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高中教材编写的课程标准

高中教材编写的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1-02-19 17:16:16

❶ 高中版《优秀教案》是根据2020年修订版课标编写的吗

看来不少同行也在用这套书。下学期要教高一新教材就入手了本新版的,符合新教材内回容。作为一直在
用的教案答参考书,这本书还不错的,新版的教学设计上明显看出更注重探究活动和核心素养落实这部分。符合当前教学背景下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

❷ 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普通高中教科书有什么区别

教科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又称课本、教材。教科书是一个回课程的核答心教学材料。广义,凡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全是教育;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政体)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❸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材之间有什么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的关系就如同孙悟空与如来佛的关系:教材内容的编写和结构、风格的设计都必须依据和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活动基本纲领性文件,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由此,教材只是我们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教材是手段,课程标准才是目的。任何版本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都跳不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同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
首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只有认真通读和领悟课程标准,以此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从广度和深度上把握教学。如此,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最终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到全面发展。
其次,认真研究教材
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特点,拓展和优化教材内容。
1.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
针对岳麓版教材的专题性,某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开来,为使学生对历史形成整体认识,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如:必修一第13课鸦片战争和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对必修二中洋务运动的关系。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清政府的残酷盘剥,困苦不堪的人民奋起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推进洋务运动开展的两个主要原因,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在遵循课程标准原则的基础上,理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构建清晰知识脉络,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时间和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2.补充历史资料,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在教学活动中,为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可以适当补充教材以外的历史资料,如:图书文字、图片、漫画、音乐、影像资料等等。使抽象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必修一第16课辛亥革命中,在讲述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引用了影视资料《阿Q正传》,并通过分析故事中背景和人物的形象、对白和结局,引导学生理解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导致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可以补充鲁迅的文章《风波》、《药》,使学生产生对革命者的英勇献身精神的敬仰,认识当时历史背景下革命的失败以及革命者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并立足课程标准大胆使用教材,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到更好发展。

❹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区别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语文新课标无论是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视野:
(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语文大纲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课程理念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吸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更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三个重点。
2、课程结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3、课程实施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和实施方式比较封闭单一,学生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二)
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本来看,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第五,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语文学科性质、应到达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语文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现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简述了语文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整体把握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具体划分为多种性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
语文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❺ 高中的现行教材和课改教材有什么区别

据悉,目前全国已经有32家出版社出版了59套高中新课标教材,包括8个领域12~13个科目。湖北省高中新教材之所以“花落”人教版,这不仅是由于人教版高中教材长期以来的权威和主导地位,更是因为该社的高中新课标教材是目前通过国家审定的学科最齐、品种最多的新教材版本,共11个学科12套教材,计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两套)、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美术的必修和选修模块教材。
“虽然学校有选择教材的主动权,但估计不会‘轻举妄动’。”汉口一所省示范高中教研负责人表示,既然我省力推人教版,绝大多数高中肯定执行。毕竟我省属于高考自主命题,没有学校敢冒险“玩另类”。

人教版教材:册数大大增多 但学生负担不会加重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是按模块和专题的设置而编写的。按照各科的课程标准,除了体育与健康这一学科教育部规定只编一本教科书外,其他学科少则设有6个模块,多的则有26个模块和专题,也就是说应编写26本教科书。
教材的总数虽然增加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学习负担的加重。因为在教材中选修部分的比例加大,而选修部分是按照总学分的要求和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来安排的,因此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这种选择范围的加大反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在学习必修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对某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观的了解,如果对其中一个方面感兴趣的话,就可以参加相关选修课的学习,使用那种选修课教材,深入了解该学科某一分支的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高中毕业要获得144个学分,学科学习的必修学分为93个,约为43本教科书,选修学分只有28个,也就是十几本教科书。这十几本教科书分在几个主要学科,每个学科也不过是1~3本书。
以具体的教材为例:翻开高中《语文2》这本教材,在第一个板块“阅读鉴赏”的选文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由国内知名翻译家徐迟翻译、美国思想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片段——该书在美国散文史和环境保护领域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外,在16篇选文中还包括了4篇演说稿,这在旧版式教材中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文章编选者在选文思想性和文学性兼顾方面所做的努力。第二个板块“表达交流”安排了5次活动,包括“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部分,重点在开掘学习者利用中文进行表达的能力。第三个板块“梳理探究”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开掘的题目,如中国成语、修辞、姓氏等,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之用。“名著导读”通过向学习者推介中外经典名著而使教材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而在巴金小说《家》的推荐语中说这本小说是“一种青春型的写作”,和以前刻板的评价相比颇有新意。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