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Ⅰ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是同一个吗,如果不是,又什么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
Ⅱ 我国先后颁布过哪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建国前有
1902年 钦定蒙学堂章程
1902年 钦定小学堂章程
1904年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1904年 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1912年 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1916年 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
1923年 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
1929年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
1932年 小学课程标准国语
1936年 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1941年 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1948年 国语课程标准
建国以后:
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
1954年 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
1955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0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88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1年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课程标准有
2002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是怎样规定写字的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认识常用汉字三千个左右,其中要求掌握二千五百个左右。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认识二千四百个左右,其中百分之八十要求掌握)。
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的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会用。
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的结合起来。学过的字要力求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运用,使学和用结合起来。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小学一二年级教学汉语拼音,以后各年级都要重视汉语拼音的复习巩固,继续用它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教给学生查字典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须予以重视。要教学生学会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并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检难字,逐步提高查字典的速度,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在写字教学中,要认真教给学生写字的基本知识,
认识哪三千个和掌握哪二千五百个常用汉字,可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具体安排,这次大纲不作统一规定。
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各种笔画、结构和书写方法。要由易到难的进行写字教学。
要教学生学会写铅笔字、钢笔字。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要教学生学习写毛笔字。学会正确的执笔、运笔的方法和写字姿势。字要写得正确、匀称、干净。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能力。
要使学生认识写字训练的重要意义,自觉的下功夫练习,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教师要起示范作用,板书和批语的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在识字教学改革实验中,要注意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的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门学科的知识、能力的范围和结构,体现了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各门学科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
教学大纲一般有说明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每门学科的教学大纲既是本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又是本门学科教学的基本。
教学大纲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即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建国至今,我国一共颁布了一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五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他们是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订草案)》,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一)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由说明和“教学大纲”两部分组成。这部大纲是学习苏联的产物,它的特点:第一,专辟一部分讲汉语教学,让儿童在语言实践中认识和运用语言规律等对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教学有指导意义。第二,阅读教学采取讲谈法,把语文课讲的详而又详,这对加强阅读教学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导致了后来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阅读教学进行串讲串问,繁琐分析课文内容的弊端。但它还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教学大纲,也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教学大纲。
(二)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这部大纲的特点是:
(1)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第一次明确了语文学科这一工具性的特点,回答了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
(2)强调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双基”是1963年大纲的又一显著特点。大纲规定,在小学阶段“使学生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在一二年级教学生掌握半数左右”。这个识字量,是建国以来也是迄今为止几部大纲规定的最大识字量。
(3)提出选文要体现文道统一,教学要贯彻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原则,这部大纲把语文教学重新引向正确的轨道,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三)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这部大纲包括前言、正文和各年级教学要求三大部分。它既是教育事业拨乱反正、语文教学正本清源的结果,又是对建国以来28年语文教学经验的初步总结。其中对生字提出两种不同要求、课文分为三类,两三课之后安排基础训练的教材编排方法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时代要求。
(四)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自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着手制订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于1992年颁布供全国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共六章。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第三章“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第四章“课外活动”,第五章“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第六章“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
这部大纲从制订到颁布,历时六年之久。大纲制订的过程,集中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界的智慧,吸收了方方面面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有一些新的特点:
(1)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表现在对学科性质、语文教学的意义、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思想、方法的阐述中。如,从语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明确提出教学目的。
(2)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语文教学要求,表现在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调整为“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适当降低作文要求等方面。
(3)各年级教学要求规定的明确、具体。每个年级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五个方面提出20条教学要求。
(4)调整了大纲结构。增加“课外活动”一章。以适应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教科书实行“一纲多本”的需要。这部大纲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它对于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推进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Ⅳ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新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甚至还有解析版的。
Ⅳ 人教版小学教学大纲以什么为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我部组织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七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试行)和机械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十六门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这些教学大纲是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和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文化基础和相关的技术基础课程考试的依据。各地、各行业要按照《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号)的要求安排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并结合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要组织好大纲的实施工作,及时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广大教师运用新教学大纲的能力。?各地、各行业要认真收集新大纲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将修改、完善大纲的意见和建议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目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试行)附件一日常交际用语简表附件二话题附件三语法项目表附件四词汇表
Ⅵ 总说《教学大纲》,这《大纲》是什么啊
现在课程标准代替了多年实行的教学大纲,名称变了内容变化也很大,以语文学科为例请参考以下内容: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50年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语文
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
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
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
“课程纲要”)。新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
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改的
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
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
《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
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
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
《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
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末6O年代初,针
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
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
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
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大纲富有远
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
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
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
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
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的混乱局面。大纲提出的
“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力求“精要、好
懂、好用”,教学要“提倡启发式”等,在拨乱反正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
的限制,这个大纲比较粗糙,而且带有明显的“左”的余味,如一再强调“政治标准第一”
等。1980年,就这个大纲进行了修订,在许多方面基本上恢复了1963年大纲的面貌,并且第
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的要
求。
第五次是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其宗旨是“降低难度,减轻负
担,明确要求”。大纲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重要性,第一次从素质教育及培养“四
有”公民的高度来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在教学过程
中”,在教学目的中还增加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的要求。为了减
轻学生负担,大纲明确规定“不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考学生,只考运用能力”;
删去了逻辑知识部分;规定了190篇基本篇目作为考试的范围,其他篇目各地可以相机处
理,这就为实行“一纲多本”创造了条件;为适合教材编写“一纲多本”的需要,大纲还删
去了关于教材编排规定。这些都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这个大纲虽然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
“正式”的大纲,但是鉴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到1990年
国家教委就颁布了修订本。主要修订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精
神,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二是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大纲把原来
“教学目的”中关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移到前言之中,并第一次提出了“为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要求。然而,这个大纲仍然是个过渡性的,语文
教学迫切期待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第六次是1995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它反映了当
时人们对义务教育性质和任务的理;解以及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新的认识。与建国以来所颁布
的几个大纲相比,它在内容上和框架上都有一些新的特点:(l)终端性鲜明。与以往大纲
初高中合编、内容以高中毕业为“终端”不同,这个大纲以初中毕业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终
端”,因此有了初中语文独立的、明确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
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比较具
体,容易操作。(2)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例如:它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列
入了教学要求,把能力训练列入了教学内容并作为核心部分,对汉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和
要求作了一些调整,还第一次把课外活动列入了教学内容等等。(3)注意了导向性和灵活
性结合。在导向性方面,一是强调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重视了
语感和语境意识的培养;三是强调了思路分析和表达方式的探究。此外在加强思想教育、重
视语文课外活动、注意思维能力训练、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方面,也都有鲜明的导向
性。同时,大纲还注意了灵拓性,即给予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师必要的、灵活处理的余
地。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是与初中大纲配套的。
根据这个大纲编写的教材,1997年开始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普通高中试验,
2000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这个大纲吸收了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成
果,体现了许多新的精神,如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
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要求,还对语文能力的训练
进一步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个大纲规定,语文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
类课程又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
第七次是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
普通 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颁布。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九年义务
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征求意见稿)》,2000年3月,“试用修订版”出
版。这个大纲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教学评估、教学设备5
个部分,外加2个附录组成。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大纲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的则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
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过去的大纲相比,新大纲有很大的进步,
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教学要求也具体化了,有的还量化了,如要
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默读速度为每分钟5OO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O万字(其
中文学 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字等。“教学评估”
和“教学设备”两部分是新增加的,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
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估依据”等。两个“附录”分别
是《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老师可补充推荐)》。这些都是富
有创意之举,和历次大纲的修订相比,这是变动比较大的一次。
同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与初中大纲配套的,
所以在基本结构上是一致的,只是要求更多也更高一些了。如“教学目的”的要求是“要在
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
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
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再如,阅读一般的现代文的速度要求每分钟不少
于600字,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作文每
学期一般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OO字左右的文章等。3
个“附录”分别是《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实词150个,虚词18个)、《古诗文背诵篇
目》(古文22O篇、诗词曲50首)、《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教师可补充推荐)》。
纵观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成熟、
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的过程。2OOO年3月出版的大纲,
初、高中分别标明的是“试用修订版”和“试验修订版”,这就预示着,语文教学大纲在今
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不断地进行修订。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现在还在进行着、
它已经影响了而且将继续影响着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
Ⅶ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是以 教学大纲 还是以 课程标准 为依据
教学大纲是几年前老师教学的参照依据,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制定的现行标准,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等。 专门有一本小册子来介绍小学课程标准,
Ⅷ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哪可以找到急急急!!!各位大侠帮帮我
这种书一般挺少的,你可以去小学找语文老师复印一份。估计新华书店都不一定有的。
Ⅸ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和教学计划的区别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内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容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