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成绩
㈠ 中考语文加分,谁语文成绩好谁就有优势。你怎么应对
因为语文科目是我国传统文化弘扬的一种方式,所以国家在一些政策上会更重视语文这一科目的学习,语文好的自然就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即将中考的九年级,并且你的语文成绩并不好的话,我个人的建议并不支持你再在这一科上下过多的功夫,因为语文提分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与其在这一科上下过多的功夫,还不如好好复习和巩固一下提分较快的科目,比如政治,历史等。
但这并不代表你的语文成绩不好就要放弃,大家都知道三大主科是不能挂科的,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语文。
对于语文,的学习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主要就是在于日积月累,以下是我学习语文的一些小方法,需要的话可以借鉴一下,不需要去用上,只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1-2个即可
在空闲时间多阅读书籍,不要挑战难度太大的,找一些适合自己年龄段所适合读的书,大可选择课本上所提到的名著书籍,因为考到的可能性很大
读书时要尽量的做笔记,不需要太多,按照你自己的心理思路来写即可,就比如你读到一个你觉得特别好的句子,那你就随手在旁边写下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它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这都可以作为你的读书笔记
读完后要写一篇完整的读后感,或多或少都可以,但是要把全文的框架做一个大体的梳理,这时就不要像读书是做的笔记一样零零散散,要把它总结起来,做一个最后的梳理。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家一定要记住即使你对这一门学科并不感兴趣,也不要过多的排斥,尽量去找一些这门学科的闪光点,改变自己,使自己逐渐喜欢上这一门学科。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语文方法做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㈡ 浅谈如何提高中考语文阅读成绩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分值达40多分,超过了作文分数。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中考语文阅读题包括古诗、课内外阅读、文言文课内外阅读、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名著阅读这几个板块,占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可见抓好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二、古诗文阅读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长廊里的一朵奇葩。人教版教材中渗透了大量题材广泛、意象新颖生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首先要学生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如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的风格豪放、浪漫飘逸,大多表现乐观昂扬、意气风发的情感;而杜甫生活在战乱动荡的晚唐,其诗歌更多的是折射民生、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到了宋朝的苏轼、辛弃疾都曾在朝为官,但仕途坎坷,即使遭贬谪、被排挤,也心系君主、心系国运,其诗歌高亢雄浑。其次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赏析,把握诗人的情感。诗歌大多凝练含蓄,品析时要仔细琢磨,认真领悟。最后要教会学生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借物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等。教学时,要精选教材中的典型篇目,让学生说出表现手法。三、现代文阅读这一板块主要包括两大题:说明文阅读或议论文阅读。(一)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文体对这类文体的考查,先是指出说明对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理。其次,找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掌握: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这几种说明方法。训练时要讲清楚每种说明方法的含义,能准确判断,同时要分析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用这样的格式:这句或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至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要紧扣准确性、周密性来回答。(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中考中对它的考查首先从三要素入手: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主要见解或主张,一般是一句肯定的、表达完整的话。找论点,可以一看文章的标题,二看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时一篇文章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相加就是中心论点。有时能找出现成的,有时需要归纳概括。对论据的考察,先要指出认证方法,常见的认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如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答道理论证最好说出以上括号中的具体方法,若没有才答道理论证,作者的分析也是道理论证。还要考察论证方法的作用,可用这种格式:这句这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准确地论证什么观点。最后要考察学生分析一段或几段文字的论证过程,常见的题型是: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可这样答:先举例或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然后提出中心论点。还可考察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要用这样的答题格式:作者先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四、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小说、散文阅读小说阅读主要考察以下题型:1.拟出情节线索,答这样的题要注意提供的示例有无字数要求,有些必须用四字词语,有些要作简洁归纳。2.分析句子包括对关键词的分析,对句子进行赏析,可用这些答题格式:这个词用了什么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人物什么心理或思想感情。分析句子要从描写方法入手,如环境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可以这样回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渲染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人物什么性格或情感。另外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这样答:从哪些情节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散文阅读要注意:1.线索的把握,注意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它是贯穿全文的脉络。2.句子含义的分析,这种题要在用词、描写方式上入手。3.作者情感的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往往表达的是作者在特定场合情景下的独特感受。
㈢ 怎样在短时间内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对于语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平时的积累。 教课书上的古诗、文言要会专背,重点段落要会翻译和默写属。生词表上的单词要会写。 这是前面基础的10分。 后面的阅读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首先要多读好的文章, 注意积累其中的词汇。 读完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是读了就完了,要像在语文课上一样做分析,分析一定要透彻,这样才有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 读不懂就再读, 要是真的读不懂,那么就是基础功不够了……关于作文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洁,有必要的话练下字去。平时要多读好文章、好作文,并深刻解析,这样对作文也会有帮助。但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感觉。
要背记的东西不要打折扣!!
祝你进步!!!!!!!!
㈣ 中考语文怎么提成绩
语文提成绩就是做卷子..找几套卷子做,先作难的在做容易的。
一套一套的做由难到版易,轻松提分。权
但是一定要自己去做,遇到不会的不要临时去抄,而是以此来发现自具体不足的地方。然后刻意的去补去记去读。只要前期耐住心,一两个星期可以见效,但是你要坚持。
千万不要觉得分上来了就停止,语文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你只要一直坚持,会越来越容易。
【经验之谈,个人方法,望采纳】
㈤ 初中各科分数各是多少,中考总分多少
每个省、市初中各科分数以及中考总分都不同,具体请参考下文:
1.吉林省 630分:语文(120) 数学(120) 英语(120) 物理(70) 化学(50) 政治(60)历史(60)体育(30)
2.宁夏回族自治区 730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物理(85分)、化学(75分)、思品(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体育(50分)、理化生实验(10分)、综合素质(25分)、英语口语(10分)、微机(15分)
拓展资料: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2.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普通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㈥ 中考前一个月,如何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学校会有每周复一次测试,自己要制开始练习各地市中考题,前提先练会自己市的题。练题是,一方面是巩固所用,一方面是规划自己中考时间,面对一些棘手问题,如何应急处理。这个月也是中考作文备战时期。找出自己三年来写的不错的三到四篇作文,修改整理。文笔不错的同学有优势,如果文笔不好的同学,建议研究中考满分作文,多模仿满分作文写作结构,即使文采不高,能做到结构得当,中心突出,也是不错作文。多注意近期发生的事,写写日记,一方面可以把事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舒缓紧张情绪。
㈦ 中考成绩ABC分别是多少分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科目十个等级划分方式为:版
A(95——100分),全市前权25%,比如语文A就是你语文成绩是所有中考考生中的前25%
B(90——94分),占全市的30%。
C(85——89分),占全市的20%。
(7)中考语文成绩扩展阅读:
中考成绩等级制实行意义:
海南省中招办:此举是为杜绝学生偏科的问题
人民网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海南省中招办蔡副主任。据蔡副主任介绍,陈老师已就此事向海南省教育部门反映了情况,得到了省领导及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省中招办近日已就此事在全省一些中学校,就陈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调研,征求广大老师们的意见。
蔡副主任强调,中招改革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招改革的这一措施从2005年开始在海南省课改区的学校实施的,计划将于2007年在全省推广。
将课改区考生的中考分数,按一定的条件换算成A、B、C…..等级分重新排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学生偏科问题的作用,控制了学生以偏科高分弥补其他学科成绩低分的情况,模糊过去那种盲目看重分数的概念,强调学生对学科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