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探究性教学分析
1. 浅析初中历史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历史探究式学习主要指任课老师按照所要教学的内容指导学生采取历史学家式的历史探究方法了解、收集、学习、运用相关历史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提问、找寻答案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一种新方法。
怎样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初中历史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1.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路必然会开阔起来,思维的火花会不时闪现,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就会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挡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是开放的、探究的,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刻板的教学模式,将“先讲后练”变为“先学后教”或“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将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尝试和验证。
2.注重问题价值,拓展探索空间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立研究专题,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它最根本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其目标是通过全体参与,促使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能力的综合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不管历史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勇于探究,这是获得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历史的时间、地点是固定的,是不需要探究的。教师不能随意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张口就能答出,所提出的探究课题,一定要具有探究性,有一定深度,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必须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或跟同伴进行合作探究,在对历史问题有深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到的问题结论才有意义。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探究性学习历史,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和探究的方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广博知识,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努力设计出有一定探究性的、有价值的历史问题。
3.抓准重点、难点和疑点
教师应抓住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感到不甚理解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鼓励和引导他们探索、深思、发现和解决。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探究性学习和教学,培养学生大胆地质疑和解疑的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独立获取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中英鸦片战争”时,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了哪些破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结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和电影《火烧圆明园》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分析、比较和归纳,加以老师的引导、点拨,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对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了清楚认识,从而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侵略的本性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功效。
4.以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难度。但是,教师可以精心选用情景资料,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场景,缩短和缩小学生感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感其情,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如讲“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三国中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并将诸葛亮、曹操、刘备、张飞、吕布、司马懿等人物一一展现在屏幕上,同时在下方打上字幕并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边看边听边随声附和,如痴如醉。之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三国历史故事的视频,诸如《三顾茅庐》《挥泪斩马谡》等,让学生在影像资料的欣赏中学习历史知识,自然进入探究角色,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对教师的教与学也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分析、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鼓励其掌握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引起广大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重视。
2. 如何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
情境是一堂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怎么样,初中
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专在这个情境中属,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4. 请推荐适合浙江地区的《历史与社会》9年级教辅用书,要多教材分析的
嗯。。我浙江的。 初三毕业。
我九年级的时候历史与社会没用辅导书啊。。
如果真的想要用的话,去看看 教材一加一。
我们八年级老师推荐过,教材分析蛮多的,题目也很新的来着。 我现在预习高一什么的用的就是这个系列的~
5.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不听老师教导甚至不时与老师对着干,再高明的教师也难以施展才华。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教师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绝大多数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现在的学生深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人具有独立、民主、自由与平等的观念。唯老师马首是瞻的传统师生关系在现在的教育是肯定行不通了。教师要改变教师居于支配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的传统师生关系,建立一种适合新课标理念的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与独立人格。子曰:爱其师,信其道。建立平等、民主、互尊、互爱与互信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与尊敬。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不会出现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以势压人,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形,这为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奥妙的相互接触①,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课堂教学气氛轻松,学生才能没有压力,思维活跃,发言踊跃,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此我们才能培养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的自由社会、民主社会的建设者② ,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③、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④。 二、科学合理地设计与组织教学 (一)全面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本准则,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判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传统的教学大纲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让学生获得知识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的开发,这样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薄弱、情感不丰富的人,一个不完整的人。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有实效吗?新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教学的价值要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十分遗憾,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理解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没有完全执行新课标的要求。现实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两种的教学模式:一部分老师的教学模式还是在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他们还是紧盯知识与技能,而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得不够;而另一部分老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特别重视三维目标中的后两项,对知识与技能却有所放松,唯恐打牢了基础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窠臼。课堂教学变成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机械操作或者作秀表演。这两种模式有违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宗旨,不利于 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⑤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统一体。教师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奠定了基础。准确全面地理解新课标理念的真正含义,并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保证。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乐于学习新知、探求未知、掌握某项技能的内在自发动力。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如何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挖掘出来,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1、新课的导入要别致新颖 传统课堂教学不是很重视新课的导入,这使得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不高,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都应当遵循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的原则。由此可见同一教材内容的导入设计应紧扣主题,立足于了解课文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现实生活。不要一开始就抛出类似探究式难度的问题,而应由浅入深,铺垫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气氛和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现象的导入法为佳。例如在学习《长江》时,我先播放一段2008年春节前后南方雪灾的视频给学生看,然后问雪灾主要发生在我国哪条大河流域,这样自然导入新课了。在学习《美国》时,我问当我们想到美国时,你们头脑中会出现什么?学生回答美国喜欢侵略别国,美国军力强大,美国很富裕,美国科技发达等,我分别将美军入侵南斯拉夫与伊拉克的画面、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与当今世界上唯一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f22的图片、美国大富豪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的相片和美国登月照片与近年美国探测火星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就与学生共同探究美国的诞生、成长、壮大与称霸世界的历史事实与原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堂新课能有一个好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气势,将能把握住学生求知探究的心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这难道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吗? 2、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历史本身是具体的、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其情景性强,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历史。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和较好地理解知识信息。在学习英、美、法、日和俄等国家兴起的历史时,我给学生看了《大国崛起》这套纪录片。我发现很多学生看得很很投入。事后我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有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方式直观、信息量大,对教材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除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地图册、练习册等资源,历史插图涉及人物、地图、场景、器物等,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图像,包含大量信息,有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它们与教材文字配合,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教师可教授学生看图的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去观察分析,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是不无裨益。 (三) 以新课标为准则,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一些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某些方法与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知识与现存的结论。因此,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会学,最终想学、愿学、乐学,达到多数问题学生能自行探究、自行解决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要多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⑥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中方兴未艾。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学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化的实践活动,体验历史认识的过程,进而获取更多的新知。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堂高效优质的历史与社会课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训练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提升情操、完善人格。下面介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的几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1)运用编故事法学习原始社会史。 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原始社会史时,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书本中常有许多结论缺乏推理,令学生感到很生硬、唐突,不容易理解,教师也没有办法解释。遇到这类情况,怎么办?我探索出一条运用编故事法学习原始社会史的方法一解决这一难题,效果较好。例如在学习北京人使用火时,课后有一个肯动脑筋的学生问我北京人最早怎样使用火烧烤食物呢?没想到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还真把我给问住了。我当时的解释牵强附会,真难以自圆其说。事后我经过冷静思考,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很重要,没有任何一本史书上有明确祥细的记载,不如让学生集体来回答这个问题吧。第二天上课,学生们也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一时之间没有人敢举手。我启发他们说,既然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你们就可以想像嘛,只要合理就行。大家纷纷动脑,编了一些故事。大家公认比较合理的故事为:某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群饥肠膔膔的北京人外出围猎。由于最近几天打猎都空手而归,他们很看重今天的活动。但半天下来,大家累得头昏眼花,一无所获。一些人准备放弃行动,打道回府,但首领要求大家继续努力。几番搜索,最后在一处开阔地找到一只被原始森林大火烧焦的山羊。大伙兴高采烈地扛羊回家。分食羊肉时,大家觉得今天的羊肉味道鲜美可口,与以前所生吃的肉食味道大不一样。以前生吃的肉食血腥味很重,不容易咀嚼下咽,而被火烧烤过的肉食就无上述问题。从此以后,他们将打猎所得的兽肉都要用火烧烤后才食用。他们还发现一些植物的根茎和果实被火烧烤后味道比生食要好。这样,他们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他们将森林中寻得的火种带回山洞内,小心照看,以备随时之用。 我还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了诸如山顶洞人最早怎样学会人工取火的?等许多原始社会史中的难题的,很受学生欢迎。 (2)编演历史课本短剧。 让学生通过历史课本剧的编演,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体验和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搜集、归纳、整理资料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并培养了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正是在编与演过程中,学习者反复求真、探究、反思与沟通,触摸历史事件,把握人物心理,感受历史情境,体会合作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完善自我的人格。在初一与初二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写了许多历史小剧本,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山顶洞人的一天》《兵酒释兵权》、《梁启超拜师》、《李鸿章、荣禄和翁同龢三大臣问话康有为》、《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革命与改良的大论战》等。为此本人还撰写了《君子动口又动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剧教学》一文,获益非浅。 (3)制作专题网页 每当学习完一个专题时,我组织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题材制作专题网页。学生会自己组合起来,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长处,电脑水平高的负责制作网页的基本框架,有美术功底的负责页面的美术设计,对专题内容感兴趣的就负责素材的收集,文笔好的就负责文字起草工作。经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学生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网页。比较有优秀的网页有:《深圳历史文化网》、《中国书法网》、《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成就网》等。通过制作网页这种学习方法,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收集、分析、总结资料的方法,展示了许多学生的特长,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加强了学生彼此间的合作精神和友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它还可以开展历史课堂辩论会、讨论会、历史故事演讲赛、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手抄报、社会调查报告和历史书籍读后感等多种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3、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难易层次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关键。提问要精心设计,不可随意,否则导致提问的无效性,干扰学生思路,浪费时间。问题要与已学知识特别是本堂所学的知识有关联,使学生没有陌生感,学生才会有兴趣思考,努力探究。大多数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抓住他们的兴奋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开动思维,搞活整个课堂气氛。少数问题要照顾那些思维敏捷,喜欢探究的学生。此时千万不可忘记因材施教的原则。历史与社会课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问题的答案没有唯一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提问让学生作答。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和问题设计时老师自己的答案不一样时,教师要让学生讲一下他的思路,从而判断学生的答案是否有道理,切不可盲目批判。如果学生的思路是错误的,可以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到错误的根源以便及时加以引导。 (四)对教材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视角独特,注重专题、中外史学的比较、历史地理知识的结合和现实性问题的探究。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某些内容过于简单,结论纲要多,史实细节少,教材内在联系不够,内容庞杂零乱等。如何克服教材中的这些不足,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不要局限于教材。这要求教师科学地利用教材,不必局限于教材,让教材成为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石。教材是教师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努力寻找各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例如我带领初三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母亲河》这一内容时,我单独将《母亲河》中的《长江》的内容作了扩大化处理,要学生在预习掌握大众传媒的种类与功能,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江的基本知识点(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分段,流经的省区市、地势与地形区,长江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什么地区,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干流在航运方面的优势等)、长江流域的古代人类遗址、长江流域发生的著名战争(役)、统治过长江流域的割据政权、自古至今与长江流域有关的著名水利工程等。学生就将七年级至九年级与长江流域的地理与零碎杂乱的历史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整合。这堂课也较好地展示了历史与社会课的综合性。后来我还将这堂综合性较强的复习课分别上了校级与区级公开课,受到听课专家、领导与同行的好评。我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教材中与黄河流域有关的地理和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整理。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作业有布置要有针对性 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从学生所做作业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及时做出调整。中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了,落实了多少只能是一个疑问了。有的教师喜欢搞题海战术,布置的作业量大、难度也大,搞得学生苦不堪言。本校一位姓谢的副校长经常说:教师要跳进题海游泳,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给学生做,要量少质高;杜绝让学生在题海中游泳。我觉得他说得太有道理了。学生每天面对的不是一门功课的作业。几门功课的教师中只要有两位教师玩题海战术,学生非得累趴下不可。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少质高,针对性强,是落实减负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让学生各门功课均衡发展的科学途径。所谓针对性,其一是学生常犯错误的知识点要布置作业,其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要布置作业,其三是具有举一反三、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要布置作业。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件,是要经过广大师生共同努力,长期摸索、探究与完善的实践过程。拙文是本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一些不成熟思考。本人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专家为我们这些在一线任教的教师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我们开阔视野,少走弯路,不断自我提升,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更多的成绩。
6. 几种教学方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一、前言
从目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情况来看,其主要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科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如下现状:①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与教师的配合度不紧密。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很多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课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长此以往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②学生缺乏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措施分析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可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落实问题?这对于能否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至关重要。但是,正如上文提到,在现在的中学《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提问的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加强对课堂提问的设计,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很多《历史与社会》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1、启发提问,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乃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提问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必定要巧妙地设置问题,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
2、问题设疑,留有悬念。古人有云:“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学生寻根问底的“思”。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要有悬念,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探寻知识的大门。
3、巧设问题,把握两“度”。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设计的提问一定要有“ 深度”,有“力度”,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的,如果提问缺乏深度和力度,那么这样的提问意义就不大,这样的问题也无法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只会让学生觉得只是就事论事,就像一碗白开水,学生无法尝到解决问题后的美妙滋味。
4、增强责任,提高技巧。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增强责任心,教师是关键因素。 要想提高课堂提问水平,就要从根本抓起,要从教师抓起。教师是个良心活,用不用心,有没有责任心很大程度上取决去教师的道德观。 如果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教师的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责任心,教师才会认真的去备课,分析每一个问题,都得精益求精。
5、引起重视,培训技能。无论是教师、学校、社会,都要重视《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程对于塑造人、培养人具有独特的功能。 社会呼唤文明,呼唤《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对学生价值的导向作用,只有对《历史与社会》课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历史与社会》课提问的方式方法上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关注,来研究。
四、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认清形势,充分的调查在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对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夯实基础,促进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
7. 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学设计中的反思怎么写
一、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内容。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开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本课在教材中有开篇点题的作用,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的重要素材。
二、学情分析
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三、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学习认识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始终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了解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确定《南京条约》为重点,其理由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的难点则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怎样理解中国中国开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五、教学方法分析
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课以讨论分析为主,辅之以讲授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分析历史事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1、 给学生展示有关鸦片的图片(罂粟花的图片、鸦片的制作过程、鸦片名称的由来、鸦片的用途,清朝人吸食鸦片的情形以及出示本课标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2、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3、学生预习课本1、2页及自由阅读卡回答下面问题
⑴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⑵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⑶面对灾难,中国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出示答案
4、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5、思考讨论:⑴通过展示历史史料,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⑵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⑶小讨论;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6、教学巩固 补充练习:处理练习,布置作业
七、教学反思
课堂情节设计合理,恰当整合教材,用图片导入新课,简单易行,方便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图片资料丰富,增强直观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但是如何将文字材料和图片有效结合,提高效率;教法有点单一,这两方面仍需努努力。
8.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
初中课程<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学科,这门课程的开发是本次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其中既包含了地理知识,又囊括了历史知识,可以说把人文地理、历史知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知识做了一个有机的整合,因此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9. 如何进行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是以系统理论作指导,对教学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学生的状况与教师自身的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拟订教学方案,以达到教学的优化组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及其作用
所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完某一教学单元(或一课)后能做什么的具体而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在特定的教学中期望学生达成的行为或表现。
教学目标是行为科学在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目前,阐明教学目标已成为教学实践中的普遍要求,同时也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在这里需引起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关系。一般说来,教学目的比较抽象,是教学的普遍性、统一性、终极性的宗旨或要求。而教学目标则具体得多,是教学活动特殊的、阶段性的要求。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目的的内涵贯穿于各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列出了总目标,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总目标高度概括地提出了本门课程的教育任务,或者说是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三方面的要求是对总目标的进一步说明,是总目标具体化和细化性的规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总目标归纳为这三方面的要求。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若是对某一单元进行教学设计,那么需明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通常情况是对某一堂课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就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依据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学生相互间可以明确地交流自己所教、所学的东西;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评价人员有了统一的评价教学的依据。
第二,教学目标清楚地向学生阐述了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堂课、一个单元,甚至整门课程和要求,使学生心知肚明。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选编合适的教学资料,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从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第四,教学目标代表着大多数学生应该获得的最低水平的行为表现。因此,大多数学生如果专心学习,并得到适当的指导,那么他们都能达到目标,从而促使学生满怀信心地学习。
制定、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需充分肯定。但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教学的情况,如教学过程丧失弹性;目标的设定面向大多数而不能顾及个别差异;尤其是一些学习活动的结果不能完全通过行为外显出来,像一些较高层次的思维、较深层次的价值观因素。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确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在拟定的教学目标中除了有外显行为部分,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也需考虑在内,以便全面落实各方面的任务。
2.教学(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之中涵盖着教学目标。为了方便,在不存在分歧的前提下,这里对两者不予区别。
教育目标的分类学说可以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博比特在课程编制领域掀起的追求效率的活动。以教育目标具体化、标准化为特征的这场课程科学化运动,在实践中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当时的教育目标通常是由州教育厅确定的,教师只有做出选择的机会。因此,当时的课程编制被人们看成是“肤浅的、轻率的”。后来有“行为目标之父”之称的美国教育家泰勒明确指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但泰勒对“行为”的理解与众不同,既包括外显行为,又包括“思维”“情感”等内隐行为。
泰勒的学生布卢姆1948年研究教育目标分类,对之归纳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在1956年、1964年和1972年与他人合作相继出版了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使教育目标明确化、系统化、具体化,是美国教育研究的重大成果,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86年布卢姆应邀在我国进行了一系列讲座,他的学说对我国教育界影响很大。
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加涅致力于学习分类的研究工作。1965年他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一书,并在1970年、1977年和1985年三次修订,是对学习进行分类研究的经典著作。原先,加涅把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八类,在修订中加涅提出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
第一,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第二,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第三,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
第四,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第五,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这五种学习又分为三个领域:前三种学习结果属于认知领域(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第四种学习结果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学习结果属于情感领域。把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几乎成了一切学习和教育心理学家的共识。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分类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由于学校教学目标也就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因此这一学习结果对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把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分类的大框架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加涅和布卢姆等都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
拟定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历史与社会课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每节课的积累。拟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之既明确具体,又在实际教学中努力达到之,这是完成总目标、落实总任务的基础与保证。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和准绳。因此,是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
怎样拟定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呢?首先,明确拟定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
一节课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大处着想,从具体实际出发,是拟定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原则之一。从大处着想,就是要有整体观、全局观,把一节课置于一个单元、一册课本,甚至全部课程之中来考察。从具体实际出发,即从一节课的地位作用出发,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出发。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定一节课教学目标,要认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一节课要注意教学目标、教育任务的全面落实与完成。因此,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是拟定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另一基本原则。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不能光顾知识教学而不及其余,也不能因突出能力培养而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应该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和其特点来考虑各项任务的落实。
其次,确定拟定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
第一,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并对学生现有实际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第二,对本节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清事物、现象、事件、人物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提出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考虑或提出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三,用准确、具体、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表达出来。能否正确表述教学目标,是对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否真正把握的一个标志。并且教学目标是为了指导教学、检查评价教学效果而拟就的,表述不符合要求就会失去作用。
再次,检查拟定一节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是否有偏差。教学目标的拟定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若干种情况:过于笼统,流于一般化,因而不具有可操作性;过于繁复,以教材分析作为教学目标,统得过死;要求或高或低,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尚有差距;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要求相分离。
在这里需强调指出,在拟定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从本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加涅与布卢姆提出的目标分类学说。
加涅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是关于学校整个教育的,带有普遍性;又是首创性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制订《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时,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部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注重的是知识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的是爱国的情感、崇尚科学的态度、终身学习的愿望,以及作为一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民主与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等。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值得注意之处有三:
其一,关于知识与技能,把“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提了出来。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需高度重视学生掌握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把这一能力视作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
其二,关于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科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更为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三,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前这一方面的要求我们往往是以思想教育来表述的。现在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从学生人格发展的视角提出来的,而不是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因此,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替代思想教育,更切合历史与社会课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课程改革总体要求。
总而言之,表述明晰、精当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应是关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力求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并可作为评价的依据;应全面反映学习的结果,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而不能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我们更应注意课程改革的动向与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在强调学习结果的同时更为关注学习的过程。
(二)了解、分析学习者(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了解、分析学生,其目的是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思想状况,以便对学生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初中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新的学习的基础。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相适应。若难度过大,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若太简单了,学生学起来会提不起兴趣。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握好“难与易”这个“度”。
由于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知识面甚广,因此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状况,是学习本课程的一个关键性前提条件。历史与社会课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处,寻找其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在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时,既要了解大多数学生,也要了解程度较好的与较差的学生。所制定的教学方案,需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但也要兼顾两头。
最后,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得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方式,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针对其薄弱环节,加强学习指导,加强学习方法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