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A. 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和一些有关案例分析
怎么那么懒,自己去查下书就有很多啊!
B. 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丰硕的果实!2003年我校的学生参加宜宾市少儿艺术节,美术类获得了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多个优秀奖;舞蹈类获得了2个二等奖,声乐类获得了1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同年我校的节目《姥姥门前看大戏》,参加县两代会和春节晚会演出均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同时我也获得了“优秀编导”的荣誉;由于我在教学工作的突出表现和对校本课程开发所的成绩,同年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我们带领学生参加宜宾是第一届少儿艺术考级活动,我校40多名学生参加,取得全部考核通过的优异成绩;同年我校又组织了一台“春天的微笑”专场文娱演出和美术书画作品展,我们的兴趣小组的同学又一次充当了生力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这一年又一因为我为学校在文艺工作方面做出的贡献我再一次获得 “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由我们的舞蹈兴趣小组同学参加的快板节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代表学校参加县上的文娱演出又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介于我在艺术教学造诣方面的不断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县上参加了宜宾市美术赛课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所设计的教案也获得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由于我在对校本课程的不断研究和总结中我自身在艺术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多次代表县上到北京、成都、重庆、宜宾等地演出,获得了很多锻炼自己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3年来,我始终坚持不渝、一如既往的开展和研究着我们的校本课程,我感到“任重而道远”,在过去的时间里不能说已经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绩却鼓舞了我继续将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让我看到了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道路上的盏盏明灯,我有信心把我们将来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时我也要感谢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育前线的工作者带来的和煦春风,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让我在我的教学岗位上寻找到了做教师的光荣和无限乐趣!
C. 谁知道如何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种课程。
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推广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国家课程普遍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第一,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各个地区的,但是,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不同,教育需求各异,国家课程很难全面顾及每一个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第二,国家课程与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是面向所有基层学校的,由于全国各地基层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别很大,有些学校难以全面达到国家课程的既定要求。第三,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校教师的,而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科之间的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第四,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由于国家课程的编制周期和修订周期间隔较长,教材老化和知识陈旧成了某些学科的通病。
相对国家课程来说,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为老师最了解学生需求、能力、兴趣和特点,所以他们能够开发出学生满意的校本课程,并且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改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能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校本课程的开发减少了外界对课程的控制,扩大了教师的自主权,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虽然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但是他们之间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应该允许开发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而推行校本课程的学校,也不应该贬低或排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必须进行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校内部环境分析。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才能开发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而学校环境分析要素就包括了当地的教学资源。
美术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学校内的美术教学资源:图书馆资料资源、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等。校外美术教学资源:公共文化设施、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信息化资源: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教育发展的水平不一致,使各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也不相同,每一地区、每所学校、每一位美术教师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当地的教学资源以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要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空间,美术教师可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课程,设计融和各学科领域为一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例如:我校处于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城区,在风景优美的木龙湖畔。看着美丽的木龙湖,有谁会相信,以前的木龙湖只是一个叫铁佛塘的臭水塘,现在的木龙湖是近两年经旧城改造工程修建而成的两江四湖工程的一部分。在我校读书的小孩,年龄大一点的也许亲眼目睹了木龙湖焕然一新的过程,年龄小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叫铁佛塘的池塘。针对我校的人文地理环境,我校开展了校本课程的研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先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可以用书写、也可以用口头回答等形式。内容就是有关木龙湖的过去与现在。经过老师、学生共同收集整理,我们得到了许多图片和文字资料。而我作为一个美术老师,也适当地组织开展了一个“新旧木龙湖”的全校性绘画活动。又如:广西出版的美术课本中有一课内容《家乡风光》,为了突出该教材的民族特色,面向全广西的学生,课本内容选了几幅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光图片,以龙胜梯田为主。我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了解到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于龙胜梯田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跟家长去过那里旅游。你叫他们做作业,他们怎么可能会提起兴趣,有感情地画和去创作呢?而我们学校的周围全是美丽的风光,一出校门,桂林的山山水水尽在眼前,留着这么好的教学资源不利用,真是可惜。作为美术老师,于是我直接把学生带出校外,让他们坐在美丽的木龙湖畔写生、创作,结果教学效果比呆在教室对着书本临摹好多了。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的状况比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有优势。广大贫困地区和基础薄弱的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从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方面看,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D. 关于美术模块校本课程教学论文这么写
校本课程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E.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高一高二 都在学校理学 高三的时候 可以出去 学习 也是 提高美术最快的时候 但是版你要在高一高二的权 时候 好好打好基础 哈 这是很重要的····书不用买 到时候 根据学习的 情况 和课程再定 ···有哪方面不懂的 在具体问吧 很高兴可以帮助你··【艺术真真】回答
F. 校本课程开发故事
校本课程开发故事
青龙县娄丈子初级中学 王旭飞
2008年9月20日,娄丈子中学书法教室里座无虚席,除了我和40名书法兴趣小组学生,还有本地民间书法艺术家、校领导、教师等多人。原来,校本课程书法已到了展示成果的阶段。那精致的作品,让老师和校领导看到了书法特色教育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同时也明白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在成功地完成这一课程的开发后,蓦然回首,这其间发生的一切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偶然——抓住成功的契机
当“偶然”出现时,只要你紧紧在抓住它,那么一定会产生许多必然,如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居里夫人成为“镭的母亲”……一次偶然的经历,揭开了“硬笔书法”课程开发的序幕。我有一个爱好,那就是书法艺术。教学之余喜欢舞文弄墨,每当我完成一幅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在心里总会有说不出的喜悦。一次我正在临习碑帖,有一个字我怎么也把握不好间架结构,正在思考其中的奥秘。“老师,你写的太好了,要是我也能把字写得那么漂亮该多好啊!”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有一位学生向我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来了。我放下手中的笔,认真给他讲解了起来。等这位同学走后,我耳边一直想起他那句话,“老师,你写的太好了,要是我也能把字写得那么漂亮该多好啊”,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书法兴趣小组,把我知晓的一些书法技能传授给我的学生呢?于是,我找到学校领导说明了来意之后,校领导很感兴趣,最后经过几次讨论之后,学校决定成立娄丈子乡中学书法兴趣小组。
二、委屈——经历成功的磨砺。
硬笔书法课程的开发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学生们和我一样沉浸在忙碌的喜悦中,然而,一盆盆冷水却无情地泼向了我和学生。
那是一个星期五下午书法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我正在给学生们讲述中国的书法史,教室外面响起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本校的一位语文老师,他把我叫到外面对我说:“王老师,有点事想和你说,学生学习书法是好事,但是你也应该考虑一下我门主科老师的感受,学生学好文化课才是真的!你明白吗?”听了这番话,我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个滋味,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了转。可当我看到学生们失望的神情时,心里顿时一惊:今天是第一次小组活动时间,可不能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呀!我借着转身的机会,悄悄地收回了眼泪,笑着说:“这位老师是怕我们大家耽误学习,所以才不赞成我们学书法的。那大家说说我们能处理好学书法和学文化课两者之间的关系吗?”“能!”“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把时间补回来,回家我找同学给我补习!老师你放心吧”学生们信心满满的,我也由阴转睛了。几天后,有好几位老师找到我,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对书法兴趣小组活动的不满,希望我停下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才是最主要的。
那一天,我回到家中,觉得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对自己说,旭飞,你可要对得起学生,你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老师和家长们看看。
三、团结——开启成功的钥匙
1.无悔的选择
面对部分主科教师的不满,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不免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放弃吧?老师的任务主要教学,毕业考拿不出成绩,我怎么向家长汇报?怎么对得起学生?
又是星期五的下午,我组织了一次小组会,主题是“诀择”。我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告诉了学生。然后问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在静寂片刻后,有位男生站起来讲了个故事:“600多年前苏格兰有个国王叫布鲁斯,在英军入侵时率部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一连进行了六次大的战斗,都失败了。正当布鲁斯绝望时,他看到雨中一个蜘蛛一次又一次的结网,失败了再结,终于在第七次时成功了。布鲁斯受到了鼓舞,领导勇敢的苏格兰人民投入了新的战斗”。讲完故事,他走上讲台对我说:“王老师,别忘了,这故事是您讲给我听的!”是的,记得那次他考试考砸了,情绪低落,我就是用这个故事使他重拾信心的,想不到他竟用这故事来教育我。我有些惭愧,自己还不如这些学生勇敢!这时他走上讲台说:“同学们,如果你不想放弃,请把手举得高高的!”说完带头举起了手。这时40只手齐刷刷地举着,40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心潮澎湃,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我缓缓地伸起了手。有个女生跑上来带头唱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披荆斩棘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我琢磨了好几个晚上,也和各小组组长商量了几次,终于决定实施“说服”的策略,做好主科老师工作,争取其他老师的理解。学生们分头行动,找到个别对活动不满的家长,分析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向他们展示已取得的成果,请求家长监督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家长们纷纷点头同意学生参与活动了,有的家长还帮学生购买了学习用具。看着这一切,我真为学生感到骄傲,是他们的信心和努力,才换来家长的支持。他们真的比我们教师勇敢!
家长和老师的路走通了,我的心感到无比轻松,从心底树立了不干出一番成绩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
3.乘风破浪
在学校的支持下,书法课程开发大面积铺开了。学校把书法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正式纳入课程表,各年级除了每周上一节必修课,还规定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七、八节课为书法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学生们在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文化,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低、中、高不同年段的实际情况,我编印了适合我校特色的书法校本课程教材。我校的书法特色教育已经形成了常态而高效的书法教学运作体系。
四、展示——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汗水的浇灌下,今年9月20日,以“校园书法”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课,终于向本乡教师以及乡、校领导公开了。
各个组员最佳准备姿态出现在课上。他们运用手中的钢笔和毛笔,一挥而就,短短二十分钟在各级领导面前就展现出了一幅幅秀丽、灵动、款式各异的各种书法艺术作品。看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充满自信和喜悦的脸,听着教师们一阵阵的掌声,我明白了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们的反思:
书法特色课程的开展,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的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潜力,只把学生当作学生,这都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这次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关心他人,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及细心、耐心、静心的维持书写活动的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教育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只有处处做个有心人,把握机会,迎难而上,把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才能让自己和学生更加完善起来。
G. 美术课堂中都有哪些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
我国目前课程改革和发展方向是积极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调发展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强调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并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李建平在《课程改革教师要直面“蜕变”》一文中强调: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作为美术教师,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如何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呢?
一、巧用“拿来主义”:
过去人们往往把教材奉为教育的“圣经”,认为教师的教学必须绝对遵循教材要求,不得越雷池一步,教师的作用就是照本宣科,这种教材观念在今天这样的信息社会已经是不可能的,一套相对静止的教材永远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现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教材就有十几套,如人美版、人教版、苏教版、湖美版的等等,除了国家的,还有地方的教材,如辽海版的教材……我们如果能够巧用“拿来主义”,也会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美术课程资源。
如:在《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六期上刊登的江苏版新美术教材《鞋》单元教学设计,即《漂亮的鞋》、《鞋的联想》、《心灵手巧——我设计的鞋》,我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一课程资源。附我的课后感想:
《鞋》一课对我的启示
当我看到江苏版美术教材《鞋》的单元教学设计,即《漂亮的鞋》、《鞋的联想》、《心灵手巧——我设计的鞋》内容后,感觉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那么的吸引人。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将此单元的课例用在了美术课堂上,上完第一课时后,更是让我激动不已。
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鞋进行了展示,并通过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登陆了鞋的相关的网站,学生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更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了鞋上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穿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鞋与生活的关系……上一学期,我曾让他们画过鞋,目的就是让学生观察写生鞋,说白了,就是看看谁画得最像,结果那终究是少数学生的成功。而今天再让学生上这一课的内容,它的意义是建立在一种鞋的文化上面,通过一双小小的鞋,让我和我的学生了解到了那么多的相关的历史与文化:如学生谈到了古代闺中妇女穿的绣花鞋;皇宫中妃子宫女穿的鞋;京剧中小丑的鞋;卓别林的大鞋;童话故事中灰姑娘的水晶鞋;小脚老太太的小尖尖鞋;以及现代人穿的富有个性的高跟鞋、休闲鞋、尖头鞋、厚底鞋等等。学生们甚至想到了日本的木屐和宫廷中的鞋的比较,还有中国古代朝中官员穿的靴子的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官职……他们在画鞋设计鞋的时候,想出了鞋的很多的功能,如能散发香味,引来蝴蝶的“百花开鞋”;保护人身安全的“防闪电鞋”;黑暗中能发光的“夜光鞋”;白天收光,晚上放光的“早收晚放鞋”;走路时能听收音机的“广播鞋”;甚至是童话故事中的那种“一步登天鞋”……简直是五花八门,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的投入到自己的设想中来,每一个学生这节课的收获都很大。
今天美术课堂上我的感受是:我与学生之间是交融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收获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迸发出灵感的过程……
我感觉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手中一定要拥有几套不同种类的美术教育杂志以及不同版本的美术教材。比如《中国美术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少儿美术》、《小画家》等,里面总是登载着一些最新最前卫的东西,一些非常具有实用性的东西。如《“虾”是什么样子?》、《三角形和方形的组合设计》、《旧报纸新玩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美术教育教学随手可取的资源。
二、开发自身的兴趣:
因为有了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与通用的美术教材,所以确保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教材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可以更大胆、更开放、给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说,开发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些我们以前很少关注、或从不关注的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一旦被充分挖掘,并使之赋予教学意义而得到展现的同时,便成为可以利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工作中饱含激情的状态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工作之外干些什么更重要,要学会忙里偷闲,这样会成为快乐生活的滋补品。休息时,我会创作一些作品放在办公室里面或是家里显摆,亲戚朋友来了之后,总会欣赏并会赞扬一翻。办公室里面摆放着芭比娃娃、CD架、花篮等等;家里摆放自己制作的装饰画、首饰盒、影集、相框……如今,在手工教学方面,我已经开发了很多的课程资源比如:花卉系列了、人物系列了、动物系列了、花瓶系列、文具系列、布贴画系列、服装系列等等。拥有了这些教学资源,让我上起课来有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这种创作也唤起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回到家里,就拿枯燥的做饭来说吧,也变得蛮有乐趣的。在炒勺翻飞的时候,我就会不由的想:要是能把炒勺用纸制作出来,挂在墙上该多好看呢!第二天早上起来,它们就真的挂在了墙上——昨天晚上我又忙到了12点。我感到在自身兴趣这种资源的挖掘、利用、充实的过程过程中,也就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个性美丽凸显的过程。
三、发现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能使学生的爱好、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何尽最大限量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达到张扬个性的目的,是我们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的又一途径。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开发。这种课程资源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愉悦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下面就是我在开发校本课程中的一个小案例:
校本课程的开发——折纸
开学初,校领导召开了一个全体教师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会议。我所教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设想折纸这个教学的内容。当孩子们一听折纸这个内容,一下子就报了上了三十多个人,于是折纸班就顺利地组建成了。但我只会折有限的几样东西,况且这几样东西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怎么办呢?下班后到书店里去“充电”吧!来到书店,急急忙忙冲到花花绿绿折纸柜台前,挑了又挑,最后选了几本带回家,饭也没功夫做了,边喝着牛奶啃着面包,边看着书中的示范,边折着……折着折着,还真折出兴趣来了。有时书中的图示,我还真的好好琢磨琢磨,还好,一番研究我居然学会折好几种了,今天晚上的收获还真不小呢!
经过几天精心练习和准备,我充满了信心开始了折纸这门校本课程的实践了!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我教他们折小房子,学生们当时一听是特别的高兴。当我和学生一起折一遍后,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会了,此时别说我是怎样的着急,而那不会折的学生更是急坏了,手里拿着或是折了一半、或是折了几下的半成品直喊:“老师!老师!这块儿怎么折呀?”我刚想告诉他,又有好多的学生在喊“老师”……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团,甚至有的学生都跑到了讲台前,此时的我真恨不得能生出个“三头六臂”来!“老师!我会折!我告诉他吧!”一个女孩手里擎着折好的小房子,得意地喊着,她的这一喊还真启发了我。我马上说到:“太好了,会折的小朋友,你们去教一教不会的小朋友吧!”“来,我教你!”“来,我教你!”会折的孩子还真是得意这个“美差”,你教两个,他教两个……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会功夫,全班小朋友都会折小房子了,于是他们又兴奋的折了第二个、第三个……最后,又将折好的小房子贴到了黑板上,又用彩纸做了花草树木在房子的周围布置一番,一幅美丽的“村庄”图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后来我们的折纸班里,好多的学生从家里拿来了折纸的书给我看,并要求我今天教他们折这个,明天教他们折那个。我呢,也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还有的时候,我也被他们难住了,有的学生还自告奋勇的来教我呢!再后来,一到折纸班的活动时,好多的学生从家里拿来了折好的东西,“老师,这是妈妈教我的,这是爸爸教我的!……”兴奋的样子真是溢于言表。
折纸班成立一年来,我的感受是:在校本课程中,师生各自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学生与老师一起设计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和我的学生是在折纸的过程中共同的成长与进步着!
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多的途径,比如图书馆资料库、公共文化设施、当地的文物资源以及周边环境等。正如生活就像百宝库,学生就像百宝袋,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心里有教育,眼里有资源,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为了赶上时代的脚步,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重塑自己。在课程资源方面,用资源丰富教师的内涵,用资源启发教师的思考;用资源促动教师的实践,用资源鼓励教师的再创造;最终实现:用资源促教师,用教师创资源,这样一个资源生成与转化之路;在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积累、转换、生成过程中,促动美术教学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