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校本课程童诗欣赏反思

校本课程童诗欣赏反思

发布时间: 2021-02-17 13:54:40

1. 儿童诗 赏析该怎样写

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成人创作的儿童诗以及儿童创作创作的诗歌。
儿童诗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儿童的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提高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
二、儿童诗的特征
(一)童心童趣
由于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儿童诗必须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构思新颖巧妙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语言天真而精粹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春天在哪里》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
(五)意境童稚而优美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一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三、儿童诗的分类
在类别的划分上,儿童诗与一般诗歌大体相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可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以下介绍的是儿童诗不同分类中的几种主要形态:
(一)抒情诗
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这种诗一般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显。少年期的儿童更倾向于这种最富于抒情个性的文学样式。如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柯岩的《我的爷爷》、唐奇的《小溪流》、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等等,都是儿童读者喜爱的抒情诗。
(二)叙事诗
叙事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
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说过,“奇、美、情”三个要素,“都是好的叙事诗所需要的”,因为儿童喜欢读那些有人物和有情节的小叙事诗。“奇”是指叙事诗中要有巧妙的情节安排;“美”是指诗歌要用精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情”是指诗歌抒发饱满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李季的《三边一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柯岩的《帽子的秘密》、《小弟和小猫》
金近的《天目山上好猎手》等等,可称是叙事诗中的代表作。
(三)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通常认为童话诗是童诗特有的样式。同时它又是颇受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一位诗人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张秋生)
童话诗中,既有取材于民间童话和民间传说的童话诗,像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熊塞声的《马莲花》等;也有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展开情节幻想的童话诗,像泰戈尔的《在黄昏的时候》、圣野的《竹林奇遇》和膝毓旭的《森林童话》等等。
在黄昏的时候 (泰戈尔)
在黄昏的时候,我的幼小的女孩听到她的同伴在窗子下面唤她。
她手里掌着一盏灯,用她的面纱遮着,怯怯的走下漆黑的楼梯。
在三月的星夜,我正在平台上,突然听到一声哭喊,我连忙跑过去看。
她的灯儿已经在盘旋的楼梯上熄灭了。我问她,“孩子,你为什么哭?”
她在下面苦恼地回答说:“爸爸,我把自己丢失了!”
当我回到平台,在三月的星夜下,仰视着天空,我仿佛看见有一个孩子在天空行走,
她的面纱后面掩藏着一盏盏明灯。假若这些灯光熄灭了,她也许会突然停下步子,而天际也许会传播着一声哭喊:爸爸,我把自己丢失了!"

(四)寓言诗
寓言诗又称诗体寓言,它以蕴涵发人深思的鲜明寓意(哲理或教训)为主要特征,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叙事的诗。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9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写过大量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寓言诗我国当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车上的苍蝇》张秋生的《会拉关系的蜗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蜗牛和兔子 (张秋生)

蜗牛行动缓慢
兔子快得一溜烟
在一次偶然中
兔子和蜗牛
在一棵老树下
想见

时间虽短,他们
却谈得十分投缘
分别时刻
兔子说
我会记住你的
不论我跑得多远

蜗牛说
我也会思念你的
虽然我
总是走得那么缓慢

在这世界中,也许
兔子和蜗牛
再也
无法见面

但你相信吗,一旦
成了难忘的朋友
不管在哪里
他们都会彼此思念

(五)讽刺诗
讽刺诗是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提示和批评、引导儿童对照自省的幽默诙谐的儿童诗。这种诗,或直写儿童的错误行为及后果,或巧指他们的一两种毛病缺点,或有意夸张叙写他们某种不良习惯及可笑的结局,使儿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启发,引起警觉。如任溶溶的讽刺诗《强强穿衣服》,以极度的夸张,描绘强强穿衣服动作之慢:早上起床穿衣服,一直穿到晚上。它讽刺嘲笑了某些儿童边做事边玩耍的习惯。
儿童讽刺诗和一般讽刺诗有明显的区别。儿童诗中讽刺对象是儿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温和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讽刺诗大都针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现象、某种人的劣迹或者敌人的那种辛辣尖刻、针砭入木三分,甚至没有回旋余地的讽刺。

(六)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就是一组精美的散文诗。另外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写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等等。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儿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七)科学诗
科学诗是指用诗歌样式所写的科学文艺作品。它以表现科学精神、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为主要特征。如高士其的《大阳的工作》、李松波的《为黄鼠狼辩》、范建国的《太阳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八)朗诵诗
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为了适应朗诵的需要,在词汇的使用和句式结构上都更注重口语化。如余光中的《乡愁》、高洪波的《遗憾的爸爸》、徐鲁的《热爱生活》、滕毓旭的朗诵诗集《少年英杰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九)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种为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图画(或连环画)而题配的儿童诗。著名诗人柯岩的题画诗就是其中的典范。

《海的女儿》

我原来以为大海
全是碧蓝碧蓝的颜色,
可安徒生爷爷告诉我:
海的女儿那灰色的寂寞……
几千年了,海的女儿,
你还在岩石上哭么?
让我把人间的颜色都倒进海里,
带给你我们的歌和欢乐……

《春天的消息》
不要,不要跑得那么急,
你,多心的小狐狸!
没有狮子,也没有老虎,
有的只是我,是我呀———
轻轻的雪,细细的雨,
给你送来了,送来了
春天的消息……
四、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小弟和小猫》 柯岩
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满脸都是泥。/妈妈叫他来洗脸,/装没听见他就跑;/爸爸拿镜子把他照,/他闭上眼睛格格地笑。/姐姐抱来个小花猫,/拍拍爪子舔舔毛,/两眼一眯“妙,妙,妙,/谁跟我玩,谁把我抱?”/弟弟伸出小黑手,/小猫连忙往后跳,/胡子一撅头一摇,/“不妙不妙!太脏太脏我不要!”/姐姐听见哈哈笑,/爸爸妈妈皱眉毛,/小弟听了真害臊:/“妈!妈!快给我洗个澡!”
这首诗通过对小弟弟不讲卫生,不仅大人不喜欢,甚至连小猫都不和他玩的情节的描述,形象生动地把主题表现出来了。
《洗手》:“哗哗流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大家伸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在这首儿歌中,以“洗洗小手讲卫生”、“最干净”等词句,把所要表现的主题,说得清清楚楚,儿童一听就会明白,不需做更多的思考。
(三)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儿童诗与儿歌的语言均要求凝练、简洁、有概括性。由于表现深度的不同,儿童诗的语言比儿歌的语言更纯粹、更集中,更富有想象的张力。在韵律方面,儿童诗不像儿歌那样讲究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整齐。
(四)从篇幅长短看,诗有长有短,不受限制,其中叙事诗、童话诗的篇幅都比较长;而儿歌因为有口头创作、供幼儿吟唱的特征,一般都较为短小。

2. 中国最美的童诗读后感

同学这里不是帮你写作业的,写作业找作业帮

3. 故事、儿歌、儿童诗的学习体会与反思亿童

进入游戏。(预先在教室后的地板上铺上代表春、夏、秋、冬四种颜色板。带回领幼儿围圈拉手。一答面转圈一面读儿歌。读到最后,老师说那个季节来了,幼儿就要做那个季节的动作跑到那个季节的颜色板中去,做错的就淘汰。)

小结:我们学习了这节课,以后就能更好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爱生活。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能照顾到幼儿的理解能力。都是用一些幼儿经常接触到的颜色和幼儿比较容易做的动作来上课。用幼儿容易想到的景象来代表每个季节,做到层次分明,容易区分。趣味性强,能挑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4. 童诗三百首的读后感

童诗三百首的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童诗三百首》这本书,这个假期内我都沉浸于诗歌的海洋容中,诗,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里魅力是无法阻挡的,短短几十字,胜过了千言万语!在诗中有很多的意象,这些意象非常唯美浪漫,承载着雅致绝美的情感审美。在诗中,无论是一棵草,一株花,甚至连那草上的露珠儿都是生机勃勃的有灵有肉的再现。人是不能飞翔的,可是诗的翅膀却可以振风而起,飞到不可知的远方。

一首首韵律优美的唐诗,像一条条通向心灵的乡间小路。当你和孩子漫步在这条路上时,你会闻到清馨淡雅的花香,你会看到秀美壮丽的山河,你会发现走势难舍的友情,你会心动于纯洁无邪的童真。

5.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儿童诗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大多儿童诗有韵可压,节奏感强,旋律优美,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容易记诵。在跟他们年龄相当的时刻,抓住时机让学生多读儿童诗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很有好处,能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小学阶段,在语文教材中穿插了很儿歌儿童诗,这些有的是用优美简洁的文字描绘自然景物的,用声情并茂的声音演绎,配合挂图插图,结合画面想象诱发联想,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优美。 一 儿童诗欣赏内容 (一) 语言美 儿童诗采用的语言浅显易懂,凝练简洁。有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童真童趣,有些诗让我们感到儿童眼中世界的独特,有些诗让我们充满深刻的记忆和感动。这些生动优美的句子,同样然我们能感受语言强大的魅力。如高洪波的《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简单几个字就把一个阳光灿烂温暖的春天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牵字极其巧妙,阳光居然是可以牵的,就像一个听话的宠物,写出了儿童与春天的熟悉、和谐、亲密无间。再比如《春分》:凹面镜般的天宇/紧扣着大地/ 这块不透明的玻璃/太阳用光焰的扫帚/扫除着冰雪那冬天的足迹 蓝天在孩子眼中是一块纯净的玻璃,太阳扫射出的光芒就像是扫帚,比喻恰当且又很独特。 (二) 韵律美 儿童诗歌在形式上,很重视韵律美,主要表现在押韵、节奏。整齐的韵脚就像是缝制精美的衣裳,这些诗琅琅成诵,记忆深刻,深受小读者的喜欢和好评。轻快的节奏,错落有致的句式,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例如:高洪波的《我想》, 林焕彰的《影子》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在读诗之时就摇头摆尾,翩翩起舞。 (三) 建筑美 建筑美的要求虽然不是那么严格,在字的数量与排列上整齐、渐变首先给人视觉上就形成一种雷电般袭击般深刻的印象。在字的数量与排列上整齐、渐变会容易琅琅成诵,这实际上要求作者也是有一定的功底的。如:俄罗斯诗人马依科夫的《摇篮歌》。 (四 )想象美 儿童天真烂漫,好奇聪敏。春天能唤醒枝头的花苞;太阳会开出灿烂的花;夜晚能在睡梦中长翅膀;能坐上月亮船看星星。想象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很好的感受作品所表达的事物,场景,情感。能很轻而易举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中,甚至意境中。这也是为什么想象越奇妙的儿童诗,儿童越感兴趣,越喜欢的原因。 如诗歌舒兰《 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诗人紧紧抓住本与喻巧妙构思,大胆想象,极力夸张,一句句生动有趣的诗句奇特,想象丰富,充满童趣。 (五)人情美 儿童诗歌不仅仅只是靠形式或者描绘美丽的风景叙述美好的生活来吸引读者。很多儿童诗在塑造儿童身心,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爱国教育上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变成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颗吹干。再比如《心灵上的一颗美人痣》: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头 /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心灵/小女孩突然让老太弯下腰/她取下额上的美人痣贴在老太的额头 /并说了声奶奶‘六一节快乐’ 。 二 儿童诗欣赏方法 儿童还处在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学习理解感悟上都不及成人。在学习一般性的文章时有时都不能准确恰当。是不是在小学阶段儿童就不能够和不适合去欣赏儿童诗呢?当然不是。儿童诗歌教育是通过优秀的儿童诗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陶冶儿童高尚情操,培养儿童良好个性特长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个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美育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儿童诗歌语言表现力的重要学习过程。怎样才能较好的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儿童诗的内容,喜欢甚至深深爱上儿童诗呢?(一)多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欣赏时在读字上也要费点心思。通过自读、合作读、教师泛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如组诗中一首《句号》清晨的风吹过这片草地/草叶儿摇过来摇过去/ 摇落趴在上面睡觉的 /一只瓢虫 /这只瓢虫太困了/ 趴在草根旁/还在呼呼大睡着/ 动也不动 用优美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安逸舒适的自然之境。教学时,教师利用轻淡淡的语气,缓慢轻松的节奏,声情并茂的演绎,用声音再现自然之境,诱发他们去想象,感受自然之美。能逐渐培养出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多观察,调动多种感官 大多数诗通过朗读吟诵就能较好的理解,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但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有限,很多自然之物都没有见过,更别提有些思想性的抽象性的概念性的东西。在儿童诗歌中有些时候也会采用象征这样的写作方式,要想让小读者较好的理解哪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多观察,观察是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观察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获取对外界事物认识的一种途径。它简单,直接,深刻。在观察中较好的指导,把握事物的属性,就能对一些有深度意义的诗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如观察蜜蜂是勤劳的,蝴蝶是优美的,苍蝇是丑恶肮脏的,菟丝子是贪婪的。拓展到其他的感官,认识下水沟的水是臭的,梨子李子橘子是甜的,草地是软软的,风是柔柔的。如欣赏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邮票是传递的感情媒体,船票是离开一地到异地的凭证,坟墓是死亡的代表。一步一步学生已经能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了,虽然还不是那么深刻。 (三)创设感兴趣的活动和激发想象 尝试着用画、想象、交流、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对儿童诗的理解,这要比光读光听的效果更好些。在欣赏散文诗的探索过程中,注意教材的设计,设计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感兴趣的活动。在充分了解每个儿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把小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精心设计活动,孩子们才能主动参与活动。例如:我在设计欣赏学生自创诗《清晨》活动时,活动的每个环节我都注意从怎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点考虑。一开始,我就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来讲述清晨的一些景。紧接着,我就在不出现图片,不作任何暗示的情况下,让他们完整欣赏诗歌两遍,让幼儿充分地整体地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然后,借助自己的认识和想象,让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欣赏所得把诗歌中描画的景说出来,画出来。甚至有些诗歌还可以配乐编成舞蹈,让学生来跳一跳。等等这样的活动,达到了不给学生们任何负担,让学生在玩中学,实现了玩与学的统一。让孩子对欣赏儿童诗活动越来越感兴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儿童诗歌的创作 儿童诗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合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诗歌。儿童的心理和年龄决定了儿童诗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儿童诗,措词简洁明白,语句精炼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写作方式灵活自由。因此,可以引导儿童仿编创作儿童诗 。(一)摘抄 摘抄可以积累语言,帮助打开诗的大门。我曾设计过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活动课上,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诗。在摘抄诗句中,学生能够对儿童诗的段式,句式,写作方式让有更多的认识。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多欣赏童诗,熟读童诗,在日积月累中为写诗打好基础。 (二)儿童诗常用修辞方法练习 儿童诗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诗歌又不比一般性的作文那么通俗详细。要想儿童写出较好的充满童真童乐活泼有趣的作品,应该让他们学会使用前面提到的修辞方法。 例如写拟人句:下雨可以说哭泣;向日葵绕着太阳转可以说是追逐。写排比句:我想――我想一年四季是春天,我想成为天上的一片洁白的云,我想带着爸爸妈妈去游玩,我想为困难孩子伸出一双手等等。 (三)走近诗模仿、改编、写作 模仿的敏感程度和相应的吸收能力构成可塑性,儿童在这方面是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儿童模仿和吸收能力的惊人。《假如我有马良的一支神笔》孩子们最在理解原作品的基础上,要想提笔创作,可以尝试在句型上改词,还有用诗歌的原有结构继续发挥,或者向孩子提供一个想象线索,引导儿童自己完成诗歌的创编。儿童远远要比我们想到的要活跃,在诗歌的创作的原野上他们更能够自由驰骋自在飞翔。一旦打开孩子想象的闸门,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如浪涌动如云翻滚。 要想让孩子真正学会写诗,仅仅靠模仿还是远远不够的,儿童是阅读大自然的忠实读者,是能够与事物对话沟通的使者。生活的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是孩子们良好的创作园地。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特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教师如果及时引导发展儿童创作诗的才华,很有可能他们就是未来伟大的诗人。例如,观察秋天,带孩子们在校园里散步去田野看看。让孩子们发现秋景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你第一次新鲜的发现。当时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一景一物用优美字句组织成一首诗;也可以回到课堂或家里把自己的亲身体验跟想象的意象或创造的意象结合,描绘出比自己观察到的更美的意境。生活中处处是诗,一草一木一事一感,都可以表达。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激发。诗也是生活中的日记,成长的脚步,让我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遨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儿童诗是这个国度里萌发的一株崭新的绿植。在诗歌的欣赏和创作中国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道德要求,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6. 儿童诗加赏析

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成人创作的儿童诗以及儿童创作创作的诗歌。
儿童诗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儿童的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提高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
二、儿童诗的特征
(一)童心童趣
由于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儿童诗必须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构思新颖巧妙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7. 童年童心童诗读后感

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 在阳光的照耀下,我读完了这本厚厚的《童年》,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 四岁丧父,跟随慈祥的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这里,他认识了许多东西,也看清了许多东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粗野的两位舅舅;朴实的朋友“小茨冈”;吝啬、小气、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残忍、愚昧、亲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吵,从善良与邪恶之间,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与他相比起来,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幸福的;没有痛苦与斗争,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就从这一点上看来我们就与阿廖沙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们拥有了许多,但是我们还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间更好,更多想要的东西。 是啊,我们经常对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用顾着让父母为自己遮风挡雨,从不用自己独自在“人间”闯荡。现在,我们应该悔过曾经的奢望,应该不再浪费任何东西,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便足够了。 从现在考试,我们要自立起来,遇到困难时别只想着这样退缩,逃避或走捷径,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人生中总有事或有人会令你痛苦甚至绝望,但我们应该要像一下作者是怎么样坚持的。这样,你就可以再痛苦中寻找快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是的,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你仍然保持对任何事物都有不灭的信心,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那么你的光明一定会到来,因为你懂得珍惜。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惭愧与懊悔,想到自己与高尔基生活得巨大悬殊。

8. 怎样赏析儿童诗歌

赏析儿童诗歌可以从其特点入手进行赏析。儿童诗歌的特征有五点,分别是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意境优美。

1、情感饱满

儿童诗歌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2、想象丰富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擅长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因此,儿童诗是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赏析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3、构思新巧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但儿童诗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

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因此,赏析儿童诗歌要善于挖掘其巧妙的构思。

4、语言童趣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

5、意境优美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儿童诗通常将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8)校本课程童诗欣赏反思扩展阅读

赏析儿童诗还可以从其分类入手,儿童诗歌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

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还可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赏析儿童诗歌时可适当介绍其诗歌类别进而分析其诗歌特点。

1、抒情诗

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这种诗一般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显。少年期的儿童更倾向于这种最富于抒情个性的文学样式。

2、叙事诗

叙事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

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说过,“奇、美、情”三个要素,“都是好的叙事诗所需要的”,因为儿童喜欢读那些有人物和有情节的小叙事诗。“奇”是指叙事诗中要有巧妙的情节安排;“美”是指诗歌要用精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情”是指诗歌抒发饱满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

3、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通常认为童话诗是儿童诗特有的一种样式。同时它又是颇受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一位诗人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张秋生语)

4、寓言诗

寓言诗又称诗体寓言,它以蕴涵发人深思的鲜明寓意(哲理或教训)为主要特征,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叙事的诗。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9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写过大量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寓言诗我国当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车上的苍蝇》张秋生的《会拉关系的蜗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5、讽刺诗

讽刺诗是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提示和批评、引导儿童对照自省的幽默诙谐的儿童诗。这种诗,或直写儿童的错误行为及后果,或巧指他们的一两种毛病缺点,或有意夸张叙写他们某种不良习惯及可笑的结局,使儿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启发,引起警觉。

儿童讽刺诗和一般讽刺诗有明显的区别。儿童诗中讽刺对象是儿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温和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讽刺诗大都针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现象、某种人的劣迹或者敌人的那种辛辣尖刻、针砭入木三分,甚至没有回旋余地的讽刺。

6、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就是一组精美的散文诗。另外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写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等等。

7、荒诞诗

儿童荒诞诗是将先锋荒诞诗与传统的儿童诗相结合的诗歌作品,意在激发儿童读者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作品集荒诞、童话、趣味、夸张等等于一身,它使儿童诗在原有的写作领域中,开辟了一条新的写作途径。儿童荒诞诗创始人是荒诞诗人尤云先生,其代表作有短诗《空难》及长诗《月下老人》等。

8、科学诗

科学诗是指用诗歌样式所写的科学文艺作品。它以表现科学精神、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为主要特征。如高士其的《大阳的工作》、李松波的《为黄鼠狼辩》、范建国的《太阳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9、朗诵诗

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为了适应朗诵的需要,在词汇的使用和句式结构上都更注重口语化。如余光中的《乡愁》、高洪波的《遗憾的爸爸》、徐鲁的《热爱生活》、滕毓旭的朗诵诗集《少年英杰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10、题画诗

题画诗是一种为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图画(或连环画)而题配的儿童诗。著名诗人柯岩的题画诗就是其中的典范。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