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校本课程材料

校本课程材料

发布时间: 2020-11-27 18:45:08

㈠ 四年级校本,我的丢了,能帮忙找一找这个网页吗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
小学一年级卫生管理心得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会有条理细致地做事情,所以做起卫生来不会得心应手。在日常工作中我取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作为一年级老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他们,让他们知道怎样才算真正的会扫地。因此,开学的头一两个星期一年级的班主任就要早到一会,教学生如何去扫地。比如,一组学生怎样合理分工,扫地时水要洒多少为最合适。笤帚怎样拿,必要时还要给他们示范一下,许多的小细节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以指正。
二、要制定一些卫生管理条例,这些卫生管理条例应结合一定的奖励措施才会发挥作用。在奖励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因为接受表扬与接受批评相比,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更易接爱表扬。但教师仍要明白,表扬的效果并不会持久,要想一劳永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是这样制定具体条例的:1、值日生应比平时早到10分钟。2、来到就应及时做值日,表现突出做事认真会受到老师表扬。3、做值日要快,不要拖。要和其他年级的学生比,不能落后。提前就会受到表扬。4、要爱护所有的卫生工具,轻拿轻放。注意及时摆放整齐。5、同学之间相互提醒。比如,你看某个同学值日不对要及时告诉他。如果他接受了,就有两个学生受到表扬。如果他没接受,老师会分析原因。正确处理的。每被老师表扬一次会得到一颗小星星。相反做的不好,就要被扣星星。一次做得不好口头批评一次。累积受批评三次扣一颗星星。每天由教师在晨会时间公布表扬和批评结果。记录在墙上的表格里。这样其他老师要让学生在明白事理的前提下去想想自己的行为有哪儿不合适。以后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和学生来我们教室就会看到你的表现。学生的家长也能看到学生的表现。对学生都有相应的促进作用。每隔两个星期要评比一次做出相应的奖励,比如奖本作业本或是铅笔什么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提高的。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做好卫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好的习惯一但养成将会使其受益终身。什么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呢?那就是教学生学会保持环境卫生。教学生养成不随手丢纸等废物的好习惯。要及时清理自己的书包和抽屉。把杂物送到规定的地方。这样值日的学生做起值日来也就不那么费力了。一旦享受到其中的好处他就不会乱丢了。值日也就不那么令人头疼了。习惯养成了,教师只要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做到及时表扬和批评就可以了。只是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语气。表扬要发自内心,恰到好处。批评要有的放矢。既不伤孩子自尊又不能不起作用。

管理一年级学生课堂纪律,简单来说就是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首先得制定具体标准,然后多表扬少批评。一年级还比较稚嫩,惩罚一般来说以说教哄骗为主。

首先老师要有耐心和细心,尽量多的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指定可行的工作计划,老师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玩,因为这样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小孩子,老师的一个笑脸,一个表扬有时候对孩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希望你的耐心和细心会得到所有孩子的认可,师生关系和谐了,一切就都OK了.祝你成功!

一年级惩罚么,以说教哄骗为主咯,一般课堂上开小差什么的以眼神提示,动作比较大,课后叫到办公室,单独说教,可以举一些好学生的例子。作业不完成的,可以写两份。下课不文明休息爱打架惹事的,课间可以规定他读几遍课文啊什么的限制其自由,并说明打架带来的危害性,等等等等
方塔小学学籍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区教育局以及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以规范我校学籍管理。

一、入学

1、就读我校的新生,均来自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以文本形式下达的学生。

2、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允许新生借读。

3、新生入学报名后,要填好《新生登记表》,“学生姓名”、“出生年月”、“户籍地址”、“学生身份证号码”等重要数据,必须与户口本上一致。“学生特长”、“健康状况”要如实填写。

4、入学后要收交好学生的接种卡,外地学生还需收齐居住证、工作证明。

5、新生分班以随机分班为原则,不分好差班,不搞特殊化。

6、每班学生分好后,班主任则采用抓阄形式确定任教班级的学生。

7、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拍照片,在一个月内建立起该生的学籍档案。

二、转学

(一)转入

1、转入生必须是教育局或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准入的学生,学校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转入一个学生。

2、转入生必须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办理好一切手续,最迟不得超过开学第一周。

3、转入生按我校的规定,交纳所交的费用,安排班级由教导处统一处理。

4、转入生要填写好学生的登记表。并将材料归档。

5、转入(出)办理手续流程

第一步:去转出学校开具《转学联系单》(如果是外省市学生,就直接开具《转学证明》)。

第二步:带上《转学联系单》到教导处审查盖章。

第三步:之后带上《转学联系单》去原学校开具《转学证

明》,并在原学校一定要领取以下材料:

①《上海市松江区小学生学籍卡》;

②《上海市预防接种记录卡》;

③《上海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卡》;

④《松江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第四步:带上《转学证明》、《上海市松江区小学生学籍卡》;《上海市预防接种记录卡》、《上海市小学生体质健康卡》、《松江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上海学生成长记录册》等6份材料,(外省市的请带好《居住证》和复印件和《务工证》)并带好小孩到方塔小学教导处,填写学生登记表。

第五步:以后,持《上海学生成长记录册》、作业本等,并带好小孩先到方塔小学教导处领取《方塔小学转入生调配安排证明》,然后到相应年级的班主任那里办理入学报名注册手续,并交费。

(二)转出

1、因户口迁移、更换住址、父母工作调动等到外校学习,须由家长提出申请,再由学校向教育局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提出申请待批。

2、上级批下来后,学校方可出具《转学联系单》。再收到对方学校接纳证明后,开具《转学证明》,发放该生的所有学籍材料。

三、借读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一年期)且在有效期内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由教育局或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受理借读后,准予借读。

四、休学、复学

(一)休学

学生因伤病无法继续学习或连续病假3个月以上,由学生监护人持本地医疗单位的证明,及休学申请,经校核准,并得到区教育局或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批准后,准许休学,保留学籍。

(二)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或提前复学的,有学生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的须附医疗机构证明),经学校批准,即可复学,并编入相应年级学习。

五、毕业

小学毕业生经参加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发给毕业证书,如成绩不合格,经补考不合格又超过16周岁的发给结业证书。

六、学籍卡的管理

每学期末做好学籍卡的填写工作,五年级毕业后存档。

方塔小学教导处

2006.9

首页 > 校本管理与校本课程 > 校本管理研究
一年级新生管理探微

今年,我带一年级的新生。学生入学大半个月了,我还是深深的感到一年级课程的教学困难和对学生管理的困难,许多问题很突出,学生年龄小,入学早,注意力难以集中,且男孩比女孩多十几个,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教师喊破嗓子,孩子们该玩的还玩。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民主和谐,可孩子们对玩却乐此不疲怎么办?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眼前。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的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教学中,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

于是,我查找有关的资料,找关于一年级教学的种种方法,努力培养好学生。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1)吸收幼儿园的教学经验。如:学儿歌:请你跟我这点样做,我就跟您这样做 ;小花猫喵喵喵,左看看,右瞧瞧,伸个懒腰快坐好;一二三、三二一,小手小手快放好;等等。
(2) 采用代币奖励制度。
根据心理教育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为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习惯,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措施,深化儿童好的行为,并适当运用剥夺、消退法、抑制不良行为,逐渐强化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谁在某一方面做的好奖励一朵小红花,可是为了鼓励大多数,班容量又大多六十多人,发现自己每天忙于做小红花的时间太多,通过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进一步完善奖励方法,十朵小红花换一面红旗,十面红旗换一张喜报,然后,在班后黑板上展览。

其次,在教法上下功夫,采取适合孩子的方法。
(1) 拼音教学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儿歌,游戏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玩法,培养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2) 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除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分法,还探索总结出以读代识、排除法、注音识字、观察法、联想法、猜谜法在生活中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如:1、观察法:引导孩子们观察“哪些字是小调皮”,把容易写错的笔顺找出来,“哪些字长得很象”,由此评出“火眼金睛”、“识字大王”等。2、猜谜法。(附猜谜集锦)3、在生活中识字法。如:在展示台中认识班内同学的名字,就采用了名片交流法、发本识字法和奖励识字法。在识字过程中时间放长一些,准备充足一些,准备工作放在课下进行。首先我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名片,名片设计漂亮一些,上边写上自己的班级姓名,课间利用名片认识自己的名字,然后利用发本的形式认识名字,在本子上写上几组几号和姓名,由小组长专门发本,这样小组长就认识了本组同学们的名字,如果你要想发本子,就要认识本组同学们的名字,这样同学们就争先认识本子上的姓名,接着把几组几号擦去,不认识的可以问问组长,等待时机成熟了,在课内进行展示台的训练,把做的好的同学的 名字写在黑板上,由识字最多的同学读优胜者名单,这样,不但能认识本组同学的名字,还能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无论是优胜者,还是读名单者都有一种知识的满足感,也带动了其他同学们的识字热情,再相机延伸,认识家中成员的名字和邻居小朋友的名字。

再次,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如果把握不好教师主导这一角色,就会出现学生你争我抢,乱而无序的状况,学生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造成不耐心倾听别人发言,这种参与是低效的,甚至还会产生部分学生因抢不到发言机会,久而久之,失去参与的热情。新课改的要求是为了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通过请教采用“多关注”,使用激励,赏识性语言,向学生求教,让每个孩子感到“我真行”的常用方法。

以上是我在这一个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在后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好的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将自己的班级学生管理的更好。

如何管理一年级的新生
每年开学那么几天,总会有人问我:你今年教几年级。当我回答:一年级后,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真难!是啊,众所周知,一年级的学生有其年龄上的特征。如,纪律常识差,甚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环境适应不良等等回答。教书十年来,于同事总结出带一年级:一要有妈妈的心,二要有婆婆的口,三要有宰相肚。每当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在操场上一蹦一跳地向教室跑来跑去,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这孩子真可爱,是啊,孩子单独很可爱的,可当几十个这样“可爱”的孩子汇集成一个班级时,教学管理的确是个需要技巧的事儿。所以我从实践教学经验上摸索出以下几点管理技巧。
1、先来习惯,后来学习,幼儿园是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学习任务不重,而小学课堂知识容量大增,对孩子是一个坎。
2、不妨啰嗦点。
3、多示范,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
4、少民主,多集中,暂时老师就是权威。
5、多点儿童语言。
6、多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养成学习的习惯,这个很重要,也是我们要重点抓的,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因此,各方面的习惯都要抓,要常抓。

选我!!我花了很多时间呢!!

㈡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2)校本课程材料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㈢ 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校本课程材料(7)

美术】(3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六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语文【包括作文】(8节)数学(5节)英语(2节)科学(2节)体育(3节)艺术【包括音乐,每周课时总量为30节、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4节)小学三、五、四。 小学一、美术】(3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二年级品德与生活(3节)语文(9节)数学(5节)体育(3节)艺术【包括音乐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㈣ 如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

如何真正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这一直是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所迷惑的问题,更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次考试之后,总有不尽人意之处。老师们也往往苦不堪言,劳动与所得不成比例,学生也大失所望,怨天载道。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呢? 通过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阅读,充分调动他们读的积极性,真正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对于这个“例子”广大教师要给学生质疑解难的具体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矛盾”之处着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可抓住文章开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来分析,提出问题:为什么既用“似乎”又要运用“确凿”,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掌握从课文“矛盾”之处产生疑问,从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回顾课文中释疑的方法。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逐渐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阅读课文时,针对阅读内容,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因地制宜创设情境,搭桥铺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启发引导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循循善诱地推荐,介绍一些与课文中内容上或形式上相似的作品学生阅读。例如,我们学习了《背影》,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月色》等,也可组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读书会、读书讨论,开展书评等,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要注意充分运用教材,更新教学观念,改革陈旧教法,强化阅读训练 现行教材现代文文体齐备,范文较多,结构合理,语言准确、生动、鲜明,是我们进行阅读训练的极好的材料,关键在于改变那种仅着眼于课文内容的死板的教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作为准则,因文制宜地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回答问题,有计划地把一些讲授课上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基本规律的新型课。这样,至少避免了“碗外讨米”,另觅阅读材料进行训练的麻烦。省时、省力,既减轻学生理解的负担,又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三、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不必急于解答,首先浏览一下所有的问题,带着问题针对性的阅读。同时,注意阅读材料所属文体的有关知识,并以其引导学生的思维,争取理解这些题目,全面认识,理解材料,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预习、复习、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等等。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学课文与学生活、学做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阅读和应用实践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诚然,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勤于总结,积极探索,不断进取,定会找到更好的方法、途径,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㈤ 八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一学期校本课程材料答案

我觉得你买一本课课通之类的教辅书 有配套答案的 还能帮助你学习 你这样问没人帮你弄得

㈥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教案如何制作小水轮

课题 流动的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7--39页--《流动的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中不同水体的美丽。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
4、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快的方法。
过程方法:观看、质疑、猜想、实验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对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产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2、在小组共同探究中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塑料片、水轮模板、剪刀、吸管、透明胶带、竹扦、水槽、烧杯。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境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观看图片。
2、组织学生说一说观看后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全班交流观看结果。
学生说出:
(1) 有的水平如镜。
(2)有的奔腾咆哮。
(3)有的直流而下。
(4)有的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

通过让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感受流水和静水
1、 组织学生猜测水的力量与什么有关。
2、 组织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
组织学生说出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

3、组织学生利用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

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三、让小水轮转起来。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制作小水轮。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2、组织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制作小水轮。

学生猜测出。
(1) 与水的高低有关。
(2) 与水的多少有关。

学生亲自体验静水和流水。

学生说出:
(1)静水把手放在上面,力量小,动水的力量大。
(2)静水把手放在上面,手有些上浮,动水没有浮力。
(3)……

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模拟。

学生争先进行汇报。

学生根据材料共同交流讨论制作小水轮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在小组内制作小水轮。

让学生在足够的活动时间内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理念。

增强学生的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受与思想得到充分表达。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㈦ 庄子成语故事校本课程材料

一字千金 (yī zì qiān jīn)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
(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
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
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
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
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
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
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
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
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
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
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一字千金的意思是: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㈧ 哪位朋友教教我《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怎么写

额.....这个有点难...好吧,你联系我我偷偷告诉你
我先给你弄个样板,我这个也是网络出来的哦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
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二等奖。2005年5月,作为活动总结性论文《“走进乡土——南村人文考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思考》,获广州市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论文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2005、7—2007)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
2005年7月开始,我校英语、历史、地理分别申报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快速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初探——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四课题成功获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第二批和第三批立项。课题成果取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的良好成果,标志着我校校本课程研究由学科实践活动进入学科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实验阶段,为开展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如英语科课题组以《南村人文读本》为蓝本翻译开发了《Finding the lost history in nancun Town》学科校本教材,课题组把南村本土文化与英语科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统编教材提及的传统文化例子用本土文化作替换,尽量在英语课堂的相关主题中进行渗透,利用本土资源运用到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交际。此外,他们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测试中作为阅读材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整体的英语教学效果;地理科组王小慧、高健仪老师主持申报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以番禺区南村镇为例》课题,紧扣社会实际,以学生周边的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了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在该课题进行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了整个调查研究活动,参与问卷调查设计、调查、统计,而且让其根据调查时自己的感受,撰写小论文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深刻认识到失地农民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课题研究所建立的资源库与课题组继续开展的“南村镇城市发展历程研究”共同构成我校“城市化研究”校本课程和乡土地理教材的一部分,该课题的学生成果还获得番禺区开放性作品一等奖;
历史科组课题《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南村人文读本》全面梳理了南村地区的人文资源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渗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由南村镇人民政府出资、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广州地区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乡镇地方历史教材,免费发放到南村镇辖区内中学以及部分小学作为乡土历史文化读本,对承传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1月, 《南村人文读本》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乡镇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南村人文读本》开发背景与编写体例探析》先后获广州市“教育创强与校本科研学术研讨会”及教育教学论文评奖活动一等奖、番禺教育学会第19届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2007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和评选二等奖,2007年9月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历史科组的另一课题《<番禺历史与社会>(暂名)乡土读本的开发》的结题报告获“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优秀研究报告二等奖。作为课题成果主要之一的论文《区县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尝试——《番禺历史与社会》(初稿)乡土历史读本的编写体例与成果特色》获2007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论文年会评比一等奖。
2005年11月14日, 我校历史学科曾代表番禺区历史科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高级研讨会(沙湾红基小学现场会)并作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思考——番禺区南村镇乡土历史读本(教材)的开发历程与探讨》的发言,得到了与会的全国教育专家和名校长、教师的广泛好评及区、市教育主管领导的肯定;2007年3月, 我校历史学科参加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结题鉴定汇报会,作《<番禺历史与社会>乡土历史读本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汇报发言。
3、(2007——今)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全面铺开、特色发展阶段
到2007学年第二学期,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而刚刚完成结题鉴定的番禺区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也将进入课题深化与成果推广阶段,再者,像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已开展多年的开放式考试(查)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9月28日,我校申报的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科研大背景下被批准立项的,与此同时,我校已成为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可成化研究》实验学校。
所以,我们很幸运有了以上的教研背景,我们将整合转化、完善、提升我校在学科实践活动阶段所形成的,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依靠本校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同时依靠校外教育专家的智力支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从而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开展本课题研究
1、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本课程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实现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2、是学校特色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内在需要
校本课程的关键要把握好“校本”和“发展”两个方面,即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南村侨联中学是一所由镇政府牵头,港澳同胞联合捐资兴建的公办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随着南村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镇政府加大对我校基础设施的投入,我校在学生素质,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学校期末考试和中考多年超过区平均分。但学校教学中偏重知识灌输,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层面上,忽视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多有存在,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帮助教师改变学科教学上,重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轻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尤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为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创建特色学校,开发有主题的、综合性的、探索性的、以专题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3、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本身构成了课程实施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我校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面临的问题中寻找突破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结合点,在自我完善中寻找跨越点。促进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行为,从“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样做”向“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方向提升,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舞台。
4、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素质教育实质是和谐的,人本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教育部门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方面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性,其突出表现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试图将学生从原有的应试体制中解放出来,搭建使人的基础素质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发展的平台。
所以,以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校本教育系列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张扬个性的机会,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达成和谐教育的目标。
与此同时,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民主融洽的师生观等理念,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时空范畴内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通过创设和谐的环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有效策略,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爱好主动发展,实现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
5、是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
我校所在番禺区南村镇,社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荟萃,2007年底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作为教书育人的校园,南村侨联中学人文环境尚显单调贫乏,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结合镇政府对学校的第三期建设,学校运用南村镇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建设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特色和品牌已经是顺理成章,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正当其时。我们在建立起一套包括校园文化在内、能够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爱并愿意为之去实践探索的校本课程教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的基础上,逐渐积淀起学校人文精神,最终实现南村侨联中学特色品牌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南村镇侨联中学的义务教育教育教学水平、人力资源和校园文化现状,调研和评估校内外课程资源特色与优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以学校校舍全面改建为契机,运用校内的教师专业优势和学生特长,校外周边得天独厚的区域人文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教书育人的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提升学生乡土人文素养,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运用到从学科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办学宗旨与方向、学校品牌创建、教师发展等方方面面,最终积淀起校园人文精神,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品牌的发展。
2、研究内容
(1)调研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的人文资源与价值评价。
我校所在的南村地区是广州南拓番禺的首要地区、“华南板块”的核心地区,历史上人杰地灵,物宝天华,是番禺乃至广州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适应急剧都市化的趋势,发展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前瞻性的社区文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将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我校教师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南村可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人文资源并进行价值评价。基于对南村地区人文资源的初步调查和对地方课程开发的普遍价值取向的分析,我们认为,南村地区人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第一;培养学生了解南村、热爱南村、服务南村的情感与价值取向,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保护和传承南村地区雅俗共生的文化形态和优秀文化传统;第三,促使南村地区包括天然和尚、黎遂球、高剑父、邬庆时、崔蔚林等文化名人的优秀文化和学术传统,海云诗书派、植地庄、七星岗抗日事件所体现的优秀地域品格精神,即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员岗飘色、南村刺绣、龙船头制作等所体现的优秀民俗工艺文化,从余荫山房、邬氏光大堂、黎永思堂和大量古民居等所体现的岭南广府民系优秀建筑艺术等一系列优势文化与教育部门提倡的主导文化的融合。
(2)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2006学年开始的番禺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已经步入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式推动阶段,第二阶段是课程规范阶段,第三阶段是特色发展阶段。我校将以建构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首先是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课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四个要素进行规划,并遵循一定的开发流程(模式的基本结构);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设计模式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系列专题模式、即活动领域——活动主题——研究课题——探究问题。
其次、是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课程化体系,第一层是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第二层是课程化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第三层是课程设计的模式,具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
整合
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
活动领域,例如:人与社会 课程目标
活动主题,例如:走进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
研究课题,例如:走近南村历史名人 课程实施
探究问题,例如:南村历史名人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评价
第三、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实施的操作体系,按照理论学习——专家指导——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反思提升——形成成果的流程去操作。
(3)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通的设计与制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展示班级风采,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度,从而建设各具特色、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通过对教室、办公室和走廊内科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良好愉悦,人文气氛浓郁的工作环境,提高师生的文化艺术品位,丰富其精神世界,建设具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烘托出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做好准备,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或步骤:
第一步: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学校教育哲学、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第二步:根据情景分析,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模式。包括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制订开发实施计划,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等。
第三步: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试验。
第四步:评价与改善,包括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的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的小组和全校交流评价。
校本教材开发包括各学科校本教材课系列(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人文学科),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学校德育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学校品牌创建校本课程开发等。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开发校园环境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和学校特色的新型课程。校园环境课程无所不在,它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从校园文化课程中会学到有益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建设和设施;社会环境包括教师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团体,奖惩制度等;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或班级文化,如校史,校风,仪式或活动,如升旗,班会,学校大型活动等。这是实现环境育人的的重要途径。
我校将要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
物质文化成果:提取南村乃至番禺地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古迹和历史人物,如员岗村东汉古墓出土文物、禺南开拓第一人——东晋陈玄德将军、明末清初天然和尚、海云寺与“海云诗书派”、抗清民族英雄、牡丹诗状元——黎遂球、清末洪兵起义与贲南书院(沙茭团练总局)、岭南画坛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广游二支队与植地庄、七星岗抗日等设计成人物群雕或浮雕的形式,形成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
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校徽,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和收集大量与本研究工作相关的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帮助研究工作顺利展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调查分析教师、社会和学校教育资源状况,获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制方面的信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区调查等。
3、行东研究法。立足于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校行政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共同参与,积极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最终上升为经验,以指导后阶段研究工作。

3、研究组织
课题主管部门:番禺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领导专家顾问组:
卢炎安(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镇长)
陈乃权(番禺区南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吴岳冬(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姜 涛(番禺区教科所,副教授)
冯永广(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陈志禧(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张志海(番禺区南村镇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
课题组组长:冯少豪
课题组主要成员:肖东平 卞广清 朱光文 张凤云 高健仪
罗伟丰 姜华 黄嘉斌 曾庆文

4、研究分工
冯少豪: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全面策划、体统,课题研究经费的筹措等;
肖东平:负责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各学科与子课题之间的关系等;
卞广清:负责组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申报与开题报告撰写、修改,组织课题开展等;
德育美术组:
张凤云:负责“兼爱思想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子课题和“岭南画派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
历史组:
朱光文:负责撰写、修改开题报告、“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化研究”子课题研究;
组员:谭春媚
英语组:
黄嘉斌:负责“南村镇乡土特色英语教育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唐容珍、何燕琼、刘善静、崔燕梅
地理组:
高健仪:负责“南村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王小慧
政治组:
曾庆文:负责“南村镇乡土人文政治与学生活动”子课题研究;
组员:刘伟民
信息技术组:
罗伟丰: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与信息技术资源库建立”子课题研究;
组员:
语文组:
姜 华:负责“海云寺诗派语文乡土诗歌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活动”、“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选编”两子课题研究;
组员:吴道政

5、研究进度
第一阶段(2007.9——2008.2):准备酝酿阶段。
(1)转化、完善、提升我校现有的学科活动和校本研究成果;
(2)组织专家讲座、课题理论学习、校外学习等;
(3)课题论证与申报;
(4)各子课题组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料搜集、整理
(5)学科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学科的课程计划。各子课题和科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申报,包括各课题行动研究方案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6)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08.3——2009.2):全面实施阶段。
(1)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汇编教师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集,校本课程系列成果,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等;
(3)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校园文化:包括场文化、廊文化、墙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物质文化,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等非物质文化。
第三阶段(2009.3——2009. 9):总结、鉴定、交流阶段。
结题报告、专家鉴定阶段性交流总结(结题报告、音像资料、成果展示)

6、经费分配
(1)经费的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资助0.5万元,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政府资助5万元,学校自筹0.5万元,总计6万元。
(2)经费的分配:
专家顾问费:1万元
科研业务费:2万元
图书资料费:1万元
印刷出版费:2万元
7、预期成果
(1)课题结题报告;
(2)编成“南村侨联中学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系列丛书:
a教师论文(或教学案例)集;
b校本课程分为“四个系列”——学科活动系列、德育活动系列、综合实践系列、校园文化课程系列等,四种类型,读本类、学材类,教材类,专题资源库类等;
c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集;
(3)校园文化开发成果(方案),包括结合学校第三期工程建设开发的校园文化成果,包括物质文化成果:南村历史文化名人广场雕塑(场文化)和南村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群雕墙(墙文化),岭南画派,海云诗歌,海云书法经典作品长廊(廊文化),还有教师办公室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形成一系列作为新生入学校史教育素材;班级的班徽、班旗等。
(4)课题成果资源库或网页。

㈨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有什么区别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越发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与喜爱,但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都习惯地把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混为一谈,背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造成了实践中的混乱。为进一步发挥校本课程的实践功效,实现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本文结合有关研究成果,谈一谈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主要区别。

区别之一: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

校本课程的内涵一般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的本质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的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二是在课程开发的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三是在课程开发的场所方面,具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可见,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区别之二: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存在范围等方面有明显不同

校本课程是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而我国这种统一管理又往往不能关照各地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校的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一项课程政策。校本课程要求每所学校都必须做到,但校本教材则不同,它是校本课程开发后,有些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由校长和教师编制的教材,而非所有学校都必须具备。换言之,校本课程是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标准,是所有学校的必 l须,校本教材则不一定是所有学校的必备,即便是有些学校编写了一部份校本教材,也因为校本课程的时效性、变化性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使用范围、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都受其限制,更何况考虑到教师的时间、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以及课程的成本等因素,不可能使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配有校本教材。所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存在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区别之三: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政策的合法性上有根本不同

校本课程早在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6 月8日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两个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无疑为这种新生的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和课程决策民主化潮流的校本课程提供了课程政策上的合法性。但与之相比的校本教材则不然,尽管目前我国教材本身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概念,特别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求的“编写教材事先须经教材审定结构审定后才能在中小学使用”,“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行政部门两级管理”。但目前学校编制的校本教材都不具备上述的审定条件,因为校本教材的出现,主要依附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校本课程自身的时效性、变化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使校本教材的编写必要、使用范围、使用周期、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极其有限,所以目前出现的校本教材很少要经过行政部门的审批。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教材是不具备教材政策的合法性。所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政策的合法性上是有根本不同的。

您所编谢的当属课本教材。
——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误,应该是校本教材!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