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上册教案
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 日积月累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近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赴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是什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文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教材简说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在什么地方可以看
1.加点字读音有错的是( )
A 蘸满(zhàn) 后裔(yì) 笑逐颜开(zhú)
B 女娲(wā) 堕落(ò) 毫无怨言(yuàn)
C 天分(fēn) 沉淀(diàn) 筋疲力尽(jīnɡ)
D 简陋(lòu) 猝至(cù) 轻举妄动(wànɡ)
2.下面词语中字形有错的是( )
A 绵廷 无恶不做 开国大典
B 寂寞 荣华富贵 无与伦比
C 羞惭 恩将仇报 东张西望
D 奇观 无地自容 天方夜谭
3. 将下面词语填入文段中恰当的是( )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讲话强调:只要我们 、 、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 和奋斗目标。
A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蓝图
B不折腾 不动摇 不懈怠 蓝图
C不懈怠 不动摇 不折腾 目标
D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目标
4.诗句书写有误的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 沉舟侧畔千翻过,病树前头万目春。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文学常识表述不当的是( )
A “君子有九思”出自《论语》,“志不强者智不达”出自《墨子》。
B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C 课文《女娲造人》作者是历史学家、剧作家苏叔阳。
D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
得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10分,每题2分)
6. 按提示默写。
①君子养心 。(《荀子·不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7.阅读《西游记》,填表。
举出四例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①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
② 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
③ 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
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唐僧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①
②
③
④
8.对于过去的2008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悟。网友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心中汉字,并宣示了颁奖词。经过一番PK,有“和”、“难”、“牛”、“假”、“殇”、“虎”、“寒”、“美”、“惨”、“兴”、“囧”等入选。请你根据2009年国势,照下面样式跟一个帖子。
心中的汉字
和
颁奖词
200年中华大地多灾多难,亦多事之秋,但是当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时,几乎是顶天立地之固,力克时艰,难关共渡!国际外交亦以“和”字为原则,皆有所突破;海峡两岸携手,出现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局面。无论是古语云:家和万事兴,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较深的蕴涵。
2009年汉字
颁奖词
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告:“今日央视网头条是‘航天员抵达航天城胜利凯旋归来’。”
①这是个病句,请修改。
②从语义上解释语病。
10.请说出画线句的言外之意。
有个美国校长,对他的教师说:“如有学生考试得满分,你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科学家;假如有学生考试作弊,你要对他更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议员或总统。”
言外之意:
第Ⅱ卷 理解·表达
得分
三、阅读 《陋室铭 》,回答11—15题。(共15分,每题3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
12.《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请你从文中抄写出一对这样的句子。
答:
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
1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有什么理由?
答:
15.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还有什么意图?
答:
得分
四、阅读《乡村不言谢》,回答16—20题。(共15分,每题3分)
乡村不言谢
饮者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头线脑、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三奶奶,今天来客,我家的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
被借者绝对没有丝毫的优越感,赶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借者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不能耽误了下种。”
“线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给你拿。”
“我也遇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婆那儿拿的。”
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叔,犁用完了,放这里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墒情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孩子说完便走。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青年文摘》 2008.6)
16.请你简要概括全文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言谢”二字)
发现“乡村不言谢”
到城市习惯言谢
17.为什么“乡村不言谢”?
答:
18.简要说说大娘所说的“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这句话的含义。
答:
19.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感恩”和“言谢”的理解。
材料一:
鲍尔吉·原野说过,感恩,第一要感谢粮食,是粮食让人们活下来并活下去。所有的人都是粮食的受益者。对粮食感恩的人,尽量不剩饭,扔半只馒头手会哆嗦,吃饭认真,看到米粒心生欢喜。第二项要感谢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干净的空气。它们的存在固然不是为着人们享受,不打扰它们,更不伤害它们。蜜蜂采蜜也没有把花朵变成垃圾堆。
材料二: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的带领下,北川中学学生刘怡雪、白琳和陈兵来到北京。不少好心的北京人提出希望资助他们,负责他们的学业和生活的想法。但白琳轻轻地摇头,她说:“我会永远记住来自北京的帮助,来自北京的爱!但是,我要回去!去做志愿者!我要告诉同学们,别害怕,别放弃,大家没有忘记我们,大家正在牵着我们的手共渡难关!”
答:
五、作文(50分)
看图,调动自己的积累,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A 4.C 5.C 每小题2分
6.①莫善于诚②任重而道远(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7.①白骨精②黄风怪③蝎子精④红孩儿(每点0.5分)
8.牛 拯救经济危机,牛;迎接建国60周年,牛……(每空1分)
9.①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告:“今日央视网头条是‘航天员抵达航天城’。”②“凯旋”本身的意义就是“胜利归来”,在其前再加“胜利”,岂非“胜利胜利归来”!“凯旋”后又加“归来”,句义就是:“胜利胜利归来归来”(每小题1分)
10.讽刺一些政客们擅长撒谎作弊,就像在考场上作弊的学生一样,用造假来取得成功,达到目的。(酌情打分)
11.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 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前空1分,后空2分)
1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句,3分)
13.斯:这;鸿:大;素:素朴 (每词1分)
14.示例:对。因为此室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前问1分,后问2分;后问说出二条即给满分)
15.不只是。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图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16.借还东西不言谢 救命不言谢 大娘嗔怪我言谢(每空1分)
17.要点: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却用更默契的方式把感激之情表达了出来;乡人自然、质朴,如果他们说着别口的“谢谢”,反而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18.要点:乡里乡亲的,来探望是平常的,自然的,应该的,说“谢”字反倒拉远了我们的距离,生分了我们的关系;这句话表现了乡村人们的质朴、善良和真诚。(前点2分,后点1分)
19.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记述了乡村传统的和谐纯朴的民风,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与怀念。(“记述”和“表达”各1分,基本格式1分)
20.感恩不一定非要“言谢”;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报答曾经给予过你帮助的人;感恩就是要传递爱与善良,回报生活和社会。(每个要点1分)
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第5课意思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回观察它答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课作者陈慧瑛资料
陈慧瑛网络名片
陈慧瑛陈慧瑛 女,1934年6月15日生于新加坡,原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主任编辑,厦门市人大常委。多次应邀赴欧美加、澳洲、新西兰、东南亚新马泰菲、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会。传略被列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名人辞典。
慧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4年6月15日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苏吴县 1940-1953年 在上海民智小学、民智中学、真如中学高中毕业 1953-1957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毕业 1957-1959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59-1963年 在原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读研究生 1963-1984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85-1986年 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进修 1986-1993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1994-1995年 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 1995-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任教 近十年的出版物; 1. 《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下卷)》,(威·伯恩斯多夫/霍·克诺斯普主编。)199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与部分翻译 2. 《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纲研订组组长 3. 《西方名著入门(文学2)》,199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译托马斯·曼的《马里奥和魔术师》 4. 《简明汉德辞典》,商务印书馆,承担1/5编写任务 5. 《重返德累斯顿一睹〈绿穹隆〉一易北河之滨纪行》,1990年1月,《东欧》杂志第1期,全部 6. 《浅谈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大纲,兼谈"德语作为外语"新专业》,1990年,《外语界》第4期,全部许文宣。
编辑本段2、个人简介
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已出版《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等16部著作。《无名的星》获中国作协主办的1969~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并有《梅花魂》、《寄》等98篇作品和两部著作在国内外获奖,有《旧邻》、《竹叶三君》等300余篇作品入选中外150多种文集和大中学教材。连任三届市人大常委、侨委主任以来,在落实党的华侨政策保护侨益、侨台立法、引进捐赠、落实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促进特区繁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全国"侨界十佳"、"市劳动模范",市、省优秀专家。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文学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称号,1995年光荣地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被大会授予"成绩显著"特别嘉奖令。
编辑本段3、生平经历
新加坡(俗称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日报社文艺编辑、主任编辑、全国侨联委员等。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福建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厦门宝玉石学会会长、市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大学毕业至今,在教育界10年,兢兢业业工作,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新闻界10年,勇于开拓创新,职业道德好,对业务精益求精,除做好编辑、记者工作外,还写出大量新闻、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市、省、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评上高级职称,并于1985年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近12年来,一直从事侨务工作。连续三届担任市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等,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共约人民币8000万元左右。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重视法制建设,积极做好立法工作。几年来,带领本委与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成功地制订了《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厦门市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条例》,并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本地文化建设,写出大量反映侨台特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市、省、全国华侨界、文艺界的重大奖励。198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其“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散文集《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全国(七十年)优秀散文集”大奖;1989年荣获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等授予“全国侨界十佳”及“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3年国务院授予其“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荣获联合国“世妇会”中国组委会颁发的“为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特别嘉奖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绩载入《世界名人录》(美)、《世界妇女名人录》、〈〈世界优秀知识分子名人录》(英)等辞书。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多次出访东南亚及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港、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ABI、英国BIC两个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名誉教授、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中华时报》中国代表、香港《文学报》驻厦记者、香港《中国企业导报》副主编、《世界日报》驻中国记者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侨界十佳”、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并获世妇会组委会“特别嘉奖令”。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编辑本段4、重要作品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终极三国》、《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
编辑本段5、获奖情况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
6、佳篇赏析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便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直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短文两篇
蝉
贝壳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7 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
8 人生寓言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 春
12 济南的冬天
13 夏感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四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
19 月亮上的足迹
20 山市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 风筝
22 羚羊木雕
23 散步
24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荷叶 2
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 皇帝的新装
27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
附录
后记
❼ 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
写在前面
目录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2 走一步,在走一步
3 *生命 生命
4 紫藤萝瀑布
5 童趣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6 理想
7 *短文两篇
8 *人生寓言
9 *我的信念
10 《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11 春
12 济南的冬天
13 *山中访友
14 *秋天
15 古代诗歌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6 化石吟
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
19 *月亮上的足迹
20 *山市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1 风筝
22 羚羊木雕
23 *散步
24 *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26 皇帝的新装
27 郭沫若诗两首
28 *女娲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追寻人类起源
课外古诗词背诵
第184页:名著导读
附录
后记
http://www.pep.com.cn/czkbsy/index.htm
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要背的课文
在山的那边
童趣
《论语》十则
春
古代诗歌四首
散文诗两首
山市
郭沫若诗两首
《世说新内语》两则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其实很多古文课后题都没要求背,不过文言文只要你们老师负责就会让你们背的,而且这些文言文是精华,老师不要求背自己也应自觉地背上,总会有用的。
诗歌我们初一时要求背,不知你们要求吧。
希望可以帮助你!暑期愉快!
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苏教版)
你是想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