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校本课程道德与法
『壹』 德育的实施必须通过德育的课程对吗
一、德育课程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德育课程化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广义的含义是指学校教育的所有构成,主要是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和德行教育要求按课程组织实施实现。以课程的形式整合、设计学校原有全部德育工作或活动,学校德育过程逐步实现课程的全覆盖,建立有序列、有层次的学校德育系统。狭义的含义仅指学校德行教育、人格教育按课程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我们现在实施的是狭义的德育课程化。
德育课程化中的课程,即是德育的载体、途径,也是德育的主要方式,通过课程设计,对一定的德育进行目标性、有效性思考,经过科学编制、慎密安排、悉心评估、生动活泼组织,使德育追求在一定的德育课程中得以实现。
学校德行教育、人格教育逐步实现德育课程全覆盖,让这些德育课程发挥课程优势,克服原有德育方式的弊端而产生新效应,逐步提高德育课程全覆盖的推进进程、速度和科学性水平。
二、德育课程化研究的方法
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将德育课程设置为几个模块,如民族精神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成人意识责任教育等等,每个模块下面有若干课例。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安排和班级实际,选择其中某一课例,按照课例目标、课例设计、课例过程、课例启示等方面备课(课件),在德育课时间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或由班主任组织,或由学生主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学生全员参与,充分体验。每一个课例隶属某一模块,所有模块构成系列德育课程。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新的课例不断出现,系列德育课程将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形成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学校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回望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积淀的德育资源,按照课程要求合理配置,使之产生新的德育效应。
每一个研究课例上完后,学校政教处将相关的资料图片、课例研究内容简介、点评及相关的视频传送到校园网上,供全校德育工作者相互研讨、交流和学习。
三、德育课程化研究的过程、开展的情况
目前, 我校已组织实施德育课程的课例有十多节,如法纪教育模块的课例有《模拟法庭》(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天下无匪》(学生自拍DV片)等,感恩教育模块的课例有《感恩教育》、《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等,安全教育模块的课例有《安全教育》、《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暨校园安全教育》等,民族精神教育模块的课例有《和梦一起飞》、《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成人意识责任意识模块的课例有《责任》、《成人仪式》,理想前途教育模块的课例有《模拟职场招聘》等,文明礼仪教育模块的课例有《文明伴我成长》等等。
课例一:“模拟法庭”
由高三(8)班许晶老师主讲的 “擂肥就是抢劫 好玩也会犯罪”专题法制教育德育观摩课《模拟法庭》得到了本土各大媒体的大力推介和市综治办、市司法局、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被市司法局通报表彰。许老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是模拟法庭对擂肥案的审判过程,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和体会,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为了顺利进行该项教育活动,学校还专门邀请了前锋律师事务所的骆念国律师担任法律顾问,骆律师多次到校对参加庭审的学生进行法律方面的指导,使参加表演的同学获得了宝贵的法律知识方面的指导,收获非常大。模拟法庭“开庭”时市教育局领导、市司法局领导、骆念国律师、各大媒体记者、学校领导以及所有班主任老师等亲自到场观看。观摩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体观摩的来宾、师生都被他们精彩的审判过程所吸引,当“审判长”宣读完判决书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受到的教育和震撼绝不是单一的说教所能达到的。三峡电视台、三峡晚报、三峡日报、三峡商报等媒体竞相报道这一节高水平的德育观摩课。事后,不少的兄弟学校还专门到校取经,学习我们实施德育课程化研究的经验。
课例二:“模拟职场招聘会”
我校2009年3月27日下午阶梯教室里高一(10)班主办的一次名为“模拟职场招聘会”的德育观摩课活动现场,台上的招聘者和台下的应聘者都是该班的学生,而时间则被推到了2015年,也就是这群学生大学毕业的时候。该校高一(10)班的五十多名同学全都积极踊跃地投入到了这场招聘活动之中,他们有的扮演是公司的招聘人员,事先已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定了相应岗位应聘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素质,通过查阅求职简介、与应聘人员交谈、相互讨论等方式,对应聘人员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筛选。他们有的扮演的是应聘人员,对心仪已久的职位,拿着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求职简历投放,面试时诚恳地与招聘人员进行交谈,推销自己。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中有的顺利地得到了想要的职位,而有的却名落孙三。但落榜者均表示绝不气馁,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
最后,该活动的策划者、班主任毕进军老师还通过引导学生设想将来各个阶段的情形思考:“我的现状和未来的理想还有多大差距?”通过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一是树立目标,激发动力;二是促使学生客观地认知自己,找出不足,勤奋努力;三是训练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学生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从现在开始就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是我校德育课程化教学中“理想前途教育”板块中的一个课例,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让学生感知、认知,进而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才能有良好的德育效果。《三峡电视台》记者现场录制节目并进行了报道,《三峡晚报》以《高一学生赶职场?模拟职场招聘会考验高中生》为题《、《三峡商报》以《“职场招聘会”进高中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为题分别对此节德育观摩课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课例三:“和梦一起飞”
2008年10月,在学校多功能厅高二(11)班班主任李莉老师为观摩者展示了她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以“和梦一起飞”为主题的德育观摩课。
本节德育课以残奥会为背景,共分为四个篇章,由四名学生主持,高二(11)班学生参与。起始篇中,盲人歌手杨海涛演唱的残奥会主题曲《天域》那深情、旷远的歌声,引领我们再次走进残奥盛会,用心去感受他们和梦一起飞的精彩。
在“残奥回眸”篇中,李莉老师精心采撷了几束残奥会上运动员比赛的感人瞬间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残奥运动员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让学生收获太多的感动——感动他们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感动生命的坚强,感动人性的光辉。
在“不屈人生在竞技场升华”篇中,视频介绍的典型残奥英雄——无臂蛟龙何军权、跳出黑暗的李端、双奥战士娜塔莉,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重新开启了灿烂的人生,完美地呈现了不屈人生在竞技场上的升华,让学生在感动之余领悟了“去拼搏才能胜利,要成功就得努力”的人生哲理。
在“致敬,坚强的残奥运动员”篇中,学生们通过感受感动、理性分析,对奥运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超越,在北京残奥会上无处不在——失去了手,他们照样打球;失去了腿,他们照样奔跑;失去了光明,他们照样驰骋赛场。梦想,支撑着人们战胜厄运、走出困境,重新飞扬生命的激情。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最后在刘德华、韩红深情演唱的《和梦一起飞》的歌声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触及心底的感动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弘扬奥运精神、创造辉煌人生的决心。
下课后,许多班主任老师纷纷表示,这节德育课上得太成功了,选题和材料都准备得非常精准,带给学生们的感动是触动心灵深处的,绝非平时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效果。很多老师甚至后悔没有把自己班的学生带来一起上课,受教育。有的老师还准备邀请李莉老师带着这么好的德育资源到自己班上去传经送宝。
这节德育观摩课是学校组织的“奥运精神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中“八个一”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块下的优秀课例。
课例四:“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暨校园安全教育”
2009年5月8日下午,在我校多功能厅,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各班学生代表共一百多人一起观摩了黄海老师和高一(9)班的同学们为我们上的一节精彩的德育观摩课“纪念5.12汶川大地震暨校园安全教育”。这节课在黄海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精彩纷呈,亮点颇多,值得各班观摩学习。
亮点一:配乐诗朗诵《孩子,请拉着妈妈的手》
逝者已矣,天人永隔;一年之祭,思者永伤。在主持人用两个感人的汶川抗震救灾小故事引入主题,全体起立为汶川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这样沉痛的时刻,两名同学深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孩子,请拉着妈妈的手》将我们对遇难同胞深深的怀念之情推向了高潮。长眠的英魂化作了永恒的星星。痛苦的记忆应该忘却,但汶川地震所凝聚起来的那份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信念,却应该牢牢铭记。
亮点二:地震抗灾自救知识竞赛
更好地活着,是对逝者最好的悼念。汶川地震中遇难的有5000多名学生,为了不让更多的妈妈失去他们的孩子,我们怎能不在心中牢牢地绷紧安全这根弦。由此,黄海老师设计了抗震救灾知识竞赛,学生在踊跃参与中获得知识,学会自救互救的技能,达到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目标。
亮点三:多幅校园实景照片指导学生安全避险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安全教育,长期坚持每周一早上七点半对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使学生树立了较强的安全意识。黄海老师在观摩课前做了更细致的工作,在校园内拍摄了大量的实景照片,告知学生避险时应沿安全通道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哪些地方是安全的,哪些地方是危险的等等。在联系实际的教学中让每一位上了这节德育课的同学对如何抗震救灾都有了深刻的印象和切身的体验,让学生更加自信,方能在灾难来临时处危不惊,安全撤离。
亮点四:归纳总结出“校园安全十大法则”
结合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黄海老师总结出的“校园安全十大法则”相信对所有的学生都有指导意义。
这节课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通过观摩和学习,各班提高了德育课的水平和实效性,促使了我校的德育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课例五:“文明伴我成长”
2009年11月16日下午第四节课,在我校多功能厅,高一(9)班班主任秦臻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引人入胜的德育观摩课《文明伴我成长》。在“八荣八耻”的歌声中,主持人首先以韩国八十多名游客在大连集体捡垃圾的故事引出 “我们该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文明青年?”的话题,同学们在设置的各种场景中观看公益足球广告、大街上的文明传递、老子课堂等,通过激烈的讨论,明确了身边有哪些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现代青年。整节课通过特定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们通过聆听、观看、讨论等活动,亲身参与活动,达到了形成共识、引起共鸣的教育效果。
我校的德育课程化探索和研究受到了市教育局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媒体的大力关注,三峡电视台《直播宜昌》、《青草地》栏目、《三峡晚报》、《三峡日报》、《三峡商报》曾多次报道我校德育课程化相关的活动。
在今年即将举办的第四届“北山教育”论坛上,学校还将开展德育课程话的进一步研究并收集相关德育模块的案例教案,编辑成《第四届“北山教育”论坛专辑》,以备进一步研究推广使用。
四、实施德育课程化取得的成效
实施德育课程化,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德育研究水平提高,增强了学校的德育品味,德育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德育成效凸显,学生素养明显提高,校风进一步好转。
五、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在学校德育系列化体系下,德育课程化正在研究之中,各模块下的课例研究正在丰富和完善之中。
与此同时,学校德育要实现全覆盖,除了目前我校正在进行的以德行、人格教育为主题的德育课程外,还有在学科认知、能力教育中相伴相随以人格、德行教育的学科课程,即学科德育,也将是我们今后将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完善的目标,以求在学校德育追求上,时空、资源、载体的利用上都整合一致,综合设计,尽可能使德育有效性与普适性得到较高水平的达成。
『贰』 德育校本课程内容自立小能手
新的开始,新的挑战.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位年幼无知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位中学生了.我来到了一间陌生的学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班级,而且周围的人没有我认识的.我感到既害怕又兴
奋.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也差不多全认识了同学们.我在班里融洽得很好.
老师通过一段时间,也认识了我.老师还让我做班上的学习委员,叫我每天在黑板上写当天的课程表,方便同学们准备好下一节课的书本.在我写课程表的第一天,就听见同学们不约而
同地说:“有了黑板上的课程表真方便,想知道下一节课上什么,一看就知道,不用像以前那样走去看课程或者问别人,真是太方便了!”我听见了心里甜滋滋的,比吃了蜜糖还甜.
老师还说,同学们有什么关于学习不懂的地方,就去问我,我尽量帮助同学们.同学们请教我,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我还帮助宣传委员出班里的墙报,我负责画画.没次出完墙
报,我都非常高兴,又可以为这个班服务.我很乐意为同学们服务.老师委托我的任务,我很少推迟,尽我最大的努力把任务做好.
一个好的班集体,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团结一致的,那就得靠班干部,管理好班集.我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就像是一条彩虹,大家都为班作奉献,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使彩虹闪闪发光.
我就是彩虹七色中的其中一种颜色,发出点点星光,努力地使彩虹散发出最耀眼,最灿烂,最迷人的色彩.新的开始,新的挑战.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位年幼无知的小学生变成了一位中学
生了.我来到了一间陌生的学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班级,而且周围的人没有我认识的.我感到既害怕又兴奋.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也差不多全认识了同学们.我在班
里融洽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