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
①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哪四个阶段
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队伍
校本课程开发队伍应包括学校内部人员与学校外部人员。
2、情境和需要分析
只有对各种校内外的情境和需要进行科学、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课程。
3、拟定目标
应先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
4、设计方案
目标制定好后,就要进行课程编制。
5、讨论与实施
实施过程中应作好充分准备,各方面协调沟通,也需要足够的物质支持。
6、评价与修订
评价是课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真实反映课程现状与目标的差距、现存问题以及需修订的方面,能及时反馈,使课程不断完善。
(1)李冬梅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扩展阅读
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2、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
3、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有利于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② 校本课程开发有哪些
校本课程开发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具体内容如下: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课程上的修改。
3、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5、课程拓展: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6、课程新编:课程新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开发。例如,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课程即我们所说的“乡土教材”以及时事专题课程,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校基于本校实际,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值得鼓励,但要科学地完善课程结构,规范有序地开发相关的校本教材,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