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讨论

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讨论

发布时间: 2021-02-22 02:27:02

『壹』 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一般是怎样的

大学英语没有这个专业。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本很多名叫《大学英语》是一门课程。英语专业主要课程有;精读,泛读,语音学,词汇学,英汉翻译,汉英翻译,高级英语,英美概况,英国文学史,二外等主课程

『贰』 英语专业课程论文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英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着眼于他眼下掌握了多少个单词和句型。先成人,后成才,英语教育也同样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项历史使命。

多年来,许多教师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英语教学本身,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教学任务,还应该而且完全能够承担培养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功能。这七个方面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思想品德

通过英语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也是一项英语教师长期以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英语教学能够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热爱集体、热爱劳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准则、是非观念;关心他人、学会合作。

心理素质

与智商(IQ,Intelligent Quotient)相对应,美国心理学家戈曼提出了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的概念。所谓情商,是指了解、控制、调整和激励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的能力。

显然,戈曼所说的情商,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包括诸如兴趣、爱好、动机、态度、内驱力、情感、性格、毅力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也相当于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情感”目标的内涵与外延(见第29页图表)。

戈曼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情商是使智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应付波折,抵御挫折的动力。因此二者必须同时开发,交融并举,它们互补融合才能构成人的完整素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认知活动,而忽略情感活动;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下。顺利时忘乎所以;受挫时悲观丧气,严重地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兴趣训练、好奇感训练、情感训练、毅力训练、性格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诸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这样做,在语言方面,能够激励他们大胆进行语言实践,不碍口、不害羞、不怕犯错误,勇于矫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心理素质的铸造方面,也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争强好胜,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冒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

思维品质

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教学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在英语课堂呈现阶段,教师应该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景,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作、表情、身姿、手势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语言变成具体的、形象化的、立体的直观影像呈现给学生,既达到了语言输入的任务,完成了理解新语言的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语言操练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搭配联想和相邻联想等联想思维的方法来掌握和记忆单词和句子,既能事半功倍地学习语言,又能开发学生联想思想能力。同时,在该阶段,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抽象与具体等抽象思维的方法来理解掌握句型和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语言实践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诸如读图对话、憧憬想象、打破定势、发散集中、新旧连接、矛盾辩论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对子表演,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灵感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英语教学应该而且能够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个性品质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制约,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手段甚至试题答案都必须整齐划一。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教材走,师生都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用这同一个模子塑造人才;一个标准、一个规格、强求一致,人人都必须进行求同思维,谁也不许越雷池半步;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了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被教师和教材牵着鼻子走的“小绵羊”和“书呆子”。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而且个性素质包含并表现共性素质。因此,在发展学生共性素质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个性素质,这是英语教学又一项教育功能。针对当前我国学生个性不强的弱点,更应该着重对他们进行个性素质和特殊才能的培养。

以思维方法为例,应该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反向思维、逆向思维,敢于唱反调,善于用不同语言结构表达同一思想,以使他们在具有普遍素质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特殊素质,成为“全面发展加个性”或者“合格加特长”的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叁』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

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内察语容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肆』 有没有英语专业教学法方向的题目和论文资料啊

英语课堂中训练学生自主分析判断的教学模式 摘要:简要介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由学生自己动手“集中概括- 整理评估- 陈述结论”的基本教学模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是使受教育者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立身之本,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它的培养可从引导、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观察、分析、判断等步骤入手。
关键词:课堂教学;分析;判断;独立学习;学会自主学习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临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循,而是对众多分散在不同媒介、不同渠道的各种资料、信息筛选、提纯、综合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效信息,进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这个过程要求在解决问题中要具有并运用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把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作为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与具体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着手培养,持之以恒地充分利用课堂创造机会,融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思考、分析判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树立独立学习意识,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实践、训练,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逐渐摆脱对课本、教参资料的盲从和机械地记忆书中结论性知识的被动式学习,而转变成为具有真正独立学习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者,这样当我们的学生完成校学习阶段步入社会时,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和不断涌现的各种大量新知识、新信息才不会感到惊恐不安或束手无策;才能有信心和勇气凭借自己的观察、思考、判断,独立自主地学习,借此不断地更新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勇敢从容地去迎接各种形式的挑战。
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尝试,以真正发挥英语课堂教学的应有的职能;面对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学生,要让其树立独立学习意识,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识别、分析与判断入手,并长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不断的引导和训练才能达成。针对不同阶段教学目的和目标,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法的组合及其综合的教学效果,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在老师指导下去观察、分析、判断逐渐转向独立地主动地观察、分析、判断。本文在这里介绍结合教材运用“集中信息- 整理评估信息- 陈述结论” 组合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由学生在课文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辅以自己动手收集主要讯息,经过归纳提炼,再陈述最后的结论和看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让学生独立概括全文,并据此确定课文的重要词汇群;
(2)强化输出式词汇学习的训练环节
(3)口头陈述为主,结合听力、笔头练习;
(4)讨论总结、归纳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结论。
具体操作过程和步骤为:
(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概括大意,以确定全文的重要词句。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10—20分钟),把课文通读一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根据总结出的主要内容去判断确定整篇课文的重点词汇群。
这个环节反复训练,为的是使学生明白语境决定单词具体含义的概念;和一个单词对于一句话甚至一篇文章是否重要,视其在具体课文中对表达中心内容的作用和由词语的词汇意义及句篇意义来决定,同时还要用它的实际运用频率的高低来决定;因此往往会有同一个单词在A篇文章中是重要的而到了B文中却变得不重要了的情况。让学生逐渐学会从特定课文中单词中筛选出关键词汇群。
基于一篇文章内容的不同,也由于每个词、语对所传达的信息量有不同的暗示度,根据词汇学的词汇共现原理(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就不止有一个重点词、语;确定的多个重点词、语,并不是孤立的,单词和词语彼此是有一定联系的,正是这些彼此相互联系着的重点词、语共同地构建了全文的意义框架。根据主题内容确定关键词汇群,有助于把握本篇文章的主要意义。而且不同话题,不同内容,都是运用几个基本的相关词、语,习语联带使用共同进行描述、表达的。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区别在于:这种教法不是以前的那种由教师宣布教学重点词汇、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教师或教参规定的现成的东西,而是要避免学生依赖由他人设定的现成安排式的被动学习,使学生树立:“篇中有句,句中有词”的整体学习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依据已有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纯核心内容确定重点,把握问题关键所在,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还使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锻炼。
这样的判断,可能会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人经历、生活背景、感悟力不同而产生多选、漏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加以引导、启发,组织大家讨论,凭借众人智慧达成共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彼此参照对比借鉴不同的思维角度,激发他们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思考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由此确定的重点词汇与教师参考书的规定内容有出入的情况存在。但只要教师就此加以说明,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的教学也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能动性。
(2)强化输出式词汇学习的训练环节。
英语教学最终是要让学生掌握词语的运用,以达到运用所学词句进行实际表达、交流的目的。语言的学习以多种练习方法结合,从多感官对同一教学内容给予多种刺激,则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优于单一手段施教的效果,这在认识心理学中得到证实,也为外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所证明。在这个教学步骤中,采用先让学生脱离课文,依据主要情节、内容来回忆所学的词语,使学生们对于已经有了初步印象的课文中的那些重点词语产生关联记忆,由此及彼地可以促进学生对已“输入”式的记忆的学习内容而被进一步激活,转化为“输出”运用的实践上。
具体作法是:
① 请2—3个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和情节,脱离课本回忆所学的重要词汇,并作简要口头呈述。
② 教师将他们所回忆的词汇记录、对比,并给予评述。
③ 在教师的评述中,针对学生具体学习特点,揉合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效果有较为直观的对照,不仅可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对自己学习的情况有了可比度和一个感性的具体了解。便于学生逐渐掌握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接下来的教学步骤是:
(3)、辩听词汇;口头英汉互译练习;笔头作业练习。
辩听词汇:与传统的教学告诉学生每个单词的某个意思,或辅助地给个例句证明此意思的作法有所不同,它把词汇辩听与词汇巩固结合起来。让学生辩听英语句子,要求复述句子,再指出该句中出现了哪个新学的词或词语以达到训练学生听力的辩识能力和听觉的记忆能力。
口头练习:在辩听之后,安排口头练习。教师给出句子,由学生进行口头英汉互泽。
笔头练习:它包括笔译、课堂限时作文和课外作文三种形式。笔泽一般直接选做《大学英语》教材每篇课文后本关词汇练习题;出题作文分为课堂限时作文(在20—30分钟内),要求学生运用指定词语进行写作练习,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一、难、重点词的运用是否正确。课外作文的要求:一般是写一些综合性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去查找资料,训练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个环节的巩固和强化练习之后,学生对一篇课文的词汇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就进入总结、归纳教学环节:
(4)、总结、归纳的训练步骤:
这是课文教学的收尾、结束工作。通常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总结课文中的同义词有哪些;
课文中重复出现次数较多的词、语有哪几个;
重复出现时的意义有无变化或不同,在这些不同意义下的基本用法或所构成的句子结构有无不同。如有,则要求学生逐一总结,并要求学生对于不同意义的用法分别运用造句,或对同一步骤词(语)的不同句子构成进行模仿支农和,这一步骤一般以2—3个难点词语为中心。学生必须在20—30分钟内完,并上交作业。 教师在对学生作业阅读、批改之后,再在全班评讲,对全班性的共同问题,或主要错误以及黄型的问题重点解决,非全班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由老师给学生进行作业批注或个别当面订正的方法解决。
除此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其它课文中出现过的某些近义词、反义词、并对比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异同,由于只是为强化、复习、巩固新旧知识,这个操作环节可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或是老师总结出再介绍给学生,具体情形视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机动掌握。
由于采用这种方法,即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确定集体商讨重点词汇;口头、听力、笔头多种形式练习巩固;总结、评价学习效果,提取所学知识、操作技能和具体运用的语言环境相联系的步骤,始终重视引导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使得学生们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加。
作者的这种运用“集中概括- 整理评估- 陈述结论” 组合式教学模式始于我院的2002级临床专业,2006级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经过这两个年级的反复运用和不断地改进,现已拟订为四个环节,即(1)让学生独立概括全文,并据此确定课文的关键词汇群;(2)输出式检验词汇学习效果;(3)口头练习为主,结合听力、笔头练习;(4)讨论总结、归纳课文的所学。从对2006级中西医结合骨伤班皮肤合班,公共卫生及生物工程合班,神经学班三个合班四个学期英语学习行为观察,各个合班的英语整体学习行为与第一学期相比较,有以下几项明显变化:
1. 所学词汇和短语在口语和英语作文中的复用率增加;
2. 就熟悉的话题口头发言的内容比以往丰富;
3. 评价自身英语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增强;
4. 实施与教师共同商定阶段性学习目标的自我监控力明显增强
“集中概括- 整理评估- 陈述结论” 基本模式不再是由教师首先提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信息和重点掌握词汇,而是着重于让学生直接面对所学课文原始状态下散布于材料中的各种表述讯息找寻,归类筛选,并据此概括结论。在日常的教学实际中结合各学科的学科特点,训练学生具有并运用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立足于具体学科教学,把分析判断训练融合进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老师不懈的引导、训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独立学习意识,主动地思考、分析、判断,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学会独立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学习意识的自主学者,对于他们形成勇于学习和探索的个性有极大的影响力,而观察识别、分析判断,与记忆储存和想象创造一起,组成了人的智力四大功能。开发智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积累智力资源,大学个具体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P140.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3.宋蓉:《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小议》)
4. 滕聿峰:《浅谈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七期)
5.高艳萍:《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8)
6张臻宇:《发挥课程优势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现代教学》, P46)

『伍』 大学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如何准备

学校现有的教材大概是《STEP BY STEP》,这是不错的教材,你应该好好精听。有一点必须强调:有很多同学平时根本不练听力,只有在上听力课的时候才听。这是完全错误的。听力必须是每天必须要练得,否则你的耳朵不可能培养起对英语的敏感度。有些同学平时听到几个单词,但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意思,就是因为你听得太少。要练好听力,必须每天听45分钟以上。这样你才能够在量上予以保证。听完了《STEP BY STEP》,你可以去买一本《LISTEN TO THIS》,它共有三册,大一大二大三分别为英语初级,中级和高级听力。这本书是北外编的,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精典教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买了听听,也是一周一个单元。但听力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惧怕的东西,就是VOA和BBC的听力了。
来源:http://blog.renren.com/share/278525463/1078384328(人人网)

『陆』 英语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与教育学的区别

教育学就是纯粹的教育理论 不涉及具体的学科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就是个学科的教学法了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下的一个专业

『柒』 请问英语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如果考二外的话,分数线是教育学的还是英语专业的呢

你如果考课程与抄教学论,袭无论是哪个方面(英语,数学,地理等)或者是单纯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院的),在考研中都是属于教育类的分数线,而非英语类的!
我的专业就是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我当年考的是政治,二外日语和教育学综合,我的总分是350,当年教育类(B类地区)的分数线是290!就是这样~
希望可以帮到你!O(∩_∩)O~

『捌』 英语论文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英美文学教学的几点倡议
1.文学史应与文学作品选读并重
关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美文学存在着言语障碍。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写作作风悬殊,言语特征更是千差万别。为了使学生精确天文解原著的内容,进步学生的文学鉴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将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有机分离起来。
其一,联络历史背景来深入了解作品。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作家对社会境况的一种深沉深思。文学史教材普通依照时间次第编写,不只具有文学学科的特性,还具有历史学科的特性。只要把作品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才干了解作品的内涵和社会意义。以英国文学为例,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其文学流派分别为人本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理想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复兴时期,Shakespeare塑造了Portia、Bassanio、 Antonio、 Hamlet等一系列人本主义代表;新古典主义时期,Fielding描写了Tom Jones等道德说教的典型形象;浪漫主义时期,Byron塑造了Don Juan等Byron式的英雄人物;维多利亚时期,Dickens笔下的David Copperfield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受害者,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现代主义时期,Lawrence塑造了Paul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团结的、扭曲了的人物性格。文学教员应该搜集相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材料,力图把最能阐明问题的贴切而又生动的资料引见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学习文学史的过程中理解一定的英美两国历史。其二,导入文化语境,辅助文学史与作品教学。文化语境“三源泉”,即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和亚瑟王传奇故事,是贯串整个英美文学的脉络。因而,说明文化语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天文解文学作品。纵观英美文学历史,像Shakespeare、Milton、Melville、Faulkner等作家的作品,大局部都有直接援用或间接借用这些文化语境源泉。文学教员自身应该熟习并研读这些文化语境源泉故事,并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否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不能吃透原文的内涵,特别是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例如,Milton在《Paradise Lost》中直接援用了《圣经》故事:撒旦造反、伊甸园、偷食禁果等。假如没有文化语境学问,学生在阅读时很难逾越文化鸿沟。
其三,分离作家生平,把握作品的思想肉体。剖析文学作品,把握它的思想肉体必需联络、调查作家的生平,特别是他终身当中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宏大影响的事情和人物,以及他的创作思想。例如在学习D.H.Lawrence的《Sons and Lovers》时,学生需求理解他的生平,父亲是一位粗鄙的煤矿工人,母亲是一位有教养的教员,对婚姻不满,把本人的全部情感倾注到她的两个儿子身上——D.H.Lawrence和他的哥哥。哥哥不幸夭折,母亲的爱全部给了D.H.Lawrence。母亲的爱超越了母亲对儿子正常的爱,以致于D.H.Lawrence不能与异性开展正常的关系。他后来与一位已婚女子结了婚,但他的终身都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中,能够说《Sons and Lovers》是他的生平写照。
2.采取互动教学法进步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员是所谓的“网络全书”,是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权威。学生常常具有较高水平的焦虑感和被动感。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对等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只是表如今教员与学生共同处理言语认知方面的问题,而且也表如今包括师生情感、人格在内的肉体整体互动的过程中。教员应置信学生具有客观能动性,具有学习的潜力和才能。这关于学生加强自自信心、消弭焦虑感、处理被动学习尤为重要。英美文学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学习起来有一定的艰难。因而,学生难免会产生畏惧感和单调感。教员应该充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舞学生查找相关材料,请求他们依据本人所查找的材料和信息停止陈说和发表意见,充沛调动学生的客观能动性和思想的发明性。教员可为学生提供思绪,或对学生的陈说停止评论,使学生认识到本人思想的共同之处和欠缺之处。另外,研讨标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教学形式,行将学生分红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担任查询某一作家或某一文学时期的相关材料。学生在课堂上,将所控制信息讲述出来,并加以本人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可处理言语问题并停止思想沟通www.ay111.com 论文网 。这样,有助于培育学生友好协作肉体。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之间具有信息差。不同的学生会对某一作家或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价。教员要认识到这种差别,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固然一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但学生经过互相交流,能够丰厚和拓宽本人的视野。
3.教员完善学问构造
作为一名高校英美文学教员,首先不只要熟习英美两国文学,还要理解和通晓中国文学及熟习其他国别的文学,以便在教学中做到熟能生巧,满足学生学习文学专业学问的需求;其次,除文学专业学问外,教员应具有广博的人文学科学问,要做到通晓一门、熟习几门、涉猎多门。对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与文学严密相关的学科具有广博的学问;再次,教员须控制文献检索、材料查询的办法,具有科学研讨和实践工作的才能,并且熟习现代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腕。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如何查阅文献,并培育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才能;最后,英美文学教员须控制丰厚的本国文化学问,使学生理解英美文学史和作品的同时,进步对本国文化的酷爱。努力培育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并能停止中西比照,加强对文化差别的敏理性,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
三、结论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形式曾经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味,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和人文素质。英美文学教学需求变革,其中教学过程的变革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完成教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文学史与文选的互动,才干使整个教学系统顺利地运转,从而进步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玖』 如何有效地实施英语课堂讨论教学

阅读教学挑战分析:《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初中阶段(五级)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文章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的空间范围延伸、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相关的人和事,教会学生锻炼技能、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是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仍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有的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而有的教师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单、陈旧,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兴趣,很能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笔者据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此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研究与实践:

一、有效地设置问题,实现学生的高度参与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牢牢把握的一条守则。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课堂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认知规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兴趣,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把握好问题的深度、广度、跨度,尤其是难度。“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高度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有效的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问题的讨论,教师应该注意问题设置要有梯度,即:由易到难。在阅读较长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把正篇文章按照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划分为几个部分(问题:Can
you divide the whole passageinto three/two
parts?),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并争先说出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教师给出这样的问题:Can youfind outthe key
sentence in every
part?,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段落主题句能够直接在文中找出,可是有的需要自己概括,这属于较低层次能力训练策略;较高层次能力训练策略: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意,有的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段落的主题句,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综合,以加强学生理解的深度,锻炼其理解能力和概,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明显。如: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每段的大意到用一个词来表达其主要内容;用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总结,如:初三英语第九单元的When
was basketball inven―ted?一文,在师生问答中分为三个段落,在生生问答和讨论中,第一段的主题句为:The
popularity of basketall,第二段的主题句为:The history/invention of
basketball,第三段的主题句为: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整篇文章用三个词来概括popularity,history,development;用一个词就是basketball

二、优化阅读策略,体现阅读的实效性
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的正确与否是阅读的关键。因此,为了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阅读时需要分层活动,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

1、Skimming,即粗略地阅读全文。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大意,它是一种面式读法。一篇文章通常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用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称为主题句(topic

sentence),它通常出现在文章首句或文章末句,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以及小标题。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必须默读,并要限定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例如在教授初三Unit
1 Reading:How do we deal withour
problems?这篇长文章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快速浏览全文,说出文章的大意,学生根据浏览阅读的方法,很快找出文章的大意,即We
all have problems and thereare many ways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主题句的确定,使学生为接下来的浏览阅读做了很好的准备。

2、Scanning,即浏览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寻找特定细节或具体信息的线索,文章确定了中心思想后,还必须通过每个段落来表达主题,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这个环节是通过再次浏览文章,在文中找出或概括出每段的主题句。要求还是默读,因为出声地朗读会直接影响阅读的速度,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

3、Detail
Reading,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相提问,即详细阅读全文,其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全部内容并分析语言特点等。如:在学习初三第九单元长课文一课时,笔者给出这样几个问题:Is
basketball popular?How is it
popular?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恰好是一段和二段的主要内容;最后一段句子结构整齐,很容易说出问句,学生互相提问即可完成。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还是仅仅在探索和实践,望与读者共勉。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