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❶ 求:东南大学电气专业本科生大一至大四的课程以及教材版本(出版社、作者、出版年代)。
我是东大的,但不是电气的,你可以上jwc.seu.e.cn,点学生园地,可以看到课表的,但是教材的话就不行了,只有等待东大电气的来了...
❷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什么课程
我就复是这个学校的。从制大一到大三:英语,高数,现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逻辑与设计,电路,电力电子基础,C++,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实践,电磁,场,电机学,微机原理,还有政治科目,体育。
大四每个人选的课不同,比如: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01-16 朴桂林
2 经济管理基础 2 01-16 孙晓林
3 数字信号处理 3 01-16 黄允凯
4 电力传动技术 3 01-16 林明耀
5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3 01-16 王磊
6 计算机控制技术 3 01-16 尤鋆
7 电力系统基础 4 01-16 李扬
8 军事理论 1 01-08 沈荣桂
❸ 东南大学 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生吗 有的话考什么科目要详细点的!还有的复试他会问些什么!
016 电气工程学院(83791815)
080800 电气工程
01 电机与电器
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3 高电压与绝缘
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5 电工新理论
06 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
07 电气信息技术
08 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分布式电源
09 智能电网理论与技术
11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
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 三选二)
085207 电气工程
01 电机与电器
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3 高电压与绝缘
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5 电工新理论
06 应用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
07 电气信息技术
08 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分布式电源
09 智能电网理论与技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 授予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 三选二)
导师信息(注:导师以姓氏拼音的首字母为序)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导师姓名
080800 电气工程 胡敏强,程明,林鹤云,林明耀,黄学良,周建华,余海涛,金龙,樊英,黄允凯,花为,万秋兰,李扬,陆于平,陆广香,蒋平,王磊,薛禹胜(兼),高山,卢毅,赵剑锋,王海风,徐青山,汤奕,高赐威,胡仁杰,郑建勇,张金望,王念春,谢吉华,张靖,吴在军,周克亮,时斌,顾伟,梅军,窦晓波等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954 电工基础 《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 三选二) 《电能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 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
008 自动化学院(025-83794974)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 生产过程建模、优化与仿真
02 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综合自动化
03 计算机分布式控制
04 先进控制规律的理论及其应用
05 运动控制
12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33 高等代数 或 934 电路 或 981 自动控制原理 选933科目限招5人。选934复试科目选择5c5,选981复试科目选择552,选933复试科目选择5d5
复试科目:552 电路 或 5c5 自动控制原理 或 5d5 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1 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
02 仪器仪表智能化
03 信息管理与控制系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33 高等代数 或 934 电路 或 981 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552 电路 或 5c5 自动控制原理 或 5d5 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1 模式识别与人工神经网络
02 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03 人工智能与智能自动化
04 智能控制系统
05 信息系统与集成技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33 高等代数 或 934 电路 或 981 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552 电路 或 5c5 自动控制原理 或 5d5 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
085210 控制工程
01 控制理论及应用
02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03 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
04 信息系统与集成技术
05 计算机测控及自动化理论
06 集成测控技术
07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08 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09 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
10 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1 数学一④934 电路 或 981 自动控制原理 授予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552 电路 或 5c5 自动控制原理
导师信息(注:导师以姓氏拼音的首字母为序)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导师姓名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陈夕松,达飞鹏,戴先中,费树岷,黄东,姜昌金,蒋珉,李奇,李世华,马旭东,孟正大,邵家玉,孙长银,谈英姿,田玉平,汪峥,王勤,魏海坤,严洪森,张凯锋,张侃健,周俊等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陈从颜,符影杰,刘京南,路小波,余玲玲,周杏鹏等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达飞鹏,金立左,李久贤,孙长银,叶桦,袁晓辉,章国宝等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933 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
934 电路 《电路》(第四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981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或田玉平等,科学出版社
552 电路 《电路》(第四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5c5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或田玉平等,科学出版社
5d5 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册)梁之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常微分方程》叶彦谦或丁同仁编,高教出版社
❹ 小弟打算14年报考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的研究生,跪求专业课所用课本还有考研大纲,真心谢谢啊
上东南大学研究生学院网上查2013的招生简章,以及专业课需要的课本;14年的考研大纲和招生简章的10月才能出
❺ 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温度测量与控制设计电路 跪求
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实验、管理及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专业基础课有:PLC编程,工程力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控理论等。主要专业课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专业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就业前景: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设计。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最重要的是干这一行永远都不会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虽然开始几年比较苦,拿的钱也不多。但是随着你的工作经验的增长,那你的待遇就会提高得很快。下面是本专业分布院校(只例举了各省本专业在本省排前几位的高校):【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市】天津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理工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包头钢铁学院【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铁道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上海市】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省】江苏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通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省】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福建省】华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方冶金学院【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师范学院、石油大学、临沂师范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莱阳农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焦作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湖北大学【湖南省】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株洲工学院【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湛江海洋大学、惠州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重庆市】重庆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贵州省】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省】青海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推荐报考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有两个方向:电力工程和电气工程,属强电领域。可以就业于电厂、电业局等单位,待遇颇高,也比较辛苦。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自动化专业知识,能在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要求: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3.较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自动化仪表与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在自动化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分析、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检测及仪表、控制仪表及装置、过程控制系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❻ 哪些学校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硕士点
这是些具体的介绍,自己看看吧,排行从后往前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创建于1954年,主要培养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行业所需要的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楼宇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方向)等专业方向的具有技术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学院现设有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实验实习中心和测控技术研究所等办学实体。学院具有“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4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5人,具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职称的25人;具有双师(即教师和工程师)资格的有18人;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23人,尚有17人在职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学院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校级优秀教师6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和电气技术等专业方向上均有省和校级学科带头人。
学院具有优良的实验实习条件,现拥有变电站仿真中心、楼宇自动化仿真中心、CAD制图中心、计算机工作站、EDA中心,以及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传感器、自控原理、自控系统、继电保护、微机原理、PLC等实验室和电机、电器控制、控制系统综合、单片机、电工工艺、电子工艺等20多个校内实验实习基地。
悠久的办学历史,实力雄厚的办学条件,工程实用的办学特色,使学院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办学声誉。学院现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单位、南京市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单位、南京市电机工程学会工企电专委会主任单位。
近年来,为了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学术交流,拓展国际办学空间,学院还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和英国洛桑比亚大学等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5名外籍兼职教授。学院与英国洛桑比亚大学达成了联合办学协议,采取“2+2”的模式(即前两年在该院学习,后两年在英国洛桑比亚大学学习)共同培养具有双文凭(即既具有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又具有英国洛桑比亚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的本科人才,为有意到国外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求学的途径(详情请向该院咨询)。
目前,学院的变电站仿真中心被原国家教委授予“教学成果特等奖”,工业自动化专业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有特色专业”,学科梯队是江苏省表彰的“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学院也是江苏省表彰的“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工原理、微机原理和工程制图等课程获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称号,有数十名骨干教师先后受到省和学校的表彰。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工程学科,已获学校批准正面向全国招聘“特聘教授”。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毕业生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经走上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科研院所的领导岗位,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岗位的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
河海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与电力系统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分析、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信息控制、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经本专业学习后,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础能力。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实用性强、覆盖面宽、柔性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工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力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毕业后主要就业单位: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系统、水利、各个专业部门和国民经济其它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科技开发及教学工作。考取研究生比例为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前身——航空仪表制造,飞机电气仪表专科成立于195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在自动控制、导航制导、电力电子与 电力传动和测试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多学科的教学、科研群体。2000年10月20日新成立的自 动化学院是由原自动控制系和测试工程系中的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合并而成的,这标志着在南航各届领导和兄弟院系的支持下,原自动控制系和测 试工程系部分的 全体教职工经过48年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下属四系一所: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系,测试工程系,生 物医学工程系以及飞行控制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札4个本科专业,1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国防重点学科。此外,仪器科学与技术已通过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审批。
自动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梯队。近年来,教学和科研硕果累累,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航空基金以及部委下达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各类攻关项目数项,年平均科研经费超千万元,已形成若干有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奖,国际航空界同行中获得一定的声望。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1981年以来陆续向国外派出访问学者或留学人员130余人,许多留学人员已学成回国,成为科研教学的骨干量。学院主办过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30余人次,并且与多所国大学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900多人。五十年来,学院已培养近9000名本科生和800余名研究生,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专家,有的成为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南京理工大学
A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与检测、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系统集成、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工程、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C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技术领域,具有强弱电结合、电力与电子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软硬件结合、信息与控制结合等特点,组建了由电力系统内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电力系统仿真”、“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检测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方面开展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尝试,且具有良好的实验基础。注重本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结合。在电气系统测试、监控系统与数据采集、工厂集散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高电压脉冲功率源技术、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市场、继电保护智能化、电网自动化、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电网谐波治理等方面开展了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D 培养对象: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E 师资情况:
教师总数26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硕导11人。
F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G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H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I 主要专业实验:
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和电气测控实验等。
J 收费标准:
4600元/学年/学生。
K 奖、助学金:
见附表。
L 学生住宿条件:
4~8人/间。
M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本学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2003届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25%。
N 学生就业情况:
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工作;2003年本专业就业率为100%。
海师范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四年制本科 上海列入第二批招生)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兼有电气、电子和计算机科学三方面的优势,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和装置的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经济管理、研制开发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信号与系统、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单片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工厂供电、检测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就业方向:从事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有关的系统和装置的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经济管理、研制开发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工作。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招收学生类型:本专业招收理科学生
专业要求:色盲不招
咨询电话:57122593 57122598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系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的,至今已有80年办学历史。本系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培养对象涵盖本科、双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个层次。本系是国家“211工程”和“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单位。
本系拥有一支以11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37位正、副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在40余位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38人,占80%。本系设有Rockwell自动化实验室 、南京市电器设备与自动化工程中心、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所,东南大学—江苏中电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基地。本系坚持本科生与研究生并重,200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100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专业目录,为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的适应性而设立的,体现了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力与电子技术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机与电结合、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的特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学和电工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理论,广泛的技术知识,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现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专业方向。本系每年为本科生开设30多门课程。低年级学生所学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机学、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能系统基础等。高年级学生所学的学科方向课程有: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电力系统计算机计算、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微机测控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传动、微特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
本系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产品开发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能力,因此,每年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深受电气工程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如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设计院、电力公司等)、高新技术公司以及国家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广泛好评。
毕业生还可根据自已的志愿,进一步在系内或外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可硕博连读,本系与国际上多所知名大学(如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巴士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苏黎士工业大学、美国伊阿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为学生毕业后出国、出境留学,联合培养、深造,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复旦大学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原设光源与照明专业,科研、教学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主要面向民用、工业及特种照明行业培养照明设备设计、生产和应用人才。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人才培训中心就设立在此。该系设有物理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2个博士点、硕士点。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推动"绿色照明工程"的深入实施,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材,增强学生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教育部于2003年3月批准将"光源与照明专业”拓宽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并保留光源与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该专业的设立,将为该系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主要专业课程:高等数学、近代物理、外语、计算机基础、气体放电与光源、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建系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六百多名(包括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层次的照明电器人才,并为国内近4000名在职科技人员举办了以知识更新和科技交流为目的培训班。
毕业生能够从事与光源、照明及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开发和生产各种光源、灯具,进行各类照明工程和电气工程的设计,光辐射测量和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的研究、教育和应用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在PHILIPS,GE,OSRAM等外资或合资企业中倍受欢迎。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体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力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技术相结合特点。设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上海市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理论电工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
该专业以电气工程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为基础,研究电气系统的设计、控制、通信、管理以及信息的拾取、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及方法。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宽广专业知识、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强、能适应电气与信息工程领域各项工作的宽厚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电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磁兼容技术等。
华东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的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就目前国内外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是普遍且长期的。
本专业是为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教师梯队。本专业的教师队伍具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由从事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检测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教师组成。
主要课程设置:本专业的教学分为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三个部分。课程分核心课程、目标课程和普通课程。核心课程有:邓小平理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软件基础、电工原理、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逻辑及可编程控制系统。核心课程为考试课程,普通课程为考察课程。课程又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学分制的要求,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权,包括选修课程的自主权,选择任课老师的自主权,毕业环节课题进行师生双向选择。同时,以就业为背景,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在抓好第一课堂的同时,加强第二课堂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毕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
本专业就读地点:华东理工大学金山校区。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❼ 东南大学的电路与系统有多难考,有学长知道的么
东南大学的电路与系统在国内属于中上等的,很不错的。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回理答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❽ 东南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考研复试科目
俺也很想知道啊
❾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课学什么 具体点 谢谢
电气:
开课目录
序号 学年学期 课程 年级 任课老师 上课安排
1 10-11-3 社会实践 2007 付小鸥 [1-16周]
2 10-11-3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2007 [1-16周]
3 10-11-3 课外研学 2007 王宝安 [1-16周]
4 10-11-3 计算机程序设计(下) 2010 王蓓蓓 [1-16周] 周二(1-2)教二-505,周五(6-7)
5 10-11-3 计算机程序设计(下) 2010 蒋浩 [1-16周] 周二(1-2)教二-504,周四(3-4)教二-504
6 10-11-3 计算机程序设计(下) 2010 喻洁 [1-16周] 周二(1-2)教三-104,周五(6-7)
7 10-11-3 电气学科概论 * 王念春 [9-12周] 周二(8-10)教六-102
8 10-11-3 信号与系统 2009 高丙团 [1-16周] 周二(1-2)教二-403,周四(3-4)教二-403
9 10-11-3 信号与系统 2009 张金望 [1-16周] 周二(1-2)教七-103,周四(3-4)教七-103
10 10-11-3 电工技术 2009 张金望 [1-16周] 周二(3-4)教四-101,周四(单6-7)教四-101
11 10-11-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009 秦申蓓 [1-16周] 周一(3-4)教一-304,周三(1-2)教一-304
12 10-11-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009 秦申蓓 [1-16周] 周一(1-2)教一-304,周三(3-4)教一-304
13 10-11-3 电磁场 2009 蒋浩 [1-16周] 周四(1-2)教二-504
14 10-11-3 电磁场 2009 余海涛 [1-16周] 周四(1-2)教二-208
15 10-11-3 电磁场 2009 周赣 [1-16周] 周四(1-2)教二-510
16 10-11-3 电机学(上) 2009 黄学良 [1-16周] 周二(单3-4)教三-402,周五(1-2)教三-403
17 10-11-3 电机学(上) 2009 花为 [1-16周] 周二(单3-4)教二-505,周五(1-2)教二-505
18 10-11-3 电机学(上) 2009 周建华 [1-16周] 周二(单3-4)教二-210,周五(1-2)教二-210
19 10-11-3 数字信号处理 2008 黄允凯 [1-16周] 周二(1-2)教二-205,周五(双3-4)教二-205
20 10-11-3 电力传动技术 2008 林明耀 [1-16周] 周一(1-2)教六-102,周三(单3-4)教六-102
21 10-11-3 软件技术基础 2008 王磊 [1-16周] 周二(11-13)教二-303
22 10-11-3 信息通讯网络概论 2008 王磊 [1-16周] 周二(6-7)教二-303,周五(双3-4)教二-303
23 10-11-3 电子电路基础 2009 蒋莉 [1-16周] 周一(3-4)教三-403,周四(1-2)教三-403
24 10-11-3 电子电路基础 2009 张靖 [1-16周] 周一(1-2)教七-204,周三(3-4)教七-204
25 10-11-3 电子电路基础 2009 王政 [1-16周] 周一(3-4)教二-105,周三(3-4)教二-105
26 10-11-3 电子技术 2009 张建忠 [1-16周] 周一(1-2)教四-104,周四(单3-4)教四-104
27 10-11-3 电子技术 2009 房淑华 [1-16周] 周二(1-2)教四-201,周五(双3-4)教四-201
28 10-11-3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08 高丙团 [1-16周] 周二(3-4)教二-403,周四(单6-7)教二-403
29 10-11-3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2008 汤奕 [1-16周] 周一(6-8)教二-103
30 10-11-3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2008 蒋平 [1-16周] 周三(双3-4)教四-302,周五(1-2)教四-302
31 10-11-3 电气检测技术 2008 张靖 [1-16周] 周一(3-4)教八-202,周三(双1-2)教八-202
32 10-11-3 生产实习 2007 张炎平 [1-2周]
33 10-11-3 毕业设计 2007 [3-16周]
自动化:
开课目录
序号 学年学期 课程 年级 任课老师 上课安排
1 10-11-3 社会实践 2007 [1-16周]
2 10-11-3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2007 [1-16周]
3 10-11-3 课外研学 2007 [1-16周]
4 10-11-3 自控原理 2008 蒋珉 [1-16周] 周五(11-12)教四-101
5 10-11-3 自控原理 2008 孙琳 [1-16周] 周四(1-3)综合-205
6 10-11-3 信号与系统 2009 陈从颜 [1-16周] 周三(1-2)教二-503,周五(单1-2)教二-503
7 10-11-3 信号与系统 2009 柴琳 [1-16周] 周三(3-4)教二-504,周五(单6-7)教二-504
8 10-11-3 电子电路基础 2009 余玲玲 [1-16周] 周二(6-7)教七-102,周四(3-4)教七-102
9 10-11-3 电子电路基础 2009 叶桦 [1-16周] 周三(11-12)教七-208,周五(11-13)教七-208
10 10-11-3 电磁场与波 2009 符影杰 [1-16周] 周一(双3-4)教二-301,周五(3-4)教二-301
11 10-11-3 电磁场与波 2009 邵家玉 [1-16周] 周一(双3-4)教二-501,周五(3-4)教二-501
12 10-11-3 离散数学 2010 刘庆山 [1-16周] 周三(3-4)教二-503
13 10-11-3 计算方法 2010 袁堃 [1-16周] 周三(8-9)教二-401
14 10-11-3 检测与控制电路基础 2008 戴义保 [1-16周] 周二(1-2)教一-503
15 10-11-3 自动控制原理(2) 2008 翟军勇 [1-16周] 周三(3-4)教七-210,周五(单3-4)教七-210
16 10-11-3 自动控制原理(2) 2008 张侃健 [1-16周] 周二(3-4)教七-301,周四(单3-4)教七-301
17 10-11-3 系统辨识 2008 黄东 [1-16周] 周二(6-7)教一-301
18 10-11-3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2008 张希 [1-16周] 周一(6-7)教七-101,周四(单6-7)教七-101
19 10-11-3 电力电子技术 2008 张凯锋 [1-16周] 周三(1-2)教二-203
20 10-11-3 电力电子技术 2008 吴晓梅 [1-16周] 周三(1-2)教二-102
21 10-11-3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08 戴先中 [1-16周] 周一(单3-4)教七-206,周四(1-2)教七-206
22 10-11-3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08 曹鸣 [1-16周] 周五(11-13)教四-201
23 10-11-3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08 周俊 [1-16周] 周一(单3-4)教二-107,周四(1-2)教二-107
24 10-11-3 计算机控制技术 2008 达飞鹏 [1-16周] 周一(8-9)教三-305
25 10-11-3 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2009 马旭东 [5-16周] 周二(6-9)
26 10-11-3 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2009 顾群 [5-16周] 周二(6-9)
27 10-11-3 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2009 顾群 [5-16周] 周二(11-13)
28 10-11-3 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2009 房芳 [5-16周] 周二(2-5)
29 10-11-3 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2009 陈曙 [5-16周] 周二(2-5)
30 10-11-3 控制基础 2008 马天河 [1-14周] 周五(双3-4)教四-104
31 10-11-3 网络信息系统编程 2008 [1-16周] 周一(8-9)教八-101
32 10-11-3 MCU技术及课程设计 2008 周波 [1-16周] 周五(6-7)教二-307
33 10-11-3 数字图像处理 2008 潘泓 [1-16周] 周五(1-2)教二-102
34 10-11-3 微机系统与接口 2009 马旭东 [1-16周] 周一(6-8)教二-207
35 10-11-3 微机系统与接口 2009 马旭东 [1-16周] 周一(1-2)教二-207,周一(1-2)教二-207,周四(双1-2)教二-207,周四(双1-2)教二-207
36 10-11-3 微机系统与接口 2009 马旭东 [1-16周] 周一(11-13)教二-207
37 10-11-3 工程设计导论 2009 魏海坤 [3-13周] 周六(1-4)教一-202
38 10-11-3 系统工程导论 2008 蒋珉 [1-16周] 周一(1-2)教一-403
39 10-11-3 DSP技术及课程设计 2008 钱堃 [1-16周] 周五(6-7)教二-201
40 10-11-3 现代控制若干前沿(专题) 2007 费树岷 [1-16周]
41 10-11-3 现代控制若干前沿(专题) 2008 费树岷 [0-0周]
42 10-11-3 毕业设计 2007 魏海坤 [1-16周]
东南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