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如何制定课程标准

如何制定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 2021-03-03 20:20:45

㈠ 如何编写《课程纲要》

原来,“课程纲要”就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近两年,我们一直在解读课标,从一开始的理论学习,到今年的目标续写,评估设计。从不知所措,到一边实践一边摸索,使自己的认识逐渐加深,其实,课标解读就是让每位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分析的更深入、更透彻些,教学设计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课堂上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本次《课程纲要》的编写,仍然是课标解读的一部分。原来,我们在课标解读时,只是抓住学段目标和课时目标两个环节,其中缺少了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而本次编写的就是学期课程纲要。 通过案例分析的环节,使我明白了,“学期课程纲要”编制的关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课程目标:是对课标的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研究,教材和其他资源的分析。要求:制定的要全面、适当、清晰,涉及三个维度,但是又不要割裂开写。2、课程内容,是依据课标对教材内容以及相关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重难点。3、课程实施:是如何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它涉及学习主题或活动的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等。4、课程评价:是如何确定上述目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任务才能获得准确信心。 在这四个环节中,我认为最不容易的是“课程评价”,因为语文涉及到听说读写不同的内容,如何在学期初就把整册教材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每课教学的重难点找准确,教学活动制定的合适并便于操作,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认真的学习课标,深入阅读教材,了解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不过,我坚信,只要我们愿意深入进去,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㈡ 怎么写教案的课程标准

目标正确来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源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㈢ 如何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二、 制定教学目标应考虑的要素 1. 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2. 教材内容的分析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老教材相比内容较丰富、栏目较多,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都需要教师去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3. 学生学情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以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了教学目标,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施教。学生的学习有目标了,学习就不会迷失方向。通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就可以获得某种知识、技能和情感素养的提高。

㈣ 如何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目标

基于课抄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
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
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㈤ 如何实现课程标准化发展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体现国家队不同阶版段的学生在知识权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我国的课程标准的框架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等。

课程目标
1.广义的课程目标
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2.狭义的课程目标
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我也是个教书匠,就我个人的理解,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就是宏观和微观的区别,前一个是个大方向,后一个是具体操作流程制定。不好说,也说不好。能力有限,只能回答成这样了

㈥ 如何认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一、编制课程标准依据的理论基础《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具有可评估性、可理解性、可完成性、可伸缩性的性质。课程标准编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一)新的学生观编制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最终是为学生学习用的。因此透视课程标准背后的学生观,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观,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衷乐等感性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自身的独特性不仅指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指学生具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3、学生是个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有种种缺陷和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期望学生十全十美是不切实际的。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已为科学研究所证实。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都为此提供了科学证据。新课程标准中评价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学生具有发展潜能的思想。(二)新的课程观1、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学科”,或者把课程视为“知识”,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未来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2、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这种课程观视课程为经验,认为课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实现的手段,强调活动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3、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这种观点认为学校课程绝对不能局限于系统化的书本知识,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因为“人的生活的深刻性只有在独立个体的生活领域中去寻找”,而不能从个体以外去寻找。并且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三)新的知识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首先是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知识已不仅仅停留在认知畴。除了一般了解的科学知识外,还包括“如何操作的技术”,“如何生活”、“如何理解”等人文方面的知识。其次是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只能被认识和掌握的对象。现在人们认识到科学知识也有主观的特性,对同一事物,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四)新的学习观1、学习者以自已的方式学习。其意一是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二是学习活动有主体色彩,即学习的方式不同,所获得的对信息的理解也是不同的。2、新的学习离不开原有的经验。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3、社会性的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因此,教学中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相互作用。(杨莉娟:《活动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课程与教学研究》2000年第4期,第60页。)4、学习离不开真实的情境。如《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实际上,“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12年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颁了《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在中国一直沿用了40年,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为什么要把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呢?这是由于现行教学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在内容上偏难、偏深、偏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了弹性和选择性。因此,基于我国“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育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理解和考虑。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第三,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了弹性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体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施、评价以及教材编写做出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很大。同时,本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目标和内容枢架上的区别

㈦ 如何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目标

课程标准中直接对教学目标起指导作用的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在描述目标要求时,所用的行为词语分别指向知识技能学习目标和体验性要求目标,目标要求的描述既有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又有对学习过程的描述。按学习目标要求,分别设有从低到高的水平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不同的专题学习中,与大量的学习素材相联系,在课标中一一对应具体的学习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不涉及认知过程。还涉及认知过程的交往活动等,是不能依赖于某一项知识的学习过程或某一次活动就能实现的,而应该穿插在不同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贯穿于全部教学中,通过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开展,逐步发展和提高。所以,在不同的课节或课时可能会出现相同的或类似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描述。2.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3.教师要认真找出那些适合于合作学习的内容,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主支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习惯和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5.重视实验教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等的运用。

㈧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二、 制定教学目标应考虑的要素 1. 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2. 教材内容的分析 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老教材相比内容较丰富、栏目较多,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都需要教师去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3. 学生学情的分析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以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明确了教学目标,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施教。学生的学习有目标了,学习就不会迷失方向。通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就可以获得某种知识、技能和情感素养的提高。

㈨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怎样理解

一、内涵不同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学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指导范围不同

1、课程计划一般是宏观上的指导。

2、而课程标准是对某一具有学科的指导。

三、功能不同

1、课程计划

包括三点:一是;规定课程设置。 二是;规定课程的顺序。 三是;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四是;规定学年编制和每周每日的活动总量。

2、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㈩ 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

2、依据课标、遵循课本

3、分类设计回

4、三答维目标并重

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

方法一:以学情为基础,体现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方法二: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呈现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1)了解课程设计要义

(2)掌握学科教学目标的意义

(3)明确教学的必修内容与拓展内容

(4)把握教学的重点内容

方法三:以行为目标为基底,加强目标设计的可操作性

方法四:以教学反馈为手段,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设置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1、着眼于学生而不是教师

2、着眼于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

3、着眼于近期目标而不是远期目标

(10)如何制定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