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
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哪些主要区别
课程教学大纲即为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为课程的教学大纲,里面标明课程各个模专块的理论学属时和实操学时,考试大纲为考核内容及其相应比例分配与课程大纲不一样,另外还有个教学计划又与教学大纲由区别。
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看,两者的条目并不完全对应。课程标准有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5个大条目组成;教学大纲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时安排、考核与评价6个大条目组成。
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联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
拓展资料: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2. 新课标教学目标分为哪三类
新课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2)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教案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
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3. 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有什么不同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区别:课程标准是一个指导性文件,包含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其中详细表达教学目的的一部分。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
(3)课程目标与课程标准扩展阅读: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
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
4. 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上位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不能直接套用,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这种关系?这也是老师们经常提出的问题。
1.如何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我和小伙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师,应该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不同功能。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一些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它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应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实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说每节课,都要把四个目标写到,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应该比较简捷、清晰、 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尤其要避免大而空的这种情况,比如像课程目标里面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就是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而诚实、勇敢这样的目标,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践行逐步达成的,不宜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具体活动,呈现它的具体内容。
2.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呢?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实施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注意的就是要整体解读教材,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新教材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设计思路。比如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年段会重复出现,但是要求不断提高,并且螺旋上升。不同年段出现的相同内容,各自教到什么程度,层次如何把握呢?教师要整体解读教材,了解目标在全套教材当中的一个价值定位,准确找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只有这样,教学才既不会原地踏步,炒冷饭,也不会盲目地拔高要求,让学生望而生畏。
第三,要注意从单元的角度来把握教学目标。因为新教材大多是采用了主题同整、单元编排的这种方式,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为基本依据,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深度地理解这一课与单元的对应关系和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以及这一课的目标与前后课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地确定各课的教学目标。
比如以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为例,我们来作一个说明。本单元一共有四课,第一课是《我的一家人》,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是《家庭的爱》,主要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第三课是《我为家人添欢乐》,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第四课是《我和小伙伴》,主要要引导学生喜欢和邻里小伙伴交往,懂得与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每一课与单元目标是相对应的,而且第一、第二、 第三课的逻辑关系是很清晰的,逐层递进,避免了与其他课简单无效的重复,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把握好。
第四,设计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合理划分课时,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以往思想品德课的一篇课文,绝大多数是一课时上完,因此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现在的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则不同,大多数课文需要进行两到三个课时甚至多个课时的教学,在教师教学用书上,编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按课文主题来撰写的,有的教材甚至是按单元主题来编制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老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这样才能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当前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比如:《庆元旦》(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体会元旦的欢乐气氛,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
(2)帮助学生学会安全使用剪刀等简单工具,尝试做简易贺卡。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这个里面就使用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 “培养学生”这样一些词语,显然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如果换一种表述,用“了解什么什么 ”、“学会什么什么”来表述就更好一些。
第二种,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混淆。比如:《秋天到了》(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征,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2)在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中,使学生加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通过观察、比较、品尝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实,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第一条目标“引导学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在第二条目标里,“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是学生主体,但是“使学生加深什么什么”呢,又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所以就混淆不清了。“引导学生”、“ 使学生”、“ 让学生”,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而像“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通过观察、 比较、 品尝等方法”,又是针对学生而写的。两者互相交错,混为一谈。
第三种,运用行为动词比较随便。比如:《清凉一夏》(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掌握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行为动词“掌握”这一结果性目标所要求的层次和程度,超出了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应为“初步知道”。
第四种,机械地对应、照搬课程标准上的“思维目标”。
关于目标的表述,还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老师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在撰写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四个维度这样的格式来写呢?
课程标准按照“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来陈述课程的分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所以老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照搬上述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四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把它当做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处理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关系,根据具体的内容、具体情境来确定教学目标的重点。
第五种,教学目标偏离教材编写的意图。比如:《瞧我多精神》(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上述目标的制定,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轻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个课不仅仅是要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还应该知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现了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讲文明、做一名合格公民的表现。所以要从观念上启迪学生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内心的这种冲动,进一步认识到坐、立、走姿势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好思想上和情绪上的铺垫。本课对这一目标显然是关注得不够的。上述的教学目标如果作一些修订、调整的话,它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
(1) 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2)表现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3) 知道正确的坐、 立、 走姿势,学会正确的坐、 立、走姿势。
要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教材文本的引领,教学内容的补充,确定准确、具体可行的多维教学目标。
第六种,目标没有体现深浅适度。比如:《吃的学问多》(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学基础知识,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一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去掉了“浅显”两个字,就拔高了教学目标,结果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某种食物含某种营养那里去了,丢掉了所体现的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比如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用餐时要不挑食不偏食,荤素要搭配,主食不能少,吃点儿杂粮更好。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来制定目标,不要任意地拔高目标的要求。再比如:《生病真难受》(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
通过“看病历”、“学看体温计”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看病历和学看体温计这个活动,就超出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看出目标要求是明显偏高了。一年级的孩子从医生龙飞凤舞的诊断说明和各项连成人都不一定看得懂的体检项目和数据当中,能够生发出自我保健的情怀、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吗?这恐怕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已。再比如说学看体温计的活动,体温计的刻度是需要调整角度去看的,是有一定技巧的,对成年人来说,可以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摄氏度以下,再插入相关的部位,然后取出看刻度。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及接受能力,这个活动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这个目标要求,它的深浅就不适宜。本课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生病量体温时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插的位置不对、时间不充足、夹得不紧摔碎体温计等方面来加以引导,那这样学生才会知道生病时,我们量体温应该怎么做,目标制定就比较合适了。上述的目标就可以调整为:通过正确使用体温计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第七种,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离孩子太远。比如:《让我试一试》(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我拉拉力器”的活动,能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面对挑战不胆怯,树立能够想办法做好的勇气与信心。
这个目标存在的问题是,本课挑战的应该是二年级学生应该做但是因为胆怯而没有做到的事。拉拉力器不是他生活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误读活动化诉求,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化诉求,在一节课内设计了许多的活动,活动容量不可谓不大,活动形式不可谓不新颖,然而由于缺少了对活动目的性的审视,有不少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这样一些现象,这势必影响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紧扣课程目标而设计活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第八种,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发生偏差。比如:《认识国旗、国微》(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了解国旗、国徽的基本特征,能在实际生活中指认我国的国旗、国徽。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敬国旗和国徽。
但是在活动实施的时候,老师却把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让学生观看有关国旗、国徽的各种资料,比如说像国旗、国徽使用场合的介绍,还有天安门国旗班升旗的录像,有关国旗、国徽意义的文字说明材料,听和国旗、国徽有关的故事等。这个活动内容就变成了国旗、国徽知识的教育,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没有完全达成,能力目标缺失,知识目标却被大大地放大了,实际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偏差。
5. 与旧版小学科学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相比,最新版的课程目标有哪些差异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印发的实施标准。由教育部于2017年2月15日印发,于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1] 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教育部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前,小学一、二年级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6. 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计划 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
标准是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的规范要求。
目标是实施者依照标准要求想要达到的实际程度,目标不能低于标准。
计划是实施者如何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过程。
7. 《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怎么把握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回放的视野,具备包答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8.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怎样理解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9.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对你的语文教学理解,有什么启示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一)明确目标,为学生打好文化和精神的底子
首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明确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势必会在思想上引起混乱。
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1980年8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书面发言中回顾了“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由来,进而说明了它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再次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吕叔湘先生在书面发言中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说它是“学习一切科学、一切文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基础工具性。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其次,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1961年以后,语文界为了纠正“左”倾思想所产生的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严重削弱了语文能力训练、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下降的影响,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双基”。所谓“双基”,即指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为学生打好基础。
1.打好文化的底子
(1)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
2.打好精神的底子
(1)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少不了竞争,但更需要合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和睦相处和正常交往的思想、能力;
(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二)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中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语文教学常常受大形势所左右,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极端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一些教师在一节课中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又是让学生表演,又是做游戏,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落实。究其原因,他们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这些形式上了,而忽略对语文学习目标的把握。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语文教学的这个“主”,或者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不能占用课堂时间,开展一些与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
谈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人文性的根本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源于汉语汉字。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体现,来落实,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强调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
二、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要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之一。对此,须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正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防止由过去的教师牵着学生走、串讲串问、一问到底、费时低效的教学状况,变成放任自流或教师被学生牵着走的局面。我们应当把教师的活动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学生读书不会断句、书读不通顺,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朗读;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适时给予归纳、总结,放得开还要收得拢;学生学习遇到困难、进行不下去时,需要教师及时帮助。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树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正如有的教师所说,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语文教学改革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大家教学时要有这个意识,只要努力了,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会得到改变的。
(二)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这一理念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面貌带来了生机。但是,教师在贯彻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念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也要打好语文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语文作为母语,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认识和了解一些语言现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减少甚至避免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上的混乱或错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字写不好,书读不好,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打不好语文的基础,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得有时间让学生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还得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讨论等等。而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学中一味强调探究,势必影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
其次,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二者应该优势互补,不可偏废。现在一些地方上观摩课,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都课改了,你怎么还像以前那样上课?”“这节课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似乎探究性学习就是先进的,接受性学习就是落后的。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须加以改正。
第三,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更要注重实效。语文教学如果过于追求探究性学习这一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就会走进死胡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目标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三)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近年来,大家普遍感到要想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要以省时高效、减轻负担为标准。用最佳的形式,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生学习,通过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达到听懂别人的话,说好自己的话,读懂别人的文章,写好自己的文章的目的。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40分钟要效率。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以及课堂上创设的语言环境,在教师的主持、组织和引导下,实现师生与作者和编者之间、师和生之间的语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凭借文本提高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作远离文本进行过度的发挥。同时我们要克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的东西,那种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会让广大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多年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已经深入人心。
三、学语文用语文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主动参与性”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又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活动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凭借是教材。所以,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以此为着力点来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熟读、精思,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要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体味,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引导他们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方法,丰富语言积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水平。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做到学语文与用语文的有机结合。要在语文实践中不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既要多读多写,又要掌握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造潜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同时,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加强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和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四、继承传统的优秀语文教育经验,在继承中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但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并不等于就要割裂传统。近百年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善于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又勇于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同时善于吸收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代之以新观念、新方法。比如,语文教学改革正在突破几十年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旧观念和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的新观念;突破了语文教学串讲、串问的费时低效的状况,同时创造了许多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法”教学模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识字方法更是丰富多彩,大大丰富了我国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是要抛弃以往一切不合理的东西,绝不是全盘地“自我否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旧的并不都是落后的,新的并不都是好的。比如,我们今天提高了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古人早就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并把它列为语文学科基本功能之一;再如,电脑速度快了,有些方面却退化了,如,人类的思维、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汉字书写的质量。
对于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要重视继承与改造。有些要根据现在出现的新情况,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地丰富,推陈出新,促进其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基本经验是“多读多写”。提高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离不开读写实践,但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改进读写训练、提高教学效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又如,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阶段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好文章很有好处,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背诵也要得法,我们不能回到私塾时代不给学生任何指点、让他们摇头晃脑、一味地死记硬背许多不知其意的东西,这样做是与当今教育目标相违背的。
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改革,要不断创新。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轻易否定过去的一些经验,要总结过去的做法,哪些是好经验,哪些已不符合当代要求。要改哪些不符合当代要求的思想、方法,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要有辩证观点。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语文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完整、正确地认识传统,可以使我们更清楚改革的起点和目标,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也可以减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另外,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要立足于本民族、立足于我国国情,要突出地体现汉语教育的特点,符合汉语教育规律。失去了民族化,就没有了具体化和行动化,也就更谈不上国际化了。
五、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的课游离了文本的学习,成了自然课或社会课;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选择、整理和利用。
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科书(或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现代教学媒体。语文教师要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的改变,努力使语文教学新鲜、活泼、丰富起来。
二是要加强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实效性。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用,用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只注重形式。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要讲经济成本与效率。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低成本、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不多见了,指导学生读课文不是用书而是读屏幕,即使教材中已有了精美插图也非得再有多媒体不可,甚至有的地方上观摩课,如果教师没有用多媒体就评不上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蔓延值得大家思考。
三是要根据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在我国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我们主张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出发,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发挥各自的优势。
10.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怎样理解
一、内涵不同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学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指导范围不同
1、课程计划一般是宏观上的指导。
2、而课程标准是对某一具有学科的指导。
三、功能不同
1、课程计划
包括三点:一是;规定课程设置。 二是;规定课程的顺序。 三是;规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四是;规定学年编制和每周每日的活动总量。
2、课程标准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