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1-28 14:23:38

㈠ 经典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不仅是挣学分的,而且是让你自己懂脑筋,学东西的。
你从图书馆找本专MATLAB的书来翻翻,根据属题目要求去阅读相关的章节。
这次躲过了,还有其他专业课程,还有毕业设计。
根轨迹相关的函数为:rolocus(),pzmap()
单位阶跃响应:step()
搭建系统:zpk(),tf2zp()
bode图:bode()
至于,设计校正方案,你的是二阶系统,幅值裕度没问题,只是相角裕度差些,可以用超前校正。按书上的例题做就可以了。

如果你真急的话,就去和同学讨论好了!可以赖住他死劲问,学到东西最重要。

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关于直流电动机转速的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Designing Project for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sPractice适用本科四年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1周 1学分)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知识的综合应用,其重点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一个具体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对象特性研究、控制规律选择、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仿真试验、控制参数整定、控制方法改进和控制效果分析等活动,加强对控制理论的理解,锻炼控制理论实践能力,学会控制工程师的基本技能。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初步具备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2、掌握基本控制规律的应用方法和步骤;3、掌握基本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和步骤;4、具备分析控制品质的能力和初步改进控制方案的经验。本课程设计的特点:应用原理性理论方法于具体的控制对象,具有强实践性、挑战性及设计综合性,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跨入专业学习大门。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设计紧跟着《自动控制原理》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进行,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所学的基本控制技能的综合实践。四、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1、控制对象特性研究2、控制规律选择3、控制系统设计4、控制系统仿真试验5、控制参数整定、控制方法改进6、控制效果分析五、学时分配(总学时:1周 学分:1 学时 30) 1.控制对象特性研究4 学时2.控制规律选择23.控制系统设计24.控制系统仿真试验或实际试验85.控制参数整定、控制方法改进66.控制效果分析27.实践报告撰写4
--------------------------------------------------------------------------------
Page 2
8.汇报与答辩2 六、考核方式 1. 考核方法:考勤、实验操作检查、报告撰写评阅、汇报与答辩。 2. 成绩评定:考勤10%、、实验操作检查20%、报告撰写评阅30%、汇报与答辩40%。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科书: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与实践,杨平、余洁、冯照坤、翁思义,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9。参考书:1.自动控制原理,杨平,翁思义,郭平,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杨平,翁思义,王志萍,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3.现代控制工程(第三版). [美] Katsuhiko Ogata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5。

㈢ 谁知道自动控制原理的课程设计怎么弄啊

电机参数:
Ke=0.6v/rpm
Ra=7.5Ω
La=14.25mH
Ja=0.00458kg•m•sec2
Jf=0.0085 kg•m•sec2
性能指标:
Wc≥50rad/s
γ≥45゜
Θ'max=840mm/sec
Θ"max=3700mm/sec
输出比例系数k=170
ess≤6.35mm
 设计步骤:
1. 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首先对电机参数进行处理,即把它们都转化成国际制单位,如下:
Ke=0.6v/rpm=5.73V/rad•sec-1
Ra=7.5Ω
La=14.25mH=0.01425H
Ja=0.00458kg•m•sec2=0.0449 kg•m2
Jf=0.0085 kg•m•sec2=0.833 kg•m2
然后把电机参数代入以上电机传递函数中得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由图1-2所示G(s)的幅值曲线和相角曲线,可以看出相位裕量等于89.5゜,这表明系统不稳定。
增加一个滞后校正装置,改变了bode图的相位曲线。因此,在规定的相位裕量中,必须允许有5゜到12゜的相位用来补偿相位曲线的变化。而性能指标要求相位裕量不低于45゜。因此,为了能在不减少K值的情况下,获得45゜的相位裕量,滞后校正装置必须提供必要的相角。可以假设需要的最大相位滞后量Фm近似为-40゜(考虑留有5゜的裕量)。
......

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比例系数k起什么作用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比例系数k起什么作用?
答:K的大小会影响系统的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态误差。一般来讲,三者之间是矛盾的。适当的协调是必要的。

㈤ 急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好心人帮帮忙啊

我也想要一份,[email protected]

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控原理课程设计”参考设计流程

一、理论分析设计
1、确定原系统数学模型;
当开关S断开时,求原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个G(s)。
2、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确定原系统性能:c、(c);
3、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并验算设计结果;
设超前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rd>1
若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m,原系统在c处的对数幅值为L(c),则:

由此得:

由 ,得时间常数T为:

4、在同一坐标系里,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
二、Matlab仿真设计(串联超前校正仿真设计过程)
注意:下述仿真设计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设计(校正),就是借助Matlab相关语句进行上述运算,完成以下任务:①确定校正装置;②绘制校正前、后、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③确定校正后性能指标。从而达到利用Matlab辅助分析设计的目的。
例:已知单位反馈线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时,开环截止频率c≥7.5弧度/秒,相位裕量≥450,幅值裕量h≥10dB,利用Matlab进行串联超前校正。
1、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求原系统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即(c)]、幅值裕量Gm
num=[20];
den=[1,1,0];
G=tf(num,den); %求原系统传递函数
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margin(G); %求原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
[Gm,Pm,wj,wc]=margin(G);
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
原系统伯德图如图1所示,其截止频率、相位裕量、幅值裕量从图中可见。另外,在MATLAB Workspace下,也可得到此值。由于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都小于要求值,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较为合适。

图1 校正前系统伯德图
2、求校正装置Gc(s)(即Gc)传递函数
L=20*log10(20/(7.5*sqrt(7.5^2+1))); %求原系统在c=7.5处的对数幅值L
rd=10^(-L/10); %求校正装置参数rd
wc=7.5;
T= sqrt(rd)/wc; %求校正装置参数T
numc=[T,1];
denc=[T/ rd,1];
Gc=tf(numc,denc); %求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
3、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s)(即Ga)
numa=conv(num,numc);
dena=conv(den,denc);
Ga=tf(numa,dena); %求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Ga
4、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并与原系统及校正装置频率特性进行比较;
求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wc、相位穿越频率wj、相位裕量Pm、幅值裕量Gm。
bode(Ga); %绘制校正后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
bode(G,':'); %绘制原系统对数频率特性
hold on; %保留曲线,以便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其他特性
bode(Gc,'-.'); %绘制校正装置对数频率特性
margin(Ga); %求校正后系统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
[Gm,Pm,wj,wc]=margin(Ga);
grid; %绘制网格线(该条指令可有可无)
校正前、后及校正装置伯德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见其:截止频率wc=7.5;
相位裕量Pm=58.80;幅值裕量Gm=inf dB(即),校正后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
从MATLAB Workspace空间可知校正装置参数:rd=8.0508,T=0.37832,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

图2 校正前、后、校正装置伯德图
三、Simulink仿真分析(求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注意:下述仿真过程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有所不同。

线性控制系统校正过程不仅可以利用Matlab语句编程实现,而且也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构建仿真模型,分析系统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特性。
1、原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原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原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图4 原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2、校正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校正后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6所示。

图6 校正后系统阶跃向应曲线
3、校正前、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比较
仿真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校正前、后系统仿真模型
系统运行后,其输出阶跃响应如图8所示。

图8 校正前、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四、确定有源超前校正网络参数R、C值
有源超前校正装置如图9所示。

图9 有源超前校正网络

当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很大时,该网络传递函数为:
(1)
其中 , , ,“-”号表示反向输入端。
该网络具有相位超前特性,当Kc=1时,其对数频率特性近似于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的对数频率特性。
根据前述计算的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c(s),与(1)式比较,即可确定R4、C值,即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R、C值。
注意:下述计算仅供参考,本设计与此计算结果不同。

如:由设计任务书得知:R1=100K,R2=R3=50K,显然

T=R4C 解得R4=3.5K,C=13.3F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㈦ 求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你是自动化的吗,我是自动化专业的.
正好我们也要写,这个星期天交
我写完发给你
E-mail:[email protected]

课程设计的资料应该有。
http://www.jxcad.com.cn/?u=594287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