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里面的数学教学目标
1.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都分类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课时目标,各不相同,你想知道哪个??
自己直接网络文库搜索吧!
2. 如何制定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 培养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意识,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首先需要学生头脑中具有“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意识,并形成一种长久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们首当其冲的任务,同时新的课程标准还明确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并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主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的意识淡薄,学习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单一被动问题,同时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更是观念落后,从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实现培养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与创新学习的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并具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自身的发展呢?下面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的激发,以及形成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习意识靠的是课堂教学中日积月累的引导和启发,只有这样持久的引导和启发,学生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才会形成持久的学习习惯。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一课时,课前我结合小学的年龄特点,制作了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出示书本上《春游》的主题图,看到花花绿绿的图画,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个个小脑袋抬的高高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大屏幕,迫切的想知道:图画里隐藏着什么数学知识,接着,我借助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细致的给学生讲解了什么是“分”,如何去“分”,什么样的“分”叫“平均分”等,学生们对“平均分”的字面意思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紧接着就有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我知道了,分的时候每个人分的一样,就是平均分,但是平均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分法呢?”听到同学们有这样的质疑,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预设的激发学习意识的目标达到了,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均分”了,就这样,利用多媒体激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接着学生自主动手的意识也随之而来,也就是说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对学生进行这种学习意识的培养,习惯也就形成了。
二、激发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还需要学生具有积极的“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恰恰就来自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驱力。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将新课程理念下三维教学目标之一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到实处。那么,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调动学生经历数学过程,体验数学方法的积极性的。
在教学《找图形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我先是收集了大量生活中美丽漂亮的图片,然后利用多媒体将它们作为“壁纸”,装修了一间温馨的“卧室”,课堂上,我将这间美丽的“卧室”展示给同学们,并提问:在这间漂亮的“卧室”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接着同学们带着问题饶有兴趣的欣赏起了这间“卧室”,欣赏完以后,大家开始汇报起了自己的发现,学生A说:“我发现了卧室中有四面墙壁,每面墙壁上都有美丽的壁纸做装饰。”,学生B说:“我发现了每一面墙壁上的壁纸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学生C说:“我发现每一面墙壁上的壁纸中,每一行也不一样。”
学生D说:“它们不仅不一样,而且排列好像都有一定的规律。”学生E说:……等等,同学们都开动自己的小脑瓜,展开丰富的想象,各抒己见,听到他们这样的回答,我就乘热打铁的追问:“刚才有一个同学提到,每一面墙上的壁纸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那么有什么规律?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不想知道呢?”,生答:“想!”,接着我又问:“如何才能知道呢?”生奇答:“我们动手摆一下就知道了!”,我刚说完这句话,还没有来得及说摆的具体要求,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动手了。看到眼前的场面,我心里暗暗窃喜,这节课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方法这一环节就不需要我再做过多的引导了,同时我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带着这样饱满的学习热情将图形的变化规律探究清楚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将学习的热情带动起来,课堂目标的落实就迎刃而解了.
三、 引导学生掌握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思想的方法,形
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转变角色,变“指路人”为”引路人”,引导学生掌握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思想的方法。新课程倡导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改变以往的“教授者”,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独立自主的、自由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学课上,教师不再是一种“经师”,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具有反思能力,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愉悦中达到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认知能力。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数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
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课前先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了“面积”的概念,即:“一个物体表面或者平面的大小”,然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先根据自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说一说你对长方形面积的认识。
生汇报。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
生(齐答):长方形表面的大小。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下面,大家来一起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某一个确定的长方形的面积呢?
生思考后汇报:动手实验。
师:实验前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或者知道些什么呢?
生回答(比较凌乱)
师:下面先听老师说,我们要想知道的是长方形的面积,现在我们的学具中已经有无数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利用这些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来知道刚才长方形的面积呢?(是)但是该利用什么办法呢?
生:用这些面积是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摆满刚才长方形的面,摆了多少个小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师:很好,我们刚才是探讨了一下想法,接着我们就来动手实验一下吧!
实验完成。
师:我们以后不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其中一定还会遇到很多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像刚才那样只用手摆肯定是不行的,下面你们接着边动手实验边探究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办法。(比如:得出公式,利用公式来计算)
生继续实验……
上面的教学,我只充当了学生探究体验新知识的引路人,而其中的奥妙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实践经历探寻得到的,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到位,而且还迎合了新得课程理念。
总之,“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研究的继续,还需要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的反复实践和探讨。
3. 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别是什么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 ①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 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 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注重提供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注意内容的呈现、展开尽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 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习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课程标准 中的教学目标是从哪四个维度论述的
数学课程目标分成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这四个维度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数学学习中,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问题解决的基础,而数学思考(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则伴随在上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5. 初中数学的新课标教学目标是什么
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解了圆的一些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探索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然后根据对称图形的性质和推理证明的方法进行证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通过折叠,体会圆的对称性,理解并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经历感受圆的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和意识,发展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学习,为下一节学习弧、弦、圆心角以及有关弦的计算和证明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设置知识和能力 1.探索圆的对称性,进而得到垂直于弦的直径所具有的性质。2.能够利用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 1.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感受圆的对称性,体会圆的一些性质,经历探索圆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的过程。2.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教学重点 垂直于弦的直径所具有的性质以及证明。教学难点 利用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生纸、剪刀三、学生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其实他们在第一、二学段已积累了一些对圆的认识,甚至也了解了圆的一些性质,也学过其它几何图形,经历过探究其它图形的学习过程,所以相对而言学习了解圆就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农村中学优生流失较为严重,大部分是中下游的学生,他们分折和探究问题的水平很低,因此在分折概括,推理论证垂径定理时是有一定困难的。四、教学策略分析以学生现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引入新课,让学生先观察几组以前尝过的对称图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然后让学生动手折叠圆,并观察得出圆的性质—轴对称性,再从圆是轴对称图形入手,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相对应的部分一定重合,即“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这里尽量再结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师:观察下列几个图形,它们有何共同点?等腰梯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出折叠的方法)(二)新课引入活动1: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探究圆的性质)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操作结果,可以发现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直径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归纳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三)问题引申,探究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活动2: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第一步,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O,沿圆周将圆剪下,把这个圆对折,使圆的两半部分重合;第二步,得到一条折痕CD;第三步,在⊙O上任取一点A,过点A作CD折痕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其中点M是两条折痕的交点,即垂足;第四步,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圆交于另一点B,如图1.图1图2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弧?为什么?(课件:探究垂径定理)学生活动设计:如图2所示,连接OA、OB,得到等
6.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培养目标是:
中学数学课程的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上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7. 2011版初中数学课标的教学目标有哪些内容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 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 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 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 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翻猜想。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 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8. 《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学习目标分为四个方面是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人教版实验教版材中不再独立权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而是分学段将“解决问题”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各种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面对实际的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9.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估算的教学目标有哪些要求
一、《课标》对“估算”有什么新要求
课标修订版中加强了对“估计”以及“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如何理解“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例如:学校组织 987 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 8 元,带 8000 元钱够不够?
解决此题的适当方法是把 987 人看成 1000 人,所以适当的单位是“ 1000 人”。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在对大数进行估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单位也很重要。教室到学校体育馆有多远,就应当选用米作单位。而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就要选择千米作单位。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就要用光年作单位。
第一学段的估算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刚才的例子是选择了 1000 人作单位。一般来说,估计教室的长度时,通常以“米”为单位;估计书本的长度时,通常以“厘米”为单位。也可以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单位,如步长、臂长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
二、如何把握估算教学的内容及其要求
(一)为什么教
?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
? 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
? 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有利于学生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
? 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
? 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
(二)教什么
关于“教什么”要依据新课标中的要求,展开教学。至少教学要涉及“估算方法”、“估算策略”。
估算方法:
①凑整的方法。 如凑成一个整十、整百的数。
②取一个中间数。 如32、37、 30 和3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35,有的比35多一点,有的比3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35,直接用35×4,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
③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6 × 8,就可以想到125 × 8,125的8倍,就得到1000。
④寻找区间。 也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也叫做去尾进一,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的至少是多少;进一就是首位加一,假如说278,就看成了300,首位加一,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多少,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
⑤ 大小协调。 两个数,一个数 往大了估,一个数往小了估,或者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
⑥先估后调。
⑦利用乘法口诀凑数。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除法的估算,一般用除数乘一个整十数、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如果乘积最接近被除数,则这个数就是除法估算的商。如 358÷6 ,用除数 6 乘整十数 60 ,其积 360 最接近被除数 358 ,那么整十数 60 即是所求的商。
(三)怎么教?
估算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而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使
学生逐步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估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多增加一些学生的体验,不断地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经验,并逐步加以积累。
教学建议:
1. 整体把握估算教学,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所谓整体把握估算教学,就是要把握自己所教估算教学部分的知识结构与地位,要知道自己所教学的估算知识部分在整个小学阶段处于什么位置 ? 对今后的估算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 要在自己所教的一段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 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就会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数。
学习估算的开始阶段,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或许会影响一点教学进度或计算速度,这时老师不能为了赶进度而着急,应该给学生充分理解的空间和时间。要知道开头的 “ 慢 ” 正是为了不久之后的 “ 快 ” 和 “ 好 ” 。
在教学中 首先要考虑估算的教学目标,如果把目标仅仅定位在就教会凑整估算,或是见到 “ 大约 ” 就要估算,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而估算教学中,首要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近似的意识,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本身应该关注的问题,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实施。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不断地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作为数学教师,要想办法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比如“全家吃饭”饭费大约200元,就是估算。没有必要精确地计算。但作为饭店的收银员就需要精确计算,估算显然不行。
2. 要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首先要选好题目,提出有估算价值的问题。比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你估一估这道题,它的商是几位数?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另外,只有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学生有了对估算价值这种体验以后,他的估算意识才能不断增强。
另外,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习惯。估算教学,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合适的问题,才能使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尤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解释过算的过程。
面对不同的算式,学生有时用计算器计算,有时用精确笔算,结果对不对,特别是积的位数、商的位数,准确不准确,可以先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一下它大致的取值范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来验证计算的结果。估算意识的培养,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学生逐步地养成一种习惯,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以后,他会自觉地进行估算。
3. 鼓励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过程,让学生进行合理估算。
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应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
估算结果是多样的,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
法尤其重要,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因此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这种示范并不是包办,而是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范围内进行估算,同时对好的方法加以强调,进行合理的估算。
4. 做好对估算的有效评价
( 1 )对估算意识的评价
首先看一个案例,摘自 TIMSS 的测试:
保罗用 $5 去购买牛奶、面包和鸡蛋。当他到达商店时,发现这三种食品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 当保罗试图确认 $5 是否够用时;
B. 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银机时;
C. 当保罗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D. 当销售员数保罗所付的费用时。
这个题目设计的比较巧妙,它通过一个具体问题,考察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下对是否需要计算估算进行判断,也就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估算意识。此题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是,估算意识也是可以考察的。因此在进行估算评价时,也要重视对估算意识的考察。
( 2 )对估算策略的评价
估算分为:一种是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估算,一种是脱离实际问题的情境,纯算式的进行估算。
?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结果合理即为正确
学生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那这个估算就应该是合理的,这是针对着解决实际问题来说的。老师需要认识到,估算结果并不是与实际情况越接近就越好,只要合理即为正确。什么是合理,只要估算的结果,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就是合理。
? 纯试题的估算,只要结果落在一定的区间内,即为正确;但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实际,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有一些题目,脱离了实际问题情境,属于纯算式的估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估算结果是否与精确值最接近作为唯一的标准, 只要能够落在区间内,就视为是合理的。 这个区间,也就是它的取值范围。
同时,不同年龄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估算,它的估算结果落在一个范围比较大的区间内,我们觉得就可以。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估算经验,就要引导他不断地进行再反思,再调整。举个例子来说: 78 × 365 积大约是多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可能这样估 70 × 300 ,或者 80 × 300 ,或者 80 × 400 ,这样我们都可以视为是合理的。有了一定的计算技能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进行反思,还可以估成 80 × 350 ,这时候的范围就比原来要小多了。
? 数学中比较重视估算结果是否落在了合适的数量级中
数量级也就是十、百、千,万……,换句话说就可以用 10 的多少次次方。如上面提出的 TIMSS 测试题中有一道题的备选答案很有意思,“史密斯家每星期的用水量是 6000 升 ,他家每年的用水量大约是多少升?”让学生从下面的答案进行选择。
A.30000 B.240000 C.300000 D.2400000 E.3000000
这正是在考察学生对数量级的了解。一年 52 个星期, 52 × 6000 ,结果为十万数量级,再加上肯定比三十万大,所以结果为 C 。
关于评价估算策略的问题,我们认为学生们估算的策略不同,只要是合理的,就应当
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鼓励他们积极解释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课堂中涌现出来,教师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住学生们的这份探究的精神,不要轻易地用一两句话就否定一种方法。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判,给孩子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不断地学会调整,不断地学会反思,提升孩子这种判断的能力。
问题四:如何依托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一、《课标》中对“常见的量”的要求是什么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量”基本在第一学段出现,主要有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重量单位。《课程标准修订版》中这一部分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中“理解常见的量”的具体要求,落实得还不够到位。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能够认识这些常见的量,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那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准确的落实“理解常见的量”这一具体目标呢?
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一)依托现实生活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耿爽老师上的《克和千克》,和北京小学走读部朱洁老师上的《认识时间》,都能够依托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现和理解常见的量。
在《克和千克》一课中 耿 老师注重依托现实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学习(从超市中买回的各种商品及生活中常见的与克和千克有关的情境),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引入能较好的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孩子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也让学生感受到“克和千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认识时间》一课中,朱老师将认识时间与学生在学校的作息时间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钟表,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
(二)依托现实活动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才会印象更深。因此 除了依托现实的生活情境,我们还可以依托现实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时间观念等。
例如: “ 克和千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 感知过轻和重,也曾经在商品标识上看见过千克、克,但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它们是质量单位,不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对于 1 克 或 1 千克 到底有多重,更是知之甚少。并且人们对质量的感受力并不强,同一物品掂与提、左手与右手、每人的承受力等,感受结果不同。同时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质量不一定是统一的,这些都给学生认识质量单位造成了困难。 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的 耿 老师,在教学《克和千克》一课中,就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可操作的物品,为学生留出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在感受 1 千克 和 1 克 的过程中,认识克和千克,同时帮助学生 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再如:时间单位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不着,让他们来掌握抽象的时间概念难度很大。所以发展孩子的时间感必须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使之有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 在《认识时间》一课中,通过让学生体验 1 分钟能干什么?(拍球能拍多少下,跳绳能跳多少下,写字能写多少个),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 1 分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有关“常见的量”的教学建议
(一)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提前为学生学习“常见的量”积累生活经验。
由于“常见的量”这一部分内容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生活经验是否充足,将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相关知识,他就能在这一方面学得很好,例如:学生平时有经常跟随家长购物的经验,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就会轻松很多。反之,生活经验的缺失会使学生不易理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常见的量”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常见的量”的学习更贴近学生。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多重学习素材,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哪四部分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体目标”具体阐述如下:知识与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 *在参与观察、实验、蔡祥、郑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