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1-28 16:16:06

⑴ EDA的调频信号发生器的程序及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如下:

Ⅱ中完成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系统可由五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嵌入设计要求:FPGA内部底层其实网上书上都有现成的,问网不如自己找的快,

⑵ 模电课程设计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般是先产生一种波形。在经过各种电路变换成其他波形!从学校图书馆里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相关资料!这种课设还是自己动手做做比较好,会有一定收获的!

⑶ 模电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

你可以到CSDN上下载,申请个账号很容易!不过这种课设还是自己动手做做比较好,其实是很简单的,一般是先产生一种波形。在经过各种电路变换成其他波形!从学校图书馆里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相关资料! 自己做课设是会有收获的!网上的只是供参考参考的!请你自己选择!

⑷ 线性三角波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提供个思路 先产生方波555电路就可以 然后在用积分电路 就可以了

⑸ 求基于EDA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课程设计

本设计采用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系统由波形产生模块和可调频率的时钟产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和显示模块四部分组成。波形产生模块完成三种波形的产生,并根据控制信号完成选定波形的输出。可调频率的时钟产生模块能够产生具有不同频率的方波clk,用此方波作为时钟完成输出波形频率的调整。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输出波形的频率。数模转换模块将波形产生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完成滤波以及放大等功能。此设计的特点在于结合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和锁相技术各自的优点,同时利用了FPGA的强大处理能力使系统易于实现,结构简单。本设计能产生正弦波,三角波,占空比可调的方波以及它们的线性组合;频率在100Hz~20KHz之间能以100Hz为步进进行调整;幅度可调范围为0~5V。

关键词:正弦波;三角波;占空比可调的方波;频率可调;FPGA;锁相环4046

目 录

引言………………………………………………………………………………………1
1 设计任务……………………………………………………………………………1
1.1 基本要求……………………………………………………………………………1
1.2 发挥部分……………………………………………………………………………1
2 方案论证与比较……………………………………………………………………1
2.1 常见信号源制作方法原理…………………………………………………………1
2.2 常见信号产生电路…………………………………………………………………3
3 系统电路的设计………………………………………………………………4
3.1 系统框图及说明……………………………………………………………………4
3.2 主要电路设计说明…………………………………………………………………6
3.2.1晶体振荡电路………………………………………………………………………6
3.2.2倍频电路……………………………………………………………………………6
3.2.3数模转换和放大滤波电路…………………………………………………………7
3.2.4数码管显示电路……………………………………………………………………8
3.2.5 输入去抖电路……………………………………………………………………9
3.3 主要软件设计说明…………………………………………………………………10
3.3.1前端核心软件设计………………………………………………………………10
3.3.2波形产生模块软件设计…………………………………………………………12
3.4 主要元器件介绍……………………………………………………………………15
3.4.1FPGA介绍…………………………………………………………………………15
3.4.2锁相环4046介绍…………………………………………………………………16
3.4.3VHDL介绍…………………………………………………………………………19
3.4.4MAX+PLUSII介绍…………………………………………………………………20
4软件仿真与硬件调试与测试 ……………………………………………………20 4.1 软件部分仿真……………………………………………………………………20
4.2 硬件调试……………………………………………………………………………22
4.3 硬件电路测试………………………………………………………………………22
4.4 误差分析……………………………………………………………………………23
5 工程设计……………………………………………………………………………23
6 制作…………………………………………………………………………………24
7 结论…………………………………………………………………………………25
谢辞………………………………………………………………………………………26
参考文献…………………………………………………………………………………27
附录………………………………………………………………………………………28

⑹ 求个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电路图。要标有详细的原件参数,最近在做这个课程设计,我的图总也出不了仿真。谢

函数波形发生器设计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通过对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分析,可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函数波形发生器。
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经过仿真得出了方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转换及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的波形图。
关键字:函数信号发生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晶体管差分放
设计目的、意义
1 设计目的
(1)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迟滞型比较器的特性参数的计算。
(3)了解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8038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能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调试。
2 设计意义
函数发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源,是现代测试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仪器之一。
在研制、生产、测试和维修各种电子元件、部件以及整机设备时,都学要有信号源,由它产生不同频率不同波形的电压、电流信号并加到被测器件或设备上,用其他仪器观察、测量被测仪器的输出响应,以分析确定它们的性能参数。信号发生器是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子仪器。它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如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因而广泛用于通信、雷达、导航、宇航等领域。
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1.1课程设计的内容
(1)该发生器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2)函数发生器以集成运放和晶体管为核心进行设计
(3)指标:
输出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频率范围:1Hz~10Hz,10Hz~100Hz
输出电压:方波VP-P≤24V,三角波VP-P=8V,正弦波VP-P>1V;
(4)对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8038应用接线进行设计。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1)提出具体方案
(2)给出所设计电路的原理图。
(3)进行电路仿真,PCB设计。
2 函数波形发生器原理
2.2函数波形发生器的总方案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 (如低频信号函数发生器S101全部采用晶体管),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单片函数发生器模块8038)。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3]。
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
2.3函数波形发生器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3.1方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此电路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设某一时刻输出电压Uo=+Uz,则同相输入端电位Up=+Ut。Uo通过R3对电容C正向充电,如图2.3中实线箭头所示。反相输入端电位n随时间t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当t趋于无穷时,Un趋于+Uz;但是,一旦Un=+Ut,再稍增大,Uo从+Uz跃变为-Uz,与此同时Up从+Ut跃变为-Ut。随后,Uo又通过R3对电容C反向充电,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Un随时间逐渐增长而减低,当t趋于无穷大时,Un趋于-Uz;但是,一旦Un=-Ut,再减小,Uo就从-Uz跃变为+Uz,Up从-Ut跃变为+Ut,电容又开始正相充电。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4]。
2.3.2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2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工作原理如下:
若a点断开,整个电路呈开环状态。运算发大器A1与R1、R2及R3、RP1组成电压比较器,C1为加速电容,可加速比较器的翻转。运放的反相端接基准电压,即U-=0,同相输入端接输入电压Uia,R1称为平衡电阻。比较器的输出Uo1的高电平等于正电源电压+Vcc,低电平等于负电源电压-Vee(|+Vcc|=|-Vee|), 当比较器的U+=U-=0时,比较器翻转,输出Uo1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Vee,或者从低电平Vee跳到高电平Vcc。设Uo1=+ Vcc,则
(2.1)
将上式整理,得比较器翻转的下门限单位Uia_为
(2.2)
若Uo1=-Vee,则比较器翻转的上门限电位Uia+为
(2.3)
比较器的门限宽度:
(2.4)
由以上公式可得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2.3所示。
a点断开后,运放A2与R4、RP2、C2及R5组成反相积分器,其输入信号为方波Uo1,则积分器的输出Uo2为可见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度与下降速度相等的三角波,其波形关系如图2.4所示。
a点闭合,即比较器与积分器形成闭环电路,则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三角波的幅度为:
(2.8)
方波-三角波的频率f为:
(2.9)
由以上两式(2.8)及(2.9)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电位器RP2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输出频率的范围较宽,可用C2改变频率的范围,PR2实现频率微调。
(2) 方波的输出幅度应等于电源电压+Vcc。三角波的输出幅度应不超过电源电压+Vcc。
电位器RP1可实现幅度微调,但会影响方波-三角波的频率[3]。
图2.3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2.4方波与三角波波形关系
2.3.3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5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1]。
图2.5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
分析表明,传输特性曲线的表达式为:
(2.10)
(2.11)
式中
——差分放大器的恒定电流;
——温度的电压当量,当室温为25oc时, ≈26mV。
如果Uid为三角波,设表达式为
(2.12)
式中 Um——三角波的幅度;
T——三角波的周期。
为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由图2.6可见:
(1)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
(2)三角波的幅度Um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饱和区或截止区。
(3)图2.7为实现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其中RP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其并联电阻R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电容C1,C2,C3为隔直电容,C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2]。
图2.6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原理
图2.7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2.4电路的参数选择及计算
2.4.1方波-三角波中电容C1变化(关键性变化之一)
实物连线中,我们一开始很长时间出不来波形,后来将C2从10uf(理论时可出来波形)换成0.1uf时,顺利得出波形。实际上,分析一下便知当C2=10uf时,频率很低,不容易在实际电路中实现。
2.4.2三角波—正弦波部分的计算
比较器A1与积分器A2的元件计算如下:
由式(2.8)得

取 ,则 ,取 ,RP1为47KΩ的点位器。取平衡电阻
由式(2.9)

当 时,取 ,则 ,取 ,为100KΩ电位器。当 时 ,取 以实现频率波段的转换,R4及RP2的取值不变。取平衡电阻 。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的参数选择原则是:隔直电容C3、C4、C5要取得较大,因为输出频率很低,取 ,滤波电容 视输出的波形而定,若含高次斜波成分较多, 可取得较小, 一般为几十皮法至0.1微法。RE2=100欧与RP4=100欧姆相并联,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差分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可通过观测传输特性曲线,调整RP4及电阻R*确定。
2.5 总电路图
先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器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形成正弦波。如图2.5.1所示,
图2.5.1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实验电路
2.6 8038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2.6.1 8038的工作原理
8038由恒流源I1、I2,电压比较器C1、C2和触发器①等组成。其内部原理电路框图和外部引脚排列1. 正弦波线性调节;2. 正弦波输出;3. 三角波输出;4. 恒流源调节;5. 恒流源调节;6. 正电源;7. 调频偏置电压;8. 调频控制输入端;9. 方波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 10. 外接电容;11. 负电源或接地;12.正弦波线性调节;13、14. 空脚
在图2.8中,电压比较器C1、C2的门限电压分别为2VR/3和VR/3( 其中VR=VCC+VEE),电流源I1和I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且I2必须大于I1。当触发器的Q端输出为低电平时,它控制开关S使电流源I2断开。而电流源I1则向外接电容C充电,使电容两端电压vC随时间线性上升,当vC上升到vC=2VR/3 时,比较器C1输出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Q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控制开关S使电流源I2接通。由于I2I1 ,因此电容C放电,vC随时间线性下降。当vC下降到vC≤VR/3 时,比较器C2输出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端Q又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2再次断开,I1再次向C充电,vC又随时间线性上升。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若I2=2I1 ,vC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相等,就产生三角波输出到脚3。而触发器输出的方波,经缓冲器输出到脚9。三角波经正弦波变换器变成正弦波后由脚2输出。当I1I22I1 时,vC的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不相等,管脚3输出锯齿波。因此,8038能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和锯齿波等四种不同的波形。
图2.8中的触发器,当R端为高电平、S端为低电平时,Q端输出低电平;反之,则Q端为高电平。
2.6.2 8038构成函数波形发生器
由图2.9可见,管脚8为调频电压控制输入端,管脚7输出调频偏置电压,其值(指管脚6与7之间的电压)是(VCC+VEE/5) ,它可作为管脚8的输入电压。此外,该器件的方波输出端为集电极开路形式,一般需在正电源与9脚之间外接一电阻,其值常选用10k?左右,如图2.10所示。当电位器Rp1动端在中间位置,并且图中管脚8与7短接时,管脚9、3和2的输出分别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电路的振荡频率f约为0.3/[C(R1+RP1/2)] 。调节RP1、RP2可使正弦波的失真达到较理想的程度。
在图2.10中,当RP1动端在中间位置,断开管脚8与7之间的连线,若在+VCC与-VEE之间接一电位器,使其动端与8脚相连,改变正电源+VCC与管脚8之间的控制电压(即调频电压),则振荡频率随之变化,因此该电路是一个频率可调的函数发生器。如果控制电压按一定规律变化,则可构成扫频式函数发生器。

⑺ 急求eda课程设计一份: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给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参考一下吧
一个电子系统中需要三种时钟,分别是:1000HZ、100Hz、50Hz,系统输入时钟为100KHz。试用VHDL描述该时钟发生器。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counter is
generic(count_value:integer:=9);
port(clk:in std_logic;
co:out std_logic);
end counter;
architecture a of counter is
signal cnt:integer range 0 to count_value;
begin
process(clk)
begin
if(clk'event and clk='1')then
if(cnt=count_value)then
cnt<=0;
co<='1';
else
cnt<=cnt+1;
co<='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end a;
(2)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div3 is
port (clk:in std_logic;
fout: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end div3;
architecture a of div3 is
signal co_clk: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omponent counter is
generic(count_value:integer:=9);
port(clk:in std_logic;
co:out std_logic);
end component;
begin
cnt0:counter
generic map(count_value=>9)
port map(clk=>clk, co=>co_clk(3));
cnt1:counter
generic map(count_value=>9)
port map(clk=>co_clk(3), co=>co_clk(2));
cnt2:counter
generic map(count_value=>9)
port map(clk=>co_clk(2), co=>co_clk(1));
cnt3:counter
generic map(count_value=>1)
port map(clk=>co_clk(1), co=>co_clk(0));
fout(2)<=co_clk(2);
fout(1)<=co_clk(1);
fout(0)<=co_clk(0);
end a;

⑻ 课程设计 低频信号发生器

设计要求:波形可变,三角波正弦波和方波 频率可变(10KHZ~30KHZ,步进1KHZ)另外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控制TLC5620芯片来产生各种函数波形;当选择的波形是矩形波和三角波时,可调节占空比。
三角波:三角波可以分成一个正向的锯齿波加一个负向的锯齿波组成,比如你要产生一个正向的锯齿波那么单片机就由0通过循环慢慢的自加1向TLC5620输出信号直至加到255即(1111 1111)到达最大值就构成一个正向的锯齿波了,如果单片机再由255通过循环不断的自减1直至到输出0那么就构成负向的锯齿波。这两个锯齿波合成在一起就构成三角波了。
方波:方波就更容易了,只要单片机向TLC5620直接输出0延时一段时间再输出255(1111 1111)延时一段时间这样的交替输出就能够构成了。
要实现不同频率的输出只要通过选择不同的延时程序就能够构成了。

⑼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方案三: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5G8038

可行性分析:
上面三种方案中,方案一与方案二中三角波——正弦波部分原理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都要认为地搭建波形变换的电路图。而方案三采用集成芯片使得电路大大简化,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和成本的限制,我们首先抛弃的是第三种方案,因为它是牺牲了成本来换取的方便。其次是对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比较,方案一中用的是电容和电阻运放和三极管等电器原件,方案二是用的二极管、电阻、三极管、运放等电器原件,所以从简单而且便于购买的前提出发我们选择方案一为我们最终的设计方案。
1.4参数的确定
1、 从电路的设计过程来看电路分为三部分:①正弦波部分②方波部分③三角波部分
2、 正弦波部分
由于我们选取差分放大电路对三角波——正弦波
进行变换,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选定三极管,我
们现在选择KSP2222A型的三极管,其静态曲线图
像如右图所示。

根据KSP2222A的静态特性曲线,选取静态
工作区的中心

由直流通路有:
20 k

k

因为静态工作点已经确定,所以静态电流变成已知。根据KVL方程可计算出镜像电流源中各个电阻值的大小:
可得

3、 方波部分与三角波部分参数的确定
根据性能指标可知

由 ,可见f与c成正比,若要得到1Hz~10Hz,C为10 。10Hz~100Hz,C为1 。
则 =7.5k ~75k ,则 =5.1k
则 =2.4k 或者 =69.9 k
∴ 取100 k

由输出的三角形幅值与输出方波的幅值分别为5v和14v,有
=
∴ =10k
则 ≈47 k , =20 k
根据方波的上升时间为两毫秒,查询运算放大器的速度,可以选择74141型号的运放。
由此可得调整电阻:

七、实务图的焊接和调试
1、按照方案一的电路图焊接好电路板。
2、调试前,将电路板接入±12伏电压,地线与电源处公共地线连接.
(1)频率范围:
为便于测量,将电路板上的方波信号接入示波器,并合上C1=10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