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英语课程标准培训方案

英语课程标准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 2021-03-04 11:50:51

㈠ 《新课标小学英语怎样教》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小学英语教师,首先是教师,他应该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其次,他是英语教师,又应该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具有和英语教学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语言修养。再次,他是小学英语教师,他又必须了解儿童,具备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一、个人素质
任何一个教师都应具备所教学科的知识,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他应该具备精湛的听说读写能力及丰富的语法、句法知识。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是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小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备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学生,智力发展及身心发展都非常迅速,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得很快,有些知识还是教师都无法企及的。小学生虽然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崇拜心理,渴求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由于他们所能接受的教育和独特的社会经历使得他们的想法会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作为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没有广博的知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以崇高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知识素质
1.英语专业知识。如果想教给学生知识,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到语言规范、语调清新自然,给学生一种纯正的英语暗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发音,并使其终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渗透给学生语言学、词汇学、语音学等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2.创设情境的能力。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而在学校内有没有外语训练的环境,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积极有效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外语环境,使其不断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门、窗、桌、椅、凳上面贴上英语单词,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感到一种英语氛围,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播放教学录像、英语歌曲、儿歌等,使学生提前进入英语课堂。
3.课堂调控能力。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小学生注意力只能集中20-25分钟,不同的学生也各有不同,有的孩子甚至连一刻钟也坐不住。小学英语课时按长短课结合设计,然而为了不影响学校整体布局,大部分学校不能做到上短课,他们的课时一般是40分钟。完全用长课上英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还体现在课程的讲授当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应该照本宣科,念完教案了事。
4.教学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这体现在教师对课文的处理要有独特的见解,对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不能只照抄教科书。
5.多媒体与各学科的整合能力。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教学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增加趣味,让学生陶醉在优美的图画中,欣赏着优美的音乐,徜徉在如诗的画面。这对学生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能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到知识。多媒体教学对英语教学尤其有帮助。教学中有许多用语言很难解释的东西,用图画就可以轻松解决。如plane这个词,如果用英语解释给小学生会有较大困难,但使用简笔画就简单多了。如果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还可以在显示画面的同时配上飞机飞行的声音,这就更加生动了。
三、较强的科研能力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做科研型教师。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经过四年的英语学习之后,要达到2级水平,掌握600—700个单词,到初中毕业时达到5级水平,掌握1500—1600个单词。要达到这个标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地学生的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法,并形成自己的科研体系。争取定期确定科研课题去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实验完成情况,写出试验报告,作为今后制定工作的依据。
除了具备上述几方面的能力以外,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应该从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汲取知识。课外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广阔无边,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跟上。我们不仅要从课外学习知识,更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为我所用。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英语课改的重点
这次英语课改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
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课程改革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四) 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 4、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5、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常用渠道
(五) 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教学观念上:
从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
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强调通过语言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
和结构的理解和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
开展交际而服务。
教学模式上: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
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更注重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
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转变。
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转变。学习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
视。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1、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
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
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
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
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
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
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但目前,许多教师依旧把知识传授作为第一要素,把教师的主要引导放在核心位置,
把过多的练习当成学生提高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更多的深入了解
,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
2、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
语言能力的倾向;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还
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原大纲中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
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
式的转变;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时代;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3、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因为输入式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
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
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
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
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
,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
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
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
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
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
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
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
己的学习方式。
4、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
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
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
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
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三、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 更新观念,创立新的课堂教学流程,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转变的本身也要在
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
但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革教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教
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否,最终都要落实到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落实到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转变上。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还能从
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有些教师则只是凭借经验和头脑中的设想),
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为了完成教案中事先设计的某个环节,或是达到教师
的某一项本已脱离实际的目的,甚至冒着拖堂的危险,在那里说个没完,完全忽
视了教育的主体。即便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要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
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而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学生在
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
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因而,我们首先要强化教研组在新课程指
导下的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吃透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精讲精练,充实课堂教
学容量,从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点出发,讲究课堂教学的层进性[实行分层目标
教学。对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进行多层面动态分解,变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体系,
由浅入深地对目标予以网络构建。
创立“纵向连环递进,横向螺旋推进”的课堂教学流程。
纵向层面以分层教学目标为链条,其环节的顺序为“基础——迁移——延伸”;
每一环节又以学生学习活动为横断面,回环逐层深入,其层面的程序为:“提出
任务(问题)——讲解点拨——合作、讨论——小结规律”。这样,教学就形成了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链条式螺旋式交织集成线路、探究性,注重基础练习、拓
展练习和提高练习的有机结合,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贯彻新课程的精神。
作业和练习很有讲究:
(a)作业要有弹性,可分为基本、选择和超定额作业。
(b)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拾级而上;要
把教材的知识结构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把分散的“知识点”连贯成“知
识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
(c)在同一题目上“设台阶”,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受得了”。要在“寓做
于兴趣之中”上下工夫,使学生喜做乐做。
(a)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解题方法,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解题所需的不是机
械的记忆和刻板的运用,而是敏捷的思考、严谨的推理、灵活巧妙的方法。
(b)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a)科学地掌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不应把作业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作业量
是否适度的尺度
(b)作业布置、批改、反馈要及时。
现在的课外作业,大多是对学生课内所学内容的延续,这对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很
有必要,但学生仅仅做这样的练习是不够的。还应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设计一
些超前性的习题。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观念中,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知识就是外在于人的、与人毫
无关系的客观存在物,在知识面前,人们只有去“发现”,去掌握。因而,在学
校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就进一步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俨然成为
“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
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因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
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
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师的备课就意味着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
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自我个性地把握教材
、面向学生工作。这样,教师备课的教学教案就需要随着新的教学精神而有所改
进,以增强其适应性,如教师设计“课后小结”、“课堂学生问题随记”、“单
元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课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案的编写,已经不
能再是传统的重点分析和简单的设问对答了。由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也已经从“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桎枯下摆脱出来。基于这种观念,教师在具体
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关
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教师要注重花时间
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对教材地重视。
而更多地需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
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注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大纲的知识点有机
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

㈡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内容

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思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六)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教师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为学生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三、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㈢ 2010年校本培训方案

2010年校本培训方案
2010年5月16日 培训范文-huangzd1773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的实施焦点将聚焦在实施的主体——教师身上,因此,教师专业化素质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变革教学方式,改善心智模式,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但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岗位培训和岗上实践,也就是说,教师应立足岗位,在教学行动研究中成为问题解决的专家,成为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突破的研究者,努力实现“研为学用,研学并重”的目标,逐步推动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因此,通过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三者有机结合,以教学为中心,研究为主线,对话为形式的多样化实践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浓烈学校学术氛围,从而有效构建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校本培训体制,更加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推进器。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加快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我镇教师实际,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入手,狠抓教学内部管理、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致力课改实验的研究,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合专业水平,形成“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有效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推动学校校本培训特色。

二、学校发展目标

结合我镇教师发展实际,逐步探索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探索制定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式。通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目标和理念的培训,逐步树立建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和评价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寻找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能够承担执行、管理、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课程的教师队伍。借鉴先进学校培训经验,不断总结和积累培训成果,建立一个动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课程改革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奉献并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每个教师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2)骨干培训。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及中高级教师进行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镇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形成一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

(3)青年教师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我镇资教新教师1年内顺利上课,3年内胜任教师工作,5年内成为教师骨干。

(4)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一支适应我镇学校发展的班主任骨干力量。

(5)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学科组长培训,确实形成学科组长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真正发挥学科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

四、培训类型及任务

(一)通识培训

主要任务: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课程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特点和解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干部、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和校本培训的开发与规划等。

(二)学科培训。任务解读和掌握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评价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技术与有效策略,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等。

(三)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主要任务深刻理解新课程方案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创新性,探讨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提高学校建设课程、实施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实际、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新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积极倡导按照国家规定开发我校各学习领域的课程资源,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五、培训对象及内容要求

1、校长培训

培训内容:积极组织校长参加各级培训班,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趋势和任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课程改革与领导角色的转变》、《程改革与教学实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2、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内容:学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调研,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技术的研讨,新课程评价内容与方法,信息技术的实用技能培训。

3、学科教师全员培训

各学科教师,分学科进行,结合学科特点和基本要求探讨新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

学科培训的内容:

(1)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包括课标介绍,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2)教材培训,包括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

(3)教材具体内容的解析,结合章节的具体内容与分册逐步进行分析等。

(4)教学实施技术与方法研讨,包括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等。

(5)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和实验进展情况,组织课例讨论和相关专题研讨。

(6)学科中考评价内容、方法与应对策略的研讨。

六、校本培训的途径

1、经验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学习考察

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组织培训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为教师的学习搭建平台。

4、自我研修

鼓励教师报考学历培训;建立教师研修激励机制,促进个体学历进修和素质提高研修。

5、以研促训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步强化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发挥以研促教,研为学用的目标。

6、以训促研

中心学校规定:凡是公费参加各级学习培训、考察的教师,回来后一定要结合所培训的内容讲一堂汇报课、并撰写一篇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发送到县教研网以供交流。

7、以老带新。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一帮一、结对子”的师徒式培训方式,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8、网络培训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质课改资源的作用,采取集中收看,看后讨论的方法,推动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取之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中。

七、培训主要形式及要求

1、专题讲座形式

聘请镇内、外培训指导教师进行各类讲座。

2、自学—反思形式

自学是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上网浏览教育文献(每周保证两小时),系统学习教育专著(每学年两本)、教学杂志(每学年一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校际交流,互通有无,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每学年不少于两次)

(2)开展相互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每个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次)。

(3)开展师徒结对、技能竞赛、理论学习、论文评比等活动。

(4)开展课题研究。

八、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由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由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教师培训的日常事务工作。

校本培训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胡茂珍

副组长:龙仕川、梁海贵

成员:黄昌荣、陈明清、高政成、吉廷光、朱文琼、王进龙、黄雄英、吉启海、卢道英

2、制度、经费保障

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学校将制订《校本培训方案》、解决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校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保证培训经费,保障开展培训工作必需经费开支。

3、考核评估:

各学校要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在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校本培训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在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中,逐步构建一种基本操作方式: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促使教师由过去的工匠型变为现在的专业型,由过去的只重教书,不重教研变为现在的既重教书育人又重视教科研的新型教师;学校教研气氛日益浓厚,学习化的校园文化得到充分发扬光大;教师的课堂行为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变为现在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㈣ 有什么好用的课程方案

书海航行速——自学中的注意策略

教学设计: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内容更多了,课上老师教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成绩的差距取决于课下自己的自习方法。如果能有效的利用仔细时间,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的:1.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学习在自学当中的学习策略

2.提高学生课下自学的能力,能够主动学习,实时调控自己的学习状态

3.激发学生对课下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掌握学习策略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提问:昨晚有没有对昨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你还能想起来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吗?课下的学习是必要的,你所学习过的内容一旦经过了回忆,再加工这一复习过程,你的知识掌握的就更牢固,当然,这也是你们再课下自学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自学。那么再自学当中有哪些是你们应该注意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案例分析

1.老师展示案例:

王迪之是一个热情开朗的男孩,升入高一后,学习比以前更积极努力,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他自己还买了许多参考书来研读。平时上课他认真听讲,感觉自己都听懂了,课下也能看书、背公式,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做题时,他一般只对老师讲过的题目类型比较有把握,一旦遇到没有做过的题时,就又不会做了,特别是那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好几个公式凑在一起就怎么也做不出来了。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积极与同学交流,一旦听说哪个成绩好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他立即效仿,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倒是一次次地受打击。
更令他感到无法接受的是,每次考完试发下卷子,老师一讲解,他发现这些做错的题自己都会,当时为什么就是做不出来呢?他做梦都想把成绩搞上去,但是,该努力也努力了,每天认真听课做作业,时间投入也是没有办法再增加了,成绩还是上不去。他非常苦恼,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越来越没自信了。王迪之在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他学无长进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2.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他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学习还是没有学好呢?

3.老师分析:王迪之虽然不停地在学习,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即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了
解,没有根据实际学习的效果进行即时的监测和调节,而这一点对学习效率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明显缺乏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检查、思考和反省。他平时听讲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听懂,而对知识点的内涵、适用范围及为什么要学、怎样去学等缺乏深人思考。事实上,老师讲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他并没真正明白,知识上有哪些漏洞他也浑然不觉,短时间内,能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对一些题,但却不能讲清楚自己的思路及为什么?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定理公式,一旦换了同一种类型的不同题目或过一段时间再做相关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就大大降低了。这些情况都说明他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缺乏监督、检查和调节。

4.知识点讲解

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回忆和再认两种方式,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有熟悉的感觉并且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过程,回忆是指过去的经验事物不在面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

三、知识点讲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注意自己的学习效果,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只知道闷头学,然后才发现有很多人学的比你好,自己还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师现在就告诉你几个建议,让你在自学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1.及时复习,及时自测

2.制定学习计划,分清学习任务的主次

3.注重理解,勤于思考

四、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一味的苦学是没有用的,只有运用了合适的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让自己的学习事半功倍。

科学用脑讲效率——用脑训练

教学设计: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谈到勤奋,却很少提及科学的用脑方法,但其实,一个科学的用脑方法可能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大脑的使用方法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本节课就是要为学生普及科学用脑的知识,是学习事半功倍。

教学目标:1.认识到科学用脑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用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3.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学会休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脑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的使用大脑。

教学难点:使学生提高科学用脑的能力,善于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案例,请同学们阅读并分析,为什么他这么努力但是结果却不理想呢?

原因就是他没有科学用脑,合理用脑,分析她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

二、分析大脑

1.向学生展示大脑的左右功能图,说明我们如果长时间的学一门课会造成大脑的疲惫。

2.向学生普及大脑里的秘密,让学生了解大脑。

三、小组讨论,总结科学用脑的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以上内容,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科学用脑与不科学用脑的区别是什么?

对大脑的新看法,生活中遇到的科学用脑的小Tips。

2、如何科学用脑,总共有三条建议。

优势兴奋法

发挥大脑潜能的重要方式:有张有弛

了解自己的生物节律和最佳用脑时间

3、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给大脑补充能量,教师展示大脑所需的能量图,使学生了解如何补充大脑的营养。

四、总结

一个科学的用脑方法可能会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我们每天的学习,勤奋当然必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用脑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五、作业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科学用脑的计划。

听力做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了解焦虑的定义、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到考试焦虑,进而了解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及主要表现。在分别通过考试前、考试中以及考试后的分析来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根据自身对待考试的实际情况以及通过在周围所观察了解到的 信息来分析考试焦虑的表现形式以及所造成的一些消极的影响并能将所学的调节方法得以运用,使之情况得以改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考试焦虑,不要一味地以为没有焦虑的心态是好的,过度的焦虑则是不好的。其实有适度的焦虑才是最好的。所以说调节好状态,好好掌握克服焦虑的基本方法,摆好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基本方法,正确对待考试,摆正心态,积极应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语文老师让我转告大家,原定于下周五的语文测试临时调整到明天上午,请大家做好准备。(等待几秒)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想法吗?紧张?烦躁?。。。。引出考试焦虑,套用自己的经历。那考试焦虑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这个考试焦虑具体有哪些症状,我们来看一下。

二、考试焦虑分析

1.展示焦虑的图片,分析焦虑的多种症状,这背后反应了焦虑的三种成分,认知成分,生理成分,行为成分认知:比如有的同学在考试前,总是反复地想,考不好怎么办,还有的同学则一听说考试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考试失败的情景。

2.其实大家都应该或多或少的体验过考试焦虑,它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紧张,比如说“要考试了,怎么办我好紧张”,“我好紧张,我感觉我考得好像不是很好” 是吧?我到现在也会这样,只要有什么事情让我觉得很重要,我就会感到紧张。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事情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只是如果紧张的程度高了,那这种紧张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焦虑。

那既然这个焦虑这么折磨人,对我们的成绩影响这么大,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不可以不要这个焦虑了?引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一下耶克斯和多德森是两位学者。

3.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我们知道了,原来适当的焦虑对我们的成绩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不用也不能把焦虑简单粗暴的从我们身上移除,而是应该想办法调节焦虑,让焦虑来促进我们的学习。

三、活动体验

1.在我们讨论调节焦虑的方法之前,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希望大家不要想老虎,老虎是什么?不要想它是虎山上的老虎还是动物园中的老虎,不要想它是东北虎还是白额虎,不要想它是大老虎还是小老虎,也不要想它是万兽之王,有锋利的爪子,坚锐的牙齿,可以捕食其他的动物。大家一定不要想它,老虎有斑驳的花纹可以做掩饰,和猫的外形差不多,大家不要想老虎,老虎的叫声非常有特点,宏大深沉,大家不要想老虎…”

(停一段时间)好,请大家睁开眼睛。

刚才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虽然自己心里在有意识地抗拒着不要想老虎,但最后还是想到了老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刚才,我虽然跟你们说不要去想老虎,但其实一直在给你们暗示各种各样的老虎,所以你们还是摆脱不了老虎。

这其实就跟我们考试一样,虽然我们极力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考试的事情,不要紧张,但还是会不自觉的想到考试,做什么事情都会联想到它,从而越来越紧张,焦虑程度不断上升,然后突破了最佳点,最后成绩不理想。大家现在有没有更加明白那个倒u形曲线了?

三、克服考试焦虑

想要克服考试焦虑,老师给你们四条建议

1、保证充足的休息

调整生物钟,将“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也就是在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白天的大脑更有效率。切不可再开夜车,过度疲劳的大脑不但会引起记忆力和专注力的下降,还容易引发神经衰弱等问题。

2、合理安排复习

任何一门考试是一次水平测试。临考时,所学的知识点及掌握程度已经定型,此时的复习主要对知识框架进行大体回顾和梳理就足够了,切不可再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攻克自己认为的难点,这样做往往会增加焦虑和紧张而得不偿失。

3、适当安排运动

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考前的紧张情绪,在考试前和考试间隙,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调整,更能帮助夜间的睡眠。但是,这些活动都应以安全和便利为原则,不能给考生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

4、考前考后的父母亲子沟通

父母此时更多地扮演“陪伴者”和“倾听者”的角色,在孩子给自己述说或抱怨时,要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切记不要将自己的焦虑情绪转移给孩子。在考前和考后都应该避免与孩子讨论“名次”、“成败”等问题,特别是不要与别的同学做比较。

5、寻求专业帮助

很多孩子的考试焦虑非常严重,在考试时会出现心跳加速、心悸、呼吸困难、多尿等躯体反应,特别是在之前的考试中已经给学业表现造成了影响,如果采用一般的冥想、深呼吸或运动都无法缓解的话,可以向专业的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五总结

这节内容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知识财富,对于即将面临升学考试的高二学生而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帮助和引导,为孩子们进行考前压力的心理教育,提前为高考前的心理压力做应对准备。学习本节课内容可以让同学们更坦然地面对考试,正视考试,同样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克服焦虑的一些方法,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笑对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六、作业

与身边参加过高考的家人、朋友交流他们当年高考前是否存在考试焦虑的体验,他们又是如何调节考试焦虑的呢?

友情在左爱情在右

教学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都有所变化,渴望、喜欢与异性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然而,如果男女同学交往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和妨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使同学等人产生误会,而误会又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情绪上的困扰。因此,本次课时,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验与分析男女交往过程中现象,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2、能力目标:明确男女生交往的必然性,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异性同学,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交往中存在的情感问题,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愿意和异性交往并尊重对方;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明确男女生交往的必然性,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教学难点:男女生应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正常交往。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微笑、握手、有没有同学不好意思握手的?我看到几个同学虽然对对方微笑了,可是迟迟不肯伸出手来,你们为什么犹豫了呢?其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男女同学之间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节,。现在又不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了,男女之间的交流交往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你们知道男女同学之间什么样是正常交往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2.小组讨论

下面我们前后桌四个人一组,讨论下面两个问题,你们认为男女生都有什么优点,男女生之间应该正常交往吗?

经过大家的小组讨论,大家都发现了男女生独特的性格特点,男生有什么优点啊?男生独立性强,有男子汉气概,在数理化上学习比较好,但是可能会比较粗心,容易激动。女生呢?女生善解人意,温柔善良,在语文英语上面学习比较好,但是可能与男生相比少了一点果断和坚强。既然男生女生都有各自的优点,那么你们认为男女生之间进行交往有好处吗?对,我们要正确进行男女之间的交往,这样还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到底有那些好处呢?

男生女生的个性是不是不一样?你们在交往当中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如女生可以向男生学习数理化,男生可以向女生学习语文英语等等,互帮互助。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如果集体活动的时候男女生一起是不是还是很开心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实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和异性交往的时候,肯定有同学还是非常注意异性是怎么看自己的,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异性好友说,你怎么这么不爱干净啊,你的数学怎么比我还差,是不是你就会注意穿的干干净净,头发洗好,脸也记得天天洗了,然后也能好好学数学了?所以这也是有利于你的学习的。所以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对大家是很有好处的,要注意是正常交往。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不正常交往吗?

大家可以举个例子吗?对,比如说,班里的两位同学在大家集体活动的时候脱离了集体,两个人偷偷跑出去玩,谁也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还有呢?哦。。比如说老给异性写小纸条?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守到小纸条的案例,说一说你的看法。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看这个案例。她的做法对不对?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有的同学说就应该交给老师,有的同学说去赴约。这两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吗?如果你交给老师的话,会不会对给你纸条的人产生严重打击啊?而且这样的话全班都知道了,你们俩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去赴约的话,是不是就超出了正常交往的边界了啊,虽然爱情是美好的,可现在的我们还太小,不能够正确的去处理它,一个处理不当可能就会伤害到它,所以我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把美好的感情留给成熟的自己。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处理这种情况呢?其实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应该暂时保密,找个时间把纸条还给他,告诉他,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尊重他人的自尊心。

㈤ 英语演讲性学习的方案及教学设计

英语演讲—体验性学习的平台
—《构建初中学生课外作业调控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实验报告(三)
江苏省三星级学校 射阳县第二中学 杨忠梅 224300

摘要: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让学生自感自悟、演练体验使语言在心中内化。让学生通过做事思考、合作等过程来体验语言、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使学生在“用”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培养兴趣,培养成就感、培养自信心。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教师和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体验性学习、共同成长
一、课题的提出
2002年9月我校初中部承担了《构建初中学生课外作业调控体系的实践与研究》省级科研课题的实验,试图通过该项课题的实践从理论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迎接2004年新课程的实施。初中英语组承担了该项子课题“以演讲为平台,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教改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一直困扰着农村中学的英语老师,一直是教学中的老大难。农村中学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天生就不如城里孩子,这似乎已在大多数教者思维中形成了定势。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
交际是英语学习者的最终目的。语言学习必须从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能力不统一,知识与交际关系又失调,这是多年来英语教学的一种状况。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在总课题的宏观调控下,积极主动地争取合理科学地优化组合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延伸课堂所学内容。课题组老师于2002年9月开始了英语演讲实验。
二、实验的设计
(一)实验题目:以演讲为平台,促进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实验对象:初二年级所有学生。
初二有六个班,其中四个城镇班,两个农村班。
实验班初二(5)、(6)班,对照班是初二(1)(2)(3)(4)班,教材均采用JEFC教材及配套材料。在实验期间老师不作变动,每班学生均为50人。
(三)实验时间:2002年9月到2004年7月即从初二到初三毕业为止。
(四)实验目的:通过英语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又为课堂教学服务,因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并促进老师自身的不断完善以便使师生共同成长。
三、演讲的实施
(一)演讲的内容
1.自由演讲
初二刚开始实施时,为调动学生的演讲积极性,学生可自由选择话题。因为想成功,大多学生选有话可讲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增强其演讲的信心,克服害羞紧张的心理。这样可避免词汇量少影响表达的弊端,在开始实施时培养信心显得非常重要。
2.看图说话
与教材配套的有许多图片,有单幅图片也有多幅系列图片,这些可作为巩固所学内容的演讲素材。
3.具体话题
为了在用中学,在用中体验,体现语言实践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把课本每单元的主题作为演讲的内容,以初三课本为例:
Unit1. In the library
Unit2. Water Sports
Unit3.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Unit4 Travel
Unit5 Have a good time
Unit7 A man who never gave up
Unit8 Merry Christmas
4.指定话题
为了让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开展我是小主人社会实践活动。如给陌生人指路、逛商店、购物、XXX的生日、校园环保、英语标志集锦、绿化家乡、家乡一日游、国外节日荟萃等指定话题,不仅延伸了所学知识,同时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培养跨文化的意识。
(二)演讲形式
1.单人演讲:初二刚开始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轮流演讲。
2.两人对话:两人同台表演对话,对过份紧张胆小的学生很有利,也能达到互助的效果。
3.多人表演:如课本剧和汇报演出、打擂台等需要多个角色的参与。
4.小组辩论: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如男生、女生对抗赛;正方、反方辩论会等活动需以小组形式参与。
(三)演讲的时间
我校农村班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很有规律,有时间性,尤其是早上通常课前有半小时的晨读习惯,这是组织演讲的最佳时间,英语组统一规定用晨读一刻钟时间来演讲,由课代表组织,学习小组长配合,尽可能老师也参加。
(四)评价途径
1.老师点评与学生点评相结合
2.全体学生的反映,集体的掌声是最佳的肯定
3.比赛本身是形式也是结果
4.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四、实验的结果
师生在实验中的变化
A.学生的变化:
1.体验成功。通过长期坚持演讲,多次体验成功,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消除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
2.提高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可喜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小主人活动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认识能力。实验班和对照班相比最明显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学习习惯方面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
3.成绩显著。课堂参与意识增强,演讲的内容大多是课堂内容的重组或延伸,为了更好地演讲,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因而提高了,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英语笔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了口头、笔头双赢的效果。以中考成绩为例,实验班人平分高于对照班近十分。
B.老师的变化
1.师生共同提高。教师的口语随学生提高而提高,以前课堂上很少有老师用英语组织教学,现在所有老师除语法课以外都能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教学,俗话说“水涨船高”。
2.教师的角色变化。课题实验前的满堂灌现象逐渐消逝了,老师们由传授者渐渐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老师的教学言行不知不觉中在步步走向新课程。在实验中自觉实施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㈥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研究》
价值分析:(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小学生学习英语在人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否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败的关键。学业上取得成功,就个人而言,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智力因素,即天赋,聪明程度,这就是人的智商;二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这就是情商,亦即后天的努力程度。天赋固然重要,但往往是有的学生很聪明,学习成绩却并不出色;相反有的学生智力一般,学习成绩却很好。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主导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其实就是学习习惯。研究证明,98%的人智商都差不多,一个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顽强拼搏,持之以恒,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与学的需要

我校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经常出现下列情况: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有的学生听课效果欠佳、有的学生自学能力不强;有的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针对以上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提出了小课题《培养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一)通过对学生书写习惯、听课习惯、记笔记习惯以及用英语的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渐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树立强烈的习惯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促进全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形成本校英语的教学特色,增强区域内的影响力。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的学习习惯。

1.培养书写准备

书写伊始,教师让学生将桌面整理干净,然后准备好两支笔和一个本;让学生平心静气,调整好书写前的心情,深呼吸三次;设计好书写格式,充分做好书写的准备。

2.培养书写姿势

书写姿势是写好英文的前提,培养书写姿势,保证让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做到“三个一”;并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持之以恒,这样就可以纠正书写时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对于书写时不正确的姿势,教师要随时加以纠正。

3.榜样示范

字母的书写是小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英语字母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之分,所以容易使学生在书写时发生混淆,因此,教师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先观察,看示范,再书空,练习写。

(1)笔顺示范

教师要做到正确示范,可以边示范,边用英语说笔顺,但有时学生会受到汉语拼音笔顺的影响,错误书写字母,因此教师要对容易出错的笔顺进行比较细致的指导。字母的笔划笔顺,有的字母是一笔完成,而有的是两笔或三笔完成的。教师为学生归纳:

1)一笔完成的字母:

大写:C G J L O S V W Z

小写:a b c d e g h k l m n o q r s u v w y z

2)两笔完成的字母:

大写:B D K M P Q R T U X Y

小写:f i j p t x

3)三笔完成的字母:

大写:A E F H I N

小写:无

(2)格式示范

字母的占格同样是字母书写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当字母的大小写混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这样,教师要先清楚示范,提醒学生注意并总结字母占格的规律。26个英语字母书写的规则:

1)应按照字母的笔顺和字母在三格中应占的位置书写。

2)每个字母都应稍向右倾斜,约为5°,斜度要一致。

3)大写字母都应一样高,占上面两格,但不顶第一线。

4)小写字母a,c,e,m,n,o,r,s,u,v,w,x,z写在中间的一格里,上下抵线,但都不出格。

5)小写字母b,d,h,k,l的上端顶第一线,占上面两格。

6)小写字母i和j的点、f和t的上端都在第一格中间,f和t的第二笔紧贴在第二线下。

7)小写字母f g j p q y的下端抵第四线。

8)小写字母a,d,h,i,k,l,m,n,t和u,它们的提笔是一个上挑的小圆钩,不能写成锐角。

在学生掌握了字母的占格规律后,教师还要引动学生加强练习。最终要让学生能在没有四线格的一条线上,甚至是没有任何线的白纸上也能正确地表示出字母的书写格式。

(3)距离示范

强调英语书写的距离意识,是培养英语书写习惯的重要内容:书写字母时,每个字母之间要空2到3个字母的位置;书写单词时,单词内的字母应该“紧而不挨”;书写句子时,单词间应该空一个英文字的位置为宜。

4.对比学习

当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他们对字母的书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时,教师要经常开展对比学习:教师评价学生的书写;学生评价教师的书写;学生之间互评书写;评价优点和不足。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评价,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对字母书写掌握扎实,印象深刻。

5.开展竞赛活动

(1)争当“小老师”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我常常安排些“小老师”的活动给他们,有时让班里比较突出的孩子当"小老师”,让他们每人领教几个“学生”,被领教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又晋升成为“小老师”,这样我们班的“小老师”越来越多了!孩子们的进步也越来越明显了。有时让他们回家后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教授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书写比赛

在学生有一定书写基础的时候,我们英语组经常组织书写竞赛,比赛写字母、单词、句子,孩子们在每次比赛后都积极地观看我们比赛后的展板,获奖的孩子们开心极了,他们表示还要更加努力,而没有获奖的同学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知道怎样调整自己的书写,可见学生对比赛的重视与关注,因而孩子们的书写进步也是十分明显而迅速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听课的学习习惯。

1.教师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新课:引导学生预习新课的字母、单词、重点句、课文内容以及练习题。学生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检测,例如:出示生词,提问学生汉语意思,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不再需要我布置预习单词,而是自觉地进行预习新课单词。这样,在每堂课的精心提问中,不仅考查了对学生知识的领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引导学生学会复习旧知识:

“温故而知新”,学会复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一环。复习旧知识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学生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欠缺内容,上课就能有针对性的听课,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我在每节课的热身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式方法,如:归纳法、游戏法、任务法等。

(3)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质疑是学生真正学习的开始,让学生不懂就问,起初,很多孩子不敢发言,不会质疑,因此,教师先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敢说,并且不怕说错。其次,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予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们在质疑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学到知识的真谛。第三,教师多关注不同见解的孩子,引导孩子们多角度看问题,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内涵。

2.教师要指导学生听讲时的状态。

(1)指导学生听课时的坐姿:头正、身直、脚平。教师刚开始要逐个学生进行校正,每次讲课都要及时提醒,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坐姿习惯就形成了。

(2)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1)指导学生会听

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首先,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听老师所讲的字母、单词、重点句型、课文内容以及教师对习题的点拨。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要用心听同学们的发言。听别人发言,也是学习新知的一种途径,可以取长补短。

2)指导学生会说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英语课不同于语文课,语文课在课后有语言环境,而英语课后的语言环境少之又少,因此英语课堂上的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全员参与,每名学生上课至少说一次,每个人都开口说,这就迈出了说的第一步。其次,教师课堂上抓住要点让学生多说,多给学生说的机会,教师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说,提问、质疑、表演课文、朗读单词、同桌对话、用英语表达等方式,要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教学中我还做到:①沟通情感,让学生乐于说;②打消顾虑,让学生大胆说;③酌情提问,让学生踊跃说;④小组比赛,让学生争着说。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英语知识的认识理解过程。学生畅所欲言,说的习惯就养成了。

3)指导学生会看

看什么,要看教师讲课的重点;看什么,要看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多观察、多比较,不仅可以快速的找到教师的讲课重点,而且可以学会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

4)指导学生会做

英语课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课堂中经常有动手操作或肢体语言的练习,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做任务:其一,主动参与活动;其二,了解任务要求;其三,实践任务。学生在做任务中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5)指导学生会想

首先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会想,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想,或者与同桌一起想,教师提问:“看完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还会想到什么?”其次,学习知识,就其过程而言,实质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想”才能落到实处。

无论是听课方法还是听课状态,都要教师指导学生听、说、看、做、想有机结合,持之以恒的反复训练,才会提高课堂听课效果,教师上课随之变得很轻松,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记笔记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在英语课堂中学生记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1. 做好记笔记的准备

首先,教师让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其次,教师让学生清楚记笔记的规则和作用。

2.引导不同年段的学生记下几不同形式的笔记

1)教师引导低年段学生在书中画一画:将课文中的句子标号,将课后单词表中的单词标号,便于教师讲解单词和学生记忆单词。

2)教师引导中年段学生画写结合:在课堂中用直线画出生词,用透明笔画出词组,用曲线画出重点句子;同时,在课堂中每学习一个动词或名词,就在本中积累一个,可以分类写出动词的现在分词、动词的过去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复数等等。

3)教师引导高年级学生在本中记一记:动词现在进行时的变化规律,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变化、人称代词变化表、各种时态比较表等等。

3.指导学生经常复习笔记内容

对于笔记的内容,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以发挥笔记的实效作用。

通过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有助于积累资料,增长新知。

(四)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的学习习惯。

1.作业要层次化、多样化、灵活化

(1)教师设计分层次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将作业设置为难易程度不等的A基础性作业、B提高性作业、C挑战性作业三种类型,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自主选择ABC各类作业。

(2)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

传统的英语作业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因此,通过教研讨论以及教学实践,用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教师们设计出如下的作业:

1)表演型作业

低年级学生书写能力不强,教师经常布置一些表演类的作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可以进行改编,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际会话训练,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表演热情。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表演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励对应奖项的粘贴,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自己接触过的单词,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完成角色体验,实现真正的语言输出,达到学英语是为了交流的实质目的。

2)说唱型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改编学过的课文、chant、歌曲,进行自编自演,充分发挥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将已经学过的课文、chant、歌曲改编后,回家后说、唱给家长听,并要求家长及时反馈信息。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复习巩固的机会,而且以独特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快乐。

3)操作型作业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布置一些涂涂、画画、写写等制作类的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英语知识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如此,通过让学生制作字母卡片、英语图文对照画报、创意卡片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4)实践型作业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布置采访、调查类的作业:学习家庭成员后,让学生调查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学习职业后,学生可以采访家庭成员的职业;学习交通工具后,学生可以调查家庭成员上学、上班时使用的交通方式……这类型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促进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而且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很有帮助。

5)探究型作业

为了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利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比如:学习了伦敦的几个景点后,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媒介找出伦敦的其它著名景点及英文翻译。又如:涉及到的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让学生在网上收集关于愚人节、母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从中领悟英语文化,感受异域风情。这些探究型作业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6)创新型作业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在留心观察学生的喜好后,给学生布置了创新型的作业,如:让学生或说单词、或读句子、或朗读课文,教师在课堂上录音示范,让学生找出优点和不足,回家后效仿去录音。还可以让学生回家画图,准备好英文介绍,在课堂上用学过的英文介绍图片的内容。这类创新型作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学习英语更有激情和兴趣。

2.找到生活中的英语。

(1)找一找身边的英语,如随处可见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如“CCTV-中央电视台”,“USA-美国”,“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Bank of China中国银行”等。

(2)每月让学生汇报、交流一次,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收获。

(3)继续寻找生活中的英语,拓展学生自己的视野,感受生活中的英语。

3.积累关于英语的课外知识。

(1)积累英语的语法知识。

(2)积累英语的语用知识。

(3)积累英美文化知识。
以上几种课外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以及阅读杂志、报刊等途径实现。通过积累,可以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底蕴,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鉴赏力。

参考文献

1、刘红,“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13期
2、夏伏清,“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考试周刊》 ,2011年76期

3、邹媛,“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读与写(下旬)》, 2012年2期

4、曹丽丽,“浅谈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内外:教师版》,2011年11期
结果分析
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效果
1.学生方面

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质量,形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初步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能在生活中应用简单的英语,并寻找、积累生活中的英语,拓展自己的视野。英语成绩明显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浓厚,积极性和主动性日渐升高,并达到全员参与。

2. 教师方面

参与课题的教师在市级、校级进行讲授公开课,所撰写的说课被评为市级二等奖,教学设计、随笔、案例等多篇文章,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们伴随着课题也更加成熟,课堂教学也受到了教研员及校领导的肯定。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