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课程意识吴刚平
『壹』 课程意识,教学意识和能力意识三者有什么区别
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上下下为这轮改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当我们回望这轮改革的时候,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十多年来我们由许多地方许多老师将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混为一谈了。
大家其实都清楚,这次课改的动机其实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互为补充,以实现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地方和学校,尤其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没有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更因为课程改革不只是一件技术活,更重要的还是理念的、思想的,尤其是要让每一个教师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课程意识,建构属于自己的课程更难。
“改课”就不一样了,几乎是纯技术层面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相对省事的活儿,也是容易出成绩、出政绩、出效益的活儿。于是一个又一个的“高效课堂”,一个又一个的“教改”模式,一个又一个的流派,一所又一所的“课改”名校就这样诞生了。
或许因为课改的设计者们忽视了我们这个国度的教育实际,也或许因为他们在选择参照系的时候出了某些偏差,更或许因为是一些歪嘴和尚将“课改经”给念歪了。“课改”就这样变成“改课”了,相反它的初衷却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给忘却了。
正是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策划了这样一个话题,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课程意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方亚琴 蔡 伟(教授)
摘要:阐述了课程意识的概念及其意义,指出课程意识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意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影响,最后从获取专业自主权、转变课程观、培养反思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意识;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齐头并进,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在课程理念引导下不断地完善其教育理念,才能不断地完善新型教师所具备的内在要求。因此,具有课程意识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课程意识及其意义
关于课程意识,有多种界定,但在笔者看来,课程意识或称课程觉察或课程自觉,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特点、意义、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较为自觉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反思与提升,使课程意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课程意识通过教学意识来实现,没有教学过程,课程意识也就得不到体现。它们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技术问题,即关注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是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即关注教师“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意识同时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师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课程意识还涉及到教师如何重新构想课程,如何使构想的课程在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质量观以及教育评价观。教师的课程意识来源于教师日常实践中的决策的课程,是囊括了同实践互动的动态的课程。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以“跑道”为语源的课程形象,转换为以知性、文化为经验的快乐之“旅途”。[1]以教师为“向导”,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共鸣。教师和学生超越了课程的一般范畴,化解了“教”与“被教”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为通向知识领域的共同探险者。
二、课程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课程意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实施的取向已经从“忠实取向”发展到“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教师仅仅作为“课程执行者”,认为教师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门和课程设计专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传递、灌输给学生。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在传递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去寻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识”,使教师从单方地向学生灌输“制度化知识”转化成为双向的、多维的对话,以累积多种多样的发现与发明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
以这种“创生取向”的视角来看,课程实施就是一个对课程意识重新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者、课程内容、学生以及课程实践情境之间持续对话的过程。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课程设计重新组合、课程实践合理化进行、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实现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过程。
(二)课程意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改革
吴刚平教授在总结历次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历次教学改革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2]
在课程论体系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最重要器官,就如我们的“心脏”,而教师的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些也许是教学实施的问题,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学或教材的改革,应了老话“换汤不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该从最重要的器官“课程”改革着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事实上,这很可能是课程内容本身的“难、繁、偏、旧”,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欢的内容,却硬要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没有课程意识的整体转向,而只是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修修补补,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三)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研究
斯腾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场上,以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实施过程,才能表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学反思和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方面。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何反思、以什么样的理论作反思的指导会有不同的反思效果。如果教师没有课程意识作为基础,教学反思的对象只能局限在课堂教学,其基本的反思形式是“课堂评价”或“教后记”。如果教师以课程意识作为坚实的后盾,那么教学反思就不再局限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还包括对课程的目标、编制、实施、评价等诸多环节的全方位反思,其主要形式是撰写教学案例。
教师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实现,也就是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觉醒状态进入到实践状态。[3]因此,教师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具体来说要有课程的权利意识、钻研意识、价值意识和全局意识。权利意识是指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应具有的课程权利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钻研意识是指教师应具有一种钻研课程理论的精神,使自己的课程意识结晶充满科研智慧;价值意识是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多元价值的实现为目标的课程意识,如教育价值、政治意识形态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产业价值等;全局意识是指教师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机会,及时的做出决策,将课程开发做为教学生涯的有机组成。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
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在新时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课程意识的强化得到了实现的可能。
(一)获得专业自主权,提升课程参与意识
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权,是提升教师课程参与意识的重要保障。唯有获得相应的专业自主权这一基本权力,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才能得到提升。因此,一方面学校层面要赋予教师相应的专业自主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和创生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权后,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审视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的价值,思考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反思课程实践中的得失。
(二)转变课程观,提升课程生成意识
课程观是教师的课程哲学和课程方法论。只有课程观念发生了合理的转变,才可能提升课程意识。教师必须抛弃各种偏执的课程观,整合生成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真实的教育情境紧密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处理好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反思能力,提升课程反思意识
课程意识的强化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意识。教师的反思性教育实践是指教师自发的,对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再思索,以及对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行为的思考,从而总结出教学实践中的亮点与不足,并研究出改善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自觉培养反思的能力,提升反思意识,使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让课程意识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2003:21.
[2] 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8(1):3-7.
[3] 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44-46.
课程意识:从认知到行动
邝红军
摘要:课程意识的提出并受重视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思考的结果,也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认知取向的课程意识是必要的,它自然倾向于比较不同的课程观,并要求课程观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取向的课程意识,它要求自觉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并评估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贰』 课程意识对于教学和管理有什么意义
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上下下为这轮改革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当我们回望这轮改革的时候,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十多年来我们由许多地方许多老师将课程改革与课堂改革混为一谈了。
大家其实都清楚,这次课改的动机其实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互为补充,以实现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地方和学校,尤其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没有对它进行认真的研究,更因为课程改革不只是一件技术活,更重要的还是理念的、思想的,尤其是要让每一个教师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课程意识,建构属于自己的课程更难。
“改课”就不一样了,几乎是纯技术层面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是相对省事的活儿,也是容易出成绩、出政绩、出效益的活儿。于是一个又一个的“高效课堂”,一个又一个的“教改”模式,一个又一个的流派,一所又一所的“课改”名校就这样诞生了。
或许因为课改的设计者们忽视了我们这个国度的教育实际,也或许因为他们在选择参照系的时候出了某些偏差,更或许因为是一些歪嘴和尚将“课改经”给念歪了。“课改”就这样变成“改课”了,相反它的初衷却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给忘却了。
正是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策划了这样一个话题,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课程意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方亚琴 蔡 伟(教授)
摘要:阐述了课程意识的概念及其意义,指出课程意识是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意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影响,最后从获取专业自主权、转变课程观、培养反思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学意识;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齐头并进,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在课程理念引导下不断地完善其教育理念,才能不断地完善新型教师所具备的内在要求。因此,具有课程意识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课程意识及其意义
关于课程意识,有多种界定,但在笔者看来,课程意识或称课程觉察或课程自觉,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特点、意义、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较为自觉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反思与提升,使课程意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课程意识通过教学意识来实现,没有教学过程,课程意识也就得不到体现。它们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技术问题,即关注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是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即关注教师“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意识同时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师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课程意识还涉及到教师如何重新构想课程,如何使构想的课程在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质量观以及教育评价观。教师的课程意识来源于教师日常实践中的决策的课程,是囊括了同实践互动的动态的课程。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以“跑道”为语源的课程形象,转换为以知性、文化为经验的快乐之“旅途”。[1]以教师为“向导”,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共鸣。教师和学生超越了课程的一般范畴,化解了“教”与“被教”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为通向知识领域的共同探险者。
二、课程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课程意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实施的取向已经从“忠实取向”发展到“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教师仅仅作为“课程执行者”,认为教师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门和课程设计专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传递、灌输给学生。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在传递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去寻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识”,使教师从单方地向学生灌输“制度化知识”转化成为双向的、多维的对话,以累积多种多样的发现与发明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
以这种“创生取向”的视角来看,课程实施就是一个对课程意识重新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者、课程内容、学生以及课程实践情境之间持续对话的过程。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课程设计重新组合、课程实践合理化进行、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实现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过程。
(二)课程意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改革
吴刚平教授在总结历次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历次教学改革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2]
在课程论体系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最重要器官,就如我们的“心脏”,而教师的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些也许是教学实施的问题,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学或教材的改革,应了老话“换汤不换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该从最重要的器官“课程”改革着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事实上,这很可能是课程内容本身的“难、繁、偏、旧”,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欢的内容,却硬要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没有课程意识的整体转向,而只是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修修补补,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三)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研究
斯腾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场上,以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实施过程,才能表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学反思和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方面。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如何反思、以什么样的理论作反思的指导会有不同的反思效果。如果教师没有课程意识作为基础,教学反思的对象只能局限在课堂教学,其基本的反思形式是“课堂评价”或“教后记”。如果教师以课程意识作为坚实的后盾,那么教学反思就不再局限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还包括对课程的目标、编制、实施、评价等诸多环节的全方位反思,其主要形式是撰写教学案例。
教师课程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实现,也就是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从觉醒状态进入到实践状态。[3]因此,教师具备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具体来说要有课程的权利意识、钻研意识、价值意识和全局意识。权利意识是指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应具有的课程权利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钻研意识是指教师应具有一种钻研课程理论的精神,使自己的课程意识结晶充满科研智慧;价值意识是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多元价值的实现为目标的课程意识,如教育价值、政治意识形态价值、伦理价值、艺术价值、产业价值等;全局意识是指教师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机会,及时的做出决策,将课程开发做为教学生涯的有机组成。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
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在新时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课程意识的强化得到了实现的可能。
(一)获得专业自主权,提升课程参与意识
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发展权,是提升教师课程参与意识的重要保障。唯有获得相应的专业自主权这一基本权力,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才能得到提升。因此,一方面学校层面要赋予教师相应的专业自主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和创生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权后,也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审视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的价值,思考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反思课程实践中的得失。
(二)转变课程观,提升课程生成意识
课程观是教师的课程哲学和课程方法论。只有课程观念发生了合理的转变,才可能提升课程意识。教师必须抛弃各种偏执的课程观,整合生成新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真实的教育情境紧密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处理好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反思能力,提升课程反思意识
课程意识的强化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意识。教师的反思性教育实践是指教师自发的,对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再思索,以及对在相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行为的思考,从而总结出教学实践中的亮点与不足,并研究出改善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自觉培养反思的能力,提升反思意识,使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让课程意识成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
[2] 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8(1):3-7.
[3] 吴刚平.教学改革需要强化课程意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44-46.
课程意识:从认知到行动
邝红军
摘要:课程意识的提出并受重视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思考的结果,也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认知取向的课程意识是必要的,它自然倾向于比较不同的课程观,并要求课程观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行动取向的课程意识,它要求自觉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并评估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叁』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本期对话嘉宾崔其升 山东省茌平杜郎口中学校长杜金山 山东省兖州第一中学校长徐 翔 江苏省灌南新知学校校长李南沉 河南省安阳殷都区区委书记吴刚平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炳亭 《现代课堂周刊》主编■对话主持:褚清源课改,意味着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文化的重塑。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文化的重塑过程中,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心并被日益放大的一个显性概念。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词汇。概念的普及无疑显示了基层教育者践行课改的热情,但值得警惕的是,概念普及的过程也往往可能是概念被泛化、被肤浅化,甚至被妖魔化的过程。那些舍本求末的、有其形而无其神的“伪高效课堂”亟待矫正。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厘清高效课堂这一概念,以及概念背后的价值追求。“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弭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褚清源:很多人常常从字面理解,认为高效课堂是基于效率而言的,即学习效率高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这是否是一种误读,或者是对高效课堂的一种“窄化理解”?吴刚平: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以及“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不能偏离或悖于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反映课堂的“充实”;“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高效课堂的产生是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徐翔:高效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之低效所提出的一个命题。构建、创设高效课堂,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杜绝、摒弃或消弭课堂低效的种种弊病,而不只是改换课堂的形态和面貌。我们倡导高效课堂,要警惕今是昨非的简单思维,警惕仅仅在现象或形式上的非此即彼。改教师讲为学生讲,改同向坐为相向坐,改安静为言说,改坐着为站着,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这些变化本身并不能完成课改;而且,需要反思的是,当我们改换动作的时候,是否依然在物化和奴役学生,是否陷入了新的一厢情愿?李南沉:现在,大谈高效课堂的学校有很多,有的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没有把根子改了。就像大猩猩戴个礼帽,穿个西装,还是一个大猩猩,虽然有点外观的改变,但是本质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我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彻底让学生做主人。把课本知识当成游乐园,教师带着学生在知识的园地游玩,学生主动学习,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李炳亭:其实,高效课堂来源于对传统课堂弊病的批判与矫正。传统课堂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势必弱化学生的“学”,所以传统课堂大多数学生只是“被教会”而非主动学会。我曾用“鸠占鹊巢”这个词来形容传统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的垄断与霸占。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哪里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发展的主体?如果是,我们还用争论教师该不该讲的问题吗?有人或许会问,学不会怎么办?当然学不会绝对不是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正当理由,遇到学生学不会教师当然需要适时“点拨”,但点拨不是讲授,一个以“教”为主体的课堂,实质上就没完成新课改教、学、评方式的转变,没转变依然是旧课堂。高效课堂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二是满足升学的需要,满足升学并不是要迎合应试,而是让升学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褚清源:是的,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学习的高效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达成。通过拼时间、拼体力的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但这不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方式。高效课堂倡导绿色的教学质量观,所谓绿色教学质量观是环保的,是健康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力进行保护性开发,而非掠夺性开发。高效课堂在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力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褚清源:高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另一误区是,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尚未走出知识本位,应试化倾向依然普遍存在,为数不少的学校把“高效”当作应试的利器,只注重知识的接受。李南沉:把学习知识的效率作为高效课堂的最高追求是一种伪高效。只追求知识接受,只追求成绩高低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打个比喻,穷人关注的是如何吃饱,富人关注的是如何吃好、吃得更合理。我们称应试教育为“穷人教育”,关注的仅仅是分数高低,而素质教育应被称为“富人教育”,分数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而是如何吃好的问题,不存在分数上不去的问题,只是分数高的同时全面发展的问题。一味追求知识获得的课堂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行动需要去伪存真,因为高效课堂培养的是有仰望星空兴趣的人。李炳亭: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积累“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杜金山:高效课堂同样可以解读为生命课堂、生活课堂、生态课堂。本质上,它是生命的课堂,是生命的对话、生命的成长;内容上,它是生活的课堂,是三种文本,即纸质文本、生活文本、生命文本的对话和交流,答案不再唯一,思维不再被控制,关注知识落实的同时,更加关注知识的生命活力、知识中蕴含的意识能力和观念;从课堂学习环境上,它是生态的课堂,师亦生、生亦师,老师在“学”中教,学生在“教”中学,每个个体的差异都得到尊重,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既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我们说一个课堂是高效的,从外部和结果上看,就是学生的成绩好;从内部和过程看,就是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大致包括“学会”、“会学”、“想学”三个方面。褚清源:高效课堂还原了教育的本真,真正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那么,衡量高效课堂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吴刚平: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和教了多少。所以衡量课堂高效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这一标准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生命性。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体,生命性课堂是交互式对话的场域,学生总是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踊跃参与互动,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第二,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完全按照预设结果进行,是师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共同投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不断建构新的意义。第三,全体性。高效课堂不能仅仅反映在少数学生的发展变化上,而是体现全员参与和全体进步的结果,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统一”教学,是尊重个体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全体发展。第四,全面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发展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整体发展,包括涉入自然、社会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全面学习活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内的全面提高。崔其升:高效课堂可以从民主氛围、知识基础、独立思考、交流碰撞、梳理内化五个方面去把握。民主氛围是前提,课堂上只有民主才会有自主,有了自主学生才有可能当家作主;与民主相对应的是开放,有了开放才会解放,有了解放才会有潜力的释放;第二,要关注知识基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要学会预习,把学习前置,在自我感知中掌握知识;第三,独立思考。课堂上的独学、对学、群学,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独到见解,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技巧、特色;第四,交流碰撞,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质疑、辨析、比较、对抗,可以达到相互影响、启迪、感染、激发、唤醒人的灵感的效果,是在一种场景中突发奇想的过程;第五,梳理内化。内化即是存储、积累,整理笔记,及时记录灵感火花,或者形成自己的创意、创作、发明、制作等。杜金山:我校有“五高”指标检验高效课堂的效度。第一,学生的参与度高。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尽可能减少游离于课堂的学生人数,把“精力流失”降到最低。第二,动脑深度高。能够积极动脑,深层次动脑,完成从获取知识信息到形成意识观念和能力的过渡。第三,全面发展达成度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体验了知识创立的心理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的意识观念,开发了相应的悟性。第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课堂高效,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发展的高效,还应表现为教师发展的高效。第五,课堂的幸福指数高。课堂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是融洽的,课堂是安全、温暖、和谐的,是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徐翔:我们说一个课堂是高效的,从外部和结果上看,就是学生的成绩好;从内部和过程看,就是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大致包括“学会”、“会学”、“想学”三个方面。即:在名词的层面上,学生学会了应该学的;在动词的层面上,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等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在形容词的层面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愉快。这三个方面,都要求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最大可能;而且,这三个方面的主语是每一个学生。显然,只有学生在学习,才谈得上学会、会学和想学。因而一个课堂最基本或最低的追求,是保证学生在学习,保证学生的身心在学习行为和学习体验之中。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褚清源:高效课堂首先是一种技术革新,但终极追求是一种文化生态系统的重建,那么,其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李炳亭: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高效课堂最终要通过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和评的方式的转变,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是对高效课堂真义的诗意概括。所谓“超市”即体现出知识的丰富和可选择性。也就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所谓“狂欢”即身动、心动、神动,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让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杜金山:传统课堂和现代课堂最关键的差异之一就是师生能否都得到解放。在传统课堂上,师道尊严既绑架了学生,也绑架了老师,使我们的师生都失去了真实感。大家是角色对角色,课堂充满了虚伪。高效课堂,解放了师生,让师生在人格层面、生命层次上真正实现了平等,让“交”学变得自然通畅的同时,在课堂伦理上,依然保持了教师应有的尊严,这尊严是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学长作用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相联系的。解放,让课堂回归生命、回归生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师生共同提供和分享“知识超市”的同时,实现有序的生命狂欢!李炳亭:在我看来,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这种文化是一种“不信任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不信任”,才导致不放心、不放手……才有公然的“替代和包办”,才有命令、指责、干预、统一、惩罚……教育即解放,因而我认为,教育学实际上应该是教育解放学,解放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唯有保全作为“人”之学生与教师的人格、兴趣、权利、理想、尊严,教育才会散发着“人性”,才让人迷恋和感动。从这重意义上说,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
『肆』 教育学相关,求高人指教。
(一)现行课程非改不可:
1999年召开第三次全教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着手推出,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教会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加快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
《纲要》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
此外,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纲要》提出了具体改革思路:
1、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方面。
显然,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改革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势必要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高。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的必修科目,教学改革正方兴未艾,前景看好。
根据2002年10月1日人民网报道:教育部基教司高中处刘月霞副处长在昨日召开的高中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上,透露的一组调查数据:86%的学生不喜欢自己老师的教课方式,62%的高中生从没上过校内选修课……,表明现行的高中课程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一组调查数据具体为:86%的学生不喜欢以老师教授为主的讲课方式;69%的学生关注自身的基本知识及创新能力;62%的学生从没学过选修课;72%的学生没有机会或从没参加实践活动课;84%的学生作业都为练习性书面作业。
通过以上一组调查数据,刘月霞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现行高中课程的痼疾。据刘月霞透露,高中新课程方案思路是,教材内容涉及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等实用性内容,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重视基础知识,课程更加丰富,体现多样化选择性。同时倡导学生自订学习计划,实行学分制,赋予学校开发课程自主性。(二)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中学校园:
据《南京日报》报道,最近教育部官员透露:酝酿中的新高中课程不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而是教育理念、制度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体系、学校资源利用开发、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变革,这比现行课程有很大变化,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前者分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等8个学习领域,分60个大模块若干小模块。由此,课程改革浪潮正风起云涌,猛烈冲击着中小学校园。一系列新课标和新教材正脱颖而出,今年义乌实行初中课改试点,不久金华大市将推开全市课改试验,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切的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时代要求、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程设计;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
(三) 目前课程改革的部分动态:
为切实推进课改工程,各界闻风而动,主要可参考如下:
1、书籍类:教育部基教司编写由北师大出版社推出了《走进新课程丛书》系列,包括综合类和各科标准解读;首都师大出版社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程》系列丛书;北师大出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华师大学出版社的《学科教育展望丛书》;金华市教科所编写的《金华市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专题学术报告会资料》等。
2、论文类:陈其: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进展,历史教学2000,(5);陈其:《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思考—— 从《全日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谈起》,课程 教材 教法 2000,(9);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育研究,2002,(4);张静:新一轮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历史教学2002,(5);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教学与管理,2001,(12);单怀俊: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史教育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2002,(3);马卫东:谈谈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历史教学,2002,(1);张增强 张桂芳 张静: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2002,(2);陆安: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历史教学2002,(4);王苏: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教学,2002,(6);孙军业:研究型课程呼唤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教育发展研究,2002,(5);李玉玲 朱江:《浅析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2002(8);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教育研究,2002,(9);黄大龙 丁学东:《课程改革面临的困惑及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9);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教材教法,2002,(9);叶小兵:《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历史教学,2002,(10);及朱汉国教授的报告《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思路》
3、网络材料:如K12网种教育资源拦目的课程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在线网的相关内容。
4、大学教材和课程的调整:许多大学着手调整各专业门类的课程设置,逐步走向综合宽泛,例如北京师大在大一和大二不分系科以打好基础,第三年再作分化;同时组织了面向21世纪的教材,极大改变了多年来教材的陈旧老化局面。
5、历史学科动态:其中初中新编历史教科书以有四种,另据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是,由三门必修课和七门选修课构成,由此初中打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进而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在部分地区试点,据悉,新的高中课程草案年内有望通过,2004年9月开设高中课程实验区。
(四) 结论:
邓小平同志提倡:“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对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亟待迎接一场“学习的革命”,况且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由此我们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力求贯彻“大学科观”、“大综合观”、“大教学观”理念,着眼于相关的教、学、考、练诸环节的全新摸索,力求既学好教材又超越教材;既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既尊重教师又超越教师。虽然素质教育任重道远,大家只要敢于和善于挑战自我,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理念,依靠刻苦勤奋以及恰当的教法、学法,经过艰难摸索,真抓实干,那么必将功到自然成,“教为不教,学为自学”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愿为增进素质教育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是,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浪潮中,大家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与时俱进,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边破边立,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达成我们所期望的课程目标。诚然,教学的优化贵在坚持,重在效用,难在突破,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教学课题是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其探讨还刚刚起步,我们坚信只要头脑活,干劲足,功底实,技能全,通过扎实努力,相信我们附中的教学必将在新世纪焕发青春,赋予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并把她作为贡献给校庆五十周年的礼物
『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对话
东方市四更中学 李珣 摘要:新课改以来,对话教学越来越备受关注。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对话,可从以下几点尝试:一、坚持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二、发挥教师在对话中的引导作用。三、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四、课外不断丰富学生的前理解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对话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独白占据主要地位,同时辅之以问答式的教学。实行课改以来,出现了对话这一新名词。所谓对话,其实就是交往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它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新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也尝试着注重进行对话教学,其中亦有酸甜苦辣,后经不断琢磨研究,也逐渐摸出一些规律。现以自己体会与同仁相互探讨,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坚持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 1、 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文本是话本,是对话之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体验的一种对话。说到底,阅读文本是一种心灵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交流、碰撞、共鸣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年纪尚小,受生活阅历、阅读能力、审美意识、鉴赏水平的影响,对文本的解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教师想要让学生有效地去探究文本,首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笔者曾见过不少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学生从快速浏览课文到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发表见解,往往不过是十几分钟乃至几分钟的事。认真调查,细细研究,才知在这种学生阅读大跃进繁荣现象背后,文本应有的障碍被消除了,应有的深度被搁浅了,应有的感悟时间被缩短了,应有的鲜活真切被风干了,应有的审美愉悦被稀释得索然寡味,最终,营养丰富的文本便成了方便省时的快餐。可想而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如何能培养起来呢?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重视直觉解读。如今的学生几乎都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一学习新课文,相应的资料总紧随其后,久而久之,这势必让学生已养成依赖资料的习惯,丧失阅读时自我的理解与体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最好开始不要依靠教参等解读资料,让学生与文本有个本真接触,这样的感悟更为真切,更精彩,更个性化,以后再逐步做到知人论世。 再次,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经历,阅历与心境去细心体验与感知文本内容,使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必要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文本意境,感受文本精神,提升审美意趣。有位老师教学《论美》时,在让学生品析文中有关美的论述后,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美。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入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长江大学中的感人故事,学生交流着、震撼着,这难道不是一次最好的精神洗礼吗?这样的对话,使学生对文本就有了尽可能充分的理解,使语文走进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活水。 2、组织生生之间的对话,力求提高对话效率。 学生与学生对话是生生之间思维的相撞和激活,知识的相融与吸收,能力的相提与共升,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因对话的环境、条件及地位的原因,这种对话被称为水平性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用伙伴语言对答,容易沟通,也易激起思辩的浪花,因而常常激发起自由而热烈的讨论。作为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对话环境,恰当组织学生有效对话。这里说的有效对话,不是追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形式讨论、小组合作、综合活动,而是要根据文本内容、学生实际,适时引出对话契机,采取灵活对话形式,照顾每位对话学生。使人人有话说,个个有所得。 二、发挥教师在对话中的引导作用 对话教学使得学生从传统的听众状态进入对话交流状态,这无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恢复和尊重。同时,教师从言说角色逐渐转为倾听角色。可是这并不等于教师在课堂中失去了作用,一味倾听,一味赞许,放任自流,模棱两可。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力求做到: 1、 善于组织好对话教学。 这一点在前面已提到不少。作为教师,要先和学生共同协商并确立对话规则,学生才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心声,并在碰撞出思想火花的过程中学会专心地、尊重地聆听别人的发言,从而逐渐成为教学民主的热情参与者与建设者,成为善于用对话策略并具有平等意识的主动学习者。笔者在课改之初曾见识不少语文课堂,走过场的合作学习、放羊式的自主学习、标榜动中学的活动学习,这些都是放任自流、喧嚣热闹的开放式伪对话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2. 适时做出恰当的对话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言说丧失,出现倾听乃至失语,这实际上是淡化甚至取消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事实上,对话教学并不是让教师们放弃判断学生行为价值、思维结论的责任。对话教学是指教师努力去创造条件,在这些条件下,所有人都可以发言,而所有的声音都会被人聆听。只有这样,对话交谈才是开放的,教学过程才是真实的。作为教师,因其生活阅历、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及审美情趣远远高于学生,对学生的见解有一定的判断、辨析能力。而学生因主客观原因往往限制其解读视野和解读深度甚至歪解文本。诸如出现《背影》中父亲爬过站台栏杆是违反交通规则,给孩子不良影响,其亲情不值得赞赏的看法。又如教学《多一些宽容》时,就有学生提出:对任何人都要宽容吗、一错再错是否要宽容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作出中肯的评价,切不可抱着平等、开放的思想对学生的观点一概赞许。同时,对学生辞不达意、词序混乱等毛病也要加以指正,逐渐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特别是农村学生,因各方面的原因,表达能力较弱,教师要积极给予指正,让学生的语言不知不觉美起来。总之,教师要把对话中的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是由长善救失这一教育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 3、巧妙抓准对话契机。教师在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思维,抓准点拨契机,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位老师教学《社戏》末段我时,学生不禁产生疑问:看戏时觉得乏味,煮豆时没任何配料,这与结尾不是矛盾吗?这时老师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看社戏的精彩描写,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以往所经历的类似画面,学生在回味、在交流,从满脸兴奋的表情,你还能说学生这不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吗?三、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 对话是一种情境,是交往双方全身心地创造平等和谐、积极健康的交往氛围。因此,教师必须将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中。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同等的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应该体现在为了激发、引导、鼓励、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上,而不是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读教师。同时,教师可以以读者的身份参与对话,与学生交流、碰撞,但不可以居高临下地发布标准答案,也不可以指手画脚、横加指责与批评。其次,要竭力通过课堂教学、班会、日常交谈等契机,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优差生的关系,让平等、宽容、真诚的理念灌输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 四、课外不断丰富学生的前理解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使课堂中能高效地实现对话,这与学生的前理解有极大关系。前理解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与文本对话时都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去解读文本的。学生的前理解越丰富,对于文本理解的视野越宽,深度越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话,更应引导学生参与课外的对话阅读,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拓宽视野,积淀情感。这样,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前理解必然变得丰富起来,在课堂中对文本的解读也更深刻、全面。农村学生也许缺乏现代信息资源,但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雨雷电、日月星辰、人情世故、风俗人情、社会热点,这是一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奥妙无穷的自然,认识奇妙精彩的世界,了解广阔复杂的社会,体味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在课堂中有效对话的方法还有很多,相信同仁们不断努力探索,定会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生机勃勃。参考资料: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10期
『陆』 专业成长理念和课程研发意识的区别
一、课程意识及其意义
关于课程意识,有多种界定,但在笔者看来,课程意识或称课程觉察或课程自觉,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特点、意义、功能等等有一定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较为自觉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反思与提升,使课程意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课程意识通过教学意识来实现,没有教学过程,课程意识也就得不到体现。它们既相互作用又有所区别,教学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技术问题,即关注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意识则更多地是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即关注教师“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意识同时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角色定位以及教师的情感态度等内容。课程意识还涉及到教师如何重新构想课程,如何使构想的课程在实践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教学质量观以及教育评价观。教师的课程意识来源于教师日常实践中的决策的课程,是囊括了同实践互动的动态的课程。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以“跑道”为语源的课程形象,转换为以知性、文化为经验的快乐之“旅途”。[1]以教师为“向导”,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共鸣。教师和学生超越了课程的一般范畴,化解了“教”与“被教”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为通向知识领域的共同探险者。
二、课程意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课程意识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施瓦布(Schwab)曾提出“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实施的取向已经从“忠实取向”发展到“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教师仅仅作为“课程执行者”,认为教师只是把教育管理部门和课程设计专家制定的课程内容传递、灌输给学生。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是在传递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去寻求超越“制度化的知识”,使教师从单方地向学生灌输“制度化知识”转化成为双向的、多维的对话,以累积多种多样的发现与发明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
以这种“创生取向”的视角来看,课程实施就是一个对课程意识重新解释的过程,是一个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设计者、课程内容、学生以及课程实践情境之间持续对话的过程。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消化、课程设计重新组合、课程实践合理化进行、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实现时,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过程。
(二)课程意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改革
吴刚平教授在总结历次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历次教学改革仅仅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2]
在课程论体系中,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最重要器官,就如我们的“心脏”,而教师的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必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些也许是教学实施的问题,但更多的可能是课程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如果只是依靠教学或教材的改革,应了老话“换汤不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应该从最重要的器官“课程”改革着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比如某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事实上,这很可能是课程内容本身的“难、繁、偏、旧”,脱离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甚至连教师自己都不推崇和喜欢的内容,却硬要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没有课程意识的整体转向,而只是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修修补补,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三)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教育研究
斯腾豪斯(Stenhouse)曾提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建立在研究的立场上,以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实施过程,才能表现出有效的课程行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突出地反映在教学反思和校本课程开发两个方面。
『柒』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开发与利用人力体育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赋予了地方和学校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一直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局限于教材的修改、更新和引进上,使得大量鲜活的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结构单一,不能实现人力、物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因此,走出传统课程的狭隘视野,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存,使体育课程更加适合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教学特点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 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厘定及构成要素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教育大词典中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①。课程资源即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②。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课程资源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③。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学者吴刚平和徐继承等认为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的来源④。在参照国家网络全书的相关辞条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学科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构成要素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任何系统都包含有若干子系统,课程资源资源系统由物质与非物质两个系统构成,其中非物质系统包括:课程思想资源子系统、课程知识资源子系统、课程经验资源子系统;物资系统包括:课程人力资源子系统和课程物力资源子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国家推行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对我国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设施、环境等方面相对优越。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对落后,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不足,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却相当丰富。因此,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是社会的进步和课程意识的提高,也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二、体育课程开发的教育价值
(一)打破课程资源单一结构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地域间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存在很大差异。优秀的地域和民族文化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之一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巨大的地理空间内南北之差,东西之异,形成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传统体育文化。南方以水上运动见长,北方以冰雪运动见长,西北、内蒙、青藏高原则以骑马、射箭和摔跤见长,地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成为人们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这些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有较强的锻炼价值和教育功能,是宝贵的体育课程资源。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显性课程资源受到重视,而缄默的课程资源则常常被忽视,这种缄默的课程资源往往具有特色与个性,更贴近我们周围的环境与生活。因此调整和改革体育课程结构,拓宽和丰富体育课程资源渠道,改革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使更多的课程资源成为学校体育的素材。
『捌』 求问如何开发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把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目前,由于我们教师普遍不具备识别、开发、运用《品德与社会》资源的能力,对《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资源具有的价值认识不够,也由于《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平时对这一课程资源不够重视,品德与社会的很多课程资源没有挖掘出来,不能迅速地得以转化,让它进入小学的课堂教学,导致很多有价值的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资源被浪费掉了。那么,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去开发利用《品德与社会》丰富的课程资源呢?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如下原则
结合《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资源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开发此课程资源应遵循如下原则:
开放原则,要更好开发利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就要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人类创造出的所有文明成果,尽量把那些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
经济原则,开发利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要做到用最少的开支、花最少的时间,使课程开发达到最好的效果。
3.针对原则,在教学中,我们要开发《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目的是能更好完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是为了学生能形成良好品行;所以,我们的课程开发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二、教师需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首先,《品德与社会》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它是自然与社会相结合;显形与隐形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文字和实物等的综合的结果。在过去,人们常常把课程资源理解为课本和教参,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其实,除了课本、教参外,教师、同学、家长、周围社会上的人都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以多样的形式存在于博大的自然、社会环境、实际生活中。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这些资源,那么这些资源的价值就不能得以展现出来。所以,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主动去发现。
其次,和其他的课程相比,《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最需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这是因为,《品德与社会》具有综合性特点,它是一门综合课。它把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恰当地融在了一起,内容十分广泛,它包含品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情、历史;地理、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品德与社会》课给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博大而精彩的生活画面,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
再者,课程资源无好坏之分。同一课程资源,教师利用不同,课程资源体现的价值就不一样,课程资源的价值,就看教师怎样去开发利用。对于开发课程资源,也不是越多就越好。因为开发课程资源,是为了更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若开发出的课程资源没有紧扣课程目标,那么开发的课程资源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我们可用沟通、学习、宣传等方法来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充分发挥出学校、家庭、社会的作用。
三、结合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发中尤为重要,而课程是通过教学活动实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综合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课程资源,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和其他读物的不同处,主要是教材要通过教学来达到学生们的自我建构,使学生得到发展。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据,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风格选择教材,对教材进行加工再创作,使它在教学中和学生现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碰撞,激励学生。教师若想用教材来引领教学,就必须要做教材使用的决策者、再创者,而不是被动地传授知识。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教材的选材是根据儿童生活来选的,教师又把教材带给小学生,带领同学们迈向未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是教师在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向学生教教材。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联系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各种有用的课程资源加工教材,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如《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论证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道理,教者绘出了惠州以前一片大荒原的荒凉景象,又让学生看今天惠州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使学生体会到现在的惠州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为自己身为惠州人而深感自豪,并雄心勃勃,立志长大为惠州和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氛围,学生会触景生情,激发起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了思想素质。
2.挖掘教师自身资源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研究者、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教师本身也是一个课程资源。所以,教师还需要挖掘出自身资源,根据学校内外课程资源存在的形式,创造性地工作,让自己变成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最重要的人。教师除了开发课程资源,还应该根据学校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创造性地教学,让自己变成学校教育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人。例如,笔者在讲《再向火山行》一课时,首先这样讲:“小英雄赖宁的故事已走进千家万户,他那桩桩件件感人泪下的动人事迹,无不激发着我们勤奋学习的情感。”然后开始讲故事,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这不但渲染了气氛,也使学生开始就带着一种激情投入学习。结尾时又进一步将情感引向深入。笔者这样总结:“一个赖宁倒下去,千百个赖宁站起来,让我们以赖宁为榜样,从小立下革命志,为祖国的腾飞而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重视自身情感的投入,充分把握住情感培育的目标。开始就以精湛的语言让学生动情,中间以生动的讲述让学生明理,最后又以丰富的充满激情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3.善于发掘学生资源
教师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引导学生在特有的活动中感知生活,领悟道德。《品德与社会》课更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促使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经验。让课程回归到学生生活,使课程对学生发展有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把那些知识、规范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个人意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大多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笔者常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技巧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作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与实践,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理区域社会群体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社区供给了学生社会交往的空间和地理的活动区域;与此同时,社区对小学生的观念形成、生活发展影响也是很大的。社区是独特的课程资源,它的优势是校内资源所不能比的。社区中的那些基础设施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比如社区图书馆、体育中心、培训中心、当地特有的文化景观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一方面能消除教师在认识上的偏差,防止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新课改提出,要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的要求,这样能为学生开辟出更广的社会实践空间、更精彩的活动内涵。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家长资源主要指:学生的祖辈、父辈、亲属,学生的监护人,家长是学生家庭教育的核心。除了在学校的那部分时间,学生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家里,对于孩子的基本情况,家长比学校教师更为了解,例如孩子的行为习惯、情感经历、学生的思想动态等等。不管是哪个学生家长,都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品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环境。可以这么说,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适应社会发展方面,家长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参考文献:[1]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宋虎平.民间的课程资源:被遗忘的课程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
[4]王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评论,2003(2).[5]吴刚平,樊莹.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玖』 肯求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的论文参考范文,最好是有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与开发方面的题材!万分感谢!
试论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浅探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论文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实践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随意性大。因此,我们认为,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落实: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发挥教师个性作用,发展学生个性,与已有课程资源结合,认识“三级课程”间关系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从政策层面上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重新调整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在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改变传统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可以说,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基本取向,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热衷于表面文章,忽视了内在的实质。尤其在广大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匮乏,随意性很大,要么“跟着感觉走”,要么“依样画葫芦”,只是“迎时尚”、“赶时髦”,搞花架子,求“轰动效应”。其实,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是学校自己教育哲学的产物,应体现学校独到的教育思想,要与学校独到的人文、地域等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科学性、生活性、可操作性。据此,我们认为,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充分认识“三级课程”间关系
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是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课程资源,不可替换或独立,三者组成了课程资源这一有机整体。校本课程主要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基础上,根据自身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组织并实施的课程。它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必须与国家、地方课程配套实施。[2]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割裂的,它们的内容无论是难度还是逻辑结构上都应互相协调和平衡。它的开发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相关规定,在立足于乡村、学校特点的同时,还受国家教育方针约束,否则,就会偏离我国总的教育目标。只有明确国家、地方、学校是统一基础上的多样性关系,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和统一性。
2 充分发挥边远山区农村区域资源优势
“三级课程”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各地实际情况、条件、特点不尽相同。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载体,避开学校情况和条件,照搬照抄国家、地方或其他学校课程,没有自己特色,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也就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课程开发和实施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进行充分的资源挖掘、分析,寻求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并围绕乡土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创设适合自己实施的校本课程方案。[2]如学校驻地有丰富的养羊经验,开展课外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养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农”意识和学农技能,聘请有经验的养羊专业户讲讲养羊、杀羊、贩羊、办公司的创业经历,就让学生经历一次人生“创业”教育。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才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独辟蹊径”。
3 尽力凸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办学特色
在当前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组织和分配课程资源,控制、支配学校课程的权利。在课程领域,学校至多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执行者,没有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由此造成了“千校一面”的现象。事实上,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外在优势和内在条件,它们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而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3]学校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乡村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也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4]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因此,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比如有传统体育、书画、校园文艺等特色的学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学校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进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一哄而上、东施效颦,就失去特色,失去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4 充分展现教师个性作用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更多地视为一种职业而提倡具有共性的职业道德,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一面。实际上,“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5]由此看,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老师个性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个性养成个性”。[5]因此,必须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使其在校本课程开发和重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作用,这样,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具鲜活的地方特色。
5 挖掘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学生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必须尊重学生。[6]然而,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个性闪光点以及其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国家课程不可能完全适合各地实际情况,而校本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弹性化,则能充分满足学生各异的个性发展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实实在在的、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探讨。以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生为本”。
6 与现有课程资源紧密结合
课程开发非单纯地编教材,而是课程体系、教育观念的地方化重建。[4]因此,要重视教材开发,也要注重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如“读书工程”,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从古诗、童谣、谚语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列出每个学龄段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并提出具体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推动“读书工程”开展;建立“读书卡”,使读书活动持久不衰,同时记录了学生读书成长轨迹。如此,读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实与提高。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发挥学校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新课改的关键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2]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师工作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勇气和智慧。如此,校本课程“品牌效应”才能真正地轰动起来,才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
[2]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Z].
[3]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案例[Z].
[4]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55.
[5] 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6-180.
[6]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