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最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最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0-11-28 15:45:14

㈠ 求义务教育教科书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最新课程标准与教学意见

您好!这是新版历史与社会的最新教学意见和课程标准

http://wenku..com/view/504c8c9349649b6649d74709.html

请采纳容,谢谢

㈡ 初中历史新课标体现的主要理念有哪些

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首先,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

㈢ 新颁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你认为修订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新颁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修订最显著的变化,我个人认为是改变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实验稿中,历史课程的呈现方式是主题式,然而主题式呈现方式有诸多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学习主题的呈现,限制了史实的选择,疏漏了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问题之二,因为主题往往主旨太大,包含内容太多,有时候就出现了生硬捏合的现象,因此难以建立起基于时序和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问题之三,编排框架和体例容易割裂历史,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事件与人物。问题之四,“学习主题”理性偏强,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相距较远,他们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也会影响历史课程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所以学习主题式的呈现方式是不适合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弱化了学习的主题,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这个点是具体的生动的历史事实,这个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和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这种点线结合的通史性的呈现方式,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更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和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能力和历史思维理解能力。这种呈现方式更符合初中这一阶段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因而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比修订稿中其他方面的变化,我觉得这方面的变化是最显著的。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做了较大的修改,在课程性质上,定位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课程的理念上,更充突出了育人为本,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理念,而且在基本理念中,更强调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教与学的创新;在课程思路上,弱化了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编排学习内容。这些都是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变化,经专家的讲解,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更透彻了,我的历史专业技能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次培训真好,不仅提升了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让我找到了自信。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贯彻落实新的课程理论,我的教学收益也必将是最大的。

㈣ 2011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标准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 、如何处理教科书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关系? 2 、对学生历史学习业绩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3 、历史学科有哪些丰富的课程资源? 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

㈤ 高中历史课标和初中历史课标的区别

一、特点不同

1、高中历史课标:构建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所组成的课程体系,并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2、初中历史课标:从基本问题出发,选用合适的案例。所选案例经典而简练,且与前面的理论阐述互相照应,既有正例,又有反例(或者说是不完善的案例);以场景式实践,提出可行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改进建议,使教师能够豁然开朗。

案例与评析,将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与广大一线教师的话语习惯、思维习惯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场景式的路径引领。

二、出版社不同

1、高中历史课标: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初中历史课标: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三、内容上不同

1、高中历史课标:注重展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启示。

2、初中历史课标:集中提炼、破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和突出问题,让问题“露”出来。然后,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理论解读,力求彰显前沿视野、理论深度和实践路径,从而让理念“立”起来,让教师对理解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获得明朗而切实的答案。


㈥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材之间有什么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的关系就如同孙悟空与如来佛的关系:教材内容的编写和结构、风格的设计都必须依据和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活动基本纲领性文件,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由此,教材只是我们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教材是手段,课程标准才是目的。任何版本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都跳不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同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
首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只有认真通读和领悟课程标准,以此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从广度和深度上把握教学。如此,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最终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到全面发展。
其次,认真研究教材
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特点,拓展和优化教材内容。
1.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
针对岳麓版教材的专题性,某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开来,为使学生对历史形成整体认识,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如:必修一第13课鸦片战争和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对必修二中洋务运动的关系。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清政府的残酷盘剥,困苦不堪的人民奋起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推进洋务运动开展的两个主要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在遵循课程标准原则的基础上,理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构建清晰知识脉络,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时间和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2.补充历史资料,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在教学活动中,为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可以适当补充教材以外的历史资料,如:图书文字、图片、漫画、音乐、影像资料等等。使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必修一第16课辛亥革命中,在讲述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引用了影视资料《阿Q正传》,并通过分析故事中背景和人物的形象、对白和结局,引导学生理解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导致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可以补充鲁迅的文章《风波》、《药》,使学生产生对革命者的英勇献身精神的敬仰,认识当时历史背景下革命的失败以及革命者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并立足课程标准大胆使用教材,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到更好发展。

㈦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标准编号是多少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编号:17630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