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 2021-03-06 14:25:57

A. 如何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版学氛围。特别在中学权,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B. 如何制定历史教学目标

整、准确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

潍坊外国语学校 梁芹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新历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照内容标准,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一)知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能力,同样,能力也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准备条件。从学会学习的角度上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更为重要的。因此,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历史学科能力"指的是学生适应并完成历史学科学习活动和调节自身学习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是否顺利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其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以“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一课为例,首先设计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其中课堂的主要目标是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与双基目标相对应的其他范畴的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内容标准"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 中有关"过程与方法" 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有学习,而没有运用、巩固、总结机会的旧模式,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教学条件而展开。根据初中生所具有的身心发展特征,建议学习过程能够使知识学习融于形象直观的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权利,有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才更容易被接受。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结合时事热点如关于台湾问题、中国加入WTO的利弊等问题进行讨论、辩论;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如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的巨变等;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如秦始皇、武则天、拿破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进行评价与讨论;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仿制古代钱币、兵器、农具、服饰等历史文物;鉴赏历史文物,如中国古代陶瓷等;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如西安事变、戊戌变法、雅尔塔会议等;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二战警示录》《珍珠港》等,欣赏历史文学艺术;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完成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知识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学习方法的四个要素的动作执行者都是学生。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从中学习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过程与方法" 目标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美感是在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是在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成功感、怀疑感、对成就的欢喜与自豪、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正确、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

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可以设计“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民主政治也是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是可以借鉴的,从而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C. 如何设计历史教学目标.ppt

整、准确地把握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
潍坊外国语学校 梁芹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新历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照内容标准,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特别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
(一)知识与能力
"内容标准"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即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即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能力,同样,能力也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准备条件.从学会学习的角度上讲,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更为重要的.因此,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历史学科能力"指的是学生适应并完成历史学科学习活动和调节自身学习行为的心理可能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品质,是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是否顺利完成历史学习任务的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其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以“夏商周时代的社会”一课为例,首先设计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其中课堂的主要目标是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与双基目标相对应的其他范畴的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内容标准"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 中有关"过程与方法" 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有学习,而没有运用、巩固、总结机会的旧模式,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教学条件而展开.根据初中生所具有的身心发展特征,建议学习过程能够使知识学习融于形象直观的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权利,有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才更容易被接受.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结合时事热点如关于台湾问题、中国加入WTO的利弊等问题进行讨论、辩论;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如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的巨变等;对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如秦始皇、武则天、拿破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进行评价与讨论;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仿制古代钱币、兵器、农具、服饰等历史文物;鉴赏历史文物,如中国古代陶瓷等;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如西安事变、戊戌变法、雅尔塔会议等;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二战警示录》《珍珠港》等,欣赏历史文学艺术;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完成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知识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学习方法的四个要素的动作执行者都是学生.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从中学习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过程与方法" 目标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表现形式有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良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美感是在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理智感是在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成功感、怀疑感、对成就的欢喜与自豪、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等.正确、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等具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
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可以设计“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民主政治也是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是可以借鉴的,从而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有哪些

我觉得应该最主要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能够用书本上的历史版知识进行学习,然后权了解到足够多的一些历史,本身最主要的应该也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历史,对于过去的一个发展,应该有足够多的了解,另外主要应该也就是考试方面的一些事情。

E. 1936年颁布的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936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壹)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版,以说明我国现状之由权来,而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
(贰)注重近代外交失败之经过,及政治经济诸问题之起源。以说明我国国民革命的背景,指示今后本国民族应有之努力。
(叁)过去之政治经济诸问题,其有影响于现代社会者。应特别注重;使学生得由历史事实的启示,以研讨现代问题,并培养其观察判断之能力。
(肆)叙述各重要民族之发展,与各国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使学生对于世界之趋势,获得正确的认识与了解。
(伍)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与现代国际重要问题之由来。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而促成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实现。
(陆)叙述各民族在世界文化上之贡献,及其学术思想演进之状况;应特别注重科学与工程对于现代文明之影响,以策进我国国民在文化上急起直追之努力。
(附注)上列目标,为继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目标,而特加注意之点。·

F.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日益成为教学中的焦点和落实的重点。要成功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三维目标,首先要弄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它们是有机的整体关系。具体来说,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但是,三维目标的实现不应该是对三者之间的简单累加,而应该相互渗透,在教学中融为一体并协调统一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并因材施教。笔者以“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为话题展开论述,目的是探讨新教课程中如何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切实落实。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程理念,初中历史教学要切实将情感因素融入其中,使得情感的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引导并提升到一个新的教学目标层面加以落实。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多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配合对这些图片有声有色的描述,使得那些看起来枯燥的知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呈现,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境创设实现三维目标。
二、设置课堂教学悬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用客观和历史的眼光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知识讲解过程中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下学习,并通过不断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争论和统一中学习历史。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客观的观点对待及评判历史中的人和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和思考,调高他们的思维积极性、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等,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热情和思索。
三、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根据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和体会及众多教师的教学实践可知,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影响,即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或是激励可以促进其学习,具有学习推动力的作用。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及时应用其中,首先肯定学生的发言,然后组织全班学生加以补充和修正,而教师始终要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回应和参与教学。教师的评价既要包括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又要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是教师评价的范围。评价的具体应用可以因人而异,或是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评价,或是对富有创新的学生进行评价,或是对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价,使得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并逐步提高自己。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评价表现有失误的学生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本着帮助他们寻找失败原因的原则进行评价的实施,使得他们明确自身需要改进的方向,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继续参与的热情。
四、分层次,分阶段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的知识与能力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要求,即识记层次要求、理解层次要求和运用层次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最终解决新问题。其次,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及教材制定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与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取长补短,获得优化。再次,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要通过这些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历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内容。当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正面引导,使得学生对其所处的社会和历史时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他们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个性及积极的人格特征。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根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宗旨,根据各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学科性人文精神的熏陶,从客观、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继承,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生观,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认知的同时也受到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最终取得“以情促学”和“以学促情”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G. 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目的

一、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

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知识经验,建构了大量的前科学概念。
三、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要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需要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
四、学科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出现。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有:(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克服了这种局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教。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成了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不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新课程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针对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3)学生学习的不同:要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差异及对应策略。新课程把教师定性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4)学习评价的不同: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使学生能够完全的接受本堂课的知识,并讲出关于本堂课知识的题型和考点。

H. 请简要阐述确定中学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一)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二)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为的分类是: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他认为这种分类有利于把整个社会生活分析成一些便于控制的方面,保证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东西。
对已有的社会研究的结果如何看待,是课程编制者面临的一个问题。例如,对减轻同学课业负担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相反的看法,这就需要对人们所重视的价值、观念、习俗等作进一步研究。
课程编制者还需要对“学校课程能够给予适当满足的社会需求”与“只有通过社会上其他各种机构的合力才能完成的社会需求”两者之间作出区分。例如,学生健康的问题,学校课程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习惯和态度,但这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这类目标不可能仅凭学校课程就能达到。
(三)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主要的支柱。由于不同的学科专家熟悉各自领域的基本要领、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以及学科的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所以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主要的依据之一。事实上,大多数课程的教科书通常就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
由于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一来源。如果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课程史上出现过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这类型的例子,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