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的校本课程开发
Ⅰ 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一)涉及课程开发的所有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开发活动,它涉及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而以往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仅仅是课堂的补充或延伸,不是一种课程开发活动,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
(二)以校为本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校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的凸显,关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自发、自愿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以其特色需求为目标的自发性课程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地区性或校际间的个别差异,有利于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
(四)一种持续、动态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能依照社会变迁与学生需求随时作出调整与改变,课程更富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它不提倡编写固定的、正规的教材,而是强调活动、过程,以保持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等同于学校课程(即学校内所实施的一切课程),它更强调行动与过程,不要求自编教材,可以是活动方案或活页资料。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儿童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的课程,属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在学术性课程与非学术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诸关系网络中,校本课程开发更定位于非学术性、选修类、活动类课程。
Ⅱ 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堂建设
教育机会寓于课程之中。机会的多少和优劣视课程的品质而定。自2001年以来的12年课程改革中,从政府到学校都在探索“好课程”之路,课程被视为教育改革、高中改革、学校改革的“良方”,似乎只要开发若干课程,教育就会为之而改变。相比较课堂转型的重重阻力,课程被视为改变教育的一条捷径。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很多学校都开始思考并着手建设学校课程,一些学校宣称自己已经有了非常完善和适切的课程规划,一些学校宣称自己开发了数十门甚至上百门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规划、课程是否有足够的品质保证育人的质量?我们应该如何评定这些课程的品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核心素养:划分课程建设水平的核心标准
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范畴中,这几年来,学校、课程的意义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中,一个明晰的政策标杆是学校教育包括课程应该“以学生为本位”,“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这就提醒我们,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评判课程的品质应该首先看课程是否关注学生,是否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特定的素养。所谓学生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经过一系列课程之后,学生所积淀形成的核心技能。
这一点并不是一个政策风潮或是一种转向,而代表课程的意义在政策领域的“回归”和“恢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建设课程的努力在课程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的课程专家专业协会——教学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研究和理论组就对指导未来课程编制的学习结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组要求所有学生都予以掌握的基本技能:自我概念;理解别人;学习的技能;不断学习的能力;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创造性;有见识地参与经济领域;运用累积的知识;对付变革。[1]而晚近的相关国际研究也纷纷试图建立学生素养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结。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展现了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这一计划将学生的技能分为了三类:学习与创新领域;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领域;生活与职业技能领域。每一领域又列出了具体的关键能力,如第一类技能领域中又包含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2]
在近些年来分权制国家建设国家课程、研制国家课程标准的潮流中,联结学生核心素养和课程的努力也很突出。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予以界定,并致力于推行体现这些素养的国家课程。2008年,澳大利亚开始新一轮的国家课程的制定,试图从整合的国家公民形象出发,形成学习领域、通用能力、跨学科的主题相融合的课程内容,给出学生学习质量标准的序列。澳大利亚的做法代表了国际上一种联结学生核心素养和课程的典型思路:(1)描述国家公民愿景:成功的学习者、自信和有创造力的个体、积极和明智的公民;(2)根据这一愿景,演绎出各学科领域要关注的10大通用能力的概念框架——读写(literacy)、计算(numeracy)、信息通信技术(ICT)、思维能力(thinking skills)、创造性(creativity)、自我管理(self management)、团队合作(teamwork)、跨文化理解(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道德伦理(ethical behaviour)、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3)将其渗透到学科领域的内容描述和成就标准中,形成分年级水平的学习序列(a continuum of learning)。[3]
反观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可以成为一个大的方向,但作为学校课程规划的目标,还是非常宏大和遥远的。未来我们有待于建立国家、地方、学校各层面的课程联结。当下学校课程建设首先要思考到这一问题,而作为研究者或政府部门在思考学校课程质量的时候,首要的标准不是文本的完善或课程的数量,而是应该考虑,这一学校的课程建设是否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提供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本校学生群体特定素养的课程。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划分
笔者曾经对上海市200多份中小学的课程规划进行分析,发现学校的课程规划的现状与困境。[4]近些年,基于笔者在上海市校长课程领导力项目、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中的相关课程研究,[5]在此呈现一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化的思路,这种思路更清晰地展现不同学校课程建设之间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下同)。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提出衡量学校课程建设品质的三个核心标准:第一,是否将课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第二,是否能够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课程框架之间建立实质性的联结;第三,是否能够保证每一门课程的质量以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基于上述领域和一般能力,S校的课程目标可以描述如下。
◇他们能够与家人、同学、教师、朋友友好交往,在与人交往中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能够调整、反省、管理自己的行为,有智慧地解决日常交往中的难题。
◇他们擅于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学会运用多种信息渠道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者制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他们热爱当下的生活,有一定的生活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活动和体验中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并能够坚持不懈。
◇他们具有宽阔的东方、西方文化视野,能够欣赏东方和西方艺术中的不同之美,至少掌握一门东方或西方文化的技艺。
这一课程目标之中,既包含了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要求(团队合作、创意思维、自我管理、全球意识四项通用能力),也同时涵盖了对学生能够在四个课程领域均有一定认知与体验的希望。我们对每类核心能力都基于小学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界定,比如,团队合作由如下四个指标构成:(1)能够以口头和书面方式清楚有效地向他人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2)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完成,共同承担责任;(3)积极倾听他人意见,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4)有灵活性,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愿意作出必要的妥协。基于这些描述,我们构建了“儿童世界探索系列课程”的五大课程群。(1)“用知识”领域的课程是一项整合校内外生活资源,贯穿学生学校、家庭生活的综合性活动体验课程。课程的设计以引导学生用知识为目的,以渗透团队合作、创意思维、自我管理、全球意识为核心,以能力的提升和习得作为编制课程的体系。将学校的课程目标落实以活动的方式呈现。它是在学校以往的菜单作业基础上开发的一项崭新的课程。(2)文化领域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进程有一定的了解,对整个人类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多样性有所体验,对汉语和英语这两门语言的技能和背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知。(3)科学领域课程能够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对科学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一些科学方法,能够利用这些方法结合自己科学的想象进行有效的科学创造活动。(4)艺术领域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各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和方式,能够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创造性活动。(5)健康领域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身心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在各种活动和体验中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最终引领学生健康生活。
S校的课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正在尝试在每一课程领域内和教师们一起发展或精心设计一门具有典型意义的课程。统整而非碎片,保证课程的质量,回应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期待,在学习经验和办学特色间寻求平衡,将是追求课程卓越的学校未来要走的一条关键课程路径。智利诗人加布里艾拉·米斯特说:“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可以等待的。孩子却不能等待。他的骨骼在不断形成,他在不断地造血,他的大脑在不断发育。对于他,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去迎接这一挑战便是学校的最终目的。[6]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28—329.
[2]Bernie Trilling, Charles Fadel. 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 Jossey-Bass; Har/Com. 2009: 48—59.
[3]夏雪梅.澳大利亚国家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与反省[J].全球教育展望,2012(5).
[4]夏雪梅.从学校课程规划文本看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现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5/16).
[5]夏雪梅.新优质学校的课程可能是怎样的[J].上海教育,2012(7).
[6]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个性化的社区大家庭[M]王晓平,等,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9.
Ⅲ 校本课程开发有哪些
校本课程开发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具体内容如下:
1、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2、课程改编: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课程上的修改。
3、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4、课程补充: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5、课程拓展: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6、课程新编:课程新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开发。例如,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课程即我们所说的“乡土教材”以及时事专题课程,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校基于本校实际,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值得鼓励,但要科学地完善课程结构,规范有序地开发相关的校本教材,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Ⅳ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
额 。。这个我们原来也搞过这个东西。。
这不是谁理解不理解的问题
这个是每个学版校根据每个学校自权己各自的特色所开展的一项活动。
所以如果你要开发一项校本课程的话,你要想了解这所学校和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根据其特色去开发。
如果你只是要评价校本课程的话,你可以去求助你的老师,他们会把更具体的事项告诉你,
还有疑问去找老师吧。
Ⅳ 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
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活动方式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
1.课程选择
课程选择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选择活动使教师能够在决定教什么的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课程选择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利,同时还要有可供选择的空间。此外,课程选择对教师的专业资质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为课程选择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而长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掌握课程选择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
课程选择有多种层次和方法,其中最综合的选择形式是课程计划中的科目选择。大多数具备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教育系统都会为学校提供一系列供选科目清单,学校要从中选择它们所要开设的少数科目。通常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对选择的原则提出一些规定和建议,学校也有权开设供选科目清单中没有的科目。
2.课程改编
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课程上的修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主要是指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课堂情境。此外,它也包括某些学校对国外引进课程的翻译和本土化改造。在一个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社会中,教师可能面临越来越多的课程改编任务。
进行课程改编需要充分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1)目的;(2)内容选择;(3)内容组织;(4)学习经验;(5)学习资料。教师应该对上述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变顺序与重点等方式对指令性课程、引进课程等加以修改,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必须减少知识剧增对课程数量的影响,防止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课程整合的常用方法有开发关联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两种。其中开发关联课程是要在课程设计时就科目间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往往体现的是两门左右学科间相对狭窄的联系。比如物理科学和数学关联课程就意味着物理和数学专题的编排顺序应该是把那些解决物理问题所需运用的先进数学方法安排在前面。跨学科课程是把不同的学科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例如,美国学校的社会学科就是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它把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有时还有历史等串联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在国外成为一门广泛采用的学校课程,这也是课程整合的产物。
4.课程补充
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课程补充材料可以是矫正性和补救性练习、报纸和期刊剪报、声像材料、教学片和电影短剧、图画、模型、图表、游戏和电脑光盘等,这些材料有助于实现内在于正规课程中的课程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选择提供的补充材料,或者与同事一道合作开发,也可以独自进行开发。
5.课程拓展
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拓展材料的目标是拓宽正规课程,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内化价值观和掌握技能的机会。这些东西与学生所学课程专题有关,但超出了正规课程所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6.课程新编
课程新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开发。例如,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课程即我们所说的“乡土教材”以及时事专题课程,就可以归为这一类型。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发新兴的专题或学科领域,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这也属于课程新编活动。地方性专题课程可以在某一具体科目中进行安排,也可以在相关学科的整合课程中加以安排。地方性专题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常见,实际上最初的地理课程单元所涉及的现象都与学生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学习地图的最初步骤是根据“由近而远”的原则加以安排的,从与学生周围地区有关的专题开始,这样就把学生的个人经验与学校的正规学习整合起来,这样的课程单元可以在地方层次上由当地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做出最好的准备。大多数学校科目都有地方性专题,像地方史或与当地有关的著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