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产管理课程标准
1. 新课标具体内容
新课标内容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一些人忽视了态度、情感、价值观,其实它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体系中的一维,其重要性不差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课程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编辑本段]课程改革的目标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显然,如果不根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发展观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知识观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所有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编辑本段]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调整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我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
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低年级的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要明显超出分科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综合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而分科课程所占比重则逐渐提高,并最终超出综合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师资队伍的状况。正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师资条件,本次课程结构调整制定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并存的“自助餐”式的课程计划,供各地选择。在“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这无疑能够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的主动性,也有助于真正实现学校课程的多样化,从而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就课程类型而言,国家提供套餐式方案,供地方和学校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就课时比例而言,国家划定范围,供地方和学校选定;就课程内容而言,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在保证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特点。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这就要求地方和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纲要》第三条明确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九年一贯地进行课程设置。实际上,这也正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体现。“整体”指将各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一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因此,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第三,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应该承认现行的分科课程这些缺点是比较突出的。
2. 新时期怎样讲好现代企业管理这门研究生课程
MBA是()的英文缩写,中文称工商管理硕士。MBA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它要求其毕业生有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并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和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取胜。其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财务、法律等等,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把握全局、进行敏锐思考、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MBA是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学位。MBA是一个研究生学位,对MBA有最必要的素质、知识和学术标准要求。进入MBA学习一般必须有第一学位要求,只有个别具有丰富职业经历的人可以例外。MBA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它被看成已有3年职业经验之后的一个事业加速器或转换手段。MBA课程涵盖了现代管理的所有主要职能方面,如会计、财务、金融、营销与销售、运筹(生产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它也提供基本的经济与数量分析,课程是高度综合性的,并且包括工商政策与策略。除此之外,课程还要求学生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和技巧,如决策能力、团队合作、领导艺术、企业家潜力、谈判技巧、沟通与报告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应有选修偏好,并选择一个主修方向。MBA的最低学习期限为全日制一年或在职学习的相应时间份量。MBA最少要求400小时的课堂学习,整个课程要求最少1200小时的个人课外作业。MBA项目要求对知识的渴求和个人倾注全力的投入和努力。进入MBA课程就读必须通过一个强有力的筛选过程,以保证只有那些合格的人选才能获取MBA学位。所有学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评卷评分工作,以保证学习目标能满足MBA学位的标准。p
3. 求生产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
作业一,选择题1c 2abcde 3b 4ad 5bce 6d 7ade 8ab 9abcd 10abde 11abc 12bce 13abce 简答题3.15-17 页4.24-25 5.27 6.29 论述分析题1.10-11 2.13-14 3.22-23
作业二,选择题1.abcde 2a 3abcd 4c 5b 6bde 7a 8bce 9b 10d 11b 12b 13a 14c 15c二简答题1.50-51 2.52 3.53-54 4.59 5.43 6.84 三论述题论述abc库存管理计划79页abc物料计划82页 四计算题 1.正向移动距离数44反向移动距离数12总距离44 12=56 2.节拍为9.5生产节奏为95 3.85分钟 4.生产周期为18 天 作业三 选择题1.bde2.abc3.b4.b5.c6.b7.c8.b9.ade 10.bcd 11.a 12.b简答题1.84 2.90 3.91 4.108 5.111 6.116 计算分析题1.2略3.经济批量600件生产间隔期2个月作业四 选择题1.d 2.d 3.a 4.ab 5.abce 6.c 7.a 8.c 9.c 10.d 11.acd 12.acd 13.c 简答题1.127页2.132 3.133 4.148 论述分析题1.124 2.135 3.138-139 计算题略
4.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起源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起源:
概括地说,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
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显然,如果不根治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1、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教改依据: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3、改革原因:
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于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5.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
现代企业基础管理课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述)。它基本涵盖了企业内部运作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其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高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就是沟通和协调。各级管理人员不但应知道自己干什么,还应当知道其他管理人员在干什么,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无疑对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工作上的协调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是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应该参加这五门课程的学习,都应该了解这五个方面的知识。本课程注重管理方法及技能培训,突出事例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1、企业管理概述及管理学发展简史
2、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3、企业的基本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线性规化
4、现代企业管理原理:以人为本、信息管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经济效益原理、反馈原理
5、企业规章制度的概念、基本内容
6、制度的制定及执行:1)制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条件2)执行措施3)完善及系统化
二、产品质量管理
1、产品质量的概念、术语和名词解释
a、质量概念b、质量特性c、质量职能d、质量管理及其发展
2、质量认证体系的内容、意义、程序及措施方案(iso9000介绍)
3、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有效运转
a、质量基础工作的建立b、TQC活动c、质量成本d、PDCA循环
4、质量管理的几个基本方法
a、主次因素排列法b、因果分折法c、直方图法d、控制图法
5、6西格玛管理介绍
三、生产计划、生产运作及现场管理
1、生产运作的基本构成及其基本原则
a、技术工艺准备b、生产流程c、辅助运作过程d、运作服务过程
e、生产运作的基本原则——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适应性f、人、机、物、环的科学配合原则
2、生产计划管理
a、计划类型b、时间、能力安排原则c、工艺及设施管理d、设备管理e、物料及辅助准备
3、生产运作的基本方法
a、目标管理b、滚动计划c、ABC分类控制法d、网络计划技术e、线性规划
4、现场管理一一意义、目的、标准及4S的执行
5、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增长短扳克服瓶颈简单介绍MRP原理即流程重组
四、生产成本分折及控制管理
1、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2、生产成本构成内容:a、市场费用b、开发费用c、运作费用(工、料、费、税、资金成本…)d、成本开支范围
3、成本计划编制内容及分折:a、综合成本编制及分折b、单个成本编制及分折
4、成本控制的方法:a、基本方法b、价值工程c、量本利分折法d、变动成本法e、回归法(仅讲二元回归法)
5、企业二级核算的目的、意义及基本方法
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人事管理的意义、目的及原则
2、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a、招聘及甄选b、用工合同主要内容c、测评方法d、员工激励e、人员考核f、调配、提升或解雇
g、职工培训h、薪酬设计原则
3、“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原则和内容
4、节省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6.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有那些基本类型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2007年12月01日 星期六 19:50专题一 第二框题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
第二框题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一、课程标准:1.1 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二、新课教学:
(一)、同为代议制,各有特色
1、国家管理形式的重要表现
(1)、国家权力的主要方面
立法、行政和司法,是国家权力的主要方面。
(2)、国家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国家权力的实现,职能的履行,离不开相应的机构。
复习:国家的职能包括什么?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个方面。
2、代议制
(1)、含义: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意义:
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分析:第一方面说的是政治上的意义,而第二方面说的是现实意义。
(3)、共同特征:
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4)、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划分标准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
(1)、民主共和制建立的基本原则及其表现
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其主要表现是,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2)、同为民主共和制,形式不尽相同的原因:
①决定因素:国家性质
复习:即是国体决定政体。
②影响因素:具体国情
虽然民主共和制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但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具体国情不同,不仅其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不尽相同,而且实际作用也存在重大差异。
(3)、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虚伪性和不适应性
在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成为他们有效地管理国家的形式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但由于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效行使国家职能,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管理形式,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符合中国的国情,能够保障中国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君主立宪制
(1)含义: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种国家管理形式。
(2)、产生的历史原因
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3)、君主的权力范围:
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但在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相对于君主专制,这种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也被认为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基本管理形式。
(4)、类型:议会制君主立宣制、两元制君主立宣制
(5)、代表国家:
英国、西班牙、日本、泰国、比利时、瑞典、挪威等。
(6)、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1、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的划分标准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2、议会制
(1)、特点:
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在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2)、代表国家: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等。
3、总统制
(1)、特点:
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依宪法规定,一般有任期限制。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2)、代表国家: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4、半总统制特点:
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国家管理形式,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被称为半总统制。
5、委员会制
(1)、特点:
委员会制是一种独特的国家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议行一体。
(2)、代表国家:瑞士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
6、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1)、同属于代议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也具有上述国家管理形式的某些特点,同属于代议制。
(2)、最重要的特点: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
(3)、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原因:
我自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分析:即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讲的。
小结:
四种主要的国家管理形式: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三个主要概念:代议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两条划分标准: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划分标准
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划分标准
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国家管理形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形式的最重要特点
7. 新课程标准的课改目标
概括地说,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现行课程体系的上述特征,都反映了这么一种教育理念或关于人的发展观:国家和社会发展集中地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它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
显然,如果不根治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现存的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就不能推行。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同以往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主动性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主要课程类型
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是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其中,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中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滋养”下,其片面发展在所难免。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现行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新的学校课程结构中设计了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选修课程,并为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学校课程类型的多样化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将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学生过分追求学业高分、综合素养低、主动学习能力弱的状况提供有利条件。针对现行课程结构中科目比例失衡的状况,新的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1992年)降至20%~22%,将数学由原来的16%(1992年)降至13%一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同时,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一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一12%的课时。显然,学校课程体系中具体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中国开展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
8.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生产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生产管理作业一
一、选择题
1、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C )
A输入 B输出 C转换 D整理
2、生产过程需要输入的资源要素有( ABCDE)
A人 B财 C物 D信息 E技术
3、产品的品种、产量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在企业生产系统技术、组织、经济效果方面的综合表现称为(B )
A生产形式 B生产类型 C生产流程 D生产系统
4、按生产工艺特性分类可将生产类型分为两大类( AD )
A加工装配方式 B生产型 C劳动服务型 D流程式生产
E备货式生产
5、按专业化程度不同,加工装配式生产类型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BCE )
A分解型生产 B全能型生产 C总装型生产
D流水型生产 E混合型生产
6、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过程的( D )
A集合性 B流程性 C连续性 D离散性
7、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可将生产类型分为( ADE)
A备货型生产 B计划型生产 C随机型生产
D订货型生产 E大规模定制生产
8、小批量或批量生产的制约因素是( A )
A生产数量不足 B品种多 C人员少 D设备不足
9、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生产战略制定 B产品设计 C生产系统设计
D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 E质量管理
10、产品的属性主要有( ABDE )
A价格 B质量 C价值 D使用价值 E品牌
11、产品外形设计的原则有( ABC )
A美观 B安全 C便于搬运 D豪华 E便手拆卸
12、服务蓝图的三条分界线是( BCE )
A自然分界线 B互动分界线 C可视分界线
D物理分界线 E内部互动分界线
13、服务蓝图中的四种行为分别是( ABCE )
A顾客行为 B前台员工行为 C后台员工行为
D服务行为 E支持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生产过程的性质和组织的特点。
生产过程的性质。(1)生产过程是一种转换的过程和人的劳动过程。生产过程是一种活动,是一种通过人的劳动,有时还会借助一定的自然力,将劳动对象(资源)转化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产品的一系列过程。转换过程中,人的劳动是核心。(2)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的特点:(1)生产转换工艺有可能发生变化。(2)现代化生产过程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生产过程可以细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或分为若干个工序。分工可以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大大地缩短了产成品的生产周期。
2、简述生产类型与生产量的关系。
生产量的多少是影响生产类型的重要因素。(1)基本的生产量是决定某些产品是否批量生产的依据。(2)生产量也是决定采取订货型生产和备货型生产的依据。(3)生产量是决定专业化分工方式的依据。
3、简述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1)生产管理的范围扩大化。生产的概念记忆已从工厂制造业扩展到医院、餐饮、旅游、商场、银行、咨询等服务业。就制造业而言,生产活动的涵盖范围随着生产系统的前伸和后延也大为扩展。(2)组织机构动态化。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市场反应的适应性,出现了两种新的动态组织机构模式:柔性多变动态组织机构;虚拟组织机构。(3)产品设计智能化。(4)生产计划精确化。(5)化生产制造柔性化。(6)生产过程最优化。即要求做到“零缺陷”质量管理;零库存;零准备时间,达到企业人物、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处于最佳结合状态。
4、简述产品功能设计的基本内容。
产品功能设计的基本内容如下:(1)需求收集与整理。把握用户需求需要注意了解用户需求的表达方式;选择合理的用户需求的收集途径;需求的整理。(2)基本功能设计。基本功能是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最基本需求的功能。(3)辅助功能设计。进行辅助功能设计,提高产品的使用功能。(4)方便使用功能设计。具体要求是:简单、清晰、兼顾人们习惯、易学。
5、简述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
产品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功能分解原则,要分清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在设计时要以上位功能为主。(2)作用清晰原则。(3)便于装配与拆卸原则。(4)与环境相协调原则。(5)精简优化原则。
6、简述服务蓝图的作用。
服务蓝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蓝图能让员工树立全局观点、整体性服务意识,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在其中的位置,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并超越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第二,通过展示服务各环节组成的要素及关系,形成服务战略。第三,通过对服务人员与顾客的接触线分析,明晰顾客在哪个环节感受和评价服务质量,为改进设计打下基础。第四,认清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服务质量,改进服务目标。第五,为内部、外部营销活动提供重要基础,为识别成本、收入和向不同服务要素投资提供基础。第六,能清楚提供由表及里地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
三、论述分析题
1、试述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的优缺点。 10~11
工艺专业化的特点(1)由于其加工的对象不固定,所以可以适应产品品种变化强的特点,这是工艺专业化的最主要优点。(2)工艺专业化在单位内一般采用通用设备和通用工装,工作地点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故生产效率较低。(3)按工艺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一项制品的生产过程要经历多个生产单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差,运输距离长,故生产周期长,在制品量大,占用的生产面积和仓库面积也比较大,因而相应的费用也比较高。(4)工艺专业化使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复杂,从而使计划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在制品管理等管理工作变得复杂,使管理的工作量大为增加。(5)由于使用通用设备和通用装备,工人的工作范围较广,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容易产生工作疲劳,有利于职工的全面发展。
对象专业化的特点:(1)由于其加工对外相对稳定,可以采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具,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效率。(2)生产单位内的生产设备可以按加工对象的工艺过程排列,使产品制造过程在空间上紧密衔接,可以缩短在制品的运输线路,节约运输费用,并有利于实现工序之间的运输机械化和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运输批量,实现“一个流”,从而可减少在制品数量,节约生产面积,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3)从管理工作角度分析,由于一项制品的全部(或大部)制造在同一单位内完成,各工序的工作地点紧密衔接,发现快,反馈也快,便于及时处理。同时,生产单位的责任明确,有利于贯彻责任制。(4)对象专业化的单位对管理干部的要求高,要求他们懂得本单位所应用的全部生产工艺,并且还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设计能力。(5)对象专业化的主要缺点是它对产品品种的应变能力差。当市场需求变化大、企业的产品方向不稳定时,就无法按固定的对象来组织专业化的生产单位。(6)对象专业化的单位员工的工作范围很窄,不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
2、试述生产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13~15
生产管理的地位:企业管理系统从纵向看可以分为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包含生产管理在内的基础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经营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间层,经营管理选定了一个较短时期的产品与市场范围后,就必须通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设计制造出可以推向市场的产品,然后将产品投放市场,而将产品制造出来的任务非生产管理莫属。从横向看,企业管理可以分为财务、技术生产、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五大基本职能。生产管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生产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基础部分,没有生产管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都会落空。可以说没有生产管理就没有企业战略,也就没有企业生存和发展。如果说战略与经营是“做正确的事”,那么生产管理就是“正确地做事”,没有正确地做事,也就不会有正确的事了。(2)在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逝即纵的情况下,对生产管理的要求更高了。生产管理要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与生产周期,迅速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3)加强生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做得扎实有力,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且克服困难、攻克难题,才能让高层领导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去思考企业的战略性问题。(4)为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减少和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要通过生产活动和生产管理来提高人的素质,培养有用的人才。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制度的设计要认真研究各种职业病的发病机制和数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控制和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3、试述产品与服务的关系。
产品和服务的关系表现在:(1)纯粹的产品和服务。纯粹的产品是指不包含服务的产品。纯粹的服务是指产品生产的服务,如生活服务。大多数纯粹的产品都是小件的浪费品,大多数纯粹的服务都是单项的小规模有服务。(2)产品与服务的相互延伸。对于产品而言,服务是生产的延伸。产品所需要的服务,是为保证产品正常使用而开展的服务,当然这些服务本身并不是产品本身所需要的,消费者是可以自行解决的。对于服务而言,产品是其延伸。如教育在授课同时,提供参考资料和练习本等等。(3)产品与服务的相互融合。融合是指产品与服务互相成为对方的组成部分,对于产品而言,服务是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产品销售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服务而言,产品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4)产品和服务的相互转换。从根本上讲,消费者所需的只是一种需求的满足,并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只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既可以提供产品,也可以提供服务。在产品转化为服务的同时,服务也在向产品转换。典型的是交通运输服务。
不论产品还是服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只要把握消费者需求这一根本点去进行产品与服务设计,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脱离了消费者需求这一大前提,将会束缚企业的思路。
9. 现代企业管理一是不是企业文化课程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市场大潮中站住脚跟,就必须首先树立起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战略管理和科学的决策方法。因此,开设企业管理课程是非常有显示意义的。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培养起现代经营的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动手实际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课程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方法,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实际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 了 解: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该原理的有关背景,要求能够用
自己的语言对基本概念进行描述,对基本原理能够说出其基本要点和该原理对于企业管理实践意义。
2、 掌 握: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基本操作方法,要求能够正确运用该方法去解题,并
能够对计算结果作出正确判断。
3、 熟练掌握:是针对管理中的重要决策方法,要求不仅会正确运用,而且能够举一反
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运用。
4、学会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5、重点培养:培养学生的现代管理的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动手实际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知 识 点:1、企业与企业管理的本质
2、企业管理的原理和职能
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与管理现代化
重 点:企业与企业管理的本质;企业管理的原理和职能
难 点:企业管理的原理和职能。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14 (二)、第二章 现代企业制度
知 识 点:1、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
3、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重 点: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难 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4
(三)、第三章 现代企业组织
知 识 点:1、企业组织及其管理原则
2、企业组织结构 3、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重 点:企业组织及其管理原则;企业组织结构 难 点: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4
(四)、第四章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知 识 点: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3、SOTW分析
重 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SOTW分析 难 点:战略选择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10
(五)、第五章 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战略
知 识 点:1、企业经营决策
2、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与类型 3、企业经营策略
4、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重 点: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与类型 难 点:企业经营决策。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8 (六)、第六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知 识 点:1、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
2、现代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3、生产系统的设计
4、生产系统的运营管理 5、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产管理
重 点: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生产系统的运营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产管理
难 点:生产系统的运营管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生产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8
(七)、第七章 现代企业科技管理
知 识 点:1、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2、新产品开发 3、价值工程 4、设备管理
重 点: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价值工程 难 点:价值工程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8
(八)、第八章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知 识 点:1、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2、全面质量管理 3、ISO9000系列标准 4、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重 点:全面质量管理。 难 点:全面质量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4
(九)、第九章 代企业财务管理
知 识 点:1、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2、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
重 点: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 难 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4
(十)、第十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知 识 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2、奖酬管理 3、定员与定额
4、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态势
重 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奖酬管理 难 点:奖酬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4
(十一)、第十一章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
知 识 点:1、企业文化概述
2、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3、企业文化建设
重 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建设。 难 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分配:理论 4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的后续课有《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五、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电子商务专业高职生,共计72课时,其中理论72。在执行本大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适当调整重点,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条件,以突出应用和实用为原则,重点强化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