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诗
A.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教学思想的孕育
教学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教学经验的总结、近代教学思想的形成与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诸阶段。
古代教学经验的长期积累孕育了最初的教学思想,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那个时期百家争鸣,智者云集,人类思想处于胚胎阶段。中国先秦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他们阐发了诸多教育、教学主张。
此外,我国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经学教学思想,以刘安为代表的黄老学派教学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嵇康为代表的玄学教学思想,唐代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教学思想,宋明时期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教学思想和以叶适、陈亮为代表的功利教学思想等,标志着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繁荣。
在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各自的教学思想,出现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古罗马昆体良系统地总结了罗马教学成就和自己的从教经验,写出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
(二)近代:系统教学思想的形成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教学理论逐渐从古代哲学中分离出来,走上了自身发展的轨道,并形成独立的体系。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它们对后世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现代:多样化教学理论的发展
杜威,美国教育家,1916年出版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的“外烁说”与卢梭、裴斯泰洛齐的“预成说”各有偏颇的基础上,认为儿童发展是在先天本能与冲动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不断增加经验意义的过程,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连续发展,“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提出了基于经验的教学理论。在他看来,“经验”(Experience)即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作用于环境与环境作用于人两方面的联合。杜威强调知与行的统一,认为“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认识本身就是行动”,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他还认为,经验中包括思维,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力倡“反省思维”,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五步教学阶段:问题感觉、问题界定、提出假设、逻辑推理、行动检验。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组织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活动,促进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总结了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多见解,奠定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对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以来,教学论研究大致呈现两大发展路径:一是哲学的研究取向以认识论和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如德国、苏联、日本、中国。二是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把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理论,探讨教学的程序、策略与技术,如英国、美国等。“二战”后,由于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世界教育改革热潮,催生了众多新的教学理论与流派,如前苏联赞科夫的“小学教学新体系”、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理论,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沙勒和舍费尔的“交往教学”理论,等等,教学论发展呈现多样化态势。
B.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中罗杰斯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是什么
1、自考课程与教学论中罗杰斯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是人格发展。
2、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是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为之心仪的教育目标是自我实现,“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自我实现。非指导性教学的学习观是有意义的经验学习。
C. 课程与教学目标三种价值取向对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何启示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价值体现。 (...
D. 1朱熹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2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说 课程论的发展历程 课程论及主要流派
朱熹提出要“率情写作”、“知行并重”、“学思结合”、“熟读精思版”、“涵泳”、权“摒弃应试教育”。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E.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持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相应地会对课程实施有不同的认识,并会以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参与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存在三种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
一忠实取向(Faithful orientation )
忠实取向即视课程实施为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实施课程愈接近预定的课程方案,则愈为忠实,课程实施程度也愈高;若与预定的课程方案差距愈大,则愈不忠实,课程实施程度愈低。
这种观点强调课程设计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强调事前规划的课程方案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应当不折不扣地执行。倘若课堂中的教师不能忠实地实施课程,则认为投资可观的资源、时间与精力以及规划最佳的学校课程便是前功尽弃。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不给教师留下太多的弹性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不鼓励或允许个别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情境中因应变革而修改课程内容。其基本假设是,倘若教师的课程实施选择权不多,则课程实施的方法愈明确,课程实施就愈“忠实”。忠实取向强调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把课程变革看成实施预定课程计划的机械、线性的过程,对课程实施者的主动性认识不足,容易陷入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课程情境,特别适用于课程内容极为复杂、困难且不容易掌握精熟的新课程方案,或是学生的理解有赖于配合课程内容的特定安排,因此,课程实施的顺序有必要在事前加以规定。然而,课程的规范说明与行政命令规定可以规范课程科目知识的最小范围与最低标准,但无法硬性限制师生的最大选择范围与最高成就标准,更不应该限制师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 相互调适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设计人员与课程实施者双方同意进行修正调整,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课程实施之成效的过程。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递、接受,而是双向的互动与改变。课程方案有必要因应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境而加以弹性调整。事实上,所有的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修正调整才能适用于特定而变化的课堂情境。惟有如此,教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大的效能。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一项课程方案付诸实施之后,可能会发生两方面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方案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方案的特定要求。课程实施中的相互调适现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相互调适取向倾向于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而不是预期目标与规划方案的线性演绎过程。因此,应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社会情境因素的分析,借以揭示课程变革的深层机制。相互调适取向考虑了具体实践情境,如社区条件、学校情境、师生特点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反映了师生的主动性、课程实施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与忠实取向相比,更符合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 课程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人格化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一种供这种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课程是实践”。课程不是被传递的教材或课表,不是理所当然的命令与教条,而是需要加以质疑、批判、验证和改写的假设。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教师即课程”。教师是决定新课程成败的关键角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制订,不过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课程改革是教师的再学习过程。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开发。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师和学生是在观察、实验、分析、对话和争论中建构知识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角色,做一个学习者、反思者。当“每一个教师都成为课程设计者,每一间教室都成为课程实验室,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教育社区”之日,也就是新课程得以完美落实之时。
由于创生取向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这一取向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推行的范围相对有限。
上述三种取向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从忠实取向到相互调适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
F. 课程目标编制的三种取向是什么
1、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与评价功能。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适合。
2、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3、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拓展资料
课程目标编制是指为了完成一项课程计划而进行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阶段。
尽管课程系统千差万别,编排它们却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总要把思想上、观念上的东西加以具体化,经过若干过程和步骤,最终形成所期望的课程结构。这一过程或步骤就是课程目标编制。严格地讲,课程目标编制是一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课程目标编制理论或技术是专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科学地编制课程并使之形成某种结构的一门学问。
G. 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几种基本取向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实际上是内对课程评价的本容质的集中概括,支配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取向的维度,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
H. 课程目标具有哪三种取向,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行为目标取向。主要受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影响,在他看来,陈述教育专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属,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要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前者要求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后者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行为目标的长处在于他的具体和可操作性,短处也明显,它容易忽略那些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内容,不利于把学习作为一个整体。 生成性目标取向。这种目标取向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注重的是过程。以杜威为代表,他认为学校教育由知识技能的掌握、社会价值观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构成。后两者肯定不能用事先规定的行为陈述,提出过程模式。
I.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是指每一种课程评价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它实际上是对课程评价的本质的集中概括,支配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取向的维度,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