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实践活动
㈠ 外国是怎样对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歌唱教学进行研究
只说重点:
外国是怎样对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歌唱教学进行研究,
这个题目太大了。
到书店买本书看吧。
㈡ 学习校本课程的收获
校本培训的收获
学习时,只要态度端正就一定会有收获。一年的校本培训,有特别多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的碰撞
骨干教师的讲座渗透着优秀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态度,也体现出他们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些对我触动很大。比如会计专业骨干教师从开发校本教材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历时6年,一个团队一直在努力作校本教材开发这项工作,只要感觉到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就会让人为这动容。机械高级教师则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律给全体老师上了一课,一所学校与一家企业之间从发展的角度要求是一样的,企业的发展要求人进步、企业人要学习,学校的发展更需要人的进步与发展。号召教师要主动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给自己一个成长的压力与动力。
骨干教师的经历与思想让我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艰辛与价值,更感觉一名教师要时刻提高自己,否则会误人子弟并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2.学习到先进的技能
校本培训的内容中,还有针对教学技能的各种学习。比如说:课件制作中的色彩要素、电教平台使用、精品网站推荐与精品课建设、虚拟仿真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来源于身边的教师,是他们在工作中的积累,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迅速提高了技能水平,很快就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我针对虚拟仿真技术制作课件,还撰写了专题文章。
3.读书活动促成长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发展的过程,读书则是成长过程中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我坚持读书已有几年,近来读书的数量明显增多,只要一有时间就读几页,床头、桌面、卫生间都有书放在那里,一伸手就拿得到。我为自己规划了一个系列读书的目标。第一,读史书,以明志。读简单明快的历史书籍,不给自己带来很多压力,放松的同时,吸取历史人物的风格、态度、价值观念;第二,读论语、道德经一类的书。主要是透过哲学的角度看待中国文化,提升自己文化底蕴,这类图书是要慢读、细读并且要时时品味;第三,读专业书箱,提高业务水平;专业书籍中以课程为核心展开,因为课程是教学的核心,研究课程才能带来教学水平的本质提高。通过图书錧下载各种针对性的论文,通过阅读保持自己理念不落后。
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在读很多书的过程中要求自己撰写文章,努力做到读书就要有收获,部分内容上升到撰写论文的高度,本学期结合工作需要我撰写了“基于EON的模具仿真拆装系统设计、模具实训导师制与学长制的实践与思考、实训教学教考分离的探索、中职实训文化建设”四篇文章,通过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
一、深刻领会了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指课程开发,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的全部活动都是以学校为出发点并且由学校组织发起的,在学校中实施学习内容。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场所。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虽然也强调校外专家、学者及教育行政人员的指导,也需要家长、社区人士的参与,但参与决策与开发的主体成员仍然是广大教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校本开发已经成为我们不能推卸的一种责任,成为学校、教师凸显特色和特长的一种机遇,同时也成为省、市教学工作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进一步了解了校本课程与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或兴趣活动的区别
1. 由自由、自发、自主到刚性的、统一的要求;
2. 由校长决定开发什么活动到由教师特色和学生需求决定;
3. 由面向部分特长生到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由课程之外到课程之内;
5.由部分学生参加到全部参加。
㈢ 小学音乐课怎么上
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价值的课程,它对儿童思想品德及人格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农村音乐课教学现状,往往是以教学生一唱歌为主,显得枯燥,没有符合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音乐课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营造民主、和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但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还未被充分合理利用。为了传承地方文化,合理开发农村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农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现谈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我们农村音乐老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农村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才能促进音乐课的发展。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学校的广播站是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领导不仅应该加强管理,还应要求学校的有关部门配合音乐教育活动及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教师应该及时发现他们,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中呈现自我,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与音乐课一同成长。
二,应重视家庭和社会环境
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可组织学生听民间艺人表演等。课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将传统的以唱为主的形式改变为唱、跳、奏、说、画、演等合为一体,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每个同学对角色的理解不同,在演绎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开展各种活动时应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参与,以小组为单位,将他们分为导演组、舞蹈组、伴唱组、伴奏组、美术组等,每个小组都有具体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每个组表现都很积极,常常用课余时间在班里或借用音乐室排练他们自己编写的话剧、小品,编排舞蹈和时装表演等节目,然后他们利用周末或班对会等时间,展现他们的作品,从主持到编排节目以及拍摄都由同学们自己完成,他们如愿以偿的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班级音乐会”活动。由于整个活动是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审美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深深的感觉到,有时,教师和学生适当的进行一下角色变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音乐课给他们带来地快乐。
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用自己的能力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自主的作用,尽情享受音乐的乐趣,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音乐课堂中,鼓励音乐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尽情想象、尽情释放感情的平台。教师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通过动手、动脑、动肢体,激励其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思维无拘无束的空间。课中可开设“音乐大擂台”、“艺术大比拼”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自由创作,如:弹琴、打鼓、跳舞、吹笛子、拉二胡等。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摇篮,他们通过参加表演,对音乐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潜力。
四、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课堂中教师利用各种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歌曲的热爱。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尽情想象、尽情释放感情的平台。音乐作品有它们各自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思念、悲痛、忧伤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回忆等等变成旋律。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分析教材,应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时的意境、风俗人情等,并透过作品的表面层层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从心里唤起情感共鸣。如歌唱时让学生用不同动作来表示自己情感。当歌曲起伏时用舞蹈的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情感,高昂时用舒展的双臂来表示自己的情怀,低沉时用道具体现自己的心情。学生通过肢体的表演感受音乐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歌曲,热爱大自然。
总之,新理念,新方式会给音乐课堂带来新的变化。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