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是

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是

发布时间: 2021-03-03 01:36:02

㈠ 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来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源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㈡ 我国在编写课程标准和各种教材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通过知识的建构,达成三维目标的形成,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科书修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具体可以去看一下人教网,专门就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修订做解说。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要求,特别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
从2001年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到目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验,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数学教育与数学课程问题,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这些新观点将推进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在理念上的变化:对数学及其功能做了重新阐述,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10个核心概念。二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根据10年实验和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的结果,在具体内容的安排做了适当调整,三个学段的内容都有所增删。例如,在第一、二学段中的统计与概率内容有所减少,有些内容移到第三学段。
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内容目标为具体依据,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将作为此次教材修订的最重要的依据。
2.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总结成果。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试点阶段,此时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正在开展“十五”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随着本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市、县进行实验,上述“十五”课题的子课题——“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同期展开。
“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于2001年1月正式启动,以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为核心成员的课题组,组织了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7位省级小学数学教研员参与了课题研究。并以8个国家级实验区、4个志愿参加的实验区以及由河南省部分学校组成的河南实验点为基本单位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围绕着使用新教材这一核心载体,展开了数学教育教学新观念的建立,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教师教研活动的创新,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探索,等等涉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多方面的研究。从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课题组和各实验区的研究工作在各地教师和教研员的积极参与下,顺利的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大部分实验工作,并于2007年9月完成了课题的总结,形成课题成果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教材实验与课题研究并行7年,获得了丰富的关于教材使用、数学教学、学生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发展等多方面的经验成果和观点,这些将成为此次教材修订的重要的依据。
3.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本套实验教材使用的时间长、范围大,我们采用了两种途径收集教材实验的资料数据。一种途径是针对所确定的实验样本定期、系统地收集教材实验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教师和专家访谈、课堂观察、测验等。另一种途径是针对所有教材使用地区,大面积地、不定期地收集教材实验信息,收集信息的方法更加多样灵活;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实验区回访、召开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座谈会、听课、培训交流、读者来信,等等。对于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的关于实验教材的意见与建议,我们进行了分类、归纳整理,并逐条进行了分析研究。
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将成为此次教材修订的重要的依据。
4.实验教材的编写者、研究人员多年来的专题研究的成果。
近年来,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为教材的修订做了许多基础工作,这些专题研究的成果将成为此次教材修订的必要依据。主要科研项目有:
(1)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
① 从2006年开始,本套实验教材的研究编写者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的其子课题——新课改后各类小学数学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我国当前使用面较广的三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体现新理念、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比较研究,总结本套实验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为本套实验教材的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完成,正在结题之中。
② 从2009年开始,本套实验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参与了 “各科教材横向纵向衔接研究”,该课题重点研究和处理各科教材横向纵向衔接问题。例如,各科教材与生活的联系问题;各科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问题;强调学科体系与关照学生经验、学习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目标是,通过审视教材,发现横向纵向衔接上存在的疏漏,在教材修订时加以完善。
③ 本套实验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研究者收集了目前可以找到的美国、日本、新加坡教材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较新版本的多套教材进行研究。分别对各套教材在教材结构、内容选择、呈现方式、栏目设置、渗透思想、叙述风格、对学习和教学的指导等各方面进行归纳和提炼,分析了特色和优势。
(2)针对本套实验教材初次研制时,未能深入研究或是当时尚有争议的问题等疑难问题的攻关研究。即关于“解决问题”的研究;关于估算教学安排的研究。例如,关于解决问题的研究。在收集、分析对教材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重新领会课程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的理念,利用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的成果,研究并提出教材中落实“解决问题”课程目标的处理方案,征求部分一线教师和各个层次教研员的意见,部分内容设计送到学校去试教,等等,在反复研讨修改的基础上确定教材修订方案。
(3)实验教材修订研究。在上述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实验教材的所有问题因素进行评估,对每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之后提出对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和对每册教材的具体修订方案。

㈣ 编制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和要求有哪些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预期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结果,它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次。这句话看似简单,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违反了这些“原则”。
2、三维教学目标之间有何关系?
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间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
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制定教学目标要做哪些准备?
制定教学目标的准备,主要包括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社会形势需要分析、教学资源准备等。
1、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2、分析教学内容:现行教科书基本是按单元编排的。一般来说,每个单元都有“单元提示”或“学习建议”,在其简短的文字中,已将学习该单元的要求作了交代。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文字,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并把它们当作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
3、分析学习者特征:新课程标准打破了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转向了“以人为本”。因此,学生所处的环境,学生的情感、阅历、生活背景,学生的感受、需求、知识基础等应该成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4、分析社会形势需要:社会发展是动态的过程,相对于时代进步而言,教材内容总是滞后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地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现实,充实必要的内容。
5、教学资源的准备: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等。加大备课的阅读量,备课时除了钻研课本、教参外,应多阅读其它有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

㈤ 简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科书是其主要部分)。

三者关系见图中表格

拓展资料: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这一解释在各种英文词典中很普遍,英国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cation)都是这样解释的。

但这种解释在当今的课程文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Currere” 一词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㈥ 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回化。教科书答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㈦ 课程标准依据什么进行修订

1.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实现我国在战略机遇期成功转型的高度着眼,确定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外国母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理念,从本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现实状况出发,明确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巩固改革成果,总结十年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新老问题,修订课程目标和内容;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实施举措;从善如流,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课程标准修订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必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功能和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还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全面发展”。 修订工作组认为,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 修订工作组通过研讨认为,必须在语文课程中继续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表达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语文能力”包含在“语文素养”之中;强调“综合素质”和学习内容的“综合”,在教学中努力避免过度细分、低效高耗的状况,是和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相符的,是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相符的。 (3)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系统梳理并适当调整课程目标和内容,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5)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增强改革力度。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汉字教育中,要关注写字的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辨识正误美丑的能力;要关注写字过程,引导他们摒弃浮躁情绪,静心求实,认真练习,努力提高书写质量。 写字教育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举措,要抓紧抓实,持之以恒;同时,又要注意提高效率,尽可能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在第一学段降低写字量的要求,使课程目标更加切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在小学阶段每天安排练字的时间。 另外,还设法争取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在课程标准附录中增加《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此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 (6)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和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与“结构体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直接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因为顾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领域里的种种习惯说法,尽可能少用新的表述,以维持稳定,减少波动。要想绕开矛盾,避免争论,实际上在这里面形成了许多纠结。这一次修订需要对此有一个明确的阐述。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的语文知识内容已包含在课程目标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像其他一些学科的标准,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部分,而是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

㈧ 确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有哪些

国家课来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首先应能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其次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㈨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来课程标准,教源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
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3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
4。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5.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㈩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对。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专教材编写、教学属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10)编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是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个别化教学的特点就是满足具有显著个性差异学生的教育需求,充分体现教学的灵活性。

个别化主题教学是常见的个别化教学形式。将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统整形成学期教育计划,进一步确定教学主题。在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将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与相应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设计,实施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成效。

其次是个别化核心课程教学。国内常见做法是将生活适应作为一个核心课程,再将沟通语言等相关目标放置到生活语文,将数量关系目标放置到生活数学等课程中,将动作目标分配到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和运动与保健等课程中。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