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绪论课程教学设计
❶ 人体生理学的主要内容
人体生理学学习辅导
(一)
人体生理学是电大护理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它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电大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完成作业、完成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人体生理学》教材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人体活动的调节;第二章介绍了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血液;第四章~第十二章介绍了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本学期共在网上进行8次辅导。
本次辅导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血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学习建议。
学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学习内容】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人体生理学的发展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学习要求】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习内容】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刺激 、反应 、兴奋、抑制
3.适应性
4.生殖
【学习要求】
1.掌握兴奋性、可兴奋组织、阈刺激、兴奋、抑制等概念。
2.熟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3.了解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学习内容】
1.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2.人体功能的反馈性控制
正反馈
负反馈
前馈
3.内环境与稳态
【学习要求】
1.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2.熟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反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反馈性控制。
3.了解前馈、自身调节。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内容】
1.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
3.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学习要求】
1.熟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的概念。
2.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学习内容】
1.生物电现象的记录方式
2.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
【学习要求】
1.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熟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
3.了解生物电现象的记录方式。
第三节 兴奋的引起及传播
【学习内容】
1.兴奋的引起
阈电位、局部兴奋和它向锋电位的转化
2.兴奋性变化规律
3.兴奋的传播
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学习要求】
1. 掌握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2.熟悉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兴奋在同一细胞和细胞间传播的特点。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学习内容】
1.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3.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学习要求】
1.熟悉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单收缩、复合收缩、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做功的影响;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了解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 述
【学习内容】
1.体液和内环境
2.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学习要求】
1.熟悉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2.了解体液分布概况。
第二节 血 浆
【学习内容】
1.血浆的化学成分
2.血浆的理化特性
比重、粘滞性、渗透压、酸碱度
【学习要求】
1.熟悉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
2.了解血浆的成分及理化特性。
第三节血细胞
【学习内容】
1.红细胞
红细胞的正常值、形态和功能,红细胞的特性
2.白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3.血小板
血小板的形态和正常值、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4.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细胞的生成、血细胞生成的调节、血细胞的破坏
【学习要求】
1.熟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正常值和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特性。
2.了解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四节 生理性止血
【学习内容】
1.生理性止血
2.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凝血过程、抗凝系统的作用
3.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降解、抑制物及其作用
【学习要求】
1.熟悉凝血过程;纤维蛋白溶解及生理意义。
2.了解生理性止血;抗凝和促凝的因素。
第五节 血量、输血与血型
【学习内容】
1、血量
2、输血与血型
3、ABO血型系统
4、Rh血型系统
【学习要求】
1.掌握ABO血型系统;交叉配血的意义与方法。
2.熟悉血量。
3.了解Rh血型系统。
学习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电大学习有许多特点。作为学生来讲,许多人是在职学习,存在工学矛盾的问题;作为学习形式是以自学为主;作为教材有多种媒体教材,比如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等,其中文字教材又包括主教材和辅导教材等。因此,为了保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建议每个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利用好各种媒体的学习资源。
2.认真阅读教材。在各种媒体的教学资源中,最主要的是文字教材。建议同学们首先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先了解知识构架,然后反复研读教材内容,要求掌握的内容应该达到应用的水平,要求熟悉的内容要达到能够把握详细内容的水平,要求了解的内容也应该纲目清楚。碰到疑难问题可通过音像教材的学习、辅导课、讨论课、网上答疑或借助学习指导书等形式解决。
3.注意学习的实践性:人体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即在人工创造的接近自然的条件下,对机体某种生命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周密的分析与综合,进而找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生理学的学习必须注重实验,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做实验,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以强化理论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前三章实验内容包括神经肌肉标本和反射弧的分析。
4.完成作业和课后练习题: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建议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完成相关内容的练习题和作业题。人体生理学这门课有专门的配套学习指导书,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人体生理学》教材的基础上,借助《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这本书来进行强化学习,通过强化训练习题的习做来评价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
❷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包括
ABCD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整体专、器官和属细胞三个水平研究它们各自的活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它的任务是阐明集体及其各组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讲的。
❸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国高职高版专教育的发展特点权,根据《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
全书介绍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学科知识,既保持了两个学科的独立性,又保持了两个学科的一致性,重点在生理学。按功能系统分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十三章。在内容上注意把形态结构和功能整合在一起。在每章前、后各有学习目标和习题。全书内容由浅入深、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适合医药高职教育及专科、函授及自学考试等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❹ 人体生理学的图书1
书 名: 人体生理学作者:孙庆伟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506742610
开本: 16开
定价: 49.00 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医学的关系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一、刺激、反应及兴奋性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三、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第三节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一、化学性传递机制
二、相邻细胞之间的电联系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
二、平滑肌
小专论骨骼肌纤维的分类、肌肉疲劳和肌肉的适应性变化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容量
二、血浆的成分、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血细胞的生成
二、血细胞生成的调节
三、红细胞生理
四、白细胞生理
五、血小板生理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正常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二、血液凝固
三、抗凝系统
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二、输血
三、白细胞、血小板血型与器官移植
小专论人类白血病抗原与造血干细胞移槽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二、心脏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三、心音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三、体表心电图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七、淋巴液的生成与回瀛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四、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中、长期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二、肺循环
三、脑循环
小专论离子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机制
二、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二、肺换气
三、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二、氧的运输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二、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
三、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四、异常呼吸
小专论肺的非呼吸功能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
五、胃肠血流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二、咀嚼与吞咽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及其分泌
二、胃的运动及其控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三、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过程概述
二、小肠的吸收功能
三、大肠的吸收功能
小专论摄食调节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四、基础代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三、体温调节
小专论体温过高和体温过低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肾脏的功能解剖
二、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及肾血流量的调节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有效滤过压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途径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二、肾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
三、体液调节
第六节 血浆清除率
……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 内分泌
第十二章 生殖
参考文献
……
❺ 谈谈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收获和体会,1500字
写作思路:
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主题,结合现实,贴近生活,描写个人感悟。
正文:
这学期学习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这门课程,通过这半年对思修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许多知识,使我的思想水平有所提高。对于刚进大学的新生来说,未来的大学生活是迷茫的,不知如何去读好大学,更不知未来在何方。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本上说的,学习这门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思修这门课告诉我们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做的更好,如何不虚度大学时光。
《人体解剖生理学》这充分说明了“德”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只有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我们的国家要正常有序发展,我们人民的权益要得到保障,就离不开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其中老师重点想我们讲解了劳动法。
这对于在三年后就要从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并走上职业岗位的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这有助于我们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当自己权益受损时如何利用法律武器即以维护。
提高了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上社会,走上生活。面对新的生活环境,谁是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
而思修课上学会了如何同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交往、如何去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如何去解决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尽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的实践中,我们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高。
❻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这个课程的收获和体会(大家都来帮帮忙)
你对人的新的了解
❼ 找一本人体生理学的专业书
网上很多搜索一下人体生理学的课程会有很多书让你选择国外国内还有不同语言的版本。网络网盘里也有。
❽ 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收获和体会(电大作业)
沿用一下课本的知识,比如解剖的骨头,让我懂得骨的分布及其生长,骨折后怎么愈合,生理内的呼吸系统,让我容懂得呼吸机制,随带把机制写上,就顺便涉及肺的一些病,知道它病的位置,益处多多。。为什么电大的用写这些。。。
❾ 1。课题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范文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概况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高等动物有很多系统,包括血液、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在正常条件下,上述各个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调节和控制等问题是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只有了解在正常条件下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了解在疾病条件下哪些功能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药物或其它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因此,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人体生理学》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只有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起来,才是一门完整的生理学课程。课程的安排,一般是先学习总论,了解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再分系统学习各系统的内容。实验课可以和理论课并进,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本课程为5学分。
二、教学资源及内容简介
(一)文字教材
1.《人体生理学》
于吉人和张大成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据高等医学专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系统体现了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全书共12章。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 血液、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五章 呼吸、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第九章 神经系统、第十章 感觉器官、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十二章 生殖
2.《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
朱文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与《人体生理学》主教材相配套的辅导用书。全书12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总结、归纳了各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另一部分是给出了大量的多种题型的练习题。本书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强化学过的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3.《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
人体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认真完成实验。《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提供了14个基本实验:
实验一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二 肌肉的阈收缩、阈上收缩及最大收缩
实验三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示教)
实验四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五 血型的鉴定
实验六 心脏的期外收缩及代偿间歇
实验七 影响心脏的体液因素
实验八 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
实验九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实验十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征
实验十一 影响兔尿生成的一些因素
实验十二 小白鼠胰岛素休克
实验十三 反射、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十四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示教)
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其中应选择4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作为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实验报告附在人体生理学作业之后。《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科统设课实验指导汇编》教材中,吕证宝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二)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27学时,由北京大学医学部范少光、朱文玉教授主讲。本录像较系统的讲授了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其中,第1一2讲 绪论;第3-4讲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5-6讲 血液;第7-13讲 血液循环;第14-15讲 呼吸;第16-17讲 消化和吸收;第18讲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19-20讲 肾脏的排泄功能;第21-22讲 内分泌;第23讲 生殖;第24-27讲 神经系统。
(三)网上辅导
每2周一次。由于学习指导教材详细总结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网上辅导不再重复文字教材的内容,主要归纳学习要点、提示学习要求、指导学习方法、解答学习中的问题。第一次辅导第1-3章;第二次辅导第4章;第三次辅导第5章;第4次辅导第6、7章;第5次辅导第8章;第六次辅导第9章;第七次辅导第9、10章;第八次辅导第11、12章。
三、教学安排建议
建议学习时间为16周,用2-3周的时间系统复习,牢固掌握知识。本教学内容及媒体配合学习时间表供参考。
周 主教材 指导教材 录像教材 网上辅导 实验 作业本
1 第一章 第一章 1-2讲
第1次 一、1-3题
2 第二章 第二章 3-4讲 实验
1-3 二、1-4题
3 第三章 第三章 5-6讲 实验
4-5 三、1-2题
4 第四章 第四章 7-13讲 第2次 实验
6-8 四、1-3题
5 第四章 第四章 四、4-6题
6 第五章 第五章 14-15讲 第3次 实验9 五、1-3题
7 第五章 第五章 五、4-6题
8 第六章 第六章 16-17讲 第4次 实验10 六、1-2题
9 第六章 第六章 六、3-4题
10 第七章 第七章 18讲 七、1-3题
11 第八章 第八章 19-20讲 第5次 实验11 八、1-3题
12 第八章 第八章
13 第九章 第九章 24-27讲 第6、7次 实验
13-14 九、1-2题
14 第九章 第九章 九、3-4题
15 第十章 第十章 十、1-2题
16 第十一、二章 第十一、二章 21-23讲 第8次 实验12 十一、1题
十二、1题
17 复习 人体生理学考核说明、人体生理学主教材、学习指导教材、期末复习提要
18 复习
四、教学媒体播出及使用信息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网页 (www.open.e.cn)将提供该课程的电视课播出表和网上辅导时间。2002春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二套每周日13:46~14:36及单周14:38~15:28播出。
农医部电子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课程主持教师:尹志英email:[email protected]
五、教学环节与建议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开放教育的特点之一,学习者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系统阅读文字教材的内容,特别是总论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为各论的学习打好基础。配合学习的媒体有学习指导教材、录象、网上辅导,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相应的媒体。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应完成相应的作业。提倡小组讨论,但应独立完成作业。特别强调要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理论,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进度可参考教学安排表,也可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进程,选择学习时间。
2.辅导:网上教学辅导分8 次。教学点的辅导可以集中或分次进行,不提倡系统讲授,建议辅导教师帮助学员分析教材的内容,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以解答问题为主,指导学生自学。
3.平时作业
本课程安排作业4次,涉及教材12章的内容,以作业本的形式下发。要求全部完成,教师认真批改。每次作业计3分,四次作业共计12分,即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2%。中央电大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作业,检查作业的完成及批改情况。
4. 实验:各教学点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选做至少4个实验,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
5.教学研讨:本学期网上将安排一次专业研讨会和一次人体生理学课程研讨,具体时间届时在网上发布。
六、教学组织建议
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应参考本教学实施方案,帮助每一位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学会选择相应的媒体,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倡组成学习小组,研讨问题,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教学点应尽力安排实验,根据学习进度,指导学生做相应的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点的辅导可以集中或分次进行。不提倡系统讲授,建议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答疑式的教学,注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的时间不宜超过总学时的1/3。
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应尽量通过电话、传真、多媒体自学中心、学习小组、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答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以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
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或可在辅导时集中讨论、批改。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判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存在普遍未正确掌握的基本知识,可提出集中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