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论
A.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每个学期为多少节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每个学期为多少节课
小学一、二年级每期38课时; 小学三至六年级每期50课时左右。三至六年级学生应用作业本,课外有一定的书面作业,使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B.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如何评价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测评现场
没有试卷、没有答题纸,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测评?芦淞区第三小学进行了尝新,研发了一套“道德与法制学科表现性评价现场测评系统”。
对价值观成绩不满意 可申请再考
2019年12月30日下午,南方第三小学开展了四年级道德与法制学科表现性评价现场测评活动。
评委除了学校教师外,还邀请了学生家长。现场测评包括“我来露一手”“答题我能行”“环保小达人”“寻找智多星”“爱心加油站”五项内容。
测评过程中,学生们在现场完成剥豆子、剥大蒜、折衣服,去校园捡三种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给帮助自己的人写感恩卡,扫描二维码“挑战答题王”等活动任务。
该校校长黄新说,除此以外,还有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考察,主要通过网上测评。学生如果对自己成绩不满意,可以再次申请考试,一直考到自己满意为止,“如此一来,正确的价值观就慢慢形成了。”
为什么这么测?
2018年,南方第三小学成为我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驻点教研校。经过一年多探究,该校探索出了一套“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上述测评,是对中小学综合素质测评中五个维度中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维度的再次研究与开发。
黄新介绍,该评价系统是基于教材的目标对学生道德素质、法治观念、环保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几个方面来进行表现性的评价,分为课堂评价、网络评价与期末评价,可采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自我评价、行为观察、日常观察、价值判断等方式。
据悉,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业综合评价,日常评价占综合评价的60%,期末测试占综合评价的40%。
市教科院工作人员余民说,这样的考核具有可操作性,有领先性和创新性,也有可推广性。
内容来源:株洲新闻网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C. 试析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合理的教学策略,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对学习方法的传授还不够重视,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所以教师应变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总结学习方法,打破学生思维定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我的祖国”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海陆疆域,让学生结合地图,进行观察,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祖国的地图像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回答说:“像一只大公鸡。”然后教师又提出问题“如果你想去徒步旅行,你应该要做什么准备?”学生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探讨,确定徒步旅行的路线等,模拟“徒步旅行”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活动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辽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的方法,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如小组合作方法、自主探究方法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传媒与生活”时,由于现在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了许多的传媒工具,如电脑、电视以及手机等,学生本身就非常感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传媒工具及作用,教师提出问题“有关《疯狂动物城》电影上映的日期,你是通过哪些传媒工具来获得的?”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都积极地回答,有的学生说是从手机上获取信息,有的学生从电视上获得的信息,还有的学生说是从广播上获得的信息,然后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这些传媒工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今后更好地运用这些传媒工具。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课上和课下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