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设计是什么
『壹』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
1、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有序地安排教学要素,回确定适当答的教学方案和思路。
2、课程设计:制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
二、目的不同
1、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多学习知识,在各方面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2、课程设计:一项具有教育经验的计划,旨在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获得、促进迁移,并进一步促进其的全面发展。
(1)小学课程设计是什么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设计应从“为什么要学习”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决定学习什么;
3、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教学内容,即如何学习,应采取哪些策略?
4、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修改上述环节,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贰』 什么是课程设计
这是一个多义词词条。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见概念中的课程设计[1] (Practicum),此含义的课程设计也称作“课程实习”;也可以指“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活动”,见概念中的课程设计[2] (Curriculum design),此含义的课程设计也称作“课程开发”。
具体的参考链接:
http://m..com/from=1000238b/bd_page_type=1/ssid=0/uid=0/id=/w=0_10_%E4%BB%80%E4%B9%88%E6%98%AF%E8%AF%BE%E7%A8%8B%E8%AE%BE%E8%AE%A1%EF%BC%9F/t=utouchbdbox/l=1/tc?ref=www_utouchbdbox&pu=sz%401320_480%2Ccuid%%257C0%2Ccua%40540_960_android_4.0_240%2Ccut%40Lenovo%2BA820t_4.1.2_16_LENOVO%2Cosname%40boxapp%2Cctv%401%2Ccfrom%401000238b%2Ccsrc%40app_mainbox_txt%2Cta%40utouchbdbox_2_4.1_6_42.0&lid=11564533444929657670&order=2&vit=osres&tj=www_normal_2_0_10_title&waput=3&waplogo=1&dict=-1&title=%E8%AF%BE%E7%A8%8B%E8%AE%BE%E8%AE%A1_%E7%99%BE%E5%BA%A6%E7%99%BE%E7%A7%91&sec=4480&di=6eb73e66cd7d7ec2&bdenc=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EROFNy6R_Tv5n5yufuWlItdnJ7HNRn_TFICb9j4Qsh9HwXy-RyJrzB1xbvcyxmhLnCSawK
『叁』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各课程周课时安排是什么
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肆』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二、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计
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第7个小学教学计划,使我国小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一)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小学课程的设计以及教科书的编写,要在建立完备的传授文化知识的体系上,以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教育学生;要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无论课程的总体,还是一门学科,都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各种课程自身的特点由浅人深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等。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紧紧把握“提高民族素质”这一点,而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的国家内部乃至世界的大背景是“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客观形势以及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突飞猛进的竞争局面”。这就要求在课程结构上体现时代精神。一方面要根据德、智、体、美、劳动教育等各育全面和谐的精神设置学科,过去一段时期内过分强调智育,因智害体、因智害德,忽视美育等现象,只能是“欲速不达”;另一方面则要将知识、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重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能力。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儿童自身身心发展要求与儿童身心现有发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备完善程度、儿童家庭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社会发展对课程的要求是范围越广泛越好,程度越深越好,儿童身心发展也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儿童成长、成熟条件不足,实施课程的客观条件差,那么,社会要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再迫切、再高;也只能是理想。因此,课程的设计要正确估计儿童的智力与能力,既不可估计过高,也不可估计过低。我们认为好的小学课程应该是学生的能力、智力可能接受的,但是必须经过努力,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促进儿童的智力、能力、体力的发展和道德的提高。
这个原则要求课程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课程对儿童身心特点的适应,既体现在它要适合儿童某一方面的身心特点的要求,如感知、记忆、思维的特点,又如骨骼、心脏、肝脏等特点;又体现在适应儿童发展的整体要求,例如儿童有求知的需要,有玩耍的需要,还有长身体的需要等等。
以上三条原则最重要,除此以外,还有贯彻幼儿、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衔接的原则,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等等。
(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199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在小学阶段应达到的目标是:
第一,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四,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课程计划规定了各学科的基本要求、各种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还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其要求是:为适应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置教学科目,调整时间。
关于考核的规定,课程计划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期、学年和毕业的终结性考查、考试是对学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考核要全面,要通过学科和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学科。其他为考查科目。语文、数学考试合格,思想品德考查合格,达到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允许毕业。小学毕业考试在县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一般由学校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在基本普及初中教育的地区,不另举行小学升学考试。
课程计划,对于农村复式教学点(班),简易小学和非全日制小学,按本课程计划全面开设全部学科尚有困难的,可适当减少学科门类或只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或者根据课程计划的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对这些学校、教学点(班)进行指导和管理。
『伍』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
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
小学一、二年级:
品德与生活(2节) 语文(8节) 数学(4节) 体育(4节)艺术【包括音乐、美术】(4节)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节)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3节)
(5)小学课程设计是什么扩展阅读
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
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陆』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选C ,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内学校培养目标)。容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这个层次的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培养目标。因此,实现课程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综上所述,C项正确。
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柒』 小学课程包括什么
小学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健康、社会、音乐、体育、美术、微机、礼仪等。
拓展资料
每个地方的课程都不同,课程是根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的,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方面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他们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初等教育所做的“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与生产、健康、营养等相关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与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生活发展,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发展结合起来”的改革实验,是农村小学地方课程建设的范例。
『捌』 一份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课程设计是由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组成的,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对应层次不同
1、课程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
2、教学设计: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二、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1、课程设计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教师应在设计中设计教学和学习。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2、教学设计是教材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其核心目的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纯“教学”案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
三、原则不同
1、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特殊到一般。
③、现存生物体的生命循环。
④、从一般到细节。
⑤、从一般分类到更细的分类。
2、教案设计的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③、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④、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8)小学课程设计是什么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玖』 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名师详解】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