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㈠ 语文课程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什么
学生为主体
㈡ 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您的问题能说清楚一些吗。
㈢ 一份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课程设计是由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组成的,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对应层次不同
1、课程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
2、教学设计: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二、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1、课程设计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教师应在设计中设计教学和学习。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2、教学设计是教材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其核心目的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纯“教学”案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
三、原则不同
1、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特殊到一般。
③、现存生物体的生命循环。
④、从一般到细节。
⑤、从一般分类到更细的分类。
2、教案设计的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③、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④、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3)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㈣ 教育学方面的问题。 课程计划、课程设计、课程设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下。自己琢磨了好久还是不懂。
课程计划,就是指导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的,先有了计划才能有大纲才版能有教科书才能上课权啊。就是计划我们国家上什么课啊,课的顺序啊,多少课时啊,这个学期多长时间什么的。
课程设计,就是这节课该怎么上,要达到哪些目标,运用什么书,运用什么方法。
课程设置,就是学校里安排上什么课,上语文,数学,科学,艺术还是美术音乐什么的。
够通俗易懂了吧 - -
㈤ 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教到学生都懂为止
技巧嘛,就是编一些关于字的方便记忆的短句,多读几遍,还有看一眼,让学生试着写出来
㈥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是指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要对一个完整的活动主题进行开发和预设,明确活动主题的目标及各阶段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方式、教师指导的重点、实施的要点,以及评价的建议等。在设计活动主题方案的时候,应该从教学设计的过程向解决过程中的问题的转移。还要考虑到有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对指导活动行为进行深入探索,并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一份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是课程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础。学校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前需要先了解相关的课程理论以及国家文件,然后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确定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
2.课程目标设计
学校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要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具体说应既包括学校实施课程的总体目标,同时也包括各年级或学段实施的具体目标,或者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同领域内容实施时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目标的设计上,要注意根据学生年龄差异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以及根据内容领域的差异体现针对性和适用性。
3.学校环境和资源分析
学校环境和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客观依据。学校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设计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对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仔细挖掘、分析和评估,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体现学校和社区的特色。
4.课程内容安排
课程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的重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考虑学校的环境与资源特点。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要考虑四大要素的融合方式及如何有效整合包括班团队活动在内的非指定领域的活动,再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能力特点,分年级或学段进行规划和设计。此外,对于选择的主题和内容,还应按照一定的维度或线索进行编排,例如可以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编排。为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课程内容选择和编排的整体情况,在课程方案中最好附上活动主题一览表.
5.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实施计划是整个课程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方案中对课程的具体实施最具有指导性的内容。实施计划中应包括课时的分配,活动主题的选择方式、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的流程、课程资源的管理,以及指导教师的安排、活动常规要求等诸项内容。课程实施计划不仅是教师实施课程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作为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行监测、管理和评价的依据。课程实施计划的制订一方面要能够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够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协调一致,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6.课程评价设计
评价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评价设计上,应坚持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采用多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课程方案要明确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㈦ 什么是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来想
以“健康第一”为源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激活课堂为宗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并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㈧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是怎样的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设计说明书要求按统一格式打印,其版面要求:A4纸,页边距:上2cm,下
2cm,左 2.5cm、右 2cm;字体:正文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 20;页码:
底部居中。
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封面(包括题目、院系、学生班级、设计组号、学生组员姓名、指导
教师姓名等)(见附 1)。
二、目录
居中打印目录二字,(四号黑体,段后 1 行),字间空一字符;章、节、小
节及其开始页码(字体均为小四号宋体)。节向右缩进两个字符,小节及以后标
题均向右缩进四个字符。目录中应包含正文及其后面部分的条目。目录的最后一
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资料”。
三、正文
(一)正文内容一般应包括:
1、设计任务和要求: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简述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3、方案论证: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4、设计论述: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包括设计计算)。要求层次分明、表
达确切。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
(二)正文要求:
(1)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文中图、
表按制图要求绘制。
(2) 段落及层次要求: 每节标题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段前段后各0.5行) ,
节下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段前段后各 0.5 行)。换行后以小四号宋
体打印正文。节、小节分别以1、1.1、1.1.1依次标出,空一字符后接各部分的标题。
当论文结构复杂, 小节以下的标题, 左起顶格书写, 编号依次用 (1) 、 (2) ……
或 1)、2)……顺序表示。字体为小四号宋体。
对条文内容采用分行并叙时,其编号用(a)、(b)……或 a)、b)……
顺序表示,如果编号及其后内容新起一个段落,则编号前空两个中文字符。
(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
寸标注规范,使用计算机绘图。
(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
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 。
(5)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中图表、公式要求如下:
(a)图:图的名称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图名在图片下面。引
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格式为:图1-1,
空一字符后,接图名。
(b)表格:表的名称及表内文字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表名在
表格上面。 表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 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 格式为:
表 1-1,空一字符后,接表格名称。
(c)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号按章顺序编
号。字体为五号宋体,序号靠页面右侧。格式为:(1-1)……。
四、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五、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另起一页, 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四字 (四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
字间空一字符;另起一行,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
编号(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注出);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字体均为小四
号宋体)。(格式:[编号]作者.论文或著作名称.期刊名或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应注明第几期、起止页数(包括论著))。
六、课程设计资料的装订
课程设计说明书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封面、目录、正文、设计体会及今
后的改进意见、参考文献;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报告)和图纸等装入课程
设计专用袋中。 附 1
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设计组名
学生姓名
学 院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年 月
㈨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怎么写
指导思复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制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激活课堂为宗旨,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并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㈩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把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一、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要性
1.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认识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虑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明确而全面的定义。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明确提出了体育与健康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标准的评价等,体现了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只有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地体现《标准》的性质,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课程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目标。
2.健康生活新观念
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或健康五要素:身体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都是我们所说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身体健康了,心理才会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体也才会健康。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影响着心理健康,人的心理也影响着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并将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身心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健康第一”体育与健康教学基本理念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本质特征,也是学校体育教学主要目标之一。体育教学必须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运动是健身的一种手段,而且并非所有运动都能作为健身手段,那些竞技运动多数不能作为健身手段,用作健身手段的是那些简易的身体运动。运动健身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生理负荷(强度、频率、时间)。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人才。所以,淡化竞技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基本技能技术,是学生以后健康生活的前提条件。
2.兴趣性。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一理念说明了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3.教育性。教育性是体育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手段,使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使个体社会化。人要自下而上要发展,一是要学习掌握生活技能;二要遵守社会群体的行为道德规范。这就需要各种方式来培养,而教育则是所有方式中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体育教学对促使身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培养群体意识、教导社会规范、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4.主体性。学校是为学生开的,如果没有了学生,教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中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为此,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降低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主动模仿、主动学习将成为学生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
5.娱乐性。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方式的改变,客观上为人们休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娱乐性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的一些学生不太喜欢体育,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体育教学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轻松愉快,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就得增加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活动。
6.人文性。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现代人文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提高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体育从单纯健身和单纯的传授技术中解放出来,极大地体现人文性。
三、“健康第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任务在于注重体能的增强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强调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人生态度。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选取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学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1.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增强体质,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国务院关于基础课程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应联结起来,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包括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健美、体育欣赏及体育评价等多种要素,发展体育能力,是现代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愉快生活的需要。因此体育与健康教学应充分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加强学生自我科学锻炼,注重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树立终身体育观。
2.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包括体育教学,以往树立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很少考虑学生情感和体验,过多的是教师的表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创造是社会的动力,没有创造,人类只能停止在一个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得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挖掘教材中创造因素,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提问和求新,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激烈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最显著的特点。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这将对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思维形式,获得不畏强手、敢于进取、敢于竞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下对学生的关注基本上都集中在学生运动能力上,很少有人注意到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之后有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是被漠视的。“健康第一”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更能体现在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我行为和态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也有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人格。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学生规划学习进程,以得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交际动机是个体社会化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未来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调配合。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社会互动的领域,可以促使人际交往,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事关系的和谐。培养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具有关注个人、群体和社区健康意识与能力培养,也是我们体育教学主要任务之一。
5.运用体育与健康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与健康资源是指能够用于个人、社区体育与健康服务的一切知识、信息和资源。前者主要以文字、音像或其他开花保存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上,同时也通过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指导员予以保存和传播;后者主要是指各种用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学会获取体育与健康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加强体育保健,自我评价,医务监督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健康第一”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1.更新教学观念。
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人,教育即教师活动的本质就是传道授业、传授知识。在新课改中这种教育观念发生转变,由于教育目标的变化,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
——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认识上,从惟一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表现,变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上,从等同于一个从事运动技术教学的教练员,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在教学方法上,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不教”或少教,是为了学生能自主学习。
——在师生关系上,从决定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方案,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朋友。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从主要关注学习的差距和不足,转变为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成绩和长处。
2.体育教学的转变。
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方式的最大改变,将是更加注重情景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体育教学的重点将从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教学方式,改变为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索。体育教师将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有机联系,注重体育对人格培养的特殊价值,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情绪、自主学习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3.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专家、学者乃至于家长共同构建课程的设计者;也不再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而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质、知道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能、体育技能的训练者,更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引导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4.更新知识,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伦理;建立在理论、经验或规范基础上的体育专业体系;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技能;教育的专业性评价;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现代体育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地更新知识、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能力,才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5.多元化的文化素质。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众多学科交叉。作为现代体育教师除了掌握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强文学、艺术、历史、科技、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体育文化修养。以便在体育教学中能做到语言丰富,讲解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号召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加强教学科研,提高科研能力。
体育教学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参与教学科研,较好地掌握科研的方法。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不断进取,善于用科学的思维去总结经验教训,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五、结论与建议
更新教育知识,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