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课程
Ⅰ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视频哪里有
你好,不知道你是考高中还是初中还是小学的教师资格考试。
我前年考的时候是在攻关学习网学的,这个网站都有,我截一段给你你看看是不是你要的。
2020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网授精讲班【共15课时】
序号
名称
课时
1 [模块一]第1章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1) 01:01:15
2 [模块一]第1章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2) 00:53:45
3 [模块一]第1章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3) 01:14:28
4 [模块一]第1章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4) 00:56:33
5 [模块一]第2章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1) 00:45:57
6 [模块一]第2章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2) 01:23:04
7 [模块一]第2章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3) 00:51:58
8 [模块二]第1章高中历史教学的史学素养 00:56:22
9 [模块二]第2章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 00:51:20
10 [模块二]第3章高中历史教科书分析及教学资源的运用 00:11:13
11 [模块三]第1章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 00:18:28
12 [模块三]第2章高中历史课程的高效学习 00:32:24
13 [模块三]第3章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 00:32:55
14 [模块四]第1章历史教育的评价方法 00:08:44
15 [模块四]第2章高中历史学业评价 00:07:26
16 [模块四]第3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教师资格考试都有,应该是你想要的,如果是,希望采纳。
Ⅱ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该怎么复习
可以从七个方面指导学生复习:
课程标准中覆盖了识字。
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综合性学习。
语法修辞知识。
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共多少分
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
——题记回
树叶落尽答的季节,我在冰凉的泥土里埋下了一粒玉米种子.在我用心挖好坑并准备把种子放入的时刻,爸爸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春天再种吧!”我没有理会,固执地把种子放入并用泥土盖好.在爸爸无奈的目光中,我站起身,并在松软的泥土直踩了几脚.
别人都在春天播种吗?为什么我要和他们一样?有没有人曾试过在深秋的午后,开一处幽静的地方,种上一粒种子?那会是一种心情,一种与春风拂面时播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谁说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要待它长出苗来?我只是想:那片春夏热闹过的土地,也许此时已很孤寂了吧!那么,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和它作伴,不是更好吗?
人们总是在给予的同时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回报,他
Ⅳ 《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
1.《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是选择性考,只考一门。也就是说,你要取得初级语文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就只需要考初级中学语文,你想取得初级中学数学科学的教师资格证就只考初级数学就可以了。
2.教师资格证中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门科目。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考初级中学的就在初级中学的15门科目里选择一门考,就可取得相应科目的初级中学资格证,考高级中学的就在高级中学的14门科目里选择一门考,就可取得相应科目的高级中学资格证。
资料拓展
1.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2.考试内容与形式: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1)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试主要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进行。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的范围和规模,根据各省(区、市)实际情况和条件确定。
(2)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参考资料:网络-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Ⅳ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教学设计怎么写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5)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课程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Ⅵ 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方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察对于所要考的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够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何有效评价学生,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去做一份教学设计等等。教师资格证考试做题方面可以从近五年真题入手,弄懂做透(主要针对学科知识题目),教学分析题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多总结总结题目的共同之处,化成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多练几道掌握解题思路,教学设计题则可以背两到三个模板。
复习教师资格证考试该也可以和科目二一样把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1.基础阶段(复习7天)
Day 1~2:复习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语文会涉及到文言文、文体、修辞、作家作品等;
Day 3~4:理解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等(新课程标准),了解它们在试题中的出题方式;
Day 5~7:学习写教学设计,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课文篇目繁多,我们可以分类设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教学设计;文言文、古代诗歌、现代诗歌的教学设计;阅读教学、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设计等。
2.强化阶段(复习5天)
Day 1:回顾第一阶段整理的语文专业知识考点,做历年真题里的单项选择题,错题重点标注;
Day 2~3:重点整理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的案例分析题(16—18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内容。其中,17题会考纠正错别字和找出并修改病句题;18题要掌握答题思路,结合新课标相关规定作答。
Day 4~5:做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中的教学设计题,归纳出最易考的课型,重点掌握。
3.冲刺阶段
回顾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基础知识,重点看错题;整体过一遍常考的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教学设计一定要整理出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备考方案。希望能给各位考生提供帮助。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Ⅶ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怎么复习
如果已经看过教材也比较了解考试内容了,那么买些试卷试题来做做,当最后冲刺了。
如果还没有复习过,那么时间就很紧张了,首先去了解一下考试大纲,搜“《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笔试大纲”就能找到,里面考试内容和题型分布说得很清楚了,然后赶紧买本教材来学习一下,每天多花点时间,5天学习完一本教材也足够了,最后再针对自己的弱项强化一下,时间紧张也就只能这样了。
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考虑报个补习班,对于没有基础的考生快速提升还是很有用的。
Ⅷ 教师资格粉笔公考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图书与课程怎么样
语文学科知识涵盖面较广,比如语言学、文字学、古诗文、语文常识等等,还有一些民俗知识比如二十四节气之类。教学能力一方面要看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看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比如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等。最关键的是要有上讲台的实践经验。祝你考试成功!
Ⅸ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是什么呢
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的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分初中和高中。
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5.正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4.能够根据初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6.能够帮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恰当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2.能够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文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Ⅹ 怎样复习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章节复习,不管是那门学科都分为大的章节和小的课时,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作为复习,采用联系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2、考前突击,俗话说的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学生平时不下功夫,总是在考试前做突击,虽然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不得不说考前突击的记忆还是非常深刻。
3、轮番复习,虽然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项,但是有些学生就喜欢单一的复习,当人在长时间重复的做某一件事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疲劳,进而产生倦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某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在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4、纠错整理法: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