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大全 »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

发布时间: 2021-03-13 18:20:23

『壹』 上海市中小学的课程标准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上海来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标准
发布日自期:2004
执行日期:2004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的精神,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17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的要求,根据上海城市发展需要和时代特点,特制

订《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确立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方案》旨在依托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城市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贰』 上海市嘉定区的教师考试,语文学科,都考什么内容呢不要官网上已经公布的啊,要以前的试题,一道也可!

。勒索歪斜和谐
翻译站香味的空气
对区域的香味犹豫
(自己填)
检查观察访调查
四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王任重(很长的路要走)
鼎晖,刘海粟(沧海一粟)(秀外慧中)娇弱于(大智若愚)
五,我爱雪莲花,代表纯洁,冰山扩大
我爱雏鹰,他的飞翔,飞向蔚蓝的天空。

『叁』 上海中考语文考纲在哪有卖

2011上海中考语文考纲
一、考试性质和命题指导思想
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对象为2011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几年制义务教育学业的九年级学生。

二、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六至九年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考试目标。

1.现代文阅读能力
(1)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能运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2010:能运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11种标点符号】
(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4)能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5)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
(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8)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9)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O)能分析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作用。
(11)能辨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并分析其作用。(2011新增加考点)
(12)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010: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13)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能依据阅读材料和要求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2010: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适当地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14)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2.文言文阅读能力
(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3.写作能力
(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2)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4)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5)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
(6)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三、试卷结构
内 容 分 值 题 量
一、文言文
(42分) (一) 默写 18分 6
(二) 诗词赏析 4分 2
(三) 文言文阅读(一) 约8分 3
(四) 文言文阅读(二) 约12分 4
二、现代文
(48分) (一) 现代文阅读(一) 约22分 6
(二) 现代文阅读(二) 约26分 5—6
三、写作 作文 60分 1
合计 150分 26—27

四、考试细则
l.试题的难易比例约为1:1:8。
2.试卷总分:150分。
3.考试时间:1OO分钟。
4.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5.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肆』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最新版是哪一年的

2012.在网上应该有。

『伍』 上海市初级中学科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答案

自己想,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出来

『陆』 “论从史出”如何落在实处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此上海二期课改《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要求在中学要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即通常所说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逻辑体系,即“史料—史论—史观”。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贯彻这十六字方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维逻辑呢?本期“聚焦”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处理好史证、史实、史论的关系
文/上海市育才中学山昌岭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着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严密的认知层次,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证”是客观史实的呈现或对客观史实的描述,是认知的基础。离开了“证”,一切的“史”和“论”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史”是在“证”,即在客观史实基础上对历史的解读和阐释。这种解读和阐释是一种主观认识,受解读和阐释者认知水平、生活阅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制约。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对同一个“证”可能解读不一样,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解读和阐释。“论”是建立在解读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提炼总结而得出的符合历史史实的结论,这种结论一旦上升为理性或规律性的认识,反过来又会指导历史的解读和阐释。《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把“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定位到初中阶段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学习水平上,即在树立“证据意识”的前提下,如何领会与诠释历史;而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提升到分析综合、概括总结,并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论证历史事实,解决历史问题的较高层次上。
“史由证来”,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证”,即“史料”问题。研究历史、学习历史都离不开史料,但史料并不就是历史。“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这不但意味着要弄清史料的真伪、优劣,进行正本清源的辨析工作,而且还要整理、储存、统计,研究。因而,“用什么观点,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史料,同样很重要。”这就是如何做到“证史一致”的问题了。所以,“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这一命题的核心强调历史学习或研究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在正确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公正、客观地解读和阐释历史,真正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在“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反过来,再把这种结论放到历史事实中进行检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观察、了解和把握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和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方法就是“论从史出”。同样,也只有在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下,才能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判断。否则,只能满足于表面现象,局限于就事论事。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
总之,要做到“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也就是要处理好史证、史实和史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要树立“证据意识”,秉持客观立场,运用科学方法。正如翦伯赞先生所言:“研究历史,固然要有正确的科学方法,但方法的本身并不就是历史,也不会自动地变成历史。当我们知道了历史方法以后,就要带着自己知道的方法,走进历史资料的宝库。不钻进史料中去,不能研究历史;从史料中跑不出来,也不算懂得历史。在这里,我强调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方法不重要;反之,没有正确的方法,不但不能进行历史之科学的研究;即从事于史料之搜集与整理,亦不可能。史料与方法之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使历史学走上科学的阶梯,必须使史料与方法合二为一。即用科学方法进行史料之搜集、整理与批判;又用史料对科学方法之衡量与考验。使方法体化于史料之内,史料融解于方法之中”。我想这种论述对于历史学习者同样适用。
【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
文/上海市向明中学 蒋蓉
一、引导学生论证教材观点
通常情况下,教材会就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给出一些结论性的评价,这些在史学界基本有定论的观点往往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当然可以采用讲授法顺序地解释这些观点,但如果能倒过来,先给出教材的观点,然后追问学生“为什么教材会有这样的结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这个结论寻找依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避免知识点的零散,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概念。至于寻找依据,可以有这几种途径:①让学生直接从教材内容中寻找;②教师提供一定的补充材料;③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补充。例如教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先讲《南京条约》的内容,再分析其影响,而是直接给出课本上关于鸦片战争的结论,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补充资料,回答: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果,学生先罗列出了教材中关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五大变化,然后我再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结果学生又结合了补充材料和《南京条约》的条款来论证这些变化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从而对课本的结论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质疑教材观点
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历史研究的发展性决定了大多数问题本身就是动态开放、不断变化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史料不同,对史料的解读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因此,在论证教材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产生疑问,尤其是对于一些史学界尚有争议的问题,更应鼓励学生在论证教材观点的同时提出其他的看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仍然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在学生论证完教材观点后,我问:对课本的评价,你们还有没有补充,有没有不同意见?结果,有部分学生提出:课本提到的都是负面影响,鸦片战争是不是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我再追问: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学生马上提到了香港在鸦片战争后的快速发展,还提到最早沦为半殖民地的东南沿海地区如今都是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我马上抓住机会,让持相同疑问的学生组成一个专题探究小组,在课后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给予充分的论证。
三、引导学生形成并论证自身观点
质疑意味着“破”,这固然非常重要,但破后的“立”更重要。促使学生在突破传统后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了见解后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予以论证,这也是强化“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原则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之后,更要让学生“小心求证”。要求学生查阅史料—鉴别史料—选取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论证,这个过程,正是史学研究的普遍过程。前例中,学生在掌握一定史料的基础上大致确定了“鸦片战争是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主题,然后,我要求他们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更多的依据,并确定论证这一观点的主要角度和层次,最后,学生就这几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自然经济在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历史趋势下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鸦片战争对它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的发展;鸦片战争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为以后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打下一定的基础;鸦片战争提前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虽然被动,但中国毕竟跨入了近代的行列……当然,观点是否正确尚有待商榷,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方法,形成了强烈的证据意识,养成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这既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