人数共883人,其中黄冈市理科前10名的该校占4名,而该校文科内考生则包揽了黄冈容市前13名,不得不令黄冈市其他中学望尘莫及。

除此以外,理科参生人数735名,过全市前200分的共计110人,过全市前1000名的共计372名,过全市1400名的该校占439人。全校过600分以上的有438人,全校一本率高达96.6%,理科一本率达97.8%,相比2018年的97%的一本率要高出一些。

目前该校奥数保送清北2人,过一本线即被录取清北3人,海航班录取1人,获得清北自主加分11人,预计总录取人数超过15人。

㈦ 团风中学与黄州区一中哪个好

哥是团风中学毕业的,现在上大学。跟你说吧,团风中学是团风县里最强的学校,回而区一中是黄州区答里还不错的学校,各有各的地域上的优势。不过就这些年的高考成绩而言,团风中学无论是升一本的人数,还是在最高分的比拼上,都是处于绝对的优势的,不是自卖自夸,给你参考,没有特别原因,建议选团风中学

㈧ 黄州区一中怎么样

非常好,办学管抄理很有一套。管理袭方面的确很严,但这将对学生很有帮助。区一中的老师们也是以严厉教学出名,他们的师德特别高,真心为学生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每天中午学生们在教室里午休,为了防止出现纪律问题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正常休息或者有学生私自外出,很多班主任就买藤椅守在教室门口午睡,这是一般老师做不到的。连续几年的高考优异成绩也能说明这一点。区一中确实做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区一中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这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有着很大帮助。另外,如今大多数学校的高中生在吃穿用方面攀比风气较旺,而区一中由于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同学们都非常艰苦朴素,没有半点儿攀比风,这是非常难得的。我的高中时期就是在区一中度过的,我深有感触,中考时我的分数比黄高的录取分数线少70分,来到区一中后,在老师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努力三年,最终考上了一本。作为区一中的一名学子,我真的很感激,感激那里的老师们,同学们,为我的奋斗创造了好的环境,让我有信心为自己的人生继续奋斗。对区一中,我要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㈨ 哪儿可以查黄州区一中2016高考成绩

查黄州区一中2016高考成绩准考证上有个网址,登陆后,输入身份证号码等根据提示就可以查到了。

㈩ 2020年,如何查分,黄州,八下期末考试

2020年查分方法跟2019年是一样的,没有改变.
比如,高考成绩查分,登录本省考生使用网站,普通高考 查分 页面,输入 考生号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和验证码, 点击 查询 即可...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