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课程标准的基础

课程标准的基础

发布时间: 2020-11-28 13:35:41

A. 《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与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相联系,语文素养代替语文知识和能力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里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强调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B.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B、课程目标)
英国版在99年颁布的国权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体现的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B、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C. 课程标准由哪五部分组成什么是核心部分

有以下五个部分

  1. 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2. 课程目标:学习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3. 内容标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4. 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5. 附录:含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案例三个部分

内容标准为核心部分

(3)课程标准的基础扩展阅读: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D.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l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专之中,新属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l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l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新增)—教学活动(合并)—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E. 《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
过基础性,
综合性等,事实上语文回课程的性质不是答单
一的,而是多重的,就语文课程的作用而言,长
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程的性质其核心
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并存及其统一,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必然的目标,突显的
目标和育人的目标,理解课标所定语文课
程性质就是这样,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长期
的话题,这是由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进
步所决定的,而且难以避免在某一历史社会阶段
的某种思想潮流影响下,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是不合理的。

F.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G.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课程总目标是什么

l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回念之前的文字之中答,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l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l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新增)—教学活动(合并)—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H.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一、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能以培养数学家、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性的发展.《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也能够为每一位学生所掌握,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让他们对数学不会产生太大的厌倦与恐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等等.也就是说,数学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数学课程不能单纯从已经是最终结果的那些完美的数学结构开始,不能采用向学生硬性嵌入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数学结果的方式进行,而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数学知识.这样,数学课程才能较好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本上数学的联系,才能有益于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有用的工具,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数学学习要包括“过程”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学习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它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从内容上强调了“过程”,强调了学生数学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数学新发现的体验.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认识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要让数学学习应当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四、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标准》的这一理念,明确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者”是指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数学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积极与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导者”是指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合作者”是指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学习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数学学习上的指导和建议.
五、数学教育评价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评价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要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把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调查过程、探究过程、运用前提形成假设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推理和计算的过程、使用技术手段的过程等等都纳入评价的视野.“改进教师的教学”是数学教育评价的一个主要目的.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找到改进教学要点,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另外,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目的,《标准》还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六、数学课程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可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某些抽象的概念几何化、直观化;通过动画表现出一般与特殊、运动与变化,让学生领悟解题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是营造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重要保障.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I.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 XXXX 》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参照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上编制的)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教育必修课)

— 1 —

学 时: XX 学 分: XX 适用对象: XX

一、课程定位 (本门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及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建议以“就业面向岗位”的需求为中心,以培养学生XXXX能力为依据设计,应

充分考虑到专业岗位的特点,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兼顾学生就业后持续发展的可能。)

2.课程设计思路

三、能力目标

1.社会能力 2.专业能力 3.方法能力

四、学习目标 五、学习情境

1.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课程总标准)

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课程章、节标准)(每节一个表格)

表2: 学习情境1: XXXXXXX(节名称)

学习情境2:XXXXXX
学习情境3:XXXXXX …………

六、教材和教参选用

1.推荐使用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次) 2.参考资料;(名称、作者等。不限数量)

七、考核评价要求

1、评价内容及方式(建议平时过程管理与期末测评相结合,平时成绩计40%,期末计60%) 2.评价标准

八、教学资源要求

1、教学设备条件 2、教师团队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