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汉语课程标准
A. 如何在双语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语拼音对刚抄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抽象,学习起来也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但这个教学内容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围绕《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组织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在双语班进行丁教学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B. 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子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主。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四、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二)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略读、浏览的评价。
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写作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四)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C.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谈谈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认识
今天是星期六,昨晚下了一场大雨
,今天却阳光明媚
.太阳把大地照的通红通红.我和妈妈内被太阳光叫醒.我伸着懒腰,走上容阳台,享受着暖洋洋的春光,心理一下无比高兴.突然妈妈叫道:“快看,花台上有只小麻雀”。我听见后
,马上跑过去,只见小麻雀有着胖胖的身子,尖尖的小嘴,灰褐色的羽毛已被雨水打湿了,粘在一起。它缩着脑袋,蹲在那里,还不时发出凄凉的叫声。我看见小
麻雀可爱的样子,便想去捉它。我轻轻地走向小麻雀。小麻雀看见有人来了,连忙展开它那小小的翅膀想飞起来。可它飞不了多高就落了下来,
又蹦着跳着,还不时发出唧唧喳喳的叫声,好像在说:“妈妈,妈妈快来救我!”我正想把手伸过去,只见麻雀的爸爸妈
妈正朝我冲下来,唧唧喳喳地大声叫着,好象在说:“别碰我的孩子”。我的妈妈被麻雀的爸爸妈妈凶猛的样子吓着了,就连忙把我拉下阳台,到婆婆那里
吃饭了。
回来的时候,小麻雀已经不在了,我想:它现在可能和它的爸爸妈妈在蓝天上翱翔……
D.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E. 一类模式汉语文高中课程标准
汉语言高中课程的模式模式。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按照国家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制定的模式。所以。新课标都是这样的要求。
F. 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汉语教师招聘面试怎么说课
说课模板
尊敬的各位专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分析本课教材(教材结构、内容、地位)
《 ____》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第___ 册第___ 章第 ___课。本节内容是____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_____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 ___中,占据_____ 的地位。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________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能力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___________。
难点:___________ 。
四、 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___________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_____________中,要特别重视_____________学法的指导。
六、教具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教学过程:
1、由_____________ 引入: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新授_____________,采用--方法,突出--重难点。
3.能力训练。__________________,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目的。
4、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5、板书。____________
6、布置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G. 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
鉴于过去汉语拼音教学时间长,要求高,难度大,内容单一的现象,课程目标在内第一容学段时汉语拼音的教学给予了正确定位——汉语拼音只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所以,只要求“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就可以了。
H. 如何学习双语的建议
由于时代的脚步,我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思维,对于双语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而我自身也学习了多种语言(英语、日语、法语等)我把我学习的经验介绍给你吧O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枯燥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那种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我要你学,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而转变为学生自己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求知的乐趣,感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欢乐。双语教学尤其如此。
“双语教学”既不同于普通的外语教学,也不同于用母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双语的教与学架设一座由母语专业知识体系到外语专业知识体系的桥梁,双语教学的实践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探索,是在师生互动中展开教学 的一种新的教学摸式。如果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沉闷乏味,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产生厌学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笔者从事《历史与社会》一门课的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摸索,得到点滴体会,愿与大家共同交流。
Motivation——动机原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或内部原因。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越崇高,所产生的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激发周恩来刻苦学习的动机,是一种崇高的动机。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我们有幸为中国人,天然的有利条件使我们能流利地使用汉语表达我们的思想,我们在语言的世界里已拥有了一件强大的武器;而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就需要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英语就是我们交流的工具和武器。就像马克思所说: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语是人生奋斗的武器)。如果掌握了这两种强大的语言,我们就拥有了征服世界的最强大的武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有推动作用,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
学习动机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产生学习的渴望。有了想努力学好英语的动机,学生就会把双语课当作难得的学习机会,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的吸取通道。
Hobby——兴趣原则
只有动机还是不够的,还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会使学习者在学习时感到,学习不是任务,没有压力,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兴趣维持着个体恒常的脑的优越状态。兴趣驱使人指向所愿意接近的对象,驱策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这一特点使人易于保持积极状态,兴趣能派生快乐和安逸,舒畅和满意。”
双语教学中,一定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结合教学内容我引用一些精美的小诗(beautiful little poems)来领略语言的美丽,来消化课堂知识。如讲述人应有善良的品德时,我引用了英国诗人卡里的是诗歌《善良的心地是花园》: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 善良的心地是花园,
Kind thoughts are the roots, 善良的思想是根株,
Kind words are the blossom, 善良的语言是花朵,
Kind deeds are the fruits . 善良的行为是硕果。
优美的诗歌,陶冶孩子们的心灵,使学生体会到善良的品质的宝贵,把抽象的理念变得生动、形象。
在双语教学中,还可以引用外语电影(movies)原文,如在讲述《家庭》一课时,我引用电影《阿甘正传》中女主角的一段话:My God! Make me a bird, so I can fly, far far away from here.(上帝啊,把我变成一只鸟吧,让我远远地飞离这里吧)。精彩的对白,强烈的情感,使孩子们认识到,家庭的幸福有多么重要。而且当孩子们感到原来外文原版电影的对话我们也能懂,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引用名人名言(famous quotations)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很有效的办法。在讲述人的社会化一课时,我引用了Sail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标好像航海没有罗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又引用了爱迪生的名言Success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 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使同学们懂得要努力学习才能成功。又引用西蒙斯的“Instry keeps the body healthy, the mind clear, the heart whole, the purse full。” (勤奋使身体健康,使心情开朗,使思想专注,使经济充裕)通过引用这些饱含着智慧的名言,起了励志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历史本是活生生的,但如果照本宣科,就会变得枯燥、单调。我用英汉双语讲述华盛顿Father of his Country .The American people love and admire George Washington, their first President. They honor him in books, in monuments, and in these words : first in peace, and first in thehearts of his countrymen. 林肯的奋斗历程,马丁 路德 金的梦想,都有很优美的英文故事。在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中,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在愉悦中培育了学生的品格。
Simple——简约原则
用双语授课,要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来讲述。要使学生能够听得懂,尽量少用比较生的词汇,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符合认知规律,认知规律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由简单开始,随着知识的积累,视野日益开阔,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一般说来,双语教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即第一是在学科教学中做简单渗透,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运用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口语等,从而使学生可以多获得一些听、说的机会,提高外语水平;第二是整合层次。教师在学科教学时可以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听懂、且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内容;第三是用双语思维层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熟练使用母语和外语来学习知识,思考解答问题。我教的学生是初中年级,处于整合层次和双语思维层次的过渡阶段,单词量有限,所以要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来讲。由浅而入,由易入难,趣味生动,让学生易学、乐学,逐渐地、适当增加深度,每次前进一点点。随着知识日渐渐丰富,能听懂的、能用英文表达的越来越多了,此时,蓦然回首,看看走过的路,师生都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注重简单易懂的同时,还要强调语言的优美。简单不等同于粗陋。这就像中国的写意画,简单的线条,略略几笔,却能勾画出优美的图画。用英语来说就是simple but elegant.如在讲述《家庭》一课时,我用East and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这句简单而优美的话来讲家的温馨可爱;用林肯的朴实真挚的All I am, or I can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我的存在,我的所能,都归功于我慈爱的母亲)来抒发母爱的伟大;用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来形容血缘亲情的宝贵。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充满了优美的韵味和深刻的哲理,又朗朗上口,效果很好。
Humanism——人文原则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明确提出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时期,求知欲强,性格的可塑性很大,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也是性格形成并趋于成熟时期。“青年时代培养崇高的人生观、道德观,胸怀为国为民的志向,必然会使学生具备崇高的情感,”有顽强的毅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意志是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体现。”历史上很多重要人物之所以能做出惊人的业绩,是与他们具有顽强坚韧、百折不回的性格分不开的。
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当壮年时却得了脊髓灰质炎,半身瘫痪、言语不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重返政坛,坐着轮椅冲上了总统的宝座。他当选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全国一片恐慌,。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铿锵有力地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慌的就是恐惧本身,是那种无名地、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他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经济,以后又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贡献。正如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他的获奖作品《老人与海》中告诉我们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讲授,易于激起同学们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顽强坚韧、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性格。在双语教学中,用英语讲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业绩和品格,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又培养了他们顽强坚韧、不畏挑战的精神。
Prize——赞扬原则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说过,赞扬是人类生活的阳光。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青少年尤其如此。“在课堂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教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和钦佩,在班级中地位的提高,使其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以当学生表现好时,要赞扬、鼓励,如You did a good job.(做得真棒!)Well done! Well done! (做得好!做得好!) That’s great !(太好了!) That’ amazing! (你太令人吃惊了!)I didn’t expect you to do such a good job.(没想到你做得这么好!)I’m very proud of you.(我为你感到非常骄傲。)适度的鼓励和赞扬,会使个体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自信心得以增强。得到教师的赞扬是学生自我价值得到肯定的证明,“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与学生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不以权威、监督员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乐于开口讲英语,享受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乐趣。教师的赞扬,如同阳光,映照同学们的笑脸,一片灿烂,会使学习变成乐趣,变成享受!
I. 双语课程能提高成绩吗
提高学习成绩
更新教育思想。 双语初中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学习洋思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活动,各学科注意先进教学思想、方法、模式的吸收、消化和运用,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立足课本,打好基础”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相对稳定的教学特色。
强调课堂落实。 双语初中强调对课堂科学定位,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堂堂清”,课堂问题课堂解决,避免因课堂遗留问题而导致大量补课现象的发生。学段对课堂教学加强监控, 强化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责任,要求每周备课组长至少听 2节课,学科组长至少听 3节课,每位老师至少听 1节课,此外还有教学处组织的推门课。通过加强听课来优化课堂教学,杜绝课堂的低效性甚至随意性。
注重教学研讨。 每次检测后,学科组、备课组、年级组、班级教育小组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每位学生的状况,制定改进与补救措施。 总结在几个层面进行:一是组织学生做好自我总结,发扬优点,明确不足,确定下一步努力方向;二是学科老师从教和学两方面总结,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班主 任和学科老师一道明确下一阶段要辅优补差的学生,落实辅导时间,明确要达到的效果,各老师都填写《学生辅优补差表》,年级组和教学处将据此进行检查和考核 ;三是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对本班、本年级进行全面总结,对照部门下达的目标,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各班还以各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使学生看到成绩,找出差距,制定目标,落实行动。
加强个别辅导。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位老师学期初都立有《培优辅差计划表》,确定培优辅差的学生,落实辅导时间和辅导措施,实行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教学主任三级检查,辅导效果与考核挂钩。学段强调 “日日清 ”、 “周周清 ”,在此基础上,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生和学困生结对子,发动学生的力量,推进学困生转化工作。 “兵教兵”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蓬勃的学习局面,推进了班风和学风建设。
注重学法指导。 双语初中每位老师每学期都准备学法讲座材料,年级组和学科组先组织进行文稿交流,然后选择其中优秀部分面向学生开讲座。学法讲座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形式,已成为很受学生欢迎的思维殿堂,对帮助同学们掌握学习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活动提高兴趣。 双语初中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学科活动,如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举行“吟唐宋诗词,诵千古美文”晚会,举行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比赛,举行电子制作比赛,开展课本剧、英语剧排演等等。同学们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科知识,培养了学科能力。
科研提高质量。 双语初中认真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开展课程标准校本化研究工作,把国家统一的要求与碧桂园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现各门学科都已经编制完成校本化课标。初中学段还承担了一些省、市、区级的科研课题或子课题。教师们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提高了业务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实效。
J. 《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分别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专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属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基本理念之一,这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基本理念之二,它是语文课程目的实现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基本理念之三,这是实现语文课程目的的策略。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基本理念之四,是语文课程实践的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鲜活的发展着的生命体,作为语文课程理应以关注生命体发展为核心,开发出植根现实,植根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程内容,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10)双语汉语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