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钟课程设计电路图
1. 跪求基于Proteus的数字时钟的数电课程设计 电路图!
74LVC161芯片做的要不要?
2. 数字钟课程设计原理图以及制作方法
数字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学 年
学 期: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及职称:讲师
时 间:
地点:
设计目的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了解数字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熟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要求
1.设计指标
时间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
显示时,分,秒;
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5秒进行蜂鸣报时;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2.设计要求
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电路仿真与调试;
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制作要求 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
3. 设计数字时钟电路原理图
这个电路图在电子系统设计(好像是第三版)这本书上有的,自己可以去查一下。
其实要是你能搞明白这个电路的所有功能,那你的数电还是OK的!
4. 多功能数字时钟的设计(数字电路基础的课程设计)没有555芯片怎么设计呢求高手解答!有全部设计过程最好!
如果是要抄得到精度为秒袭(S)级甚至毫秒(mS)级的计时的时钟脉冲,根本就不能用555这个定时芯片,其满足不了精度要求。
因此你不能只认识555这个东西;
一般的555芯片电路也不被视为数字电路。
多功能数字时钟----也不知道是怎么个多功能法?
5. 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分和秒的计数器都用74LS160 60进制,时用74LS16012进制,这两种进制只是清零的时候不一样而已,前者是吧分和秒的十位位置0110中的11也就是QB QC牵出来经过NAND给CLEAR。后者是牵出小时十位的QA(0001中的1)和个位的QB(0010中的1)。计数器输出端接七段译码器74LS48D,输出后接显示器,显示器可用数码管(与74LS160匹配的是共阴极的)。秒脉冲用32768晶振经过14级分频(cd4060)加74LS74,秒脉冲提供给秒个位的CLK。 校正电路用单刀双掷开关连接原有的计数器的CLK与校时信号(自己加的信号)。
6. 电工数字钟课程设计 电路图 详细一点啊
设计太有针对性,很难找到,找到一个也是数字钟的:
本设计采用 89C51 进行 24 小时计时并显示。要求其显示时
间范围是 00:00:00~23:59:59,具备有时分秒校准功能。数字钟上面要带有
闹钟,闹钟与时钟之间能随时切换,闹钟具备时分秒设置功能。
设计的详细资料在图片上的网站搜“带整点报时与闹钟功能的数字钟设计,附设计框图,电路图,C语言源程序.元器件清单”,希望能对你有点用吧..一到课程设计的时候就让人头疼....
7. 谁有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图
http://www.wsjx.zjwu.net/d/class/1081035-2090206/web/zonghe/6.htm
实验仪器、工具:
1. 5V电源(或实验箱)4个人合用1个。
2. 四连面包板1块。
3. 示波器2个(每班)
4. 万用表5个(每班)。
5. 镊子1把。
6. 剪刀1把。
六、实验器件
1. 网络线2米/人。
2. 共阴八段数码管6个。
3. CD4511集成块6块。
4. CD4060集成块1块。
5. 74HC390集成块3块。
6. 74HC51集成块1块。
7. 74HC00集成块4块。
8. 74HC30集成块1块。
9. 10MΩ电阻5个。
10. 500Ω电阻14个。
11. 30p电容2个。
12. 32.768k时钟晶体1个。
13. 蜂鸣器10个(每班)
七、设计过程的日程安排
6月28日
1. 分发仪器、工具、器件
2. 讲解总体设计的过程,明确数字钟实现的功能,由哪些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时钟信号传输路径、方向和频率变化。
3. 讲解面包板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连接导线的要点,包括导线剥线头、插线方法、要求,检查面包板,如面包板中的导电铜片变形或移位,更换导电铜片。
4. 七段数码引脚排列测试,验证每段显示为一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完成对每个数码管的检查。
6月29日~7月2日
分功能讲解各个模块功能实现原理、实现,搭建实际电路一个个验证。在接线时注意合理布线和接线的可靠性。
6月29日
a) 数码管的译码驱动电路接线、测试、译码器控制功能测试(手工输入测试电平)。
除了进一步熟悉原理外,主要练习接线合理布局,走线整齐、美观,用手指触动导线时也能正常工作。可以静态显示学号的后几位。然选一个可正常工作的译码、显示电路,分别测试译码器的3个控制引脚的作用。
6月30日
b) 晶体震荡电路接线、测试(用示波器测量4060输入时钟,每一路分频输出的频率)。
c) 5进制计数器接线,输入用4060的2Hz,输出用数码管显示。
7月1日
d) 10进制计数器接线、测试。
e) 6进制计数器接线、测试(在10进制基础上改)。
7月2日
f) 60进制计数器接线、测试。
g) 24进制计数器、测试(在60进制基础上改)。
h) 校时电路接线(用RS触发器实现锁定、防抖动功能),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信号选择功能。
7月5~7日
5. 在熟悉各个功能模块基础上,结合对总体框图的理解,设计总接线图。
6. 根据总接线图中各种元器件数量、连线,确定所有元器件布局。
7. 按以下顺序接线:晶体震荡、秒电路、分电路、时电路。
8. 如时间允许加接校时电路和报时电路(整点报时)。
7月8~9日
9. 写课程设计报告。
a) 设计的目的、要求。
b) 总体框图设计。
c) 功能模块设计(对所用元器件使用作一些说明)。
d) 总电路图设计。
e) 总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体会、意见、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