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数字温度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Ⅰ 求一份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数字式温湿度计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如下
单片机和dht11通信读取时,每次读5个字节:两字节湿度数据、两字节温度数据、一字节校验数据。这个不难,看看数据手册,找找参考程序就能搞定的
Ⅱ 数字温度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搜:
做而论道数字温度计
网络一下,即可。
Ⅲ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温度计
我不懂啊
Ⅳ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温度计。
1.实验任务
用可调电阻调节电压值作为模拟温度的输入量,当温度低于30℃时,发出长嘀报警声和光报警,当温度高于60℃时,发出短嘀报警声和光报警。测量的温度范围在0-99℃。
2.电路原理图
(图)见插图
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a)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P1.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ABCDEFGH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b)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2.0-P2.7与“动态数码显示”区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端口用8芯排线连接。
c)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0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ST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d)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1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OE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e)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2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EOC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f)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3与“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CLK端子用导线相连接。
g)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电源模块”区域中的GND端子上。
h)把“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IN0端子用导线连接到“三路可调电压模块”区域中的VR1端子上。
i)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线连接到“模数转换模块”区域中的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
j)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6、P3.7用导线分别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L2上。
k)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5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IN端口上。
l)把“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OUT插入音频喇叭。
四.C语言源程序
#include<AT89X52.H>
unsignedcharcodedispbitcode[]={0xfe,0xfd,0xfb,0xf7,
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charcode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unsignedchardispbuf[8]={10,10,10,10,10,10,0,0};
unsignedchardispcount;
unsignedchargetdata;
unsignedinttemp;
unsignedchari;
sbitST=P3^0;
sbitOE=P3^1;
sbitEOC=P3^2;
sbitCLK=P3^3;
sbitLED1=P3^6;
sbitLED2=P3^7;
sbitSPK=P3^5;
bitlowflag;
bithighflag;
unsignedintcnta;
unsignedintcntb;
bitalarmflag;
voidmain(void)
{
ST=0;
OE=0;
TMOD=0x12;
TH0=0x216;
TL0=0x216;
TH1=(65536-500)/256;
TL1=(65536-500)%256;
TR1=1;
TR0=1;
ET0=1;
ET1=1;
EA=1;
ST=1;
ST=0;
while(1)
{
if((lowflag==1)&&(highflag==0))
{
LED1=0;
LED2=1;
}
elseif((highflag==1)&&(lowflag==0))
{
LED1=1;
LED2=0;
}
else
{
LED1=1;
LED2=1;
}
}
}
voidt0(void)interrupt1using0
{
CLK=~CLK;
}
voidt1(void)interrupt3using0
{
TH1=(65536-500)/256;
TL1=(65536-500)%256;
if(EOC==1)
{
OE=1;
getdata=P0;
OE=0;
temp=getdata*25;
temp=temp/64;
i=6;
dispbuf[0]=10;
dispbuf[1]=10;
dispbuf[2]=10;
dispbuf[3]=10;
dispbuf[4]=10;
dispbuf[5]=10;
dispbuf[6]=0;
dispbuf[7]=0;
while(temp/10)
{
dispbuf[i]=temp%10;
temp=temp/10;
i++;
}
dispbuf[i]=temp;
if(getdata<77)
{
lowflag=1;
highflag=0;
}
elseif(getdata>153)
{
lowflag=0;
highflag=1;
}
else
{
lowflag=0;
highflag=0;
}
ST=1;
ST=0;
}
P1=dispcode[dispbuf[dispcount]];
P2=dispbitcode[dispcount];
dispcount++;
if(dispcount==8)
{
dispcount=0;
}
if((lowflag==1)&&(highflag==0))
{
cnta++;
if(cnta==800)
{
cnta=0;
alarmflag=~alarmflag;
}
if(alarmflag==1)
{
SPK=~SPK;
}
}
elseif((lowflag==0)&&(highflag==1))
{
cntb++;
if(cntb==400)
{
cntb=0;
alarmflag=~alarmflag;
}
if(alarmflag==1)
{
SPK=~SPK;
}
}
else
{
alarmflag=0;
cnta=0;
cntb=0;
}
}
Ⅳ 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说实话,自己做复吧,制不难的,理工科的嘛,不多动手出来不好混的。
题目也有点问题,既然是数字温度计,为什么还要用AD?
采用8031芯片用与中断程序
通过8155芯片用于8位LED动态显示电路
这两个很少用吧,我记得就在微机原理的试验箱上见过...
你可以搜索DS18B20,大家在学校最常用的数字温度计,51的程序也一大堆,搜索下就有了。
Ⅵ 单片机课程设计 数字温度计
我可以来为你提供所有你源所需要的,用DS18B20做的温度传感器,三个按键,
使用说明:
1.电源供电为5V直流,使用时将电源插头插到电源座上。数码管会点亮同时蜂鸣器鸣叫1~2S,开机成功。
2.系统板上还有一个10 PIN的ISP下载接口,用于89S52单片机在线下载程序。
3.系统板上有3个功能按键,分别为:菜单、加、减;菜单键用于切换要设置的参数,菜单键按第一下设置的上限温度,用加、减键设定,同时数码管显示upxx(xx为温度上限值)。最高可以设置到125度最低可以到—55度;
4.菜单键按第二下设置的下限温度,用加、减键设定,同时数码管显示doxx(xx为温度下限值)。同样最高可以设置到125度最低可以到—55度;
5.系统默认的温度上限值是+31度,下限值是+10度,用户可以通过按键修改。
6.当所测温度超过设定的范围,蜂鸣器报警,直到温度回到设定范围内蜂鸣器才会停止报警。
C程序,原理图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