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

发布时间: 2020-11-27 18:41:12

A. 初中科学小课题

我只能找到这个
中学生物校本课程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引起基础教育理论界以及学校方面的重视。本文以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主题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依据课程理论和生物学学科特点确定了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教学组织方式以及适于本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并在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应的尝试。此外,对高一年级生物选修课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校本课程 生物学实验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进入学校,对校本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问题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中。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目前国内学者大多接受以下的观点。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崔允 郭,1999)。校本课程通常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来决策,采取“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满足不同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参与性(崔允 郭,1999)。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所不同的是,校本课程主要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自主进行课程开发的行为。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崔允 郭,1999)。也有学者(徐玉珍,2001)从新课程开发的策略、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新模式、构建学校特色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做了更明确的界定。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徐玉珍强调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点和两个必须。两个基本点是“学校为本”与“课程开发”。两个必须是指在课程内容方面必须考虑到校本课程所隐含的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假设,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语言习惯以及中小学教育的实际。
2.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自从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课程开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一种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典型的国家课程开发传统。法国自拿破仑统治的时代开始,一直是由中央政府颁布指令性教育计划与课程时间表以及全国考试涉及的范围。德国在18世纪末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义务教育的科目以及各科目教学所需的课时,阐明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阅读作业。在这样的指令性课程标准与统一的外部考试制度下,学校的教学工作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教师很少有自由行动的余地。
另一种是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非集中制的课程开发传统,这种课程开发形式把部分甚至全部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美国的教育属州政府的职权范围,在课程方面,课程决策的所有权力都属于地方,地方有赋予学校在课程事务上的自主权。由于学区和学校的自主权很大,校本课程一直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的教育制度一直秉承学校自主的传统。由于法律规定课程设计的权力归地方教育当局和个别学校团体所有,在很长一段历史上,中央教育机构很少介入课程事务。
从西方国家近两百年的课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课程的开发传统是与其课程行政体制有关的,课程行政体制决定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两类课程体制各有利弊。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利于尊重学校环境和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0年代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都推行了由国家发起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新课程运动,由国家组织各方面专家协同开发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其目的是实现课程的标准化、统一化。新课程运动具有这样的基本教学教育理念:教学的基本主题是学科结构,经过科学地组织的学科包括了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与原有课程包含大量使用知识不同的是,新课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包含最新信息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全貌,其内容强调作为学科结构基础的关键性概念和清晰观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获得现成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并通过科学发现活动增加对科学家工作的兴趣。(崔允 郭,1999)
在这一课程运动中,英美两国表现尤为突出,两国课程开发者都认同了新课程运动的基本理念,认为过多地把课程权力交给学校与教师是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真正高质量的课程应该由国家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协同开发。西方的新课程计划由专家研究课程制度,新课程开发所涉及的教材等由中央教育部门等组织力量集中开发。
但这一改革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除了教师方面的种种原因外,“新课程运动”暴露了国家课程开发的缺陷,其中主要是由于课程开发集权引起的。这种模式使课程开发系统与课程实施系统隔离开来,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无法清楚的了解新课程的意图和课程目标中每一个细微的革新因素。而新课程的推行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他们的教学习惯,对课程重点、学习空间,乃至自己的行为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重新组织。这一过程涉及许多实际问题,课程开发者往往与实施者缺乏交流、合作,无法把隐含在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价值取向传递给实施者,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有利于实施的建议。
70、80年代,非集权化课程决策在许多国家再次得到重视。80年代以来,学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化,其变化速度日益加快。学校要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需要对环境做出最敏锐的反应。校本课程恰好能够适应这一要求。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也开始意识到需要提供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事务上的主动权,纷纷出台了有关的课程政策。
我国建国后,为保证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便于管理和评价,采用的是原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引起教育界许多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也受到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的重视。这些学校意识到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学校办有特色以及教师的培养提高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积极对适于本校的校本课程或对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改造完善,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意义
(1)从课程结构改革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如前所述,国家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各有利弊。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课程需要几类课程恰当的结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讨论稿)提出在课程管理方面要“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又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对于课程、教材的管理与开发,指导纲要规定了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所应承担的职责,其中学校的职责为“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学校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以保证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有关文件明确了今后若干年中基础教育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模式,它不仅对于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为学校以及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但是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有关理论还很贫乏,学校对开发校本课程更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对校本课程有关问题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这一工作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学校一线教师的参与。
(2)校本课程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办学的条件、学生的来源、教师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学校的差异。学校在组织课程时,既应该体现国家的意志,也应该尽可能满足学校的差异性和特点,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具有各自的特点。
学生在发展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表现出其差异性。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校本课程直接指向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课程,开发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校差异、学生差异对课程的需求。

二. 问题的提出
1. 国内生物学教学的问题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目前自然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依据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生物科学属于实验科学。与其他实验科学一样,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大量的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基础之上的。
生物课是中学阶段实验科学开课最早的课程。由于生物学的特点,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生物学课程时,要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认识生命现象,也需要了解生物学的学科特征以及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丰富多彩的生物界、许多未知的生物奥秘使学生对生物课学习有较高兴趣,在实验课上,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观察、了解生物现象的秘密会激起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学习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研究的兴趣和初步研究的能力以及科学思考的方法,并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去探求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奥秘,。
目前我国生物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不能体现出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也不能满足学生学生探求生物学奥秘的需要。教材内容编排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验;强调系统性,缺少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教材中实验安排少,实验多为验证性的,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活动。学生以文科课程学习的思维方法来学习生物课,生物课已经失去了生物学的学科特征。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准备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变生物学教学当前的状况。在课程未做重大变革之前,考虑到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一些学校通过开设选修课等校本课程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方面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的成果,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在此情况下,我校从1998年开始,开设了一门以生物实验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程,以弥补现行生物学课程的不足和满足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爱好。我们认为,即使国家新的课程计划开始运行,学校也需要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愿意发展、提高生物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的学生,促进他们在这一方面的个性发展。我们力求通过我们的课程,引导学生参加他们有兴趣的生物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生物学知识,并为以后自己探讨科学问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2. 课外活动与课程
我们在开设这一选修课之前,曾组织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进行生物学方面的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灵活性较强,开展的活动往往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具备的条件安排,但随意性较大,计划性较差;缺少课程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
作为课程,需要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计划,按照确定的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此外,课程需要有与课程目标配套的评价体系。所以,开发一种新的课程,必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组织形式选择、课程评价体系制定、课程具体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等。

三. 课题研究目标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目标
教学一线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重点,不是研究它的理论,是要在实践校本课程理论指导下,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根据上述认识,我与我校其他生物学教师共同研究了开发以生物学实验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确定了以下课题研究目标。
1.研究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中的师生关系。
3. 研究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二)实施步骤
1.前测:本学期课程开始时,对学生水平的测试。测试目的是要了解学生对生物学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生物学技能水平和情感情况。
2.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分为初中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三个层次。各个年级在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等有所不同。
3.后测:检查一个学期课程完成后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生物学操作技能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课程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反馈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要求,以进一步完善课程。
4.过程监测、有关资料收集整理
在实施过程进行中,各年级任课教师对课程情况进行经常交流,根据课程开展情况,对研究方案调整,特别是由于学校工作安排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整理收集与研究有关资料,以备总结完善课程;对为本课程编写的讲义进行整理、修改,准备汇编为生物选修课教材。

四. 结果
(一)本课程的理论研究
1.确定课程目标
通过生物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A. 具有一定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a. 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的工具、仪器和各种化学试剂,具有一定操作技能。
b. 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生物学资料的能力。
c. 学会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
d. 发展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方式将实验现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正确表达出来。
e. 发展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B. 通过实验获得相应的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原理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学习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C.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选择课程内容
选择什么实验?所选择的实验目的是什么?每个实验要学习哪些的生物知识?训练学生掌握什么技能?这是研究的一个方面。我们整理挑选了曾经做过的一些实验,并参考中、美、英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按照实验内容、方法分类,从中挑选了一些实验作为生物选修课学习的基本实验。我们选择的实验可以分为三类:
基本方法和技能训练实验——实验可以促进学生了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对学生 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探究类的实验——在初步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操作技能后,学生对一些生物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生物学的知识,了解生物学研究的特点。
自选实验——自选实验有两种,一种由老师提供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实验。另一种为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项目。自选实验一般为周期较长、较大型的实验。学生进行自选实验,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研究。完成自选实验要涉及多种方法,所以这类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选题实验多为小组合作的实验。在实验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这类实验也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见附表1 )。
根据课程内容,我们安排了本学期生物选修课教学计划(见附表2)。

3.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校本课程中师生的关系
参加学习的学生年级不同,认知水平、操作技能水平以及所掌握是生物学知识也不同,因此,不同年级课程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课程中师生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初中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进行各种实验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中学生生物学知识很少,教师需要结合实验内容介绍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操作,而且也学习了相应的知识。
高一年级课程重点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据训练目标,教师提供学生实验讲义,学生阅读实验讲义,进行讨论,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要求,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规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操作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要检查学生实验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的实验题目,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进行实验。实验中,教师要提供相关生物学资料供学生阅读,并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实验结果,以促进学生对实验目的和现象的理解。对于高一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地活动余地。
高二年级学生以自主选题实验为主要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对自己的选择的课题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注意实验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查找资料,利用资料提供的信息,对自己实验中的现象分析讨论的方法。虽然高二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但生物学知识依然缺少,教师同样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学习相关知识。

4.考核评价的方式
如何对以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学习进行评价?学习评价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一个综合评价,评价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评价方式、结果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各个年级学生学习内容不同,考核评价的方式也应有所差异。(见附表3)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实验技能的考核,既要考察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也要检测学习的最终结果。
对于平时学习情况的检测,我们是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检查完成的实验报告。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学习的最后考核有两种方式,初中年级,进行实验考核。实验考核了包含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高中年级,要求学生完成自选实验实验设计与实验报告。
学生在参加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不能用直接考核进行评价。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能够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实验的情况,参与讨论的情况,在小组自选实验中的贡献大小等,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态度与情感。以上几个方面,除出勤情况是客观的,其余几项都无法定性测试,因此,除了对学生在上课时的行为观察记录外,我们还使用了问卷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学生对问卷的回答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变化。

B.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包含哪些内容

课程是指学来校学生所应学习的自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C. 谁有社区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设计

一、我校社区服务课程提出的背景

1.国家教育政策

1.1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高中生要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指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1.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体现 :

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每个普通高中学生在三年中都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个学分才可以毕业。

2.当前我国人才素质现状

新华网关于《我国人才素质面临三大挑战》的评论中提到:我国人才素质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是:“诚信度、创新力和实践力”。

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几年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参加论坛的48个国家中,中国“人员素质”排行第40位。由此可见,中国也许可以出现全世界顶尖的人才,但其人才金字塔的基座却难以令人放心。

武汉大学曾进行过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课题研究,研究表明:近七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才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其次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实干”。但是“实践力”的缺失确实是我国人才素质面临的重要问题。比如:相当规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而不得不成为“啃老族”, 究其原因,金融危机以来全国以至全球范围的企业效益下滑,从而紧缩规模或者干脆倒闭,使就业岗位减少是一个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大多数停留在书面,动手能力却被忽视,使得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说起来一套一套,在实际的操作技能上却缩手缩脚,不能独当一面。所以只给知识,不给机会的教育让我国的在人才培养中出现高分低能的普遍现象。而以“个人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缺乏”为表现的“诚信度”和“创新力”的不足同样是制约我国人才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的重要因素。

3.对于国际社区服务发展趋势和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开设理论基础的几点思考

3.1国际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

美国有关部门规定,中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志愿服务,否则不能毕业。宾夕法尼亚州就有两位中学生,因无法证明自己曾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而不能参加中学毕业典礼。马里兰州教育厅则规定,全州所有中学生都要志愿服务于社区或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25小时以上。达不到这一标准,任何学生不论任何理由均不能毕业。而要想进入斯坦福、柏克莱加州大学、西点军校这样的名牌大学,必须在申请就读时提供为他人服务或为社区服务的证据,如果证据有力,入读这些名校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传统的社区服务开始走向服务学习,服务学习不同于社区服务,其特点在于重视学习因素的服务,它把社区服务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结构化设计的反思过程,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的同时,并促进服务者知识、技能的获得即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在服务学习中,社区服务和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所以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服务学习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要进行有计划的对服务体验的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融服务与学习为一体的经验教育方式。而根据服务学习所立足的理论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式,其中作为主导的模式为:慈善模式、公民参与模式和社群模式。

3.2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的理论基础

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特点,我校将社区服务课程方案的理论模式立足于社群模式的服务学习。

社群模式是以社群为思想基础,其核心是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做是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是主张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社群主义认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式是把个人放到其社会的、文化的和历史的背景中去考察,社群本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社群既是一种善,也是一种必需。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社群模式服务学习以追求社群(社区)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统一为目的,旨在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人是社群(社会)的组成部分。以及个人利益能够通过追求集体利益而实现,进而引导学生帮助社区解决公共问题,从而推动社区的发展,同时强化学生的社群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

社群模式服务学习项目的发起和组织工作主要由学校和社区合作完成。社群模式以追求各个利益,实现共同受益为目的。并且在开展过程中以“自愿”形式为主,既有课程化项目,又有非课程化项目。

学生与社区及其工作人员是一种建立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发展社区基础上的“互动互惠”平等关系,学生通过自身知识能力或是与社区的合作完成公益项目,最终实现多方受益,从结果上看,项目的完成意味着创造了社区公共利益,学生们通过项目发挥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做到学以致用,丰富了社区服务经验,并且再为公共谋利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创造了自己的公共生活利益。社区则通过项目使公共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整个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此类服务学习项目的评价,一般既关注学生参与产生的服务效果,也关注学生与社区共同的互动反思,只有实现了多方受益才能够成为高质量的项目。

社群模式的服务学习其优点在于:有助于学生形成社群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参加服务学习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做出了贡献,点燃了他们日后参与到社区发展和建设中的热情。

基于以上的几点思考,结合我校这些年来在社区服务活动实开展所总结的经验的基础上,我校社区服务课程方案如下:

二、我校社区服务课程总目标:

1、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2、社区服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培养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通过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本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4、通过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

5、通过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意识增强,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社会的积极情感

三、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内容及实施步骤:

1.校内可开发课程资源:

基于社区服务课程的要求,三年需要10个工作日,我校按每个工作日5小时的服务时间计算,高中三年需要完成5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课程。

同时我校作为一所寄宿制的学校,所以具有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的特点,充分的开发校内资源,将校内资源设置为给学生提供社区服务课程的项目就是一个非常现实可行的方法。它能更好的满足课程资源开发要求:相对的稳定性,要具备较高的可预期性,满足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需要等的基本原则。所以校内社区服务的课程设置如下:

(一)社区服务课程表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照片)

社区服务课程地点
社区服务课程项目
社区服务课程时间
表 现(简单评述)
部门签字

(盖章)
学生工作处

回访情况

优秀
良好
合格

1、图

书馆
图书上架

借换书服务员

分 书




植物养护

植物浇水

2、实验室
清洗实验用品

担任实验用品的准备工作

3、邮政

代办所
派送报纸

4、心理咨询室

接待员

5、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心

讲解员

6、团委
学业指导

技能指导

培训指导

7、网管

中心
网络维护

电脑维护

8、校办
校史馆的讲解员

9、其它

(二)校园内社区服务课程设置的实施设想:

1、高一年级:

(1)课程内容:高一年级时建议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课程表》当中1~5项社区服务课程项目的社区服务学习。通过在各个部门提供的不同的社区服务的岗位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2)课程目标:

①通过在校园各个部门的社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学校的校园资源,能够更好地做到对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

②通过在校园各个部门的社区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培养学校归属感和校园主人公的意识。

③通过在校园各个部门的社区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和体验。

(3)课程实施步骤:

①高一年级开学初始,每位新生领到《社区服务课程表》(1张×10份)。

②课前准备:学校在新生参与社区服务课程之前,会对新生进行课程表使用的培训,以及会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员为同学们进行课前培训。

③为了给每个班级,每个同学提供参加社区服务课程学习的机会,操作步骤如下:

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每学期每周(周一~周五)安排一个班级在提供社区服务的部门参与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自选。

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节假日的时间学生可以自己联系各需要提供服务的部门进行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

2、高二、高三年级:

(1)课程内容:

《社区服务课程表》6~8项的课程内容提供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在这个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和高二、高三的同学

(2)课程目标:

①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例如:高二(高三)学生通过对高一新生提供社区课程实施的课前培训,提升高二、高三同学校园责任感,培养学生作为校园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进而提高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②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例如:给低年级的同学提供电脑技能等的技能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③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例如:给新生进行校史讲解。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对学校作出了贡献,点燃他们日后参与到校园发展和建设中的热情。

④在这个阶段社区课程的参与中,学生通过运用自己已有知识技能为他们人提供服务,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

(3)、课程实施:

经过高一一学年的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在进入高二以后,为了给每个班级,每个同学提供参加社区服务课程学习的机会,操作步骤如下:

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每学期每周安排一个班级在提供社区服务的部门参与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班会课时间。(例如:高二(1)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提供图书馆社区服务课程课前培训,那么主持这周高一每个班的班会课的人就是高二(1)班的同学,以此类推)。

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节假日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己联系各需要提供服务的部门和低年级以及需要帮助同学提供社区服务,进而达到社区服务学习课程的目标。

2.校外可开发课程资源

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基于社区服务课程开发的原则:立足社区,立足周边的原则,建立“学校是社区中的学校”的意识。

同时立足于我校社区服务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社群模式的服务学习。而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融合的实践型教学模式,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透过计划性的社区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在服务中学习,不同程度上谋求促进学生伦理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态度上的某种改变,使服务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校的校外社区服务课程设置如下:

课程标题:“温暖您、成长我, 走进颐养院”

课程内容:高一年级学生走进无锡市惠山区颐养院开展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在这个服务学习的环节,以陪老人们聊天为主要形式,重在对老人精神关心、关注。

课程目标:

1、通过走进颐养院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达成我校的德育母题之一的——善的教育的意图。

2、通过走进颐养院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够学会与老年人交往的实践能力,提高与老人沟通的能力,

3、在与老人聊天为主要形式的服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活动形式中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4、通过走进颐养院社区服务课程学生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体验奉献社会的积极情感。

课程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工作:走进颐养院的社区服务课程主要的形式是想让学生通过聊天的形式对老人的精神生活给予关心和关注。那么正确的谈话技巧,和对聊天对象——老人们情况的调查了解是课程实施之前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

Ø 专职心理教师准备《与颐养院老人有效沟通的知识资料》

Ø 颐养院老人情况资料收集

(2)、学生的动员准备:各个班级在走进颐养院之前的班会动员

(3)、学生能够与老人聊天的技能准备:

Ø 专制心理教师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谈话技巧的指导

Ø 学生在班会课上分组进行情境模拟

Ø 班主任(专制心理教师)现场答疑

2、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流程:

(1)选课人员:全体高一年级学生社区服务课程的必修课程

(2)时间管理:

Ø 利用节假日时间,以学生自愿留校参加社区服务课程的形式开展

Ø 基于我校高一年级班级数一般为18~20个班级不等,所以原则上每2周组织1~2各班级的同学分批次到颐养院参加社区服务课程的学习。

Ø 时间长度:2~3小时

Ø 教师安排:

固定带队教师:

学工处主任:负责和颐养院的院长协调和统一的组织管理工作

专制心理教师、团委负责老师:负责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

新绿电视台的负责摄像老师:负责做好学生课程开展视频资料的摄像工作

流动带队教师: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以及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目前为止,经过社区服务课程开设之前充分的准备,以及社区服务课程方案的严密规划和社区服务课程过程中规范的操作,“温暖您、成长我, 走进颐养院”的社区服务课程成为了我校学生实施服务学习课程的重要载体

D. 如何设计校本课程

目前,校本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教改的核心领域之一。然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缺乏理性的思考与设计,显得有些盲目又混乱。为了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我们基于研究和实践,梳理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点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同,校本课程建设特别要注重如下三点:

其一,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为重心,适当注重特殊素质的发展。

课程设计的基本宗旨应在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从素质的性质来看,学生的素质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基本素质,这是指在各个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其他各层面素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素质,如性格、价值观、智力、身体素质等;二是学科素质,又称为学科素养,这是专门学科领域范围内的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外语素质等;三是综合素质,这是对基本素质和学科素质加以综合而成的素质,如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等;四是特殊素质,这是适用于特殊领域或特殊情境的素质,如书法特长、领导力、野外逃生能力等。对人生的成功与幸福来说,起特别重大作用的素质是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而且这些素质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受关注较少,而学科素质则在国家课程中受关注较多,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该特别注重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围绕这些来建设校本课程,如性格发展指导课程、创造力课程等。

其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基点。

尤其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之下,每个学校都应该明确地树立自己的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其中包括学校的总体发展水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并围绕这些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其三,以学习为中心。

目前我国的一些学校逐渐走向以教为中心,这实际上是步入了严重的误区。当前,学校教育又重新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种转向在当前的西方国家已经比较普遍和深入,在中国也在逐渐走向普遍化和深入化。我国的国家课程,由于变革的周期较长,有些滞后,没有及时体现学校教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向;而校本课程,则由于变革周期较短,可以及时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因此可以及时而充分地体现学校教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向。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基于学习规律,体现学习的思路,从而便于学生高质量地开展自主学习。

课程要素体现“以学习为中心”

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是校本课程设计。校本课程设计要体现所谓的课程要素。目前关于课程要素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其划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在我看来,这种划分是严重缺乏逻辑的,也不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因为它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课程实施并不是课程设计本身应包含的一个要素,而是在课程建设完成之后进入的一个环节,即课程实施环节,这个环节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不属于课程设计范畴;第二,课程评价也不属于课程设计本身,它是在课程设计之外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对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材)的评价等,它不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上面谈及的一些范畴或者环节互有关联,但我们也应注意它们的差异,比如,学习评价是在课程范畴之内对学习的评价,是课程的一个要素,但我们不宜将课程评价与学习评价相混淆。

通过分析和整合历史上关于课程要素的各种观点以及课程建设的实际,可以找出课程的如下四个要素,这也是校本课程设计的四个要素:一是学习目标,即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关系到通过学习而要发展的学生的素质;二是学习内容,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内容;三是学习方式,即为达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而采用的学习活动类型和操作样式;四是学习评价,即对学习活动的评判,包括学习起点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等。

校本课程建设的这四个要素,都是基于学习的。校本课程的文本,都要体现这些课程要素,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校本课程文本,分别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体现这些课程要素。

三个层面让校本课程设计理念落地

课程建设不同于教学。我们大致可以把教育实践划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教育构建环节,包括课程构建、师资构建、教育制度构建、教育环境构建等;二是教育展开环节,包括教学、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三是教育评价环节,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育管理评价等。无疑,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课程属于教育构建环节,而教学属于教育展开环节,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这为我们理解和建设课程提供了一个总体性的视野。校本课程是一种构建和预设,确切地讲,是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这种构建和预设工作的重点,是形成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校本课程文本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每一种文本都有一定的结构要求:

其一是校本课程规划,这是关于校本课程的全面的、较长久的计划,属于宏观层次上的校本课程文本,也可以称为校本课程方案。

一个校本课程规划起作用的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不等。校本课程规划文本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首先,它要从宏观上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这四个课程要素在宏观层次上分别可以表述为:学校培养目标、校本课程设置、学习方式要领、学习评价要领。其次,校本课程规划文本还要附带性地阐述指导思想和校本课程管理等内容。

其二是校本课程纲要,它应阐明一门特定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它在职能上相当于课程标准,但比课程标准要简单,一般篇幅为4000至8000字即可。

因为校本课程使用范围较小,不必以较多的投入去研制一个课程标准,而以较小的投入来研制一个课程纲要即可。那么,校本课程纲要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课程要素在中观层次可以分别表述为:课程目标(即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即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要领、学习评价要领。其次,校本课程纲要还要阐述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理念,这是一门具体课程的理念;二是校本学材(教材)的编写要求,这有助于指导校本学材(教材)的编写。

其三是校本学材(或称校本教材),即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的学习材料。

这是校本课程文本的微观层次。广义上的学材,既包括基本的学材,也包括辅助的学材等。这些材料,本质上讲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应该按照学习的规律和思路来编写,从而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自主且个性化的学习。“校本学材”不仅是一个术语的改变,而且是编写理念和思路的革新。那么,校本学材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它应该在微观层次上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应该将这四个课程要素加以提炼和整合,纳入到供学生学习的材料之中,进行精心的组织,并以有效形式加以呈现。这样设计的校本学材,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高质量地学习,因此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E.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何设计

2006教学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课改方向。 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伴随课改全程的活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学习。只有那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看问题才会更准,思路才会更清,行动才会更快。教导处将统筹安排,将学习安排到全校业务学习活动中,渗透到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在学习中,既要学介绍具体经验文章,也要学难懂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防止东施效颦;既要学正面宣传的文章,也要学提出争议的评论,防止人云亦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并经常组织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本期与上期一样,每周一篇学习笔记,一月一篇案例设计一篇教育故事。 二、严格执行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导处批准。 2、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修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常规》,修订我校教学常规要求,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将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继续实行学月常规检查制度。 3、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学习课改理论、写读书笔记、钻研课标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讨等)、定好主题和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个教研组要创自己的特色,及时、认真总结得失,在期末进行交流,开展先进教研组的评选。 4、抓好集体备课。备课组活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着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班要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加以调整,倡导课后撰写教学后记和教学案例。 5、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调研。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和生命线。每位教师必须树立“有效教学”观念,增强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努力提升所任学科的质量。本学期教导处将加大学科的阶段性调研力度,分析存在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力争不使一门学科、一个班级、一个学生掉队。抓好几个调研与比赛,即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二年级朗读比赛,三—六年级“六一”作文比赛,低年级口算调研,中高年级计算、概念、应用题调研,英语阶段性调研。 6、抓紧毕业班复习迎考工作。认真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六年级教学工作的现状,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及时召开毕业班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为学生复习迎考,打胜小学毕业最后一仗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力支撑。抓两头,促中间,分类辅导,采取学月考试,奖励前五名和进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毕业考试的优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课改实验,提升实施水平。 1、加强课改实验的师资培训。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把握其精神实质,加强对三年级等使用新教材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2、加大课程研究的力度。加强教研和科研的结合,以教研为载体,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水平。继续与教研室多联系,争取专家的支持、指导,健全教研制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组制定计划时要立足本校,结合自身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好每次活动的内容,开展小型、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教研和科研活动真正为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服务。学校将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学科的校级教研活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等术科教研活动也将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驾御新课堂的能力。 3、继续加强课程管理开发的研究,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使之不至流于形式,加强课程开发的研究,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期综合实践活动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组组长郑志强指导,集中力量进一步开发、完善我校校本课程——《我的家乡---梓潼》,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 四、调动教师热情,加强队伍建设。 1、上期,我校开展青年教师赛课,一部分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一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本期,我校将进行中老教师示范课,让教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同的教学风格 2、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加强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培训,重点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俩节课,由张玉全作好记载。 3、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评优课活动、学术研讨和参加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造就优秀教师。 4、继续组织校课改积极分子、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等评优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重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导处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课堂、深入各班,检查教学的各环节的落实,使我校的教学再创佳绩。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为及时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确立的科研课题为: 1、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国家级)2语文课题将申报“愉快识字法”(市级) 3、校本教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4、数学课题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亲爱的教师们,辛勤的付出,必会换来金秋的收获。 教学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各科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4、召开综合实践指导老师会议,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2、召开英语教师研讨会,讨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关措施。 3、修订学校教学常规细则。 4、校新课程教材培训。(一、二年级数学) 5、中老年教师示范课 8、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9、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四月份: 1、学科期中调研测试。 2、征集、评选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3、毕业班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6、第三次常规调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级庆“六一”作文竞赛。 3、一、二年级口算比赛。 4、二年级朗读比赛。 六月份: 1、检查各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情况。 2、六年级模拟考试。 4、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 5、评选课改积极分子、优秀教研组。 6、撰写教学论文与案例。 7、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后分析。 8、第四次常规调研。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
x《uⅥzw浚ㄝ{mpo侉c┢茛c┢茛c┢茛30212544162011-9-16 4:32:33

F. 小学校本课程计划

2006教学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课改方向。
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伴随课改全程的活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学习。只有那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人,看问题才会更准,思路才会更清,行动才会更快。教导处将统筹安排,将学习安排到全校业务学习活动中,渗透到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在学习中,既要学介绍具体经验文章,也要学难懂的理论性较强的文章,防止东施效颦;既要学正面宣传的文章,也要学提出争议的评论,防止人云亦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并经常组织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本期与上期一样,每周一篇学习笔记,一月一篇案例设计一篇教育故事。
二、严格执行常规,提高教育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技能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导处批准。
2、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修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常规》,修订我校教学常规要求,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导处将提倡“推门听课,翻本检查”工作制度,继续实行学月常规检查制度。
3、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学习课改理论、写读书笔记、钻研课标教材、集体备课、听评课,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讨等)、定好主题和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个教研组要创自己的特色,及时、认真总结得失,在期末进行交流,开展先进教研组的评选。
4、抓好集体备课。备课组活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着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班要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加以调整,倡导课后撰写教学后记和教学案例。
5、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调研。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和生命线。每位教师必须树立“有效教学”观念,增强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努力提升所任学科的质量。本学期教导处将加大学科的阶段性调研力度,分析存在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力争不使一门学科、一个班级、一个学生掉队。抓好几个调研与比赛,即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二年级朗读比赛,三—六年级“六一”作文比赛,低年级口算调研,中高年级计算、概念、应用题调研,英语阶段性调研。
6、抓紧毕业班复习迎考工作。认真总结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六年级教学工作的现状,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及时召开毕业班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为学生复习迎考,打胜小学毕业最后一仗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有力支撑。抓两头,促中间,分类辅导,采取学月考试,奖励前五名和进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毕业考试的优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课改实验,提升实施水平。
1、加强课改实验的师资培训。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把握其精神实质,加强对三年级等使用新教材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2、加大课程研究的力度。加强教研和科研的结合,以教研为载体,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水平。继续与教研室多联系,争取专家的支持、指导,健全教研制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组制定计划时要立足本校,结合自身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好每次活动的内容,开展小型、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教研和科研活动真正为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服务。学校将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学科的校级教研活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等术科教研活动也将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驾御新课堂的能力。
3、继续加强课程管理开发的研究,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使之不至流于形式,加强课程开发的研究,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期综合实践活动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组组长郑志强指导,集中力量进一步开发、完善我校校本课程——《我的家乡---梓潼》,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
四、调动教师热情,加强队伍建设。
1、上期,我校开展青年教师赛课,一部分教师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一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本期,我校将进行中老教师示范课,让教师们在这样的活动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同的教学风格
2、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加强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培训,重点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俩节课,由张玉全作好记载。
3、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评优课活动、学术研讨和参加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造就优秀教师。
4、继续组织校课改积极分子、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研组等评优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重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教导处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课堂、深入各班,检查教学的各环节的落实,使我校的教学再创佳绩。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为及时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确立的科研课题为:
1、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国家级)2语文课题将申报“愉快识字法”(市级)
3、校本教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4、数学课题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亲爱的教师们,辛勤的付出,必会换来金秋的收获。
教学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3、各科教师制定学科教学计划。
4、召开综合实践指导老师会议,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2、召开英语教师研讨会,讨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关措施。
3、修订学校教学常规细则。
4、校新课程教材培训。(一、二年级数学)
5、中老年教师示范课
8、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9、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四月份:
1、学科期中调研测试。
2、征集、评选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3、毕业班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6、第三次常规调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级庆“六一”作文竞赛。
3、一、二年级口算比赛。
4、二年级朗读比赛。
六月份:
1、检查各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情况。
2、六年级模拟考试。
4、一年级看拼音写汉字比赛。
5、评选课改积极分子、优秀教研组。
6、撰写教学论文与案例。
7、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后分析。
8、第四次常规调研。

G. 急需大学空竹协会活动计划书,谢谢大家~~最好有范文,不要格式,谢谢~~!!

空竹,是我国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习,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卢沟桥(宛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在卢沟桥地区抖空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卢沟桥第二小学今年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旨在迎接奥运弘扬卢沟桥地区传统文化,在学校开展“与奥运牵手,创和谐校园,笑舞空竹”的活动,学习空竹知识,练习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一、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组长:张利民 副组长:李成燕、李芳 组员:王金明、赵丽英、李刚、张剑、田凯 组长职责: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 副组长职责: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及后勤保障 组员职责: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重视教师配备和培训 为了更好的开展抖空竹这项活动,学校特意请来北京空竹协会的李天祥等几位老师对我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并选派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空竹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向李天祥等几位老师学习空竹技艺。组织相关老师成立课程研究小组,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和实践,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校本课程实施方法,逐步提高实践水平。 三、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步骤 抖空竹这项活动对于我校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体育活动,从教师到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所以通过领导小组开会研究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计划: 1、走访调查卢沟桥(宛平)地区空竹活动开展的情况,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在本地区空竹活动在本地区还是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的,在抗战雕塑园附近有许多群众自发的在进行抖空竹这项活动锻炼身体。 2、聘请空竹协会的会员做我校的空竹辅导教师,通过走访找到了李天祥老师,通过协商李老师欣然同意接受聘请成为我校的空竹校外辅导教师。并请来其他几位空竹协会的会员一起参与我校的空竹辅导活动。 3、制定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与奥运牵手,创和谐校园,笑舞空竹) 第一阶段:走访调查,聘请校外辅导教师 第二阶段:空竹小组的活动 第三阶段:将抖空竹活动引入体育课 第四阶段:课间操开展抖空竹活动 第五阶段:开展“与奥运牵手,创和谐校园,笑舞空竹”展示活动 四、实施过程中的调控与展示 学校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多向评价——对课程开发实施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学生则这样评价: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学习的成果。通过这样的多向评价,以确保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五、严格管理校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严格管理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并将定期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及时展示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的保障而不懈努力。 通过1年来的努力,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进行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2007年12月进行了“与奥运牵手,笑舞空竹”展示月活动。学生的空竹表演得到了一致好评。我校的空竹课程开设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五、具体展示活动:展示内容空竹教学活动笑舞空竹空竹俱乐部成立仪式迎接奥运展自我风采我是空竹小明星空竹剪影 开展“与奥运牵手,创和谐校园,笑舞空竹”活动一年来,通过与学生谈话和观看学生抖空竹的随笔,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经常参加空竹练习可以促进四肢的协调能力,智力的发展,可以不断的增强精神集中的能力,更快的接受新事物,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活动中无论是智力,体力,创造力方面都有所提高。现在学校内课间的时候追跑的同学少了,在操场上练习空竹的同学也来越多了,形成了全校“笑舞空竹”的浓厚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学生在空竹活动中不断进步,老师在空竹活动中强身健体,学校在空竹活动中充满和谐。小小空竹让学校到处洋溢着奥运的气息,我们会继续努力,与奥运牵手,创和谐校园。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